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743005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三日 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以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郑州都市区,根据国家、省和XX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XX市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快速健康发展局面。XX市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试

2、点示范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实现多项突破,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报授权实现“3个30%、1个100%以上”:全市年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2466件增长到2010年的8203件,年均增长38.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555件增长到2010年的2455件,年均增长57%;年专利授权量由2005年的1074件增长到2010年的5677件,增长71.4%;国外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2件增长到2010年的27件,年均增长208%。全市商标注册量达到34860件,近三年年均增幅115%,商标国际注册85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件,XX省著名商标159件。版权、植物新品种、地

3、理标志产品等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实行“四个纳入”,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一是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制定实施了XX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等多次研究解决知识产权工作重大问题。二是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将知识产权作为“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来抓。三是纳入市、县两级科技工作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制订出台了XX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进计划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推进计划责任分工等,将各项工作任务向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进行分解落实。四是纳入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实施全过程。将知识产权贯

4、穿于科技计划项目的论证、立项、实施、评审、验收、鉴定的全过程,作为创新型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必要条件。 (三)完善“四大体系”,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更加健全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先后制定实施了XX市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关于加强XX市会展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XX市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二是完善政策引导体系。设立了专利专项经费,用于促进专利申请、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对获得国家、省、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给予资助。三是健全管理工作体系。市政府成立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充实了市知识产权局工作机构和编制。全市14个县(市、区)(含高XX县区、经开区)全部建立了知

5、识产权局,达到了机构、编制、经费和人员“四落实”。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90%以上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22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778家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率34.5%。四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先后成立了中国(郑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河南(郑州)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立了郑州知识产权网、XX市专利技术交易网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实施“四大工程”,知识产权培育示范成效显著一是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工程。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称号的给予奖励。二是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共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区域8个,

6、优势企业35家,国家知识产权强县2个。选派专利特派员进驻产业集聚区帮助规模以上企业消除“零专利”。三是实施专利主体培育工程。选择一批符合XX市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的企业,作为专利创造和实施的主体予以重点培育。四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积极促进县(市、区)知识产权能力的全面提升,重点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大力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创造、管理和保护工作。 (五)落实“四大措施”,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态势良好一是加大投入,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设立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资金,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二是完善专利审查、风险投资服务机制。对涉及国有资产5000万以上的项目进

7、行知识产权审查,鼓励创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机构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风险投资活动。三是建立机关、中介、企业“三联共建”制度。政府定期调研企业专利申请和产出情况,中介机构负责申报指导、代理及推广服务,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造及转化应用。四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向全市29家企业征集专利权质押项目150余项,促成银行向企业发放专利质押贷款630万元,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途径。支持企业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盘活无形资产,发挥商标品牌的优势作用。 (六)建立“四大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得到加强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深入开展“雷雨”、“天网”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活动,查处专利侵权及假冒案件400余件

8、,累计核查专利商品9000余件;查处商标纠纷案件1812件,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10.82万册(张、盘)。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68件,质监部门共立案查处案件1442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审理知识产权案件3000余件。成立了XX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市知识产权局、公安局联合对20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二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谐执法”机制。积极引入和谐执法理念,重思想教育引导,公正公平处理纠纷、化解矛盾,达到权利人、侵权人、政府和社会“四满意”。行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均为零。三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建立省市地企纵向四级联动机制和知识产权、公安、工商等横向联合

9、执法机制。制定实施XX市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与司法协作机制、关于推进专利仲裁工作的实施意见。四是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立实施XX市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对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及时发布知识产权预警信息,指导企业化解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七)开展“四项活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不断深入一是开展“五进入”活动。利用各种各类知识产权重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知识产权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户。二是开展“知识产权郑州行”活动。不间断开展知识产权知识企业行、街乡行、校园行活动,在媒体开设知识产权专题栏目,印制知识产权系列丛书、XX市专利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光盘等知识产权宣传材料。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

