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大学英语考试题型简介
第一部分
1、写作: 30分钟, 107分(15%)
2、快速阅读 15分钟,70分(10%)
(写作与快速阅读卷一起发,一起收,所以这两部分在45分钟之内做完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
3、听力35分钟 249分(35%)
第三部分
4、仔细阅读(包括选词填空和篇章阅读)25分钟,179分(25%)
5、完型和改错二选一 15分钟,70分(10%)
6、翻译和简答二选一 5分钟,35分(5%)
(这三部分也是一起发一起收,可自行安排时间)
具体见下表:
试卷构成
测试内容
测试题型
所占分值
时间
要求
答题卡
Part I写作
写作
短文写作
15%
30分钟
Answer
Sheet 1
PartⅡ快速阅读理解
快速阅读理解
是非判断+补充句子或其它
10%
15分钟
收答题卡1,并发试卷的其它部分(5min)
Part Ⅲ 快速阅读理解
听力对话
短对话
单项选择
15%
35分钟
Answer Sheet 2
长对话
单项选择
听力短文
短文理解
单项选择
20%
短文听写
复合式听写
Part Ⅳ 仔细阅读理解
仔细阅读理解
篇章词汇理解或短句问答
选词填空或短句回答
25%
25分钟
篇章阅读理解
单项选择
Part V 完形填空或
改错
完形填写或改错
单项选择或错误辩认
10%
15分钟
Total time:125minutes+5minutes (收、发卷)
★新四级题型分析报告★
新四级源于老四级又有别于老四级,具体而言,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第一、评分体制不同。
老四级满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而新四级满分为710分,最低分数为290分,及格分数线425分。这是一种表面的变化,无非是把原来的分数放大了7.1倍,但是这个评分体制的影响却是积极的。因为以前在100分制时,60至85之间均发合格证,看不出成绩的高低,不能完全体现考生水平,更不能体现考生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分项能力。现在710分制下,成绩单将会分项计分,听力、阅读、综合和写作的成绩都将具体给出,这可以明显反映考生英语水平具体的情况,是口头能力强还是笔头能力强等。
第二、考查手段有异。
具体说来是指题型有了变化。比如,听力部分,原来的题型是短对话以及短文或复合式听力二选一,而现在新四级复合式听力成为必考,此外又增加了长对话(这种题型来源于托福考试的传统题型)。又如,阅读以前只考篇章阅读理解,即考四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五个题目;现在阅读分为快速阅读,选词填空,以及两篇和老四级一样的篇章阅读理解(其中,快速阅读占10%,仔细阅读占25%)。再如,综合部分,原来是或简答或翻译或完型三选一,而现在是两个二选一的题型,即改错和完型二选一,简答和翻译二选一。而且翻译老四级是英译汉,新四级是汉译英。最后,新老四级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新四级将没有词汇与结构部分。两者不变的是四级的写作部分。
对发生变动的各个题型作一个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新四级更加侧重主观题的考查,考生需要写的部分更多了。比如,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力部分,快速阅读的最后三个题目,改错部分等等。
第三、考查程序不一。
老四级的考试程序是:听力——阅读——词汇与结构——或完型或翻译或简答三选一题型——写作;而新四级的考试程序有了变化:写作——快速阅读——听力 ——仔细阅读(包括选词填空和篇章阅读)——完型和改错二选一——翻译和简答二选一。考试程序的变化对考生应试心理的要求不同,对考试过程中时间调配的方法亦不尽相同。比如,老四级可以把词汇题的时间压缩一点,把阅读题的时间增加一点;而现在如果要增加第四部分阅读理解的时间,只能牺牲一点综合题的时间了,时间融通的难度有所加大。又如,老四级考试把写作部分设置在最后,考生可以借用或牺牲前面一些难题的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情况下卷一和卷二会在开始就一起发给考生),而新四级却把写作放在开头,而且等30分钟过去后,才发快速阅读的材料,这样对写作速度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第四、考查重点有变。
