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和市区发展工作总结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会议报告20xx年度xx市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和市区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20xx年度工作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工作以“实干论英雄”活动为主抓手,以强中心、夯基础、提环境、优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策划超前规划”理念,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以空间优化为导向,提升发展水平;以专项行动为载体,提升民生服务;以重点区域为平台,提升城市品质;以控规管理为抓手,提升规划
2、效能。 1.提升发展水平。一是及时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对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提出修改总体规划的建议,通过“强中心、促融合、打造产业大平台”等举措,优化台州中心XX县区空间布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根据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目前市政府正准备上报要求开展总体规划修改的请示,提请省政府转报国务院研究批复。二是积极开展新型城市化研究工作。通过开展“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台州中心城市发展研究”、“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完善规划发展格局专题研究”等工作,深入研究推进新型城市化、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学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2.提
3、升民生服务。以专项行动为载体,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服务民生改善。一是为推进“多城同创”工作,组织编制了xx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xx市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和xx市区流动摊点疏导规划,优化和指导公共设施布局;二是为实施“交通治堵”工作,组织编制了xx市区近期停车设施建设规划、xx市区中心区块(市府大道周边区块)交通组织优化规划和现代大道、海城路道路优化规划,梳理序化城市动静态交通;三是为配合“三改一拆”工作,组织编制了82省道复线两侧整治规划、章安西入城口规划设计方案,指导道路沿线及城市入城口的环境和景观风貌改善。 3.提升城市品质。加强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和设计,带动城市建设品质整体提升。一是强化内
4、环线“联动发展效应”。通过提前对内环线两侧带状用地进行规划研究,发挥内环线促进三区融合的纽带作用,统筹沿线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景观的优化,打造“三区共融的活力带、组团城市的展示窗”。二是做足水系的“生态景观效应”。着手编制椒江流域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统筹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防洪和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和滨水景观,实现人水和谐、资源永续利用;开展洪家场浦桥梁方案整体策划,构建台州特色“桥梁博物馆”,打造心海绿廊城市绿色休闲客厅;立足xx市区“山、海、江、城”特色,开展水系空间景观规划的策划工作。三是提升区块的“示范带动效应”。高标准组织开展椒江xx区块、东山湖区块、黄岩江口区块、xx区块、路桥中央
5、山区块、集聚区核心区等区块的规划研究和城市设计,加强重点区块功能建设和品质提升,推动中心城市服务能级的提高。 4.提升规划效能。一是完善控规管理平台。完成了xx市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及单元控规管理通则的修编,提高了单元控规编制和审查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大控规编审力度。2013年市区共完成11个单元控规、16个小控规、28个控规修改的编制审查、上报审批、成果确认和备案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控规覆盖面,有效地指导了下阶段的项目开发和建设管理。 (二)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按照“做强龙头、带动全市”的发展思路,坚持“三区融合、整体推进”,加强各组团的联系和融合,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做优做强中心城市。 1.
6、重点区块快速推进。通过加快重点区块建设,壮大城市骨架,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功能。一是中央商务区。目前该区块已全面启动建设。188.6亩的中央公园地下工程完工,人工湖开挖和绿化堆土基本完成;东北角5幢金融大楼(台州银行、浙江泰隆银行、浙江民泰银行和市开投公司2幢大楼)结顶;西北角和东南角的300米高台州地标建筑(天盛中心、刚泰国际中心)项目快速推进;西南角腾达中心正在深化设计方案。二是商贸核心区。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的银泰城市综合体已开工建设;230米高的椒江商会大厦等3幢大楼已进入扩初设计;心海文化园、水岸新天地、博物馆群等项目已基本确定方案;心海绿廊北侧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万达广场正
7、在快速施工中,可望在2015年底开业。三是高铁XX县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黄岩综合客运枢纽正在进行地下室开挖;北城大厦双塔高层方案确定;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项目已落实300亩的地块红线,正在进行前期概念性方案设计;王林洋岛开发地块的控规调整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准备土地挂牌出让,村民安置区已进场施工。四是西市场园区。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日用品商城项目已完成一期40%的桩基;台州客运中心(南站)已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xx市物流发展交易中心正在方案设计。五是集聚区东部XX县区。集聚区规划展示馆已开馆,办事中心、1号办公楼、2号商务楼即将交付使用;作为集聚区生活性配套工程的邻里中心和建
8、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工业服务中心工程已开工建设;开发大道聚海大道实现半幅路面通车,聚海大道跨鲍浦、长浦桥西幅建成通车;东部XX县区启动区块吹填面积10.23kmsup2;,已交地5kmsup2;,2014年国庆前可全部交地,形成可落实项目的成熟区块。二期吹填面积15kmsup2;,已完成代理招标、项目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吉利沃尔沃v汽车项目、浙江豪情汽车年产10万辆整车整体迁建项目和总投资63.5亿的巨科汽车铝轮毂项目已开工建设;北车台州产业园、广汽吉奥台州生产基地、体育公园三个项目建设合作洽谈进展顺利。 2.城市功能渐趋完善。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着力加快三区融合发展,实现重大基础设施的
