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年院感科工作计划 院感防控工作是医疗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感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4年,我院新大楼将投入使用,业务将进一步扩大,院感工作将迎来新的挑战,我部门在充分总结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将按照最新院感工作规范和相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规范各项院感工作,现将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调整确立院感管理委员会成员和职责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院感科将进一步调整并确立院感管理委员会及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成员,认真贯彻执行院感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各项规定,明确其职责并认真履行。 二、修改完
2、善院感和传染病管理制度、职责和标准 1.院感科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每年召开院感委员会议两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院感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进一步明确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成员职责,充分调动起积极性,及时监测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督促本科室医师积极上报院感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及控制措施,监督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积极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及标准预防措施,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完善院感科其他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明确其相关部门在院感管理中的职责,主动
3、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后勤、设备科,信息科、病案室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2.制定并落实手卫生制度,为新病区配备合理、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完善外来器械生物监测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加强医院外来器械的管理,每月对外来器械进行检查,包括清洗、包装和灭菌,以保证灭菌质量合格。 4.修改和完善各科室院感质量考核标准,院感科将根据院感质量考核标准每月进行院感质量大检查并通报。 5.完善传染病管理制度及防治工作奖惩制度,定期开展的传染病及死亡漏报筛查
4、,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时限的落实工作,必须做到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各类传染病及死亡病例,抓好各个环节,确保全年传染病防治及死亡病例上报工作做到无漏报。 6.成立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小组,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管理工作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充分调动疫情报告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督促本科室积极上报各类传染病。 三、加强院感质量督查 1.制定院感质量督查计划,院感科将每日进行院感病例督查,督促临床医师积极主动上报院感病例,每周进行在架病例督查一次,每月进行出院病例院感病例筛查一次,根据院感质量考核标准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考核表,每月进行院感质量大检查一次。 2.进行手卫生操作技术考核,每月院感质量
5、大检查时随即抽查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3.培养医务人员无菌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随时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按要求佩戴口罩、帽子、手套。 四、完成院感监测工作 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新生儿室、胃镜室、口腔科、血透室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等进行常规监测并制定具体监测计划; 2.持续开展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及透析液内毒素、电导率、细菌总数等进行常规监测并制定具体监测计划。 3.积极开展以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留置针相关感染监测及导尿管相关感染监测为主的院感目标监测工作。 五、
6、落实院感审核工作 院感科将继续对购入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消毒药械进行监督管理,对医院购入的此类医疗用品进行院感审核,要求药剂科对相关证件复印并保存。 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积极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临床、检验、药剂等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协助检验科做好病原学监测工作,度统计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怎样做呢。) 七、加强院感及传染病培训工作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
7、办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2次。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2次。对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按要求进行院感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3.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工作,全年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2次,主要学习传染病法律法规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及院感控制知识,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意识。 八、完成院感调查工作 拟定于本年度4月份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患病率调查,由感染管理科主持,各科共同参与,在规定的时间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在同一个时间点全院各科现患率,部位感染率情况。根据各科现患率调查情况,
8、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调查结束后,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反馈。 九、加强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管理工作1.认真执行国家传染病有关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做好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登记、订正工作。 3.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利用院内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和能力。 4.院感科将每日督促各科室积极上报各类传染病及死亡病例,每周一查在架病历、出入院登记本、科
9、室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及门诊日志,每月对出院病例进行传染病疫情漏报筛查一次,及时每半年对上报传染病进行一次自查总结。 十、加强食源性疾病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对食源性疾病/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工作,完善食源性疾病管理制度,制定201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院感科将持续每日一督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督导上报工作。 十一、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规定每月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包装、登记、转运进行检查。 第二篇:2013年院感科工作计划2013年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 2013年是我院接受“二乙”评审,谋求新发展的决胜之年。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
10、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进一步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控力度,落实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严防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2013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严格要求 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传染病管理小组建设,加强对院感、传染病的领导;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以“二乙”评审为契机,加大管理力度,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传染病管理小组会议,总结工作,交流信息,严格执行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制度,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监测、监督、检查力度。 二、加强院