新四级把听力部分的分数比重从20%上升到35%,而阅读部分的比重由40%下降到35%。这一变化可以说四级考试把听和读的能力放在不分伯仲的地位。另外,新四级加入了快速阅读,信息含量大大增加。综合讲,新四级提高了“听的能力和读的速度”,这体现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量的信息阅览,而且还需要实际的口头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听懂对方的语言。新的时事促进改革,改革体现新的时事。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需要你更快更准的摄取你所需的资料,国际化的时代,需要你熟练地与外交流。新四级的改革多多少少还是反应了这些社会大背景。
虽然,新四级题型等的改变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复习重点的不同、解题方法的不同等等,但是新四级并不是完全孤立与老四级,两者之间还是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破解新四级的法宝。比如,快速阅读的解题方法就是老四级中细节题的方法,即先看题干再看原文,根据题干的中心话题在原文中找答案。更何况,新四级的大部分题目的考试形式和老四级是一样的。所以,新老四级的关系就是:新四级源于老四级又有别于老四级,要学好前者需先了解后者。
听力理解
大纲要求
《教学大纲》对六级听力的要求是: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不太复杂、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50~170词的篇幅较长的会话、谈话、报道和讲座,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只听一遍。
《大纲》语言技能表中,听的技能(Listening Skills)如下:
L1. Discriminating Sounds in Isolated Word Forms 辨别单词中的音素
1.1 Phonemes(音素)
1.2 Phonemic contrasts
Example: feel – fell, letter – latter, fan – fine, started – studied, goal – girl, etc.
L2. Discriminating Sounds in Connected Speech 辨别语流中的音素
2.1 Strong and weak forms
2.2 Modification of sounds (声音的改变)
a. Assimilation 同化(一个音受到另外一个音的影响与另外一个音发生接触时所产生的第三个音,或这两个音的混合音)
Example: -- I'm very glad to meet you. -- Did you go to the flower show?
-- I thought you would come. -- I think she is interesting.
-- She has had little education. -- He works in a watch factory.
b. Elision 省音,元音溶合(例如we'll)
c. Liaison 连读(前面单词最后一个辅音字母的读音与第二个单词第一个元音字母的读音连起来,形成连读)
Example: -- far away -- an American -- half a year
-- a number of -- sold out -- for a year
-- on a sunny day -- here and there -- in a hotel
-- I waited and waited for a bus.
-- I have a lot of trouble with listening.
d. Loss of Plosion 不完全爆破(带有不完全爆破音的词或句子,听起来好象有些音被吞掉,但实际上并未被完全吞掉。当两个辅音相邻时,前面的辅音由于受后面辅音的影响,在发音时口腔形成发此音的口形但不送气,因此并未把音发出来。)
Example: -- Stop doing that. -- Does Mr. Black speak Japanese?
-- Sometimes I make mistakes in spelling. -- I can't understand this word.
-- Have you got lots of information about travel?
-- I don't think my friend would let me do that.
L3. Recognizing Stress Patterns 辨别重音类别
3.1 Stress patterns within words
Example: -- 5Take it 5out. -- Put it off. -- Wait and see.
-- 5Put it there. -- Listen to her. -- Look at it.
-- as 5soon as 5possible -- as busy as a bee
3.2 Stress in connected speech
Example: -- 5Find her a 5seat. -- 5Why did you 5cry? -- 5Give her the 5key.