9、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快速路+主干路”的城市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内环路13个标段的施工、监理全部完成招标,陆续开工建设;82省道复线、75省道、76省道复线北延、机场路改建等项目相继完工;枫南东路东延完成路基填筑,市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9条32.91公里。城乡污水处理能力统筹提升。椒江污水处理三期(日处理能力从现15万吨提高到25万吨)、黄岩污水处理厂二期(日处理能力从现8万吨提高到12万吨)、路桥滨海污水厂二期(日处理能力从现9万吨提高到13万吨)等项目进展顺利,市区10个泵站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污水管网183公里,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9%。二是公共设施配置均等化。2013年,市博物馆、市科技
10、馆土建完成,黄岩博物馆结顶;台州妇女儿童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选址完成,市立医院新院区动工建设,恩泽医疗中心基本建成;xx市高级中学方案完成;黄岩图书馆开展前期工作。市区公共设施的加快建设,提升了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促进了公共设施配置的均等化。 3.专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三改一拆”拆改总量全省第一。2013年,全市共拆违3352万平米,实施“三改”4464万平米,其中完成旧住宅区改造988万平方米,为年度目标任务的412;完成城中村改造1124万平方米,为年度目标任务的535。同时改造了21条示范街、12个入城口。在全省率先一年完成三年任务,被誉为“三改一拆”的“台州样本”。二是交通治堵
11、进度全省第一。市区改善影响通行的交通拥堵点21个,完成省定任务的350%。打通断头路10条,完成年度任务的125%。全市新增地下空间280.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6%,90%以上用于停车,并在全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场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市区新增专用停车泊位16496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83%。清理地下空间26处,腾出9万多平方米,清出车位1505个,并全部启动使用。减少影响道路通行的路面停车位1166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5%。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全市新增公共自行车14297辆,完成年度目标的286%。三是“多城同创”工作彰显成效。扎实推进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
12、闲置土地环境卫生、环卫基础设施、背街小巷和文明施工5项专项整治。市区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项目完成可研,进入立项、招商阶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扩建工程启动。市区新增环卫车辆82辆,新建中转站6座,新建改建公厕32座,新增垃圾桶3200只,新增果壳箱5000只。组建了市区快速保洁队伍,出台环卫保洁考核监督办法,推进环卫保洁标准化、长效化。环境卫生工作得到群众好评,创卫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正准备迎接国家验收。 4.生态特色突出弘扬。一是坚持组团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秉承“环绿心组团式”、“一心六脉”的总体城市形态,严格控制好组团间的生态廊道,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心海绿廊作为示范廊道建设已拉开序幕
13、,完成了整体城市设计,洪家场浦河道已动工开挖,按照“桥梁博物馆”打造的洪家场浦桥梁已确定首期6座桥梁的设计方案。二是打造生态休闲空间。“一心二廊三湖四园”建设加快,占地3000多亩的绿心植物雕塑园政策处理进展顺利;路桥中央山公园一期已建成,二期占地183.9亩的城市生态公园已完成总工程量70%,占地135亩体育公园正在方案设计;飞龙湖去年被列入省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总面积约2700亩的湖区开挖面积已达到70%,启动了沿飞龙湖周边市政及景观设计工作;黄岩康体公园已基本建成。三是实施绿化行动计划。开展XX县区公园广场、入城口、沿路、沿山、沿河等区域的“绿化、洁化、美化”专项行动,全市新增绿地面积22
14、80亩。完成了台金高速章安出口至椒江大桥、甬台温高速黄岩出口、路桥西入城口(大环线和财富大道交叉口)等一批入城口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完成了市府大道、台州大道二期、开发大道、75省道复线等63条(处)沿路沿山沿河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 5.民生实事强化保障。一是加强住房保障。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5107套(其中新开工公租房等4204套),完成年度目标的143%,总开工率居全省第3位。通过公开摇号、顺序选房,完成1030套(户)保障房的分配。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85户,完成发放率为112%。二是加强村镇建设。大力推进省级农房示范村建设,14个村重点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新启动的20个村规划修编
15、基本完成。开展9个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1664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三是加强城乡供水。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XX县区老旧管网改造,完成12个行政村三级管网改造。 (三)优化城乡规划服务。 全面梳理城乡规划审批事项和管理环节,优化规划服务,促进审批效能再提升,实现规划审批时限全省最短。 1.创新模式。通过“三同步”、“三统一”实现“三提高”,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即实施重大招商项目控规公示、土地评估、建筑方案三同步,加快项目实施进程;实施重要建筑统一规划、统一委托、统一设计,推进区块整体开发和综合配套;实现规划实施档次、项目审批速度和空间利用效率三提高。 2.提速审批。一是压
16、缩许可时限。工业项目审批由法定95个工作日缩短至16个工作日,其他项目缩短至23个工作日;二是下放审批权限。在原有下放权限基础上,市区工业项目容积率变更审批由各派出规划管理机构直接办理。三是减少办事环节。实现“能快则快、能简则简”,规划许可不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不再组织批前公告、听证。取消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 3.优化服务。按照“审批最快、服务最优”的要求,对市区101家重点企业、全市164个重点项目纳入审批“绿色通道”,保障快捷服务;对重要区块重点项目从项目谈判、前期策划、现场踏勘、方案设计、规划许可到规划核实,落实专人全过程跟踪服务;推行涉企事项首办联系服务、电话
17、预约服务、“五上门”服务等。 4.阳光规划。一是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坚持城乡规划报告制度,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实现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二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公开与反馈制度,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推介城乡规划建设的新成果、新举措。三是打造规划宣传平台。2013年底,总建筑面积9925平方米的xx市规划展览馆建成投用,全天候向社会开放,着力打造台州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交流平台和城市名片。黄岩、路桥、集聚区规划展示馆也已投入使用。 回顾2013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城乡规划建