11、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如继续教育、职工大会、质控会、远程网络教育等;专职人员每年外出学习不少于15学时,新上岗人员岗前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不少于5学时,其他管理与医务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培训后进行测试,要求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使工作人员掌握院感、传染病的诊断标准,防治措施,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职工的院感、传染病防治意识。要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学术交流及参观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我院院感、传染病防治水平。 三、切实抓好医院感染、传染病防治综合治理工作。 (一)加强防控网络监控力度,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传
12、染病流行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监控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认真落实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奖罚制度,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发生。 (二)继续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重点科室和部门(手术室、产婴室、内镜室、新生儿病房、消毒供应室等)的医院感染管理。各种侵入性操作都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复杂、新生儿、住院时间长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都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要以科学规范为依据,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最大限度控制与减
13、少医院感染的发生。2013年质控重点:手卫生、新生儿感染的预防工作。 (三)认真落实监督、监测、检查措施 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督查、监测、检查;各临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传染病人登记上报工作、预防医院感染工作环节监测检查记录;每月对重点特殊部门进行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灭菌器进行生物学监测,发现不合格者,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年一次,发现不合格者,立即更换;积极做好口腔科和内镜室的消毒管理。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院的例行监测、监督,对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整改。 (四)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1、坚持每日下临
14、床签收疫情报告卡片,每月对门诊医生就诊工作日志,住院部工作日志,检验科登记本,放射科登记本逐日核对;加强科查、院查、补报、堵漏报措施,防止疫情漏报,提高疫情登记、报告质量。 2、加强腹泻门诊和发热门诊的管理工作。按照XX省腹泻2门诊工作规范和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就诊规定在组织、人员、措施、药械上做到“四落实”,发挥腹泻门诊、发热门诊在防治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第一线的作用。 3、强化肺结核病人的管理。确诊或疑诊的肺结核病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一录转市疾控中心治疗,转诊率达90%以上;对住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一律按正规板式药治疗,出院后转市疾控中心治疗。 4、长抓不懈小儿afp病管理。各科
15、应严格执行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xx人民医院(afp)监测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认真履行重点医院监测职责,积极参与全国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对疑似小儿afp病例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 5、继续抓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对我院新出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针和卡介苗,24小时接种率力争100%;并加强乙肝疫苗、卡介苗流通过程冷链管理工作,决不可将过期、有质量问题疫苗为新生儿接种。 6、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 四、加强临床抗生素使用监测 每月对各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汇总、分析,结合检验科细菌
16、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反馈到医院各部门。 五、加强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全院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手术切口、气管插管、尿道插管目标性监测、院感病人病原学监测率统计与分析,争取在全面综合监测基础上抓好目标监测工作。 六、加强医院污水监控 污水有专人负责管理,在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每日进行余氯监测2次,有记录。 3 七、做好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用品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索证齐全有效,日常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八、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 继续健全各项医疗废物处置的规章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医疗废物处置情况,每月定期检查医疗
17、废物处置登记本,交接均有登记和双签名,安全及时处置率100%。 二0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院感科2013年工作计划院感科2012年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院院内感染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医院感染监测: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检查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
18、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根据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三、督促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四、传染病网络直报管
19、理: 1、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 2、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 3、每天随时签收传染病疫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 4、做好全院疫情报告,接到疫情报告卡报告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五、病区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定期督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
20、接登记本、医疗废物车消毒登记本,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六、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七、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全院医务人员分层次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 1、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新方法;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等; 3、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 4、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个人防护措施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等 第四篇:2013年院感科工作计划XX市口腔医院 2013年院感科工作计划
21、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院感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院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一、主要目标: 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持证上岗率100%。 2、灭菌合格率达100%、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院感发病率低于8%;院感漏报率第13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