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73286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PPT 页数:258 大小:1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8页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耳针耳耳穴穴张张娟娟一、耳穴源流当当19561956年法国医师诺年法国医师诺吉尔(吉尔(P.NogierP.Nogier)提)提出了出了4242个耳穴点,以个耳穴点,以及形如胚胎倒影的耳及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引起医学界对该穴图引起医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热潮。领域研究热潮。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耳与经络的联系耳与经络的联系手阳明别络入耳中;手阳明别络入耳中;手太阳经由目锐眦入耳中;手太阳经由目锐眦入耳中;手少阳经支脉入耳中;手少阳经支脉入耳中;足少阳经下耳后,支脉入耳足少阳经下耳后,支脉入耳中中足足阳明经上耳前阳明经上耳前足足太阳的支脉至耳上太阳的支脉至耳上角角n 耳与经络的联系耳与经络的联系六阴经脉

2、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和,而与耳联系六阴经脉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和,而与耳联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的上达于耳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的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灵枢灵枢口问口问: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与脏腑的联系灵枢灵枢脉度脉度说: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能闻五音矣。”难经难经四十难四十难说:说:“肺主声,令耳闻声。肺主声,令耳闻声。”证治准绳证治准绳说: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述厘正按摩要述曰: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

3、耳背玉楼属肝。肺,耳背玉楼属肝。”进一步将耳廓分为心、进一步将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肝、脾、肺、肾五部,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能上是息息相关的。二、耳郭表面解剖耳郭表面解剖二二二二轮轮:耳:耳:耳:耳轮轮、对对耳耳耳耳轮轮二二二二 二屏:耳屏、二屏:耳屏、二屏:耳屏、二屏:耳屏、对对耳屏耳屏耳屏耳屏三三三三三个切迹:屏上、屏三个切迹:屏上、屏三个切迹:屏上、屏三个切迹:屏上、屏间间、屏、屏、屏、屏轮轮三个脚:耳三个脚:耳三个脚:耳三个脚:耳轮轮脚、脚、脚、脚、对对耳耳耳耳轮轮上脚、上脚、上脚、上脚、对对耳耳耳耳轮轮下脚下脚下脚下脚四个凹四个凹四个凹

4、四个凹窝窝:三角:三角:三角:三角窝窝、耳舟、耳舟、耳舟、耳舟、四四四四耳甲艇、耳甲腔耳甲艇、耳甲腔耳甲艇、耳甲腔耳甲艇、耳甲腔一个耳一个耳一个耳一个耳轮结节轮结节四个一四个一四个一四个一 :一个外耳道口一个外耳道口一个外耳道口一个外耳道口一个耳背沟一个耳背沟一个耳背沟一个耳背沟一个耳垂一个耳垂一个耳垂一个耳垂二轮三脚四间窝,二轮三脚四间窝,二轮三脚四间窝,二轮三脚四间窝,二屏三切四分一。二屏三切四分一。二屏三切四分一。二屏三切四分一。耳郭背耳郭背面面郭郭耳正面耳正面(一一)耳轮耳轮耳郭外耳郭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缘向前卷曲的部分。(二二)耳轮结节耳轮结节耳轮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外上方稍肥厚

5、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三三)耳轮尾耳轮尾耳轮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下缘与耳垂交界处。(四四)耳轮脚耳轮脚耳轮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突起。(五五)对耳轮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起处。(六六)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对耳轮向上的分支。(七七)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对耳轮向下的分支。(八八)三角窝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构成的三角形凹窝。(九九)耳舟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间的凹沟。(十十)耳屏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状突耳郭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起,又

6、称耳珠。(十一十一)对耳屏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相对的隆起。(十二十二)屏上切迹屏上切迹耳屏上缘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十三十三)屏间切迹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耳屏之间的凹陷。(十四十四)轮屏切迹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耳轮之间的凹陷。(十五十五)耳甲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凹窝。缘围成凹窝。(十六十六)耳甲艇耳甲艇耳轮脚以上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的耳甲部。(十七十七)耳甲腔耳甲腔耳轮脚以下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的耳甲部。(十八十八)耳垂耳