3.3 Variation in stress (例如:-- I think you are right.)
L.4 Understanding Intonation Patterns 理解语调类型
Example: -- Do you think you could help me?↗
-- What time shall we start?↘
L.5 Understanding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Utterances 理解话语的交际价值
5.1 With explicit indicators 有明确的标志
5.2 Without explicit indicators 无明确的标志
5.3 Implied meaning 隐含的意义
L.6 Understanding the Main Idea(s) or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a Piece of Discourse
理解语篇的大意和重要信息
L7. Identifying the Speaker's Point of View, Attitude, or Purpose 领会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或目的
基本题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一般由Section A和Section B组成。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要求考生听一遍后能大致听懂生词较少、速度为每分钟(四级130~150, 六级别150-170)个词的对话或短文。
Section A一般是对话(Conversation)。对话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对话,即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话题,可分为校园、公共场所、家庭等方面。
Section B一般是短文(Passages)。短篇听力材料是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对话等,如动物介绍、地区及大学情况介绍等。短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大意、中心思想、重要细节的理解与领会,以及根据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对文中的某些细节作出联想、判断,也有就短文中的某一事实和人物进行提问的题目。
有时是一种新题型: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复合式听写是最近几年四六级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它包括对理解能力(即“听”)和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这两方面的测试。这一题型,比听力选择题更强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考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听的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拼写能力、记笔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其中听的能力是“复合式听写”的基础。
注:听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测试,可以考查学生词汇量、拼写、句法、听力、理解、记笔记和一定的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要素和技能。研究人员发现听写成绩与许多其它技能的相关系数很高。全面打好语言基本功是提高听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听写训练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技巧性,多练加巧练则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复习方法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听力理解技巧是建立在听力理解水平基础上的,而听力理解水平是通过听力理解能力来体现的,它包括记忆和回想的能力、选择要点的能力、推断演绎的能力、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词汇主要涉及如何处理“生词”的问题,即利用上下文、同位语猜词的能力和一词多义的辨别能力。语法主要包括那些最基本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比较级、最高级、否定式和说话人的口气等。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对它们的熟练掌握是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关键。
2.预测、综合判断能力
总体来说,听力技巧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的准备,实施过程和相应的预测、记忆以及综合判断能力。听前预测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和答案选项等线索中发现一些背景信息,力求缩小谈话者的话题,它能帮助我们搞清所听内容的类型和结构甚至主题。我们听的时候可避免过分注重每个单词从而影响对全篇中心思想的理解。应抢时间阅读试卷上的选项,争取主动,以便在听音时有针对性。
听前预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话题所使用的词语的范围,这种内容越具体范围就越窄。不管什么人说话都有一定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又具有共性,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是可以把握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选项我们可以推测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什么题材和它的内容。听的过程中要强化记忆,对所听的内容进行联想,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对整体和细节不可偏废。重视整体的题目是询问对话或短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千万要有整体概念,不要只记细节而忽视整体。听完后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挑选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放弃无用的。
3.学会用英语思维
听的时候尽量避免将每个单词和句子翻译成汉语,这样做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暂的13\15秒钟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太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听力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理解力。
4.有关学科及社会背景知识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社会生活的变化、科技的普及发展、一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地理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要反映到语言之中。具备一点背景知识对所听的对话和短文会有一种熟悉感,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我们都知道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考生若对西方的社会文化因素不了解,缺少足够的有关学科知识,只是用我们所熟悉的思维、逻辑去判断对话或短文,就很可能出错。
怎样听Section A (dialogue)
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简称CET-4,6)听力测试的第一部分(Section A)为短小对话,在一男一女之间进行。对话之后由第三人(3rd Voice)根据对话内容提出问题(Question),要求应试者在书面四个选择项中挑选最佳答案。两题间的间隙为13\15秒左右,共10题。
