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10/29 星期五 1骆小所主编.现代汉语引论M(2006年版).北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骆小所老师的现代汉语引论中没有单独列出词汇一章,而在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中安排了二、三、四节来讲词汇的内容,包括了词汇的构成、词类和词法。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1.词的定义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词由语素构成的,其功能是造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句子的结构成分或独立成句(主要是实词);二是表示成分和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句子的语气(实词或虚词)。2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汇是汉民族共同语中一切词语的总和。3.词法系统(1)现代汉语构词单纯词、合成词 a.单纯词:单音节、双音节
2、(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音译)、多音节、叠音 b.合成词:复合式(并列、偏正、支配、补充、陈述)、附加式(前附、后附)、重叠式(2)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依据语法特征、语法功能,现代汉语的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依据充当句子成分的特点分为12小类a.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b.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第二节 词汇的构成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门术语和行业语、熟语)古语词:文言词、历史词 熟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一)大分类1.基本词(1)基本词:语言中使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构词能力最强的词。(2)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
3、性2.一般词(1)一般词:稳固性和构词能力不如基本词汇,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是数量大,涉及广泛,新造词都是一般词。3.基本词和一般词的关系(1)基本词汇是构成一般词汇的基础;(2)一般词汇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了基本词汇的特点,进入基本词汇的行列;(3)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基本词汇也失去了基本词汇的特点,成为一般词汇;(二)具体细化一般词汇(来源):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门术语和行业用语、熟语1.古语词(1)文言词:某些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现在只在某些文体或特殊语言环境中才使用的词。(如:阁下)(2)历史词:某一历史时期所特有的事务的命名。(如历史著作中的“妃子、驸马、圣旨”)注意:古
4、语词古代汉语词古语词是从古代汉语词汇中吸收过来的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适应现代人的交际需要,读音和意义也固定下来,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部分。古语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风格特点,但是已经“古为今用”,所以用的好,会有特殊效果。2.方言词(1)方言词:来源于某一地区的地方话里的词。(2)吸收三原则:普遍性、明确性、必要性3.外来词(借词)(1)外来词:也成借词,是指从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的词。(2)分类:全音译、半音半意译、音译加汉语语素、音意兼译(3)吸收外来词的三原则:必要性、明确性、普遍性4专门术语和行业语定义:专门术语:各种学科所用的词语。 行业语:社会上某一行业使用的词语,
5、反映本行业涉及的事务和现象。特点:单义性5.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熟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些事人们经常使用的固定语句,这些固定语句由于结构紧密、言简意赅,具有独立的造句功能和表意功能,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它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1)成语定义:成语是人们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特点:结构上的定型性和意义上的完整性来源:古代继承和当代创新作用:言简意赅,准确精练;鲜明生动,形象活泼;使用注意:成语含义,感情色彩;使用规范,读法和写法(2)惯用语定义:口语中一种短小定性的习惯用语分类(结构):A类和B类A类:前后两部分具有支配关系,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碰钉子)B类
6、:前后两部分具有修饰关系,不能拆开来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词(如:可怜虫、传声筒)特点:字数以三个字居多,口语色彩浓,含义单一,结构灵活(成语特点:字数以四言为主,书面语色彩浓,含义丰富,结构固定)(3)歇后语(俏皮话、譬喻语)定义:又称俏皮话、譬喻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一种由类似谜底、谜面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分类:喻意、谐音 喻意:前部分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后部分点出喻意所在。 谐音:后部分借助同音关系造成双关效果,言在此而意在彼。 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喻意)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谐音)(4)谚语定义: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简练