7、垂耳郭最下部无软耳郭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骨的皮垂。三、耳穴的三、耳穴的分布规律分布规律l l与与与与头面头面头面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耳垂耳垂耳垂l l与与与与上肢上肢上肢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耳舟耳舟耳舟l l与与与与躯干躯干躯干躯干和和和和下肢下肢下肢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n n 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和对耳轮和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上、下脚上、下脚上、下脚l l与与与与内脏内脏内脏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相

8、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耳甲耳甲耳甲l l与与与与腹腔腹腔腹腔腹腔相应的穴位在相应的穴位在相应的穴位在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耳甲艇耳甲艇耳甲艇l l与与与与胸腔胸腔胸腔胸腔相应的耳穴在相应的耳穴在相应的耳穴在相应的耳穴在耳甲腔耳甲腔耳甲腔耳甲腔l l与与与与消化道消化道消化道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相应的穴位在相应的穴位在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耳轮脚周围耳轮脚周围耳轮脚周围等等等等耳垂分布着与头面部相对应的耳穴耳 垂头面耳舟分布着与上肢部相对应的耳穴耳 舟上肢对耳轮上脚分布着与下肢部相对应的耳穴对耳轮上脚下肢对耳轮下脚分布着与臀部相对应的耳穴对耳轮下脚臀部对耳轮体部分布着与躯干

9、部相对应的耳穴对耳轮体 部躯干三角窝分布着与盆腔、内生殖器相对应的耳穴三角窝盆腔 耳甲是内脏的投射区域,耳轮脚相当于膈肌,其周围相对应于消化道。与腹部相对应的耳穴集 中在耳甲艇,与胸部相对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腔。耳 甲内脏 耳屏和对耳屏为头脑、颈项、耳鼻喉和内分泌 系统相对应耳穴的分布部位耳 屏对耳屏头颈 三、耳穴部位和主治1耳 轮 部耳轮是耳廓最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在耳轮的外上方,有 一个不太明显,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称为“耳轮结节”(达尔 文结节);耳轮的下缘末端,与耳垂交界处称为“耳轮尾”;耳 轮深入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为“耳轮脚。”耳轮结节耳轮脚耳轮尾耳轮与人体部位的对应关系不太明显。除

10、耳轮脚处分布有“耳中”穴外,在耳轮上还有“直肠”、“尿道”、“外生殖器”、“肛门”、“耳尖”、“结节”以及“轮1”、“轮2”、“轮3”、“轮4”,共计 11个穴位。通常将耳轮分为12个区,来确定耳轮穴位的位置。耳轮脚为耳轮 1 区;耳 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 之间的耳轮分 3 等份,自 下向上依次为耳轮 2区、3区、4区;对耳轮下脚 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 间为耳轮 5 区;对耳轮上 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 为耳轮 6 区;耳尖到耳轮 结节上缘为耳轮 7 区;耳 轮结上缘下缘轮 8 区;耳 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 间分为 4 等份,自上而下 依次为耳轮 9 区、10区、11区和12区耳中(H

11、X1)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作用呃逆、呃逆、荨麻疹、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尿、咯血、出血性疾病性疾病 直肠(HX2)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作用便秘、腹泻、便秘、腹泻、脱肛、痔脱肛、痔疮尿道(HX3)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主治作用尿尿频、尿急、尿急、尿痛、尿潴留尿痛、尿潴留外 生 殖 器(HX4)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主治作用睾丸炎、附睾炎、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症外阴瘙痒症肛门(HX5)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主治作用 痔痔疮、肛裂、肛裂耳尖(HX6、7)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7区交界处

12、 主治作用 发热、高血压、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牙痛、失眠 结节(HX8)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也称“肝阳”。主治作用头晕、头痛、高血痛、高血压轮1(HX9)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主治作用发热、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轮2(HX10)在轮1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 主治作用发热、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轮3(HX11)在轮2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主治作用 发热、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轮4(HX12)在轮3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主治作用发热、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上呼吸