众所周知,对话是人们获得语言信息最基本的手段,属于交际语言。根据美国保尔·兰金(Paul Rankin)教授的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语言文字使用中,75%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其中听占45%,说占30%,读和写分别只占16%和9%。因此,对话作为人际间的语言交际行为,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外语教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鉴于对话的这一基本特点,我们在听力测试中要听好对话部分,从总体上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对话的环境,捕捉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句。
对话既然是交际语言,就离不开语言环境和在某种环境下必然要交流的信息。例如:
1)在商店,售货员与顾客之间,一般谈论货物与价格的问题;
2)在医院,医生与病人之间,一般谈论健康或治病问题;
3)在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一般谈论学习、作业、考试等问题;
4)在机场,服务员与旅客之间,一般谈论航班或飞机起飞时间问题。
我们知道了对话的环境,一般就能期待和预知要交流的信息;反之,我们知道了交流的信息,也可以推断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和对话的环境。对话部分的很多考题,就是基于上述原则而设置的。
2.弄清对话者的意图。
对话作为交际语言,总有一定意图,或要达到某一目的。例如:
对话的一方可能请求对方给予帮助、或提供帮助,向对方提出建议、或征求对某事物的意见等,而另一方则表示同意、拒绝、赞同、反对等,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听音时要注意情景和语义的整体理解,并弄清说话人的意图,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表达意思的方式比较含蓄,要通过语境、语义、语调等推理判断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和内涵。
3.把握3rd Voice的提问。
紧跟在对话后面的提问,大多数是以Wh-开头的特殊疑问句。疑问词通常为what,who,why,where,when,which,whose,how。听清问题对选择正确的答案至关重要。在录音信息和书面信息同时出现几个人、几件事、几个地点、几个数字的情况下,只有根据问题要问的方面,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
还须指出的是,大多数问题都是围绕第二个人的话语而提出的,因此听清第二个人的答话内容格外重要。
4.善于预期问题,合理利用间隙时间。
对话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与书面四个选择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在迅速准确地答好上题之后,应留有短暂的几秒钟快速地浏览一遍下道题的书面选择项,从中预测其对话的主题和可能提出的问题,从而能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捕捉关键性的信息。一个好的应试者能善于从书面信息中去寻找录音信息的蛛丝马迹,从而在应试中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
5.排除干扰。
书面选择项的正确答案往往在意思上与听力原文相同或相近,很少采用与听力原文完全一致的形式,而干扰选择项则往往在音、形、型上与听力原文一致。因此,我们不可一听到什么就选什么,而只有在理解话语和选择题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6.根据常识判断
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要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材料内容。有些句子或词语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完全听懂,可根据已获得部分信息、一般常识来挑选可能性较大的选项。
根据CET-4,6听力试题对话部分的试题特点,我们将其分为8个专项,并逐一介绍每一专项的命题形式、内容、内在规律和应试方法。
一、数字与计算(Numbers and Calculation)
数字与计算是听力测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几乎每次CET-4,6听力试题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掌握这类题型的特点几应试方法很有必要。
在这类题的书面选择项中,常常排出4个表示不同方面的数的选择项,如表示时间长短的数,表示价格高低的数,年、月、日数,街道、房间的编号数,电话号码数等。我们要根据录音信息中提供的数据来辨认其中的某一项,或通过快速心算来确定正确的选择项。这是该类题型的基本特点。
从命题规律和出题形式来看,它们又可大致分为:加减法计算型,乘除法计算型,混合运算法计算型,近音、近形数字辨认型等。下面将上述题型逐一分析如下:
(一)加减法计算型
在需要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的题型中,录音信息中至少会出现2个数字,听清这些数字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而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用多少(more, less)、迟早(late, early)、快慢(fast, slow)、前后(before, after)之类的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来表示的。计算时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就取决于这些词。我们能否对数字作出正确的选择就看能否捕捉到录音中的数字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信息。例如:
You will hear:
1. M: Did you get home when your daughter did at 8:50 last night?
W: No. I was 15 minutes late because of the heavy traffic.
Q: When did the woman get home? (C)
You will read:
1. A. 8:35 B. 9:15 C. 9:05 D. 8:50
这段话给出了两个时间数,只要听音时捕捉到8:50和15minutes这两个关键信息,再根据late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两个时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运算,便可以很快选出C这个答案。
在计算中用加法还是用减法,主要看表示和差关系的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等。一般来说,表示增加、向前意义的用加法,而表示减少、向后意义的用减法。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一些情况下,还要根据对话的语义和问题作出判断。例如:
You will hear:
2. W: What's time by your watch?
M: Eleven-thirty. But it's 3 minutes slow.
Q: What's the correct time? (C)
You will read:
2. A. 11:27 B. 11:30 C. 11:33 D. 11:10
或许有些同学听到录音中slow这个形容词,就将听到的第一个数据11:30减去第二个数据3分钟,得出11:27这个答案,这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对此对话的含义和提问的方面没有弄清。这里需要用加法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为问的是准确时间为多少。
在加减法计算题型中,还有一些能够表示数的存在或引起数的变化的动词也能确定数字之间的加减关系。例如:be(有,存在,是);have(具有);start,begin(开始);spend(花费);miss(失去,没有赶上);leave(离开);postpone(推迟,延期开始);prolong(延长,拖延,延期结束);increase(增加);add(添加);borrow(借用);lend(把…借给);loan(借给,借出;借贷)等。听音时要注意这些动词可能引起的数的变化。如:
You will hear:
3. W: Jack must be over twenty now.
M: Yes. When Tom left New York ten years ago, Jack was already fifteen.
