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单位名称: (章)
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管理员: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
签发:
相关人员职责
一、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的主要责任人,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责任制;
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组织制定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制定厂内机动车辆意外事件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保证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所需的必要投入,并有效实施;
6、督促、检查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7、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厂内机动车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人员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对本单位厂内机动车辆安全使用履行下列职责:
1、建立并管理起重机械技术档案,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2、做好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登记或者变更、注销手续,将牌照悬挂于车辆上;
3、编制并实施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计划,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4、监督、确认厂内机动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工作;
5、对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纠正和阻止厂内机动车辆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6、组织实施厂内机动车辆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
三、厂内机动车辆司机职责:
司机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和使用的直接实施者,应履行下列职责:
1、负责厂内机动车辆的日常操作,严格执行厂内机动车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
2、做好厂内机动车辆的日常检查工作,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3、根据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配合做好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维保工作;
4、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5、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障本单位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程。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人员、驾驶人员在管理、操作厂内机动车辆的时应严格遵守本规程。
一、通用规定
1、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严禁无证驾驶。
2、驾驶员在行驶中必须思想集中,谨慎驾驶,不准吸烟、饮食或闲谈,严禁酒后驾驶。
3、多班制运行时,驾驶人员在上下班前后应办理交接班手续。
4、每日投入运行前,应由驾驶人员对厂内机动车辆的制动、转向机、喇叭、灯光和液压装置是否灵敏可靠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方能正式启动。
5、坚持“五不出车”,即制动、转向、喇叭、灯光和安全装置不正常不出车。严禁带病出车。
6、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同意,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7、车辆应靠右侧行驶,起步时要查看周围情况,确认无人员或障碍物后,再鸣号起步。
8、车辆转弯、进入车间、库房或狭窄地段时,应减速慢行。
9、车辆在斜坡路面停车时,应拉紧手制动刹住车辆。不得将车辆停放在纵坡大于5°的路段上。
10、车辆不得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得横跨坡道行驶。
11、车辆会车时,应空车让重车,支线车让干线车,室内车让室外车,让一切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
12、同方向行驶时,前车与后车必须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13、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异状、异声或异味时,应立即靠边停车检查。
14、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厂内机动车辆驶入指定的地点,按序停放整齐,并做好清洁工作。驾驶员离开司机室,应切断电路,取下钥匙。
15、厂内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事故,驾驶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现场。车辆不得移动位置,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16、液力传动车辆必须在空挡时才能启动,静压传动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才能启动发动机。
17、厂内机动车辆严禁超载、超速行驶,超长、超宽、超高装载。
二、特殊规定
1、叉车安全操作:
①搬运货物时货叉必须全插入货物下面,并使货物均匀地放在货叉上,不许用单个货叉挑物。
②货叉上不得站人,不得将货叉从人头顶经过。
③起升高度大于3米的高起升叉车应注意上方货物掉下。高起升叉车工作时,应尽量使门架后倾,装卸作业时应在最小范围内作前、后倾。
④带属具叉车空车运行时,应当作有载叉车来操作。
⑤严格遵守载荷曲线表中允许的载重范围,不允许超负荷。
⑥为使叉车在运动中有良好的稳定性,铲取货物后,门架应退至车身近处,货叉应最大后倾。
2、挖掘机安全操作
①操作时必须特别注意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
②任何情况下,铲斗不得越过驾驶室。
③挖掘机行驶时,铲斗应保持离地200~300mm。
④不得试图利用回转移动物体。不得将铲斗用于破碎坚硬地面。
3、牵引车安全操作
①满载时只允许以低速挡行驶,上坡时应该接入低速挡,下坡时可空档滑行,但不得切断点火电路。
②非紧急情况,制动不应过于急猛。
日常维修保养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性地(至少每月一次)组织人员对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并做好厂内机动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所有检查和处理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
1、日常检查
每日运行前操作人员应当对车辆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① 油、水和电是否足够;
② 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③ 制动距离;
④ 工作装置的运行情况;
⑤ 轮胎的充气情况;
⑥ 灯光和喇叭;
⑦ 车辆牌照、“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完好性。
2、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1、 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厂内机动车辆的使用情况,督促相关人员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 厂内机动车辆进行维保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为维保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3、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对每次的维保工作予以签字确认,并将维保记录存档。
4、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以全车清洁、润滑和检查各部状态为主。一级保养以检查各部性能,调整间隙为主。二级保养以处理不良状态和调整间隙为主。
5、 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应在安全地点进行,应注意保养人员的安全。保养时应注意防火。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后才能独立操作。
2、当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日常点检和各项运行记录。
3、在运行中遇到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规程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运行人中在当班期间,应按规定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5、受压设备不得超压运行、动力设备不得超过击规定负荷运行,不得带病运行,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运行和故障排除记录。
6、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检修后的试运行记录,填写各种表卡,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
7、各班组将运行记录集中整理后报送公司,以便能以运行记录为依据,综合历次检修记录,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