13、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2对耳轮部对耳耳轮在耳在耳轮的内的内侧,是与耳,是与耳轮相相对的隆起部分。的隆起部分。对耳耳轮垂垂直走向的主体部分,称直走向的主体部分,称为“对耳耳轮体部体部”;对耳耳轮上部分叉而呈上部分叉而呈“F”状,其向上分叉的一支称状,其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耳轮上脚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耳轮下脚下脚”。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在对耳轮上,分布有 14个耳穴。其中:对耳 轮上脚是与人体下肢相 对应的部位,分布“跟”、“趾”、“踝”、“膝”、“髋”5 穴;对耳轮下脚是与人体臀部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交感”、“坐骨神 经”、“臀”3 穴;对耳轮 体是与人体躯干

14、相对 应的部位,分布有“腹”、“腰骶椎”、“胸”、“胸椎”、“颈”、“颈椎”6 穴。对耳轮上脚下 肢对耳轮下脚臀 部对耳轮体部躯 干 为了便于取穴,将对 耳轮分为 13区。对耳轮 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 份,下1/3为对耳轮 5区,中1/3为对耳轮 4 区,再 将上1/3分为上、下 2 等 份,下1/2为对耳轮 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 2 等 分,后1/2为对耳轮 2区,前1/2为对耳轮 1 区。对 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 3 等份,中、前2/3为 对耳轮 6 区,后1/3为对 耳轮7区。将对耳轮体从对耳轮 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 切迹分为 5 等份,再沿 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 体分为前 1

15、/4 和后3/4两 部分,前上 2/5 为对耳 轮8区,后上 2/5为对耳 轮 9区,前中2/5为对耳 轮10区,后中 2/5 为对 耳轮 1l 区,前下 1/5 为 对耳轮 12 区,后下 1/5 为对耳轮13区。跟(AH1)在在对耳耳轮上脚前上部,上脚前上部,即即对耳耳轮1区区主治作用足跟痛足跟痛趾(AH2)在耳尖下方的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耳轮上脚后上部,上脚后上部,即即对耳耳轮2区区 主治作用甲沟炎、趾部疼痛甲沟炎、趾部疼痛 踝(AH3)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 主治作用踝关关节扭扭伤 膝(AH4)在对耳轮上脚的中1/3,即对耳轮4区 主治作用膝关膝关节肿痛痛髋(AH5)在对耳轮上脚的

16、下l/3处,即对耳轮5区主治作用 髋关关节疼痛、坐骨疼痛、坐骨神神经痛、腰骶部疼痛痛、腰骶部疼痛 交感(AH6a)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作用胃胃肠痉挛、心、心绞痛、痛、胆胆绞痛、痛、输尿管尿管结石、石、自主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功能紊乱 坐 骨 神 经(AH6)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主治作用坐骨神坐骨神经痛、下肢痛、下肢瘫痪 臀(AH7)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即对耳轮7区 主治作用坐骨神坐骨神经痛、痛、臀筋膜炎臀筋膜炎腹(AH8)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主治作用腹痛、腹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痛经、产后后宫缩痛

17、痛 腰骶椎(AH9)在腹区后方,对耳轮体上2/5,即对耳轮9区主治作用腰骶部疼痛腰骶部疼痛 胸(AH10)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 主治作用胸胸胁疼痛、肋疼痛、肋间神神经痛、胸痛、胸闷、乳腺炎、乳腺炎胸椎(AH11)在胸区后方,对耳轮体中2/5,即对耳轮11区主治作用胸痛、胸痛、经前乳房前乳房胀痛、乳腺炎、痛、乳腺炎、产后后泌乳不足泌乳不足颈(AH12)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 主治作用 落枕、落枕、颈部扭部扭伤、单纯性甲状腺性甲状腺肿。颈椎(AH13)在颈区后方,对耳轮体后部下15处,即对耳轮13区 主治作用落枕、落枕、颈椎椎综合征合征 3耳 舟 部耳舟是耳轮与对

18、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耳舟是与 人体上肢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6个穴位,从上而下依次为“指”、“风溪”、“腕”、“肘”、“肩”、“锁骨”。耳 舟耳舟(舟状窝)上 肢一般将耳舟分为6个等份,由上而下分别为耳舟1区、耳舟 2区、耳舟3区、耳舟4区、耳舟5区、耳舟6区,在这些区域内 确定耳舟穴位。指(SF1)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主治作用甲沟炎、手指甲沟炎、手指麻木和疼痛麻木和疼痛风溪(SF1、2i)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l,2区交界处主治作用荨麻疹、皮肤瘙麻疹、皮肤瘙痒症、痒症、过敏性鼻炎敏性鼻炎 腕(SF2)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主治作用腕部疼痛腕部疼痛 肘(SF3

