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2011年到2015年,是全区实施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时期。在全区公民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落实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全面推进法治xx建设,实现我区“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xx”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根据中央、省和xx市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xx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精神,结合法治xx建
2、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公民学法用法的实际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治思想,培育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实践,提升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和法治城市创建,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1、促进发展、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安排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重点服务国家沿江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发展战略,推动xx经济率先发
3、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我区在苏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2、贴近群众、保障民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普法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3、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总结、传承、推广25年普法工作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普法新形势和新任务,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其它各种有益的工作载体,不断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层次和品位。 4、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对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广泛普及法律知识。突出地域特色、个性风格,根据不同
4、群体的法律需求,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依法治理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在推进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内涵、巩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我区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大力繁荣法治文化,深入开展各领域法治实践活动,全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明显提高;执法人员社会主
5、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明显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环境。具体目标包括: 1、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人员、社会公益性资源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考核激励机制和社会联动机制更加科学规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普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普法机制。社会化普法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产业化运作的法制宣传教育新模式。 2、全体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强化。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法律的权威得到更广泛尊重,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进一步确立,广大公民进一步掌握
6、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公民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3、法治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法治文化各项基础建设大幅度推进,设置一批与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相融合、覆盖全区、遍布城乡的法治文化公共阵地,形成区有“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镇区园有“法治文化活动中心(游园)”、村居有“法治文化站点”的层级式阵地网络。法治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法治文化活动更加广泛,形成更大规模、更深影响、更高层次的法治文化品牌。 4、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通过法制宣传引导法治实践,基层民主法治实践活动成效更加明显,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逐步完善,法
7、治文化产品丰富多彩,司法环境更为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5、服务大局功能进一步凸显。围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率先建成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 (二)主要任务 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内容。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 1、围绕社会管理创
8、新开展宣传。根据争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目标要求,大力宣传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注重法制宣传与为流动人员服务相结合,在流动人员中建立法制宣传联络人制度,定期开展教育。注重法制宣传与特殊人群管理相结合,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感召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注重法制宣传与调解工作相融合,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开展宣传,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2、围绕国家开发战略开展宣传。紧紧围绕国家沿江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开发战略,结合我区实际,大力开展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9、,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 3、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宣传。继续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守法观念,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
10、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组织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宣传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舆情收集和管理、反邪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国家安全、维护稳定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区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突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着力夯实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基础,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各类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1、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落实
1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对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继续坚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全面实施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分级、分层式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自觉性,全面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突出抓好公务员学法用法。切实加强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专门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把法律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公务员日常法制教育制度,确保公务员
12、法律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40课时。坚持和完善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将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成绩作为任职、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全面推广公务员学法登记和学法用法通报制度,各级培训机构和组织实施教育培训的有关部门,要对公务员参加学法活动进行登记备案,作为公务员学法情况的重要依据,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3、高度重视青少年学法用法。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大力加强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在引导他们树立权益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格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法制教育内
13、容进课堂、进教材、进考卷,保证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程、教材和师资的“四落实”。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广泛组织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调整充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队伍,加强培训指导,健全完善制度。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传媒,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式。大力推动和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有效依托社区、村(居)委会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社区服刑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新途径,为其配备法律监护人,对其进行解矫前法律知识考试和法律风险评估,促
14、使其思想和行为转化,正常回归社会。 4、深入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在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理念。严格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把法律知识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内容,把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切实保障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扎实推进广大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培育“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依法管理”的企业法治文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个体、私
15、营及外资企业管理人员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提高他们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 5、深入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宣传与农村改革和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农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强他们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现代农民。深入实施“法律书籍送农民、法律服务到农家、法律文化进农村”工程,大力开展“农家书屋”和农村法律图书角(柜)达标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社、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平台,着力提高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担任法制宣传员的做法,继
16、续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制度,大力实施“普法邮路通万家”工程,不断壮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途径和方法,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基层各项创建之中。 6、切实加强流动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在流动人员集中的地区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法制培训学校(站、点),紧密结合流动人员的工作生活实际,借助社区管理平台,开展有关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等内容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继续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周”活动,完善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有机衔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帮助流动人员合法有序融入当地社会。 四、步骤与措施 (一)实施步骤 “六五”普法规划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
17、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地方、部门、行业和特定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六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3、验收考核阶段。2013年为中期考核年,2015年为终期考核年。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法制宣传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对“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检查验收,并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工作措施 1、丰富法制宣
18、传教育载体。充分运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以“法律六进”为载体,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评比、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结合不同时期宣传需求和国家、省、市、区重大任务、重要活动、突发事件,组织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活动。 2、开拓法制宣传教育阵地。(1)建设公共教育阵地。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板报、墙报、宣传专栏、农民夜校、法制教育基地等传统宣传阵地建设,探索开辟新型法制宣传阵地,2011年底前建成区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主题公园,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
19、身实际,开辟富有特色的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场(馆)、法治文化小游园等基层特色法治文化阵地。(2)开辟新型媒体阵地。要针对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充分运用led电子显示屏、法治动漫、手机短信、网络播客、法治微博、聊天工具、网络学院等便捷、高效的载体,开辟新型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3)借力民间文化阵地。要借助传统文化表现手法,努力在群众文艺、民间手工、生活用品、日历贺卡、年画剪纸、版画雕刻等传统文化载体中融入法治元素,实现法制宣传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3、壮大法制宣传教育队伍。(1)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要严格按照职数编制要求,配齐配强各级法制宣传专业干部队伍。加强专职
20、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甘于奉献的法制宣传专业工作者队伍。(2)加强兼职队伍建设。在各行各业各单位建立联系点和发展联络员,壮大普法讲师团、法制新闻工作者、法制文艺团体、法制宣传联络员队伍,切实加强对兼职普法工作者的培训、管理和工作指导,切实发挥兼职普法工作者专业特长多、涉足领域广的优势,开展好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3)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发展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鼓励法律职业者和法律院校(系)教师、学生、法制新闻工作者、社会文艺团体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建立志愿者定期联络机制,推进志愿者
21、活动向规范化发展。 4、开展法治文化研究。要建立法治文化研究工作者队伍,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讨活动,繁荣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积极培育法治文艺骨干,扶持歌舞、京剧、快板、小品等法治节目创作。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节(周)活动,每两年举行一届法治文化节,每届为期一周,实行区、镇两级联动,通过法制文艺汇演、法律知识竞赛、法制书画展、法治文化谚语征集等形式,广泛吸引群众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充分运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开办普法专栏、专版和普法节目,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作用,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增强法治活动实效。 五、组织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
22、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地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年初分级落实任务,年中督促,年底考核。 (二)强化条块联动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要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六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协调、指导
23、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严格按照xx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规定,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将法制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确定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并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三)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地方政府对各部门的综合绩效考核共性目标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大力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检查、阶段性考核和专项督察工作,督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实施普法规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广泛表彰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表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弘扬正气,形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确导向。 (四)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规定的经费保障标准,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划拨、专款专用。普法经费每年增幅要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幅保持同步。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安排落实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要积极探索“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经费积累机制,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法制宣传工作的公益性投入,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