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7733989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与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篇】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同志们: 现代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促进作用,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继中国梦理念之后,提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的又一原创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中

2、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量,更离不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联系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对新的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何影响?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形态?借此机会,我将围绕上述问

3、题,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内涵与民族性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发展的伟大奇迹。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强大动力的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通行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并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之中。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内涵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

4、的前沿,指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表征为工业化及相应的城市化。尽管基于不同的视角,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或地区通过社会转型走向发达过程的这一本质的理解已为众人所接受。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效应是双重性的,一方面现代化带来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社会现代化不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但另一方面现代化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现代化问题”,主要包括拜金主义盛行与传统价值丧失、人的活动片面化、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盛行与资源危机加深等问题。我国属于现代化

5、后发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快速现代化产生的问题与原有社会问题相互纠结,出现了有着本土特征的一些问题,如:部分道德失范、贫富两极分化、生活方式畸形、腐败现象严重、拜金主义滋长与人文精神失落等。 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反思,不应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阻力,而应积极应对,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增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本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既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反映,也是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是什么”及其“如何推进”等本质问题的科学阐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将现代化理

6、念与特殊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个性特征,是基于中国国情,并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对其内涵的理解,既要考虑全球现代化的背景,更应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普遍规律。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作为一种由传统向先进社会制度结构的变革, 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并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进步, 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理性的大规模的社会行为,现代化由一些共同要素所构成,既包括工业

7、化、城市化,也涵盖识字率、 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与更复杂、多样化的职业结构,现代化过程既包括物质、结构和观念等方面静态的“现代”状态,又包括动态的“化”的过程。其二,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突出体现在制度层面,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西方现代化的根基,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8、, 执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深刻阐释。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特征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现代化极大地释放了人的创造能量,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拓展了人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构建了更广阔的人类发展平台。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我国人与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的同时,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基于全球

9、化视角,现代化的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因此,在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作用时,既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全球化影响及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世界现代化发展价值取向、发展基本条件和途径等方面的共性,又要从中华民族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化是迄今最为理性的大规模社会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的基础是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主要是由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文化特色所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的

10、独特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是长期发展的积淀,并成为后来发展的基础。基于历史发展脉络,不同国家由于所处地缘环境及其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必然会形成特有的社会历史与现实条件,并成为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式现代化产生的根基,其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被动现代化时期,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转折点,在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 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地位,也开启了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殖民与掠夺,而此时的中国还沉浸在闭关锁国的昏睡中,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与封建制度的腐朽堕落,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外因与内因,此阶段

11、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是停滞的、被动的。其二,主动现代化时期,面对旧中国错失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所遭受的历史耻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从根本上终止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极速衰落的颓势,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由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向,将建立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其三,拓展现代化时期,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历史性的创新与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重大原则,并以创新的理论体系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拓展了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由

12、于现代化的同质性,全球化下的大多数国家都要走上相同或相似的道路,其经济、社会面貌、社会体制均趋于相似性,但与其他社会因素相比,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其差异不仅表现在程度上,更体现在内容与样式上,甚至是本质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历史实践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动力之源。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与根基性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制高点上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既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

13、团结进步的思想根基,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在民族复兴视域中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论域中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态,将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表达提供新的思路。 (一)民族复兴视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国历经深重灾难的砥砺,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就一直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并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坚强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1943年毛泽东思想被正式提出,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14、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的新境界,他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各族人民主体意识的激发,激励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民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15、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民族工作好坏的标准。民族团结源于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同,如果缺乏认同,那么各民族之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帮助各族人民在心理上、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 其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使所有成员都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就必须引领他们以超越性的“认同”奔向共同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

16、民族工作的价值引领。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民族成员的共同愿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民族团结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体现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更应体现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可以使各民族凝心聚力,通过“五个认同”根基性表达的利益性诠释,提升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意旨,将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力量,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跃迁成为现实。 (二)时代论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中国

17、式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其实现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势,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和凝心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意识强调主体认同的身份归宿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体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文化纽带。指涉多元族群在交生活实践中所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民族国家价值