19、)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主治作用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肘部疼痛 肩(SF4、5)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5区主治作用肩关肩关节周周围炎、炎、肩部疼痛肩部疼痛锁骨(SF6)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 主治作用肩关肩关节周周围炎炎 4三角窝部三角窝是指耳轮上脚、下脚之间所构成的“”形凹窝。三 角窝是与人体盆腔、内生殖器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角窝上”、“内生殖器”、“角窝中”、“神门”、“盆腔”5个穴位。三角窝三 角 窝盆腔、内生殖器 为了 便于取穴,将 三角窝由 耳轮内缘至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 处分为前、中、后3等 份,中 1/3 为三角窝 3 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

20、等份,上1/3为 三角窝1区,中、下2/3 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 l/3 分为上、下 2 等份,上1/2为三角窝4区,下 1/2为三角窝5区。角窝上(TF1)角窝上也称“降压点”,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主治作用 高血压 内 生 殖 器(TF2)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主治作用痛痛经、月、月经不不调、白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出血、阳痿、遗精、精、早泄早泄 角窝中(TF3)在三角窝中1/3处,即三角窝3区主治作用哮喘哮喘 神门(TF4)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主治作用失眠、多梦、失眠、多梦、戒断戒断综合征、合征、癫痫、高血高血压、神

21、、神经衰弱衰弱盆腔(TF5)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主治作用盆腔炎、附件炎盆腔炎、附件炎 5耳 屏 部耳屏是指耳廓前面的突起,又称“耳珠”,分为外侧面(表面)和内侧面(内壁)。在耳屏上缘与耳轮之间的凹陷,称为“屏上 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称为“屏间切迹”。屏上切迹屏间切迹耳 屏五 官内分泌 耳屏是与人体五官和内分泌系统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上屏”、“下屏”、“外耳”、“屏尖”、“外鼻”、“肾上腺”、“咽喉”、“内鼻”、“屏间前”9个穴位。为了便于取穴,将耳屏分成 4 区。耳屏外侧面 分为上、下 2等份,上部为耳屏 1区,下部为耳屏 2区。再将耳屏内侧面分为上、下 2 等份,

22、上部为耳屏 3 区,下部为耳屏 4 区。外耳(TG1u)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 主治作用 外耳道炎、中外耳道炎、中耳炎、耳耳炎、耳鸣 屏尖(TG1p)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l区后缘处 主治作用发热、牙痛、斜、牙痛、斜视外鼻(TG1、2i)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2区之间 主治作用鼻前庭炎鼻前庭炎,鼻炎鼻炎肾上腺(TG2p)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主治作用低血低血压、风湿性湿性关关节炎、腮腺炎、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霉素中毒、眩晕、哮喘、休克哮喘、休克 咽喉(TG3)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主治作用声音嘶声音嘶哑、咽炎、咽炎、扁桃体炎。扁

23、桃体炎。咽喉咽喉内鼻(TG4)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主治作用鼻炎、上鼻炎、上颌窦炎、鼻衄。炎、鼻衄。内鼻内鼻6对耳屏部对耳屏在耳垂的上部,是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分。对耳屏 游离缘的尖端,称为“对屏尖”;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称 为“轮屏切迹”。对屏尖轮屏切迹 对耳屏是与人体头项和内分泌系统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额”、“屏间后”、“颞”、“枕”、“皮质下”、“对屏尖”、“缘中”、“脑干”8个穴位。对耳屏头 项内分泌 为了便于取穴,将 对耳屏分为 4 区。由 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 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 条垂线,将对耳屏外 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 3 区,前为对 耳屏