7、通俗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特色:民族和地方特色内容:生活、生产经验、人生哲理、格言(格言:谚语中一部分含有教诲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教育谚语,一般出自名人之手,人们把这些谚语叫做格言。)特点:形式上,多采用对联式的韵语,独立成句表达完整意思;内容上,反映生活中种种经验和规律;风格上,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口语性强。(5)小结在熟语中,熟语的共同点是字数少,但是内涵丰富。成语大都出自古典文献,书面语特征明显。而其他的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都是口语色彩浓厚,且形式和结构灵活。第三节 词法:词的构成必备知识点:语法单位:从语言材料中切分出来的语言的结构单位。现代汉语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
8、群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功能是构词,语素加语素组成合成词。 词: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由语素构成,其功能是造句。 (功能具体表现在:一是作为句子的结构成分或独立成句,主要是实词; 二是表示两个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句子语气,主要是虚词,部分实词。短语: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比词大的语法单位,其功能是造句。 句子:由词、短语或分句构成的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语调的语法单位,是语言使用单位。(三种分类:语气、结构和主谓语) 句群:由两个或俩个以上的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各自独立的单句或复句组成的语法单位,它介乎篇章和段落之间的一种语言片段。一、语素1定义语
9、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低一级的语法单位。 音义结合: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在语言中代表一定的意义。最小:不能把语素分成更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 意义:具体的词汇意义,还包括语法意义和构词作用的意义。2语素的确定方法 替换法一个语言的AB片段,如果可以CB、AD,而A或B本身不能再被分割,A、B就各是一个语素。3语素的分类语素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类,同一语素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语素。按音节数量分: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按意义的虚实分:实语素和虚语素按功能分: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1)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语素,多数从古代汉语的音节词演变而来的。多音节语素:由
10、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语素,只有几个音节合起来才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两种来源:一是音译外来词;二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语素(双声、叠韵、其他)例如:人、天、水马达、巧克力、奥林匹克;蜘蛛、秋千,从容、苗条,杜鹃、芙蓉(2)实语素和虚语素实语素有实在意义,而虚语素没有实在意义。虚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在保留了实语素的同形式,在具体语境中会充当不同的功能。虚语素根据位置固定与否,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注意:语素本身的意义和词结构的分析,可以把语素和词的语法分类结合起来,便于说明语素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特点。(3)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能够独立使用,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使用,可以表达语
11、法单位之间的某些语法关系或语气。“独立使用”是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充当句子成分或表达某些语法意义。 成词语素可以独立使用,本身就是词,有的成词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构成词,但是只要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独立使用的,就可以看作是成词语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独立使用的是不成词语素。二、词1定义词: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和代表一定的意义,能够独立运用。(和语素的区别:语素不能独立运用,语素中能够独立使用的成词语素就是词。)2词的确定词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意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双音节词和短语的区别,方法有二:(1)中间能否插入其他语言成分,如果不可以是双音节词,如果可
12、以是短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语素之间结构紧密,不能插入其他的语言成分;短语是词和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临时组合起来的语言成分,结构关系松散,中间可以插入其他的语言成分。 (2)有没有语素意义以外的新义,如果有是双音节词,如果没有则是短语;词义一般都有语素意义以外的整体意义,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凝固了新的整体意义;短语的意义一般没有语素意义以外的新义。 例如:钢笔、钢刀 白菜、白布 黑人、黑猫(3)词、语素和字的关系词和语素都是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但是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比语素明确和清晰。二者功能不同,语素造词,不一定能独立运用,词造句,能够独立运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