Q: How old is Jack now? (D)
You will read:
3. A. 35 B. 15 C. 20 D. 25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同学一听到录音信息中的某一个数字与书面选择项中的一项相同,就选择这个答案,这十有八九是要错的。多数录音信息中出现的数字,是作为已知条件而存在的,真正的结果要待运算后得出。又如: You will hear:
4. W: Could you loan me $5?
M: Sorry. I only had $10, but I just spent $7.
Q: How many dollars does the man have now? (B)
You will read:
4. A. $5 B. $3 C. $10 D. $7
此题录音中出现的与书面选择项相同的三个数字均不是正确答案。所以要求我们在听懂对话含义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乘除法计算型
在数字与计算型试题中,大多数采用加减运算方法,但也有的要应用乘除法。不过乘除的数字一般比较简单,不超出能够心算和速算的范围。
You will hear:
5. W: How many students passed the English Test last semester?
M: Well, let me see… 1060 students took the exam, but only half of them failed.
Q: How many students did the man believe had passed the exam? (D)
You will read:
5. A. 1016 B. 1060 C. 1590 D. 530
乘除法计算型解题的关键与加减法相同,主要是听清录音信息中的有关数字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之处是:这种数字之间关系是用具有倍数(百分数)意义的名词、形容词、副词或动词来表达的。常用的词或词组有:times,twice,couple,percentage,pair,a pair of,half,half of,double,quarter,one third/fifth/…of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词或词组来确定对话中所提供数字的乘、除。如上例中告诉我们:half of the students failed,这就是说另一半学生通过了考试,将1060除以2就是正确的答案。
(三)混合运算法计算型
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型,通常出现在价格的计算问题上。对话中数字之间的关系比较灵活,与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应用题类似。听音时对于对话中的数字,哪些是直接已知条件,哪些是间接已知条件,通过何种步骤求得要问的结果,要有一个清醒的数学头脑。
You will hear:
6. W: This black bag is $2 and that blue one is a dollar more.
M: The red one is twice as much as the blue one.
Q: How much are two red bags? (D)
You will read:
6. A. $4 B. $6 C. $8 D. $12
此对话中涉及到三种颜色的包和三种不同的价格,而对话中只给出了黑包的价格($2)。有的同学可能在听完这段录音后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在瞬间很难对三种物品之间的价格关系作出快速反应。我们可以采用逐个击破,步步为营的解题方法:1)首先,弄清蓝包与黑包之间的价格关系:the blue bag is a dollar more (than the black one),通过黑包(直接已知条件)求得蓝包的价格($3);2)然后,弄清红包与蓝包的价格关系:the red one is twice as much as the blue one,通过蓝包(间接已知条件)求得红包的价格($6);3)最后,再将红包的单价乘以2,即为所得结果($12)。
Another example. You will hear:
7. W: Tickets are $4 for adults, children's tickets are half the price.
M: OK, I'd like two adults' and three children's tickets, please.
Q: 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 (C)
You will read:
7. A. $8 B. $12 C. $14 D. $18
就本题而言,如果能在听音过程中,简要地记下如下关系式,解题就容易了:
adults': $4
children's: $4 * ½
2 adults' and 3 children's: $4 * 2 + $2 * 3
有的同学担心:这类考题的难度大,数字关系复杂,仅在13秒的间隙内难以完成四则运算。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一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二要培养敏捷的数学思维能力,即快速心算能力;三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因为有些题目不一定要硬算,根据我们的经验,进行分析、猜测、推断、排除也能得出正确答案。
(四)近音、近形数字的辨认及其它
在数字与计算题型中,也不是所有正确的答案都要通过计算才能求得。有些试题中的书面选择项排列出几个与录音信息中近音、近形的数字,用以混淆视听、迷惑学生,以考察学生对数字的辨别能力。例如:
You will hear:
8. M: Excuse me, is this 415 Fifth Avenue?
W: No. It's 514 Fourth Avenue.