24、 1 区,中为对耳 屏 2 区、后为对耳屏 3 区。对耳屏内侧面 为对耳屏 4 区。额(AT1)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l区 主治作用 偏偏头痛、痛、头晕 颞(AT2)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 主治作用偏偏头痛,痛,头晕 枕(AT3)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作用头晕、头痛、痛、癫痫、哮喘、神哮喘、神经衰弱衰弱皮质下(AT4)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作用痛症、痛症、间日日疟、神神经衰弱、假性近衰弱、假性近视、失眠失眠对屏尖(AT1、2、4)在对耳屏游离缘尖端主治作用 哮喘、腮腺炎、哮喘、腮腺炎、睾丸炎、附睾炎、神睾丸炎、附睾炎、神经性皮炎性皮炎脑干(AT3、

25、4i)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 主治作用 眩眩晕、后、后头痛、痛、假性近假性近视7耳 甲 部耳甲是由部分耳轮、耳屏、对耳屏、对耳轮体部、对耳轮 下脚及外耳门所围成的较大的凹窝,几乎占据耳廓的大部分。耳甲以耳轮脚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耳轮脚以上的 耳甲部称为“耳甲艇”;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称为“耳甲腔”。耳甲艇耳甲腔耳甲是与人体内脏器官 相对应的部位,腹部器官 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胸部器官的穴位多集中在 耳甲腔,其中与消化道器 官相对应的穴位在耳轮脚 周围呈环形排列。因此耳 甲部分布的耳穴最多,共 有“口”、“食道”、“贲门”、“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阑尾”

26、、“艇角”、“膀胱”、“肾”、“输尿管”、“胰胆”、“肝”、“艇中”、“脾”、“心”、“气管”、“肺”、“三焦”、“内分泌”等21穴。耳甲艇腹 腔耳甲腔胸 腔口(CO1)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主治作用 面面瘫、口腔炎、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胆囊炎、胆石症、戒断断综合征、牙周炎、合征、牙周炎、舌炎舌炎食道(CO2)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主治作用食管炎、食管食管炎、食管痉挛 贲门(CO3)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主治作用贲门痉挛、神、神经性呕吐性呕吐胃(CO4)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主治作用胃胃痉挛、胃炎、胃炎、胃胃溃疡、失眠、牙痛、失眠、牙痛、消化

27、不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心呕吐、十 二 指 肠(CO5)在耳轮脚上方的外1/3处,即耳甲5区 主治作用十二指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炎、胆石症、幽幽门痉挛、腹、腹胀、腹泻、腹痛腹泻、腹痛小肠(CO6)在耳轮脚上方的中1/3处,即耳甲6区主治作用消化不良、腹痛、消化不良、腹痛、心心动过速、心律不速、心律不齐大肠(CO7)在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即耳甲7区主治作用腹泻、便秘、咳嗽、腹泻、便秘、咳嗽、痤痤疮阑尾(CO6、7)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7区交界处 主治作用单纯性性阑尾炎、腹泻尾炎、腹泻 膀胱(CO9)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主治作用膀胱炎、膀胱炎、遗尿、尿、

28、尿潴留、腰痛,坐骨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神经痛、后痛、后头痛痛肾(CO10)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主治作用 腰痛、耳腰痛、耳鸣、神、神经衰弱、衰弱、肾盂盂肾炎、炎、遗尿、哮喘、月尿、哮喘、月经不不调、阳痿、阳痿、遗精、早泄精、早泄输尿管(CO9、10i)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10区交界处。主治作用输尿管尿管结石石绞痛。痛。输尿管输尿管胰胆(CO11)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主治作用 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胆道蛔虫症、偏头痛、痛、带状疱疹、中耳炎、状疱疹、中耳炎、耳耳鸣、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肝(CO12)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主治作用胁

29、痛、眩痛、眩晕、经前期前期紧张症、月症、月经不不调、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合征、高血高血压、假性近、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性青光眼脾(CO13)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主治作用腹腹胀、腹泻、便、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性子宫出血、白出血、白带过多、多、内耳眩内耳眩晕症症心(CO15)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主治作用心心动过速、心律速、心律不不齐,心,心绞痛、无脉症、痛、无脉症、神神经衰弱、衰弱、癔病、病、口舌生口舌生疮气管(CO16)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主治作用哮喘,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炎 肺(CO9、14)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30、主治作用咳嗽、胸咳嗽、胸闷、声、声音嘶音嘶哑、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荨麻疹、便秘麻疹、便秘、戒戒断断综合征合征 三焦(CO17)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主治作用 便秘、腹便秘、腹胀、上肢外上肢外侧疼痛疼痛内分泌(CO18)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主治作用 痛痛经、月、月经不不调、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痤合征、痤疮、间日日疟、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减退或亢进症症8耳 垂 部耳垂是耳廓部最下部无软骨支撑的皮垂,约占整个耳廓部 的1/51/4。耳垂是与人体面颊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牙”、“舌”、“颌”、“垂前”、“眼”、“内耳”、“面颊”、“扁桃体”8

