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专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进一步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2篇)2025年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专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基于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全面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特
2、征和中国特色,高瞻远瞩提出的重大判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部署,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们党百年来提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是最具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发挥法治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
3、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揭示出法治的内在政理,指引我们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方向,不断增强在各领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的政治优势。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
4、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法治保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作用,强调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提升竞争公平性、商业便利性和市场活跃度,打造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体系,必须坚持用法治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 提升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建设形成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还是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都离不开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了法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
5、强调,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经济建设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重要经济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使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既保持稳定性、延续性,又富于发展性、创新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同步推进法治建设,确保各方面制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实现制度体系和治理效能的衔接转化,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 二、坚定战略自信,准确把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面
6、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全市要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候, 坚定战略自信,精准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实现以法治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战咯机遇看,以法治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面临针对本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新机遇。按照中央赋予长三角的“三大使命要求”,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协同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叠加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有利于*抓住发展机遇,吸收借鉴周边地市的成熟经验,融入长三角区域法治一体化的建设中,护航高质
7、量发展。面临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发挥* 区位交通、市场腹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优势,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 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着力为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打造法治引擎。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的新机遇。全球范围内跨区域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呈现新趋势, 全球生产网络更加倚重供应链基地和大规模消费市场中心, 有利于*在多领域多层次精准立法、重点立法,以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和新兴产业布局,扩大传优势产业
8、转型升级有效投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从风险挑战看,全市依然存在复杂的不可忽视的挑战。 本市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仍是一个发展中城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先发城市如合肥、芜湖等经济发展较快,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滞后。人才吸引力有待提高,人口外流现象依然存在。因为经济产出水平不够高, 经济结构上缺乏富集的高端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为欠缺, 人口常年呈净流出趋势。创新能力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其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是长期以来制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研发投入不到位、成果转化不高效、市场培育不健全等问题。区域发
9、展迎来竞争合作新态势。 国家着眼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鼓励各地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培育能够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作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面对长三角区域竞争合作带来的虹吸效应,又要面对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激烈竞争。与周围相比,*与东部沿海先进地市发展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民生和环保领域仍面临不少难题。 三、持续真抓实干,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我们要善于运用法
10、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造的动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济长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集中统一领导,必然要求坚持党对推进和完善法治经济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法治经济建设的全面领导,核心在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应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框架内把握经济规律的本领,理解法治保障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机制,使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各级党委要将法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
11、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法治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坚持以高质量法治推动高质量发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我市必须立足本市实际,在立法、执法、 司法全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立法质量,关键在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从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使立法反映客观规律、 符合客观实际。在执法环节要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领导干部必须厉行法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助推高水平法治经济建设。在司法环节要充
12、分彰显公平公正的司法价值向度。依法妥善地解决不同市场主体的诉讼矛盾纠纷,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监督某些公权力的滥用,规避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负面影响。 聚合法治力量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必须用法治思维统领营商环境建设。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为重点,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方信心,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要持续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微观事务的管理,在法规中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对于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做到最大限度地“放权”;对必须保留的关于市场经济
13、活动的行政审批事项, 政府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对于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做到最大限度地“简政”。 营造守法遵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 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 积极抓住机遇,提高本市社会经济主体法律素养,要面向广大经营主体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其将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等现代经济活动规范意识自觉融入市场活动。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引导“走出去”企业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加强行业规章、商会章程等社会规范建
14、设,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守和维护市场秩序。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2025年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专题党课讲稿:进一步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同志们: 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历史性、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进一
15、步把握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时代性、人民性、实践性,以及纪法贯通性和取向一致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起来,以法治建设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今天主要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给大家做一次专题辅导。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 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 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的根本遵循。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推进发展改革法治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以高水平法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积极提升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各部门主要领导要
