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经验基础上,立足全局,把握省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心谋划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
2、又快发展。 (1)“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山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
3、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眼于经济回升后新一轮发展周期和培植山东发展新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扎实做好对口援川援藏援疆工作。五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十二五”时期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
4、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区域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同时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征程。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
5、强省的跨越,是党中央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面向未来,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较好的物质文化基础,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 有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前进道路上我省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协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均经济指标水平偏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
6、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需要不断增强,思想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
7、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此,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放大消费拉动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
8、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当前与长远,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富民与强省的内在统一,努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社会成员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好家园。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更
10、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国内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推动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深化思路,完善措施, 引领发展。要努力推动和实现山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施好、落实好,取得明显成效。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强化好字优先、以强取胜的意识,在各项工作上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以国内外先进水平为标准,做到目标追
11、求高、思想境界高、发展质量高、综合效益高,努力保持我省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强劲态势。要按照“新、特、优”的要求,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拓展空间,形成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支撑。要把区域发展与产业培植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带动形成全省发展的整体优势。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我省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与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升,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金融
12、生态环境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人均经济指标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高,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主要污
13、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 的趋势,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人民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加强区域统筹协调,不断优化发展布局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发挥重点区域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大城市集聚辐射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国土空间
14、利用效率,推进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6)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努力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东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黄河三角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
15、线,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加快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突出青岛龙头地位,进一步发挥胶东半岛优质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高端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金融密集、服务密集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域。加快省会建设发展,强化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的地位,做强省会经济、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带动山东中部崛起。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抓住我省列入全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份的重大机遇,推动全省钢铁工业向高端发展,建设鲁南临港产
16、业区。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等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扶持政策,培植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实施“突破菏泽”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继续制定完善支持和鼓励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倾斜。 (7)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乡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城市群。大力发展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充
17、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严格依照有关规定,依法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就近有序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政策,激活县域发展活力,促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8)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制定实施全省主题功能区规划,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依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
18、确定城市、农业和生态三类空间,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三、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和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为重点,以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9)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确保粮
19、田面积,确保播种面积,加快实施粮食4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中低产田改造提升为重点,大力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创建良种繁育体系,优化品种,科学种植,提高单产。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围绕十大产业体 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带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适应绿色消费、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着力扩大优质、生态、安全农副产品供给。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
20、安全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检疫体系网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0)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龙头企业提高层次、扩大规模。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品牌导向,引导带动农业生产提高层次、争创名牌、增值增效和节约资源。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以农民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民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 (11)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1、,加快改造农村危房。实行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实用型教育,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 (1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发展壮大农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22、,提高创业创收能力。 (13)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向县以下延伸,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国有林权制度配套改 革。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探索建立大宗农产品收储制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四、推进工
23、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工业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1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是优化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做强做大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与海
24、洋工程装备、机床、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行业专用设备等产业,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调整优化原材料产业,提高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发展由中低端向高端延伸。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提升发展家电、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做强产业链终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15)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高端引领,立足我省优势领域,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为支撑,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等五大产业,尽快形成我省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
25、,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加快投入,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和基地,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6)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把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作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产业规模优势不突出、配套能力不强的问题。实施产业集群壮大工程,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大钢铁、机械、化工、煤炭、港口等领域的资源整合力度,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分 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引
26、导区域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兴省和名牌战略,巩固已有基础,新打造一批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山东名牌,建设一批优质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提升山东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一步突出重点,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各类园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制定支持园区转型升级和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探索跨区域合作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吸引创新成果在园区转化,提高投资质量和产出效益,使各类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
27、区。 (17)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创税能力。把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加财税收入作为重要取向和考核依据,引导各级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的效益导向,把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完善财税、金融和用地等政策,推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创造优质财源的产业和项目,支持利税大户、创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深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创造更多利税收入。 五、扩大规模与提高水平并重,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服务业是我省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