18、诉求的社会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能量之源。 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时代论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更需要全体民族成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多元族群的价值共享,确证了共同体成员归宿认同的心理基础,并以“五个认同”阐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趣,共演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性表达。首先,多元一体的结构格局成为国家统一之基。国家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只

19、有当无产阶级获得解放, 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协调统一,民族共同体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也是客体,只有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才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其二,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是民族团结之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帮助各族人民在心理上、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真正做到凝心聚力。其三,荣辱与共的情感认同成为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意识是客观存在并

20、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 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精神生活状况已成为衡量国家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动力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有利于升华共享价值的时代意旨、确证民族成员归属认同的心理基础,从而构建多元主体的精神家园, 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魂。 三、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因承载着共同的价值内蕴而紧密联系、相互

21、贯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有着深厚民族性的中国式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向功能。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实践、价值与制度新形态,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思路。(一)坚持性质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新形态性质指向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在属性与根本特征的应然性明确,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区别于其他类型民族共同体的明显特征。领导力量与道路选择是性质指向的核心要素,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

22、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之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前提与保障。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场域中必须遵循性质指向的应然性。坚持性质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新形态主要体现为: 其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性质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彰显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明的现实特征和根本政治优势。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23、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其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规定,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文明层面的体现, 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形态创新赋予了内在规定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属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其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规定,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放之

24、四海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拓的现代化新路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凝聚全体民族成员的共同意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使之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内容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新形态内容指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及其关注重点的现实确定,即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关注的内容与实践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精神与物质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25、等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中国特色”有机融合的产物,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根基性功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可能。首先,“人口规模巨大”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巨大,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任务的艰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全面覆盖,离不开对全体民族成员价值共识与情感共鸣的凝聚,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增强全体民族成员的国民意识,将人口规模巨大的困难因素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推动力量;其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26、的重要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将推动各族人民充分发展、共同富裕及全面进步作为实践内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特征,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在实践中要注重协调发展,以共同富裕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蕴,也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

27、为每个民族成员的心理意识,外化于实际行动,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异于西方依靠战争、殖民与掠夺的发展模式,而是坚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的发展推动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应局限于树立狭隘的民族意识,而应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论指引下,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价值。 (三)坚持价值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新形态价值指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方向与价值追求的未来导向。中华民族源于华夏大地,是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历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

28、族的发展形态,直至新中国的成立,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抓住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提出来的重要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其在当代发展中的现实基础和实际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的融合,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审时度势,明确提出的新理念与新论断,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与突破,其价值指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它不仅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29、意识创造了新的价值形态。其一,以“真正共同体”的实现为价值取向。“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但在资本主义“虚假的共同体”内,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创造是不能实现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共同体阶段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为“真正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真正的共同体”构建作为价值取向,重塑新的价值形态;其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价值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凝聚中

30、华民族力量的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现实共同体的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凝聚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与情感认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向着最高理想进行实实在在努力;其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价值旨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式现代化主动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其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做出贡献。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目标,更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价值旨归,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载体,为中国式现

31、代化提供原动力。 (四)坚持发展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新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只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才能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发展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必然选择与发展指向。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等科学内涵深刻总结与深入阐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深入领会、准确把握这一论断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统领作用, 能进

32、一步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轨道不断前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短暂的阶段性工作,而是我们党做出的事关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一项重大政治性决策,应成为一种制度加以贯彻落实。所谓制度形态是指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活动规程和行为准则,也指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形态是新时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应具有的特征与需要。基于发展指向,中国式现代化为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新形态的作用体现为三点:其一,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提供保障,实践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的标志是制度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的道路”,

33、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全体民族成员的共同价值,并激发其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其二,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提供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践创新,也是一种新的理论模式的创新,思想理论的创新要依托制度的改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离不开制度建设和创新,否则思想理论创新将变成空话;其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实现提供规范。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与准则,承载着实现理想的使命,同样也具有实现价值的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相应的制度作为