17、坚持带头学习,定期带领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交流,以学促思、以学促干、以学促进,增强法治思维,严格以党纪党章、法律规范约束自身,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和作风。坚持压实责任,严格按照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清单,通过纵向抓好组织筹划的“首端”和成果运用的“末端”,横向抓实具体环节、具体工作的有效衔接,切实将述法效果转化为法治建设成效。 (二)持续加强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法治建设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治
18、理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可成为创新原点的问题。这有助于研究者跳出西方治理理论的固有视野,从一个发展中大国高效能的治理实践中探索分析治理规律,提炼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形成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治理话语。 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法治建设中协调各方、统领全局的作用,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运用法治智慧破解难题,不断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运行。 要在全街范围内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形象好”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
19、”、专职调解员、网格员在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 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法治建设,根本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中国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中去,要坚持法治中国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了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也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人民群众才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
20、力量, 也是法治中国建设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中国建设全过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根本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建设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研究解决法治领域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增强人民幸福感,将“以民为本、 立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到法治中国建设的全过程。 二、强化法治意识,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履职能力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法治思维,用好“两把尺子”,坚持实事求是,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立起来。坚决用党的创新理论
21、来指导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的实践,确保在风险和挑战面前始终坚守正道,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严格区分、精准处理好公和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敬畏之心使用权力,做到公私分明, 克己奉公、严于律己,正确处理好亲人圈、朋友圈、同事圈的关系,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一)培养法治思维,要知法学法。无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是规矩、秩序,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基本遵循。不知法, 不学法,做人做事就缺乏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底线。党员干部要自觉培养法治思维,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深化改革能不能健康有序、行稳致远,越来越取决于法治体系是否健全、厉行法治是否有力。立足新发展阶段,完
22、整、准确、 全面贯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树牢法治思维作为增强自身执政能力和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志,真正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纪,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以自我净化革除思想认识误区、以自我完善提升整体作风形象、以自我革新增强法治能力、以自我提高优化依法办事水平,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树立选人用人“风向标”。只有坚决把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树
23、起来、把正气充盈的用人风气树起来、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起来,才能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激励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涵养自身法治素养,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不仅要看干部的学历、能力、经历,更要对考察对象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进行重点考察,着力将那些坚持依规依法履职,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的干部选拔上来。 要注意拓展干部考察手段,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经常性考察,通过增加反向测评、蹲点调研等方式,加强与信访、纪检等部门的沟通,准确科学评价干部。重点看是否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否认真履
24、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干部要及时提醒纠正,必要时予以岗位调整。同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为在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中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 (三)贯彻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事。筑牢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权等法治理念,把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追求作为执法的篱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权威和公信力。党员干部在想问题、作决策的过程中,要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按照公众参与、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
25、工作程序办事,防止搞“一言堂”“家长制”,避免“按惯例决策”“拍脑门决策”。要用法治破除特权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要严以用权,谨慎用权,克己奉公,不谋私利,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我国在政治、经济、高科技、意识形态、社会治理和外部环境等领域都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党员干部只有树牢底线思维,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练好基本功、下好先手棋,避免“埋钉子”“留尾巴”,才能在风险发生时把握主动权、打好组合拳,化险为夷、转危为机。 三、强化责任担当,围绕保障现代化建设不折不扣抓好法治建设任
26、务落实法治建设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系统工程,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切实增强做好法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把法治建设成效考评创优提质作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举措,作为提升法治永平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 全力抓好法治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一)压紧压实责任,统筹推动法治建设任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心决心,认认真真讲法治、抓法治。始终坚持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将法治建设纳入工作要点,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法治建设
27、第一责任人职责, 班子成员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法治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各处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把法治理念贯穿在日常管理每个环节,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规范运行。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健全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凡“三重一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职律师对重要文件、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开展党内法规落实督查工作,督促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 切实增强党内法规在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度。 (二)带头学法用法,着力提升工作法治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8、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和规范组织工作,带头树立法治思维、健全制度体系、抓好执行落实,把法治理念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建立健全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党支部学法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学习党章党规,重点学习宪法、民法典以及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有效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以及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有关规定
29、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以尊崇的态度、敬畏的精神守规用规护规。把法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统筹起来、一体落实,坚持按党的政策、组织原则、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人才引进、发展党员等政策和制度规定,自觉在法律法规约束下用权。 (三)突出贯穿融入,立足职能服务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注重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造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干部队伍。 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和主体班次
30、,精心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理论,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运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加大法治建设考核力度,坚持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推进法治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市直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督促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强化法治意识、加强法治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扛牢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以法治理念分析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切实提高依法办事、依法履职能力水平。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是根源于实践、 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观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更好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