10、皮书。三是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活动。在全市乡、村、社区、重点企业建设知识产权科普书屋。四是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系列活动。设立知识产权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试点,印发小学生知识产权abc彩色图书,在高等院校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将知识产权培训课程纳入市管干部班培训项目,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和科研机构负责人知识产权培训班。“十一五”期间,我市知识产权事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应清醒看到,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还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管理队伍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专利执法主体的执法能力不够强,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欠缺,知识产权投入特别是企业的研

11、发投入仍然不足,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郑州都市区、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方针,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

12、区、建设郑州都市区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十二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知识产权工作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作用,又要结合发展方式转变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适度调整,强化知识产权政策的针对性、时效性及前瞻性。 2.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相结合。 既要通过市场导向,充分增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引导政策及搭建社会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水平。 3.坚持创造、运用、

13、保护与管理相结合。 既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又要重视对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转化,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既要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又要重视通过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4.坚持研发、引进、转让和许可相结合。 既要鼓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也要重视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合作开发;既要重视核心知识产权技术的引进,也要重视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途径,获取研发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 5.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既要在全局上引导和推动知识产权全面发展,又要集中优势资源实现

14、重点突破。要以本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优势企业的示范效应,强化优势,以重点突破推动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进一步完善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的自主创新体系、研发与运用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产业化体系、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高效运转的信息和中介服务体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度提升,质量明显改善,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创造的效益显著提高,将XX市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市,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郑州都市区的创新龙头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创XX

15、县区域。 2.具体目标 (1)知识产权拥有量显著增长。到2015年,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6000件,授权量达到1000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每万人3.3件以上,企业专利实施率达到70%以上,涉外利申请量、授权量比2010年翻一番;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5000件,其中国家驰名商标20件,省著名商标300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不少于5个。 (2)知识产权优势培育、示范及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新增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0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10个。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明显增强。 (3)知识产权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积极争创XX省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内70%规模以上企

16、业全部消除零专利。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率明显提高,专利执法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更加紧密畅通,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更加完善。 (5)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基本形成职能明确、人员专职、经费保障、运转有效的地方专利管理工作体系。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70%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6)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立数据信息覆盖各县(市、区)及产业集聚区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与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相配套的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加快知

17、识产权咨询、评估、交易、维权等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7)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到2015年参加各类培训的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培养知识产权高级人才30人以上,中级人才300人以上,一般人才3000人以上。 三、主要任务 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知识产权发展目标,要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主线,以“九大创新工程”为载体和抓手,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为支撑,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一)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1.紧密结合XX市产业发展布局,明确知识产权工作重点领域。

18、 知识产权的创造要引领、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并实现集群化发展,争取在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绿色焊接材料和高品质超硬材料、信息安全产品、现代物流技术系统或平台、新型传感器及物联网开发应用等领域取得10项以上具有重大创新突破的自主知识产权。要以培育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创新联盟为抓手,鼓励联合开发,着力将技术联盟打造成专利创造联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带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持续高速发展。实施铝及精深加工、纺织服装、食品、耐材、建材、能源和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工程,并将创新

19、成果及时产权化,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以版权为抓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要素的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围绕现代服务业建设,精心打造“郑州服务”品牌,实施“老字号”振兴工程,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现代服务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发挥其引领作用,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2015年,全市拥有弛(著)名商标200件以上。以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及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水平。 2.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 继续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专利申请授权资助、知识产权品牌建设等政策措施,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会同科技管理部门,加大对科研项目运行中的知识产权跟踪力

20、度,对源自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技术联盟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申请的、着重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能够产生核心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项目,在科技计划安排和经费投入上给予优先或重点支持,大幅度提高专利产出量,优化专利结构。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专利奖评选活动,激励群众性的发明创造和艺术创作活动。 3.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高校、科研机构的创造能力。 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等方式,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高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鼓励企业通过购买、联合重组、特许经营、补偿贸易、许可、专利联盟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鼓励和引导在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发一批关键性、前沿性的新技术、新成果,争取形成一批原创性知识产权。会同科技管理部门,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载体,在高等学校设立知识产权驿站,鼓励国内、外院(所)校科研人员为郑州企业服务。第12页 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