13、号,是书写单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记录语素和词,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汉字记录一个成词语素,而成词语素能够独立运用,就是词,所以,字、语素和词是对应关系;一个汉字只是记录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此时,几个汉字记录一个语素,同一个汉字距离的是不同的语素(同音同形语素),几个汉字记录同一个词和语素,汉字、语素和词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比较复杂。汉字记录的是什么语言单位,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三、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词汇中词的类别构成根据不同的标准,词的分类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法:根据词的语音特点分:单音词、多音词和同音词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分:实词、虚词根据词的
14、通行域分:通用词、方言词根据词的语素的数量分:单纯词、合成词1单纯词: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1)单音节词(所有的单音节词都是单纯词)(2)多音节词:联绵词、纯音译外来词、叠音词2合成词必备知识点:定义: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构成合成词的语素分类:词根和词缀构成合成词的语素中,有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词根语素是体现词的基本意义的实语素;词缀语素是不体现词的基本意义的虚语素,只是参与构词和体现一些附加意义。词缀:前缀、后缀、中缀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分为: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1)复合式复合式: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词。根据两个词根语素之间
15、的结合方式,复合式可以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联合式定义: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例如:思想、反正、手足、国家、开关偏正式定义:前一个词根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语素,词的意义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为主。有动词或形容词的偏正式,名词的偏正式例如:重视、雪白,黑板补充式定义:后一个语素词根来补充、说明前一个词根语素,词的意义以前一个词根语素的意义为主。有动词性补充式,名词性补充式 例如:打开、说明 人口、房间支配式定义:前一个词根语素是动作行为,后一个词根语素是动作行为所支配涉及的事务。(?) 动词+名词 (名词是作宾语,作为动词涉及的对象)例如
16、:举重、美容、雪耻陈述式定义:前一个词根语素是被陈述的事务,后一个词根语素陈述前一个词根语素。例如:地震、心虚、月亮、民主(?)(2)附加式 附加式: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结构:词缀 + 词根 ;词根 + 词缀 ; 词根 + 叠音词缀 例如:老师;桌子;笑嘻嘻(3)重叠式定义:由两个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而成的词例如:爸爸、妈妈、刚刚(?)第四节 词法:词类词类:词的语法分类词类划分的目的:各类词的用法、语法的结构,有助于描述整个语言及言语活动的聚合关系、组合关系等。词类划分的依据:词的意义、形态、语法功能(词的意义是语法上同类词的意义类别及概括意义;词的形态指词在语法形式上的变化形态
17、;词的语法功能指在语法上的组合能力)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据是语法功能,参照依据是意义、形态。实词:能够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具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词虚词:不能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是否实在虚化)一、实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1名词(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2)语法功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定语,修饰另一个名词;前面一般不能用副词,用数量词修饰限制;名词不能用重叠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形态的功能变化;名词后加表示群体的“们”。(3)种类:普通 专有 集合 抽象 时间 处所 方位 (4)名词的区
18、别、兼类、活用名词前加数量词,不和副词连用,偶尔的活用增强交际效果(如:很牛),不能重叠。2动词(1)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2)语法功能:充当句子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多数带宾语;后加“着”、“了”、“过”表示不同的动态;部分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短暂的动作、幅度较小的行为及动作行为的连续性,也表示时间短程度轻、尝试一下。(3)种类: 动作行为:走、做、看、听心里活动:爱、恨、希望、讨厌、喜欢存在、变化、消失:在、有、存在、演变、消失判断:是能愿:能、会、愿意、应该、也许趋向:来、去、上、下、起来、出去(4)动词的区别、兼类动词一般不加程度副词,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19、例外,可以加“很”等程度副词;能愿动词是辅助性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也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充当状语;趋向动词放在动词后做补语。 “是”是判断动词,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兼有语气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强调作用。 部分动词(存在?)与介词兼类,如:在、为、到、向、让、经过3形容词(1)表示性质、状态的词(2)语法功能:充当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不带宾语;少数修饰动词,充当状语,少数放在动词之后,充当补语;绝大部分形容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表示状态、情态的形容词,本身已经具有某种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部分形容词重叠和重叠式,不加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AA/ABAB(如:
