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743910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三道桥镇十二五规划 一、总体构想 “十二五”即从2011年到2015年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小康生活;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特色农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指导原则 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继续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增

2、强综合经济实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交通、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建设;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 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努力增加收入,优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至201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年递增,争取在实际执行中更快更好的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全社

3、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 以上,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拉动力。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第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433433。规模工业占全镇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0。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结构初步改善,2015年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 。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5以内,2015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

4、级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全镇绿化率达到51。 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达到 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增加。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二五”期间,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行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着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富有成长活力的主导产业或新增

5、长“亮点”。从镇情出发,应重点培育无公害西甜瓜、番茄、脱水菜、杂交花葵、奶牛、肉羊六大支柱产业。 无公害西甜瓜达到5万亩,畜牧业要以发展草食动物为突破口,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奶牛、肉羊养殖不但要有量的扩张和还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扶持大户,建规模小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具有现代化饲养模式的养殖大户和 专业村,饲养奶牛存栏3000头、2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50户,饲养肉羊20万只,100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100户。同时,稳定生猪生产,到2015年,全镇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达到20个以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基地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使全镇85%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

6、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品种是农业增长之源,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就意味着我们拿到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证,特别是适销、高值的品种。二是积极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现有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一家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就可以带来品种、技术、资金、设备和市场,形成引来一家,带进一批,开发一片,富裕一方的结果。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机补助的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带动多元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信贷

7、扶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信用体系。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积极发展劳务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培育能够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力有序输出的大型就业综合服务中介 机构,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务收入,创出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十二五”期间,每年劳务输出稳定在8000人以上,劳务收入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目前的 %提高到 %。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 面向城镇居民,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培育一批产供销一体的商业企业,成为拓展市场,带

8、动中小流通组织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繁荣镇区商贸。积极培育农村商业网点和市场,整顿、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三)积极推进信息化 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推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换。建立覆盖全镇的地域宽带、高速接入网,通到企事业单位和村,使用户能享受宽带、高速、大量、多媒体的网络传输服务。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加速发展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纤用户接入网,重点抓好主干传输网、用户接入网、城镇电话网、无线通信和数据通信网建设。积极发展卫星数字电视、数字音频

9、和数 据广播业务,推动双向传媒业务的发展,重点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及信息的传送质量,扩大光纤网覆盖范围。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四)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符合国家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政策趋向,着眼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全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目标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全镇初步安排10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95个。按行业分:农林水利项目77个,社会事业项目23个。 交通建设要加强

10、镇村公路改造力度,镇通往村公路全部实现小油路路面、村通往组的公路基本实现小油路路面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为惠民行动的实践来抓,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我镇剩余的11个村农田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好全镇15个村162个社的人畜的饮水工程。 能源建设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多元化能源结构。“十 二五”期间,新建沼气池1700口。加强需求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提高集镇化水平 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集聚,突出抓好城镇的功能培

11、育和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突出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5年,镇XX县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面建好镇主街道给排水、亮化、美化、垃圾处理工程。 (六)科教兴镇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三个面向”要求,以建设教育强镇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切实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我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七)精神文明建设 把依

12、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镇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推进思想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科教基地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深

13、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文明城镇。深入开展双拥工作,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到2015年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以上。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等设施的建设,努力挖掘民间文化。不断完善小城镇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设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八)提高集镇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

14、展经济的 出发点和归宿。“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美化城镇生产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继续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优化卫生资源

15、配置,加强和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卫生室村村达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健康活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九)人口与资源及环境保护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规划、综合协调,逐步形成以法律为基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策,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大力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政策,

16、逐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十二五”期末总人口控制在 万人以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环境质量。通过实施城镇下水道的综合治理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使我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标准二类之内、地表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把我镇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小镇。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 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各类用地的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鼓励节约挖潜,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全镇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第11页 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