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十一五”规划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XX市“十一五”规划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 评估报告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我市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村公共服务 “十一五”以来,我市公共财政支出逐渐向农村公共服务倾斜,国家、省对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以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
2、育公平 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成果。XX市在全面实现“普九”任务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经费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良好。2006年全市52万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2%; 16.8万人享受免教科书费; 15.8万人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2007年全市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杂费的54.4万人,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3%;享受免教科书费的16.8万人;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16万人。目前,已下达中央和省资金6614万元,其中:中央6239万元、省级375万元;市级全年资金6340已安排
3、下达。初步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了农民教育负担,促进了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政策,减轻了农民工的负担。 截止2007年10月,XX市市级总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结合国家、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补助资金,已建立起三种模式远程教育校点2725个,累计培训远程教育师资约2200人,中小学生机比由37:1提高到27.93:1。2007年启动59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计划年内完工的第一批20所学校中已竣工2所,完成主体工程4所,在建13所;第二批39所正在进行前期
4、工作,明年可全面启动。8所农村初中学校初步列入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国债项目,拟争取补助资金2970万元。 2006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17045人,2007年1至9月培训117509人,均超额完成培训10万人的年度任务。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一批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得到加强,依托市农校组建的农业职教集团办学规模已超过7000人,XX县区、XX县区职业中学基础能力建设国债项目、XX县区职业中学扩建工程已完工,XX县区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已申请国债补助300万元、XX县区职业中学国债项目、XX县区职业中学扩建工程已启动实施,石林县职业中学重建进入立项阶段。 (二)不断完善农
5、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不断加大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6年完成了200个标准村卫生室的新建及改扩建,国债补助XX县区、禄劝县2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735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完工2个,开工建设13个,开展前期工作10个。市级农村“三项建设”补助500万元,安排66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及改扩建,现已基本完成。2007年把新建722个村卫生室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中,市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166万元,现已完工268个,在建275个,开展前期工作179个。今年还开展了11所乡镇卫生院、XX县区人民医院等国债或中
6、央预算内资金扶持项目的立项或转报工作,拟争取国债或中央预算内资金610万元,目前全市80%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了业务用房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 为加强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长效机制,两年来,有1946人接受了在职技术培训,1947人参加了大、中专学历教育。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要求,安排建设专项资金600万元,在今年内改建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0个社区、村级文化室,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工,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我市“十一五”期间的农村广播电视
7、“村村通”工程建设从2007年正式开始,总的任务是到2010年底,实现3567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2007年要完成300个自然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目前已完成约200个村的光缆联网工程,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成今年建设任务。无线发射台(站)土建工程由有关的9个县(市)区负责,中央、省统一配发设备,目前基本完成了9个无线发射台(站)的定点工作,正在进行地质勘测和气象咨询等基础工作,机房、铁塔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待统一配发设备到位即可进行,确保明年6月30日前正式投入运行。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工作列入2007年对十四个县(市)区政府进行考核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安排专项资金70
8、万元,目前,全市1243个行政村共放映各类影片14916场,观众133万人次,放映普及率达88%。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根据国家、省体育局的要求,2006年在14个县(市)区分别选择1个行政村开展了试点工作,2007年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100万元在全市11个县(市)区2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禄劝县3个乡17个村作为2007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债项目,申请国债补助40.8万元,晋宁、寻甸县38个村作为2008年项目,申请国债补助91.2万元。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扶贫助困工作顺利进行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关精神的指导下,我市逐步建立
9、起以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截止9月底,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31.48万人,有1.7万人领取了农村养老保险金,资金滚存结余1.7亿元。我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XX县区、XX县区、XX县区三个试点县区共有7891人参保,共收取参保人缴纳和所在单位补助的保险费1.06亿元,4至9月份共对5568名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养老生活费462.24万元。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推开,在2006年XX县区、石林县、寻甸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关于在我市开展建立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
10、障制度工作的实施方案,今年我市把全市年人均纯收入693元以下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0.3万人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低保制度全面覆盖和应保尽保的目标,所需经费5378.4万元,省补助432万元,市财政已拨付3469.84万元,县(市)区配套资金1476.56万元大都得到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参合人数284.7万人,参合率达94%。截止2007年上半年,共计为130多万参合农民减免门诊费、报销住院、医药费1.66亿元。自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以来,全市有963名患大病的农村特困人员得到了共计331.45万元的贫困医疗救助资金补助。 二、
11、服务业发展情况评估 (一)旅游业发展情况 2006年,XX市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7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接待国内旅游者216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140.56亿元,同比增长13.3%。2007年19月,接待海外旅游者5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4%,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8.68%;接待国内旅游者1854.1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2%,国内旅游收入116.43亿元,同比增长8.06%。从上述情况看,各项旅游指标中除海外旅游者人数和收入与“十一五”目标有差距外,其余指标均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十一五”规划
12、确定重点发展的六大景区建设项目在招商引资、战略规划、开发建设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方面,六大项目共协议引进资金101亿元;战略规划方面,六大项目已经全部启动战略研究或规划编制;开发建设方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明显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和水平,完善了项目的配套基础设施,而且对提高项目旅游综合效益,引领全市旅游业寻求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的是石林风景区已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并成为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其环境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争取1500万元国债资金扶持;柏联spa项目成为我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一个亮点。 (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抓住“观念创新、