20、高兴高兴),态度形容词ABAB(如:火红火红),方言中的ABB(如:绿油油),表示程度加深,不加“很”。(3)种类:性质、状态、不定数量(4)形容词的区别、兼类 形容词充当谓语,但不带宾语;多数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部分带有程度的和重叠式的形容词则不能; 形容词与副词只是同音词(语音、书写形式相同,意义上没有联系),不是兼类;如:好人、好大 形容词与名词兼类,如:理想、危险、困难、科学 形容词与动词兼类,如:明确、明白、辛苦、便宜4数词(1)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2)语法功能:一般与量词成为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组成专用名词,中间不用量词。(3)种类:基数词、倍数词
21、、概数词、序数词(4)数词的区别:与量词组合使用5量词(1)表示计算单位的词(2)语法功能: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定、状、补语;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表示数量多,每一的意思,重叠后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3)种类: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 专用量词、借用量词、复合量词(4)量词的区别:现代汉语中的专用量词比较固定,借用量词则不固定;复合量词用在名词后面,一般不用再名词前面,如:架次、人次、辆次;由数词和量词组合而成的数量短语,可以有多重重复方式;在指示代词之后,量词可以省略,在具体语境中,数词可省略,如:那本书那书给我看一看。6代词(1)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2)语法功能
22、:能代替各种句子成分,代词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代词就充当什么句子成分。(3)种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4)代词的区别:许多代词都可以用来虚指、泛指;疑问代词有两种:任指、虚指; 例如:你找谁?(实指) 谁都可以。(任指) 好像谁告诉我。(虚指)区分:我们:可以包括听话人或者不包括咱们:包括听话人在内二、虚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副词的意义比较抽象)1副词(1)定义: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2)语法功能:从组合能力看,副词能够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从造句功能看,副词主要是充当状语;部分副词起关联作用,如
23、:再说也没用。(3)种类:程度、情态、方式、范围、否定、语气2介词(1)定义:将名词引导起来介绍给动词(2)语法功能: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语;(3)种类:时间、处所、方向、对象、范围、比较(4)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介词是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回答问题;而动词说明明确的动作和行为。介词不能作谓语,而动词可以作谓语。3连词(1)定义: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的词(2)语法功能:具有纯连接性,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3)种类:根据连接的单位不同,可分为两类连接词或短语的词语连词:并列、递进、选择连接分句
24、的句间连词:(4)连词和介词的区别:连词前后的两个词可以颠倒位置,而介词不能;连词连接后,主语为复数,加上“都”;如果是介词,主语和介词之间可加上其他成分。4助词(1)定义: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大都念轻声(2)语法功能:具有高度的附着性,帮助词语或句子表示某种语法意义(3)种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其他助词5语气词(1)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有“啊、了、的、吧、呢、吗”六个,表达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2)注意:“了”既是语气词,也是动态动词。 例如:我吃了饭了。(1了是助词,2了是语气词) 下课了。(兼有语气词和助词)6叹词和拟声词(1)叹词表示感叹或
25、呼应的词,没有词汇意义,独立性强,可以独立成句。个别叹词有兼属助词的,如“啊”,根据用法来辨别它的词性,“啊”放在句外是叹词,黏附在句尾是语气词。(2)拟声词是摹拟事物声音的词,具有独立性,充当独立语或独语句;只是声音的摹拟形式。第五节 词义现代汉语引论中第七章“现代汉语语义”的第一节“词义”一、词义1词义:词的词汇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词义可以从概念意义和附加色彩两方面来认识。2概念意义(1)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指称意义或逻辑意义,是客观事物和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对词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通过它,可以区别不同的指称
26、对象。(2)概念意义是词义中的核心部分,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指概念意义,实词都有概念意义,而虚词没有概念意义,只有语法意义。3附件色彩附加色彩:附加意义,指的是附属在概念意义上的,主要同交际环境和交际者有关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理据色彩。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是对交际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有影响。(1)感情色彩 反映人们对事物或有关现象的主观态度及各种感情的附加意义,有褒义和贬义两大类。(2)语体色彩 又称语体意义或风格意义,指词由于经常在某种特定的语体中是使用而产生的附加意义。有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大类。(3)理据色彩 又称理据意义,是由造词理据所呈现出来的形象色彩、文化底蕴等的附加意义,
