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材料2:毛泽东于1948年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2)中国的资产阶级在中国的
2、民主革命进程中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第二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2:“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材料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从作用或影响方面简要说明以上观点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