13、体制机制转变、政策和人才保障、项目支撑发展”等关键环节,不断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施昆明文化产业建设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九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休闲娱乐业、艺术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增加值均在4亿元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四大支柱,其发展在西部中心城市中属于中上水平。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48亿元,占全gdp的7.1,已逐步成长为富有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评估1.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86%,巩固率105.3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7.58%,巩固率10
14、0.31%;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巩固率99.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7.14%,巩固率98.24%。2006年排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4.34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农村示范初中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31所;2007年排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3万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7年开始,“两免一补”政策将覆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 我市2006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5.65%,200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28%。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针对 一、 二、三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组建了分别
15、以市农校、省铁路机械学校、市财经商贸学校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它们做大做强。实施职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六大工程。上报了12家学校建设计划,争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国债资金扶持,宜良职业中学、盘龙职业中学共获得500万元国债资金扶持,市财经商贸学校实训楼建设获得300万元国债资金扶持,市技工学校国债项目已完工。2007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为12738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为51559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2006年为17132人,2007年提高到20768人,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之比由2006年的0.6:1提高到2007年的0.7:1,2
16、007年招生人数之比达到0.79:1。2007年开始,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每人年均补助学费、生活费1000元,省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用于职教发展,每年3000万用于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的贷款贴息,市财政每年也拿出5000万元职业教育发展经费。 全市拥有的省一级完全中学由16所增加到18所,优质高中在校生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55.39%提高到2007年的60.4%。“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新建12所,改扩建50所高中阶段学校中,2006年新建6所,改扩建28所,2007年新建1所,改扩建3所。 3.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昆明大学和昆明师专两所高校合并成立昆明学院,学校搬迁呈贡XX县
17、区建设后,在校生规模将达1.6万人。 (二)加快发展城市卫生事业1.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结合现代新昆明建设,为了缓解医疗机构规模不足和布局不合理的矛盾,我市启动了一批市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市中医院呈贡XX县区医院已完成征地和地质初步勘察等工作,同时市中医医院门诊大楼已争取确定为2008年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国债补助实施项目,国债资金初步确定补助1400万元。省精神病院医技综合楼、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进行内外装修,预计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XX县区分院已批复项目建议书,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估已完成,正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征地工作。儿童医院
18、XX县区分院项目已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基本完成征地工作,正进行初步设计招投标、环境影响评估、矿产覆压等相关工作,目前已初步提出建设资金筹集方案,待报市政府审定。XX县区人民医院新建住院楼是2007年国债实施重点项目,国债补助200万元,市级配套300万元,其余资金由县及项目单位自筹或贷款解决。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发展和改革委批复后,XX县区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建设地点整体搬迁新建,但土地、资金等未落实。 2.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目前已完成了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的建设。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争取到德国政府200万欧元防治艾滋病赠款,艾滋病监测、治疗、管理工作逐步
19、规范。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度,XX市卫生监督大队更名为XX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人员编制由36名增至80名。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于2006年建成启用。成立了由80人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制定了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28个卫生专项预案。 XX市2006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臵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共投入4150万元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立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推进医保进社区,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目前,全市已建成19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个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14个县(市)区均
20、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200万,有2500余名医务人员在社区开展卫生服务。2006年社区诊疗量达215万人次。 今年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的惠民医院建设已于2007年7月1日全部完成,各级相关医院已按要求设臵惠民病床500张;新建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已全部落实建设选址,目前建成6个,在建14个,完成或正在申报立项4个。 (三)发展文化体育事业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XX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已组建完成的XX市歌舞剧院等文艺演出团体,在社会融资、演出市场经营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
21、位进一步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国有文化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推行股份制改革;新闻媒体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将适时组建昆明报业集团。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市财政投资900万元的市图书馆装修改造工程于2007年1月完成。聂耳音乐厅因与省的建设项目选址冲突,调整选址到海埂公园内,现正就项目建设主体和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市博物馆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初步形成,2008年启动建设。 3.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2007年5月,我市积极配合省政府做好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承办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正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市体育学校暨
22、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正在进行征地等前期工作工作,预计2008年可全面启动建设。 (四)加强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 2006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2007年19月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顺利推行,200 6、2007年全市农业人口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分别为21594户、4214户;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分别为5373人次、5726人次。2006年兑现“奖优免补”专项经费1049.72万元,2007年“奖优免补”专项经费正在兑现中。 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市级投资计划下达460万元,改扩建25个计生服
23、务站(所),已建成投入使用18个,在建5个,2个未建;2007年下达400万元,改扩建19个计生服务站(所),另国债补助2个项目,现已建成4个,在建5个,12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五)推进科技创新和实施人才强市 2006年,我市全社会研发(rd)经费占昆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42%。我市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获得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86项,XX市科技进步奖59项。 截止2007年10月底,我市共有科技带头人共183人;截止2007年6月,有高技能人才75642人,其中高级工64889人,技师10575人,高级技师178人