27、反映了词的来源与指称对象的关系,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之上的一种联想意义。包括形象色彩(形象意义)和文化色彩(文化意义)。二、多义词与同音词1多义词(1)定义:同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而且各个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2)基本义: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派生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人们为了表达或交际的需要,发展出其他的意义。 引申义:由基本义直接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以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而派生出来的意义。2同音词(1)定义:读音完全相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2)分为两类:同音同形词(引申义、比喻义)和同音异形词3同音同形词(多义词)很难区别的原因:(1)音译外来词
28、的引入;(2) 声音演变,导致了同音异形词的出现;(3)同一个字不同音(多音字);(4)意义演变 例子:同音词:副:副班长、一副牌站:车站、站了很久多义词:饱满:精神饱满、颗粒饱满 发:发言、发出一封信三、同义词与反义词1同义词(1)定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分为等义词、近义词。(2)等义词又称绝对同义词或异形词,用法没有差别。(3)近义词又称相对同义词,词义上有差别。(4)辨析近义词:轻重程度不同;附加色彩方面:感情色彩的褒贬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用法方面:搭配对象不同,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2反义词 (1)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2)绝对反义词是两个意义绝对相
29、反的词,非此即彼。(3)相对反义词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附录:1.重叠式和叠音词的区别重叠式:合成词中的一种,两个相同汉字合起来,由两个语素组成,拆开后各自都有意义。叠音词:单纯词中的多音节词的一种,两个相同汉字合起来,只表达一个意义,几个音节共同构成一个语素,不拆开使用。例如:妈妈 星星 哥哥 (重叠式)太太 猩猩 狒狒 (叠音词)2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能否充当状语以外的句子成分,可以充当其他句子成分则是形容词;例如:迅速、立刻 他迅速离开教室。(状语) 他的动作很迅速。(谓语) 他立刻离开教室。(状语)能否受程度副词“很”修饰,可以则是形容词;例如:偶然、偶尔 很偶然3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
30、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时间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状语,而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例如:现在、正在 现在: 现在是几点? 我说的是现在,从现在起。 我们现在在上课。 正在:我们正在上课。能和哪些词连用,时间名词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而副词不可以; 例如:从前、从来 (从前的事) 将来、将要 (将来的学校)4“是”的兼有动词和语气词例如:他是学生。 他是生气了。5连词和介词的区别连词前后的短语是并列关系,可以互换位置,不会改变句子意思,而介词前后的词不能互换;连词连接后,主语为复数,常用“都”修饰;连词前面不可以加上其他成分,但是介词可以;例1:小张和小王都是工人。(“和”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主语为复数
31、,用“都”修饰,是连词)小张和小王谈过一次话。(“和”前面可以加上“昨天”,是介词)例2:由于风力太大,航班取消了。(连词)由于天气的原因,航班取消了。(介词)6确定语素的方法替换比较法(参考语言学概论,王瑜光,P107)一个语言的AB片段,如果可以CB、AD,而A或B本身不能再被分割,A、B就各是一个语素。例如:马车“马”能被替换,可以换成“汽车”、“火车”,而“马”本身不能再被分割成几个含有意义的单位,所以说“马”是一个语素。“车”也如此,可以被别的语言单位替换,如“马鞍”、“马场”等,且“车”本身不能再被分割成为几个含有意义的单位,所以“车”也是一个语素。(补充)语素的类型:根据语素在词
32、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词根语素、附加语素词根语素:一个词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具体的词汇意义,指某一种客观现象。附加语素:采用附加的方法附着在词根语素上的语素,要么具有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要么具有语法意义,或者二者兼有。附加语素中,表示词汇意义的语素叫做词缀语素,词缀语素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词根语素。附加语素中,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语素叫做构形语素,构形语素只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不会引起词汇意义的改变。7词和短语的区别:(1)从结合程度上看,复合词内部结合得紧密,一般不能拆开插入其他成分,而短语内部结合关系松散些,一般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如:白菜、胆怯白布、胆小(2)从意义上看,复合词的
33、意义构成一般具有固定不可分割的性质,其意义上往往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短语的意义一般就是构成短语的词的意义相加; 如:领袖、心痛;鞋袜、胃痛(3)从语音上看,复合词的音节间一般不允许有音节停顿,有的复合词有固定不变的轻重音格式,而短语的词与词之间允许语音停顿,短语一般没有固定的轻重音格式。 如:东西(轻声) 东西8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别(1)同音词:一组词由完全相同的读音,完全不同的意义,包括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2)多义词:同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而且各个义项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站:车站、站了多久 听:听音乐、一听啤酒 词和慈:词语、慈祥 熟:苹果熟了、他成熟了 饱满:精神饱满、颗粒饱满9词和固定短语词汇是某一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总和,也称语汇。语又称固定短语,由词构成的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能完整表达内容的语言单位。也是语言运用的单位,由词构成,意义比词丰富,作用相当于词,因此又被称为“词的等价物”,它包括专属事务名称和缩略语、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