31、 穴。耳 垂面颊部在耳垂上线至耳垂下缘最低点之间划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分线,从而可将耳垂分为9个区域。牙(LO1)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主治作用牙痛、牙周炎、低血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舌(LO2)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 主治作用舌炎、口腔炎舌炎、口腔炎 颌(LO3)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主治作用牙痛、牙痛、颞颌关关节功能紊乱症功能紊乱症垂前(LO4)也称“神经衰弱点”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 主治作用神神经衰弱、牙痛衰弱、牙痛眼(LO5)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主治作用急性急性结膜炎、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光性眼炎、麦粒肿、假性近假性近视内耳(LO

32、6)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主治作用内耳性眩内耳性眩晕症、症、耳耳鸣、听力减退、听力减退、中耳炎中耳炎面颊(LO5、6i)在耳垂正面与内耳区之间,即耳垂5、6区交界处 主治作用周周围性面性面瘫、三叉、三叉神神经痛、痤痛、痤疮、扁平疣、扁平疣、面肌面肌痉挛、腮腺炎、腮腺炎扁桃体(LO7、8、9)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 主治作用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炎、咽炎 9耳 背 部耳背面解剖结构,是与正面结构相对应。一般正面呈隆起,背面即凹陷,反之亦然。耳背主要有三个面、四个沟、四个隆起。三 面 耳轮背面 耳轮尾背面 耳垂背面 四 沟 对耳轮沟 对耳轮下脚沟 耳轮脚沟 对耳屏沟 四隆起 耳舟隆

33、起 三角窝隆起 耳甲艇隆起 耳甲腔隆起为了便于取穴,将耳背分为 5 区。分别过对耳轮上、下脚分 叉处耳背对应点和轮屏切迹耳背对应点做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 为上、中、下三部,上部耳背为耳背 1 区;中部的耳背再进一步 分为内、中、外三等份,其内1/3为耳背 2区,中1/3为耳背 3 区,外1/3为耳背 4 区;下部耳背为耳背 5 区。耳背心(P1)在耳背上部,即耳背l区主治作用心悸、失眠、多梦心悸、失眠、多梦 耳背肺(P2)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主治作用哮喘、皮肤瘙痒症哮喘、皮肤瘙痒症 耳背脾(P3)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 主治作用胃痛、消化不良、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欲不振 耳背肝(P

34、4)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 主治作用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炎、胆石症、胁痛痛耳背肾(P5)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主治作用头晕、头痛、神痛、神经衰弱衰弱 耳背沟(PS)也称“降压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呈“Y”形凹陷部分。主治作用 高血高血压,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 四、耳诊观察法: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观察法: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小水疱等阳性反应。血、凹陷、小水疱等阳性反应。按压法:用探针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找按压法:用探针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压痛点。电阻测定法:用探测仪在耳廓上探测良导点电阻测定法:用探测仪在耳廓上探测良导点(电

35、阻降低点,可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电阻降低点,可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1、变色:变色:鲜红急性病症急性病症 淡淡红、暗、暗红疾病的恢复期或慢性疾病疾病的恢复期或慢性疾病 白色白色属慢性疾病属慢性疾病 点白点白边缘红晕慢性疾病急性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作 灰色灰色多多见于于陈旧性疾病和旧性疾病和肿瘤瘤 2 2、变形、变形:常见于慢性疾病常见于慢性疾病 结节状状芝麻至芝麻至绿豆大小的硬豆大小的硬结,突出于皮肤,突出于皮肤 链球状球状三个三个结节状硬状硬结连在一起,突出于皮肤在一起,突出于皮肤 条索状条索状呈条形突出于皮肤呈条形突出于皮肤 凹陷如穴凹陷如穴呈点状凹陷呈