24、。 截止2007年9月,昆明地区的专利申请量为1502件,授权量为1053件。申报了9个企业的技术中心争取列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四、构建和谐昆明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006年至今,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4%以内,低于“十一五”规划设定的2006年3.9%,2007年4.83%的控制目标。2006年我市新增就业岗位8.99万个,超过7.7万个的规划目标,2007年19月新增就业岗位9.75万个,已超额完成全年7.9万个的规划目标。今年开始,确保到年底使90%的零就业城镇家庭实现一人稳定就业。2006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9907人,其中国外输出77人,省外转移10880人,实现
25、转移收入3.96亿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转移8万人的目标。2007年19月,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0649人,其中省外输出10612人,实现转移收入1.473亿元,已超额完成转移8万人的目标。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80.03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89%,参统企业离退休人员22.38万人,养老金发放率为100%。失业保险参保职工69.1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96%,有2.8万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城镇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39.05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78.1%;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35.16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83
26、.7%。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我市普遍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互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截止2007年9月底,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85.8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66%,参保人员年人均可享受19.9万元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待遇。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市今年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争取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尽快在全市全面推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实现全面覆盖。 推动社会保障覆盖到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
27、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十一五”规划目标数的68.4%,其中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占规划目标数的6%,由于刚开始试点,参保人数较少。 (三)改善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 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我市全面推开,年内将把全市年均收入低于693元的10.3万农村特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以不同地区生活水平为标准,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金额分60、50、40三个档次。 各级政府历年都将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06年中央、省级补助5664万元,市级拨付2800万元,县区配套2884万元;2007年111月中央、省级补助5176万元,
28、市级拨付3833万元,县区配套2900万元。我市城镇低保自1996年启动以来,低保标准先后调整提高了4次,现全市城镇低保标准为156210元,人月均补差为120元。由于低保人员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所以人数是动态变化的,最近一次针对食品涨价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发放的对象人数是82946人。2006年7月1日起,我市相对2005年保障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了12元,2007年9月12日起又针对食品涨价人月均补助15元。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强价格调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和财政部民政部关于下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对城镇低保对象从10月份起,每人每月增发10元临时补贴。 (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9、 我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十五”期间实施国债试点项目的基础上,2007年初又安排了市级财政资金300万元,补助官渡、西山、安宁、东川四个县(市)区的14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建设。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7年起,将对全市330个社区中办公用房和服务中心(站)不达标的社区进行达标建设,其中2007年各县(市)区上报了第一批建设条件相对成熟的54个项目,现正在申报立项。2008年以后的社区建设项目将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区建设的有关要求分步实施。 五、存在的问题 1.部分项目缺乏宏观统筹规划,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在确定和实施过程中对合理性和经济
30、性的论证不充分,对困难和问题预计不足,导致部分项目实施困难。 2.社会事业项目,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应进行资源整合,比如农村社会事业项目中的文化、体育、广电、行政、党建等设施,由于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在下达建设计划和资金时往往相互独立,造成资金、土地等资源浪费。 3.社会发展需求与投入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发展投资缺口进一步加大,项目投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缺乏项目运作,特别是资本运作,对财政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4.社会事业项目往往只重视硬件建设,忽视相应的软件配套,比如经常存在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培训滞后、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和手段等问题。 5.重点项目工作进展缓慢、开工
31、率低,主要原因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筹集等因素制约,建设条件难以落实,市体育学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XX县区分院未完成征地,聂耳音乐厅存在选址和建设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昆明学院、昆三中搬迁呈贡新城项目、市中医院呈贡XX县区医院、市体育学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四个项目都涉及通过资产臵换筹集建设资金的问题,应加快资产臵换工作,推进项目进程。 六、今后工作措施和建议 1.增强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加强专业规划的编制执行力度,以发展规划统领建设规划。积极开展项目协调工作,督促项目单位做好项目的研究和储备,扎实推进规划、用地、资金筹集等项目前期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进一步细化、
32、完善和推动今后的工作,突出重点抓落实。 2.加强社会事业统筹,使各项社会事业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要本着节约资金、土地的原则,对农村社会事业项目中的教育、卫生、文体、广电等资源要统一进行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建议在政府各部门间建立相应的统一协调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益。 3.在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的同时,在社会事业投资来源多样化方面作出探索,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服务和创新求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会事业。 4.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在项目前期工作充分的情况下,积极争取省对我市社会发展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5.认真抓落实,搞好服务工作,加快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进程
33、。加快昆明学院、昆三中、市少体校、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市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延安医院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推进项目工作进程。昆三中、市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延安医院等项目争取年内动工;市少体校、昆明学院、市第一人民医院XX县区分院争取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6.积极争取和完成一批重点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禄劝皎平渡、寻甸柯渡红色旅游、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民政救助体系建设、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环境整治等国债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在督促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完善报批程序,严格项目管理,落实各项建设条件,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7.我市是XX省的省会,很多省级项目也布局于此,容易与市级项目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建议省在安排社会事业项目时,应统筹考虑昆明地区的资源布局问题,对部分交叉重复项目,应考虑省市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充分发挥其效益。第19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