18、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城乡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特色不够鲜明。二是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规划审批效率与群众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阶段工作中着力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一要加强新型城市化研究。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新型城市化的新内容、新路径,探索台州新型城市化规划的编制,建立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机制,实施新型城市化试点工作。二要深化台州城市群研究。编制好椒江流域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区域、整合资源、改善环境、促进转型,推进山海协
19、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三要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落实超前规划,开展总体规划修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大市区一体化工程整合力度,推进三区融合发展。四要主抓“治水”规划编制。编制xx市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市区城乡污水统筹治理规划、市区水系空间景观规划,促进供水体系、排水体系等城乡基础设施网络的合理布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乡宜居水平。五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化重大项目前期策划,提高控规编制实效性,落实全程跟踪,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六要完善民生服务类规划。通过开展养老设施布局、绿色慢行系统等规划研究,加强涉及民生项目的规划引导。七是加强规划监督。严格规划批后监管,严格保护城
20、市“四线”,切实维护城乡规划实施刚性。 (二)进一步狠抓城乡建设。一是实施“七五”工程,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即加快五大区块、五个公园、五片水景、五条道路、五项基础设施、五座公建和五幢标志性建筑的建设,突出重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二是狠抓专项工作,提升城市品位。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探索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新机制,加大截污力度,同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收集能力,结合河道综合整治,推进城乡河道“水清、岸绿、景美”;完成排涝水调研,落实强排措施,推进易涝小区和积水路段改造工作,实
21、现“XX县区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道路交通不中断,居民家中不进水”;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出台阶梯式水价制度,推进老旧管网、节水器具改造,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全力做好“多城同创”。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专项整治,提升保洁水平;深入实施“绿化行动计划”,推进园林城市(镇)创建工作,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做好“三改一拆”与河道整治的结合文章,抓好拆后地块的有效利用,拓展发展空间,用足浙政办发2013105号文件政策,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规划,重点做好相关地块城市设计,提升改造质量。全面推进“交通治堵”。完善XX县区路网结构,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严格停车泊位建设
22、,倡导绿色出行,推进市区公交一体化和公共自行车一体化。三是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保障水平。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3567套、基本建成7863套、竣工3863套、分配6308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3户;深入推进住房保障“阳光工程”建设,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开展保障房物业管理,引入科技手段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善用。完成第一批14个省级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的验收,推进第二批20个村的重点整治项目,新启动20个村。完成1312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三)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要在方便群众上求实效,服务企业上下功夫。一是转变工作观念。加快“审查员”向“代办员”转变,制定建设项目审批代办工作制度,实行建设
23、审批事项的代办、陪办和协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破解“审批烦”、“审批难”等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优化建设环境。开展重点项目规划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提前介入、规划审批阶段全程协助、批后管理阶段现场服务,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实施工程建设“四化”(简化招标管理、简化施工许可、简化办事流程、强化服务保障)服务,允许非国有投资项目自行组织招标后一次性备案,落实重点项目桩基先行,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三是创新审批机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政府和企业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相关中介机构服务行为。简化审批流程,变前置为后置,推行虚拟业主、模拟审批、容缺受理等制
24、度。围绕打造“审批最短、服务最优”城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最优化比对,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审批等权限,推进审批部门、事项、环节、时间“四减少”。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作风建设。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深入开展“四风”整治,全面深化“实干论英雄”主题活动,继续推进“三比三看”,坚持一手抓作风建设,一手抓城乡建设,努力实现“两个建设”的双丰收。二是推进“阳光工程”。以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为目标,以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重点推进城乡规划、住房保障、房屋征收补偿“阳光工程”,推进行政许可程序化、行政执法公平化、行政审批透明化。完善“阳光工程”各项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三是反腐倡廉。以风险防控为主线,深化廉政干预,坚持网络干预、廉政谈话、主题教育并举,完善惩防体系,努力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做到既能干事,又不出事。第13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