36、点状凹陷 皱折折如指如指纹状或状或环形,大小不等形,大小不等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3、丘疹:常见于急性或慢性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多为点状丘疹和水泡样丘疹,高出周围皮肤,数目不等4、血管变化:常见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出血性疾病。常见有血管充盈、扩张或网状、条索状、海星状、环球状、弧状、蝌蚪状或鼓锤状。5、脱屑:常见于皮肤病、吸收功能低下、带下病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疾病。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耳穴阳性反应物与疾病的对应规律耳穴阳性反应物与疾病的对应规律1 1)阳

37、性反应物的特征与疾病性质相对应)阳性反应物的特征与疾病性质相对应2 2)阳阳性性反反应应物物的的位位置置,与与躯躯体体、脏脏腑腑在在耳耳廓廓的的代表区多相对应代表区多相对应3 3)分分析析非非患患病病脏脏腑腑相相应应区区“阳阳性性反反应应物物”应应从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以下几方面考虑:*以脏腑经络学说来理解和分析阳性反应物;以脏腑经络学说来理解和分析阳性反应物;*了解经验穴,如:高血压见降压沟红晕。了解经验穴,如:高血压见降压沟红晕。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耳穴望诊的注意事项 1 1、熟悉耳穴的定位与分布规律、熟悉耳穴的定位与分布规律 2 2、望诊

38、前切忌擦揉、洗浴耳廓,以免消除、望诊前切忌擦揉、洗浴耳廓,以免消除阳性反应物,影响望诊的正确性。阳性反应物,影响望诊的正确性。3 3、望诊时排除假象,常见的假象有痣、疣、望诊时排除假象,常见的假象有痣、疣、小脓疱、冻疮、疤痕等。鉴别方法:压痛小脓疱、冻疮、疤痕等。鉴别方法:压痛法,假象常无明显压痛。法,假象常无明显压痛。4 4、排除与季节的关系:春夏易见耳廓充血;、排除与季节的关系:春夏易见耳廓充血;秋冬多见皮肤苍白,甚至因受冻而为紫红秋冬多见皮肤苍白,甚至因受冻而为紫红色。色。五、耳穴的临床应用(一一)适应症适应症1 1疼痛性疾病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如各种扭挫伤、头

39、痛和神经性疼痛等。2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炎性疾病及传染病 如如急急慢慢性性结结肠肠炎炎、牙牙周周炎炎、咽咽喉喉炎炎、扁扁桃桃体体炎炎、胆胆囊囊炎炎、流流感感、百百日日咳咳、菌菌痢痢、腮腮腺炎等。腺炎等。3 3功能紊乱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疾病 如如胃胃肠肠神神经经官官能能症症、心心脏脏神神经经官官能能症症、心心律律不不齐齐、高高血血压压、眩眩晕晕症症、多多汗汗症症、月月经经不不调调、遗遗尿尿、神神经经衰衰弱弱、癔病等。癔病等。4 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如荨荨麻麻疹疹、哮哮喘喘、过过敏敏性性鼻鼻炎炎、过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5 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

40、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如如甲甲状状腺腺功功能能亢亢进进或或低低下下、糖糖尿尿病病、肥胖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肥胖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6 6其他其他 耳耳穴穴有有催催乳乳、催催产产,预预防防和和治治疗疗输输血血、输输液液反反应应,同同时时还还有有美美容容、戒戒烟烟、戒戒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二二)选穴原则选穴原则 1 1按相应部位选穴按相应部位选穴胃痛胃痛取取“胃胃”穴穴 目病目病取取“眼眼”穴穴肩痹肩痹取取“肩关节肩关节”2 2按中医辨证选穴按中医辨证选穴脱脱发发取取“肾肾”穴穴,“肾藏精,其华在发”皮皮肤肤病病取取“肺肺”、“大大肠肠”穴穴,“肺肺