Q: What address is the man looking for? (D)
You will read:
8. A. 415 Fourth Avenue C. 514 Fifth Avenue
B. 514 Fourth Avenue D. 415 Fifth Avenue
这组对话虽然非常简单,但在录音信息中出现了4个数字,书面选择中出现了8个数字。这些数字本身就足以使我们眼花缭乱。解决这类试题的办法是:听记结合,即一边听音,一边将干扰选择项排除,逐步缩小“包围圈”;同时,当听到与选择项中相同的数据时,要在该选择项边做上记号,最后根据问题做出判断。如在上题中,当我们听到第一句话中415 Fifth Avenue时,可在选择项D.旁注上“M”;听到第二句中514 Fourth Avenue时,可在选择项B.旁注上“W”,这样就将录音中没有出现的A,C两项排除,把目标集中到B,D上,最后再根据问题What address is the man looking for? 排除掉女方回答时提及的数据的选择项C,即选出正确答案D。
与上述题型相反的另一种题型是书面选择中的正确答案与录音中的有关数字在音、形上不同,而只是在意义上相近。这种情况主要用在天、钟点、星期等时间的表示法上。现将常用的有关数字的不同表示法列举如下:
eight thirty与half past eight 8:30
a quarter to eleven与ten forty-five 10:45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与two days ago 前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与two days later 后天
day by day或each day与from day to day 天天;每天
the other day与a few days ago 前几天,数天前
fortnight与(period of) two weeks 两星期
decade与(period of) ten years 十年(期间)
this day week, today week与a week ago, after a week 上星期的今天,下星期的今天
从上述列举可以看出,前后两者虽然表示的方式不同,但其含义是一样的,它们可以分别用在录音原文和书面选择项中。象这样在书面选择项中采用与听力原句不同的词汇和结构,来表示同一概念,是听力测试中常用的命题方法。
要做好数字与计算方面的听力测试题,还必须掌握各种形式的数的读法,这是辨清数字、进行数字与计算的基础。
试练习以下数字:
1)837 7,643 19,758,647
2)½,2/3,¾,1½ (a half,two-thirds,three quarters,one and a half)
3)电话号码 87673471 (telephone number ~)
4)10:15,9:55,1:58,15:00,24:00
(a quarter past…five to ten…15 hundred hours…twenty-four或midnight)
5)May 1(st) Aug 3(rd) Sept 10(th) (May first或the first of May)
6)389B.C. 1997年 2000年 18世纪70年代(1770's)
二、提供与请求(Offer and Request)
这也是听力测试中的常见题型。此类试题的特点是:对话的一方表示提供帮助,另一方则表示感谢、接受或拒绝。有时一方表示请求帮助,另一方则表示同意或拒绝。例如:
You will hear:
1. W: W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TV station?
M: Sure. Let me give you a hand.
Q: What's the man doing? (B)
You will read:
1. A. He is showing his hand. C. He is going to the TV station.
B. He is offering help. D. He is letting her go.
You will hear:
2. M: I can hardly finish this task.
W: Why not come to me?
Q: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B)
You will read:
2. A. She finishes the task. C. She is very hardworking.
B. She can help him. D. She knows him well.
做好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辨清对话中的请求和提供部分,因为问句中的问题无非是对对话的一方做了什么、提出什么或要求什么进行发问。怎样才能辨别“请求”与“提供”呢?以下是一些有关的常用句型:
Would you tell me…? Will you…?
Would you like me to…? Can you…?
Do you want me to…? Could you…?
Would you mind…? Shall I…?
Why not…? How about…?
当我们听到录音放出这类句子时,必须“期待”和“预测”下面的内容和问题的范围。如果听到Would you like me to give you a cup of tea?,我们必须立刻反应出这是一个有关“offer”(提供)的问题,在大脑中形成“提供”有可能出现的情景:可能是两人坐在桌边交谈,也可能是一人坐在桌边,另一人站在他身旁交谈。这样,就可以定向地缩小“期待”的范围,从而有利于音和词的辨别与意义的理解。然后根据所听到的话和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对可能的答句作出判断。Would you like me to give you a cup of tea? 的答句可能是两种情形,肯定或否定:
A. Yes, thank you very much, just a cup.
B. No, I don't like tea very much.
我们的下一步要集中注意力,来听第三个声音的问句。上题的问句可能是:
A. What's the conversation about?
B. What's the man offering the lady?
C. What's the man suggesting?
D. Did the lady accept the offer?
在听完第三人发出的问话后,我们应以很快的速度把试题册上的四个选择项看一遍。最好是在听音前就看完书面选择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