28、农村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较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8)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大力拓展服务业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在完善服务业体系中开辟发展新空间。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分工,降低流通和服务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支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集聚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服务外包业,构建与一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提高服务科技含量、规范服务标准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重点发展旅游业、批零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社区及家庭服务
29、业,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9)加强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把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建设、产业布局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大力推动重点XX县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抓好重点XX县区,加快整合服务业资源,促进XX县区服务业集聚化、网络化发展,济南、青岛等有条件的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抓好重点园区,发挥资本、产业、人才、技术集聚优势,提
30、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一批服务业发展高地。抓好重点企业,支持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影响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创出品牌,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抓好重点项目,超前规划,科学论证,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形成服务业发展新增长点,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 (20)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建立公开、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破除市场竞争性行业垄断经营的局面,降低服务业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鼓励支持大型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服务业领域,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企业主辅业分离,探索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新机制。
31、大力引进和培养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探索适合新兴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管理行为,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加快落实支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形成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 我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综合优势。要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1)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坚持发展与保护、利用与储备并重,集中集约利用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能源和海
32、洋空间等资源,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修编海洋功能区划,加强对重要港口岸线、旅游岸线和养殖岸线的监管与保护,严禁盲目圈占海域、滥占岸线。加强海洋生态建设,规划建设海洋与渔业保护区,搞好海洋生态修复与治理,建设沿海防护林,推进滩涂、海湾、岛屿生态保护。以陆上污染源控制和海洋环境整治为重点,全 面开展流域和海洋污染综合治理,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有效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22)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强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海洋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
33、能源矿产、工程建筑、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增强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运输,加快推进水陆联运、河海联运,构建近海和远洋运输有机结合的现代综合海洋运输体系。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整合港航路资源,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大宗商品集散地,形成以海带陆、内外互动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海洋文化、体育和海洋旅游相融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式海洋旅游体系,打造优良的休闲度假半岛、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胜地。推进发展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监测与管理、大洋勘探与开发等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加强渔业科技创新,改善渔业资源结构,拓展渔
34、业服务功能,重点发展水产养殖、渔业增殖、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渔业,推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等系列工程,建设国家耕海牧渔示范区。 (23)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放大和提升我省海洋科教资源优势,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以青岛为核心,以沿海各市为支撑,以海洋科技为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和人才高地。充分发挥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龙头作用,以省级各类创新平台为主体,完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国家级、省(市)级海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公共转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形成比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海洋教育资源,加强海洋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
35、建设全国海洋教育中心,打造海洋高端人才高地。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要求,强化薄弱环节,着力优化结构,全面提升能源、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24)加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合理调整能源布局和供给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综合能源体系。优化发展电力。支持发展热电联产机组,合理布局大型高效燃煤电厂,积极接纳省外来电。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发展核电,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加快发展太阳能热利用,鼓励发展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
36、能源。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控制省内资源开发强度,鼓励建立稳定的省外煤炭和油气供应基地,推进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强化能源输送保障。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完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加快输煤通道和港口专用码头建设,解决煤炭运输瓶颈。 (25)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按照布局优化、通道顺畅、效能提高的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路网完善、港航协调、衔接高效、管理智能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推进铁路建设,重点完善主干线铁路运输网,加快构建城际轨道交通系统。继续搞好公路建设,完善提升高速公路网,加快一般公路改造升级,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畅通的干线公路网和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优化
37、加强港口建设,加快整合港口资源,推进港口改造扩建和配套工程建设,完善现代港口管理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现代化港口群。重视开发内河航运资源。大力促进航空建设,继续推进济南机场建设,异地扩建青岛机场,加快支线机场新建和改造,提升功能,增加航线。 (26)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山东发展的瓶颈,必须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来抓。以加强水利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三大工程,构建完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和胶东调水干线工程,加快配套工程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平原水库、地下水库、山区水
38、库和河道拦蓄工程。继续实施以标准化堤防为重点的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加快骨干河道重点河段、重要支流、中小河流和蓄滞洪区、黄河滩区的综合治理。加强沿海地区防潮堤坝建设,构建城乡防洪屏障,提高城乡防洪标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管理和科学调度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用水, 推进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结构调整,有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27)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适XX县区规模扩张趋势,以增强承载能力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综合市 政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居住发展环境。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快速通道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
39、市公用设施建设,着重提高水、电、热、气等管网覆盖率和集中供应率,满足生产生活基本需要。重视加强商贸等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消防、防汛、抗震和人防等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提高紧急事件处置能力。 八、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28)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40、。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家部委及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我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设一批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建立政府引导和投入激励机制,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行先试,加快
41、推进高XX县区“二次创业”步伐,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培育区域创新高地。 (29)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三个优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办学条件均等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职前和职后教育相互
42、融合、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灵活开放的继 续教育制度。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高校内涵提升计划,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健全资助制度,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
43、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精心谋划教育重点工程和改革试点工作。 (30)建设人才强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为目标,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竞争优势。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围绕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围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围绕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深化提升
44、“泰山学者”建设、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发挥好驻鲁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围绕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重点提高技师和高级技师比重,培养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提升科技素质和创业致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分布和层次类型结构更加合理。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建立完善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人才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引进综合配套服
45、务体系,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九、发挥山东优势,推动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1)加快“文明山东”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弘扬和培育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时期山东精神,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
46、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32)推进文化改革创新。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文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
47、、观赏性有机统一,具有齐鲁风格、山东气派、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创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加强理论阵地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3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筹办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
48、文化遗产保护。 (34)壮大文化产业实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瞄准文化发展前沿,科学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全面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的支柱性产业。重点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比较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项目,培植一批实力雄厚的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产 业集团。健全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好客山东”品牌。推进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有机结合,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国情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5)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