41、主主皮毛皮毛”3.3.按经络辩证选穴按经络辩证选穴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取取“膀胱膀胱”或或“胰胆胰胆”穴穴牙痛牙痛取取“大肠大肠”穴穴4 4按西医学理论选穴按西医学理论选穴炎性疾病炎性疾病取取“肾上腺肾上腺”穴穴月经不月经不调、糖尿病、甲亢调、糖尿病、甲亢取取“内分泌内分泌”穴穴高血压高血压取取“交感交感”5 5按临床经验选按临床经验选穴(积累)穴(积累)如如“神神门门”穴穴有有较较明明显显的的止止痛痛镇镇静静作作用用,“耳耳尖尖”穴穴对对外外感感发发热热血血压压偏偏高高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另另外外临临床床实实践践还还发发现现有有些些耳耳穴穴具具有有治治疗疗本本部部位

42、位以以外外疾疾病病的的作作用用,如如“外外生生殖殖器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等。穴可以治疗腰腿痛等。耳穴压豆耳穴压豆 (一)概念(一)概念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二)耳穴压豆的具体操作方法(二)耳穴压豆的具体操作方法 1、材料准备 将王不留行籽(临床多用)、油菜籽、绿豆等用酒精浸泡后,储存于瓶中备用。将胶布剪成0.6cm*0.6cm小方块以备用。2、用75%的酒精棉球,轻轻擦拭耳部,待干。3、明确疾病的部位,望诊或探寻相应脏腑耳穴和相关脏腑耳穴阳性反应。一般用较

43、钝的粗棒如针尾部轻轻按压,来寻找疼痛敏感点。4、将准备好的1到2粒王不留行籽放于0.6cm*0.6cm小方块胶布中央,对准所取耳穴贴压固定。5、每个穴位每次按压30-60秒,患者自觉酸胀、疼痛、耳廓发热、充血为度。每日按压3-5次,每3-7天换药一次。7-12天为一疗程。一般单穴贴压,双耳交替。(三)耳穴压豆注意事项1、孕妇患者、儿童、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宜用轻刺激手法。2、对习惯性流产者应慎用。2、耳廓有冻疮和炎症时,不宜作耳穴压豆。3、夏季贴压时间不宜过长。4、对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者不宜行强刺激。常见疾病望诊举例-坐骨神经痛常见疾病望诊举例-肺部肿瘤常见疾病望诊举例-结肠癌常见疾病望诊举

44、例-乳腺癌常见疾病望诊举例-胃癌常见疾病治疗举例-目赤肿痛取穴:眼、心、肝、肾上腺、耳尖方义:1、按相应的部位取穴:眼;2、按中医辨证:心肝火旺:心、肝 3、按西医学理论:消炎:皮质下、肾上腺 4、按临床经验:耳尖(放血)常见疾病治疗举例-高血压 取穴:耳尖或降压取穴:耳尖或降压沟、沟、角窝上、肾、角窝上、肾、肝肝、神、神门。门。常见疾病治疗举例-头痛 取穴取穴:枕、额、脑、:枕、额、脑、神门、神门、皮质下。皮质下。前头痛配额穴、胃穴;前头痛配额穴、胃穴;偏头痛配颞穴、胆穴、交感穴、偏头痛配颞穴、胆穴、交感穴、外耳穴;外耳穴;后头痛后头痛配膀配膀胱穴;胱穴;头顶痛头顶痛配肝配肝穴穴;皮质下皮质下常见疾病治疗举例-失眠 取穴取穴:神:神门、心、皮质门、心、皮质下下、肝、肾、垂前、耳、肝、肾、垂前、耳背心。背心。心脾不足型配脾穴;心脾不足型配脾穴;肝郁气滞型配肝穴;肝郁气滞型配肝穴;心虚胆怯型配胆穴;心虚胆怯型配胆穴;心肾不交型配肾穴。心肾不交型配肾穴。皮质下皮质下常见疾病治疗举例-肥胖症取穴取穴:胃、内分:胃、内分泌、三焦、脾。泌、三焦、脾。餐前餐前3030分钟压耳分钟压耳穴穴3-53-5分钟,有灼分钟,有灼热感为宜。热感为宜。常见疾病治疗举例-面肌痉挛取穴:取穴:口、口、眼、眼、面颊、面颊、肝、肝、脾、脾、皮质下、皮质下、神门。神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