34、依托,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文化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规范与保障。 同志们,“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学习和理解这一新的论断,不仅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价值,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也为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有效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从不

35、同的视角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形态,将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全新向路。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志们: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

36、的新境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与实践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全面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养成纪律自觉、守住行为底线,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把握要义,强化理论认知,从三个层面全面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站位“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丰富实践经验和重要理论成果提出来的,从根

37、本上讲清楚了我们党一以贯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道理所在、底气所在、 奥妙所在,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要深刻领悟“为什么要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忠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要深刻领悟“为什么能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增强政治自信,强化自我监督,贯通人民监督,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 要深刻领悟“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准确把握“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我认为,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要自我革命,把握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理论逻辑

38、。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经常讲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从不断深化对自我革命的认识,到新时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的不懈追求,都着眼于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着眼于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实现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纵观党的百余年的奋斗史,我们党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此辉煌的丰功伟绩,其根源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从严管党治党。在我们党全面执政的70多年探索中,充分发扬民主,通过人民监督有效提升了我们

39、党的免疫力,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但再严密的防范机制也难免会有失灵的时候,必须要依靠党的自我革命祛病疗伤,确保执政根基牢固。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党开辟出的依靠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生动实践。 (二)从经验上理解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把握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回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从“打虎”“拍蝇”“猎狐”,以重拳之势反腐惩恶;到紧盯“四风”顽

40、疾,从严查处、强化震慑;再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决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项项扎实举措,“人民利益”是始终不变的关键词。我们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党的革命性淬炼, 坚持以自我革命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依靠党的自我革命破解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深层逻辑。党在新时代条件下探索出的依靠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路径,既是对百年管党治党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伟大实践的行动自觉。 (三)从现实中理解怎样推进自我革命,把握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实践逻辑。当前,世界之变、时

41、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前进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锚定推进自我革命这一重要任务,突出强调“九个以”的实践要求, 为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只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在伟大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在伟大社会革命中开新局, 才能

42、使党真正破解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领航向前、势不可挡,创造新的荣光、 新的胜利、新的辉煌。新征程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二、提高站位,立足根本基石,三个角度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即: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 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以

4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决心,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是系统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的根本基石。 (一)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九个以” 指明了自我

44、革命的根本目标,明确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的领导力量。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党中央领导下整体规划、协调部署、共同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引领社会革命,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事实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成功,都得益于党的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自我警醒的意识,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丢失本色

45、;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回应时代之问。守正,守住马克思主义这一底色, 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廉本色。创新,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创造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效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在正确轨道推进。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组织规模之大、使命任务之重、风险挑战之多,面临着“百年大党独有难题”,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纯洁、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道必答题。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成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46、实践的目标与方向。(二)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反映了在自我革命中党要建设起一整套全面、严密、系统的管党治党体系, 需要把握好“标”与“本”、“大”与“小”、“内”与“外”、 “宽”与“严”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途径。要突出“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湖南落实到位;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把严惩政商勾连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以深化改革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持续纠治享乐奢靡之风,

47、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靶向施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多箭齐发”提升巡视震慑力穿透力,深化以案促改促建促治, 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要深入纠治由风及腐,围绕便民惠企重点治理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深化整治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用在办实事、抓落实上。 要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严格家风家教,不断涵养浩然正气、清廉本色。(三)绘制推进自我革命实践“路线图”。准确理解推

48、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 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党员干部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定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拿出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以积极主动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通过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更好发挥党内法规的制度引领保障作

49、用。通过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 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不断强化监督体系的政治权威与制度权威,实现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 工作融合的监督合力,强化靶向精准、常态长效的监督体系。 要勇于当自我革命的表率和标杆,率先在思想上、作风上、 廉洁上、严管上勇于自我革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全面提升自我革命本领。 三、强化措施,厘清内在逻辑,牢牢把握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需要持之以恒在学习领悟上下功夫、 在精深研究上下功夫,深刻琢磨其体系性、学理性,搞清楚蕴含其中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问题导向、内在逻辑。我们党要担负起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任务,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