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7732464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业务方案规划汇报材料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 【摘要】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我是经济开发区*镇农校常务副校长,现在,我向各位专家、评委汇报我镇农校建设、规划方面的工作,恳请批评和指正。*镇地处经济开发区的东大门,东与XX县区长塘镇接壤,南与县筻口镇毗邻,全镇17个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我是经济开发区*镇农校常务副校长,现在,我向各位专家、评委汇报我镇农校建设、规划方面的工作,恳请批评和指正。 *镇地处经济开发区的东大门,东与XX县区长塘镇接壤,南与县筻口镇毗邻,全镇17个行政村,17542人。*镇农校自1985年创办,近22年的办学历程,为我镇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

2、和谐发展。 一、基本情况 *镇农校是由镇人民政府举办、*镇教育联校协办的一所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400余亩,其中教学教研用地6000多平方米,实习基地2000余亩。农校现有两栋教学用房,培训基地一处,并拥有规格较高的现代化常规教学设备。 自创办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校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农校的基础建设,科技项目的引进和农民技术培训等,并先后迎来了温家宝总理、原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原省委书记杨正午等领导的亲临视察。 *农校在培训上,本着“面向农村、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的办学理念,开设了以“果树栽培”为主的农民技术课程,前后办班近100次,培训学员30

3、00多人,取得了明显的效益。目前,全镇70%以上的农户都有自己的果园,去年全镇共出售优质水果共900多万斤,获纯利700多万元。 二、主要成效 1、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农校成为农民最喜爱的学校 一是办学条件随着领导的重视,资金不断的投入,逐年得到改善。二是师资队伍通过组织外出学习,素质得到提升。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主打科目,还集中编写了融地方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乡土教材。办学条件日渐完善的镇农校,已经成为最受农民兄弟欢迎和喜爱的学校。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培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动力 农业结构调整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依据我镇实际,我镇确定了以“果苗”为

4、一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方略,在农校示范基地“*果场”的引领下,全镇已发展水果种植面积10500亩,水果种植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发展花卉苗木2080亩。 同时,还形成了稻田龙虾养殖、肉牛养殖、南瓜种植、棉花种植等4个规模逾千亩的经济板块。 镇农校在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培训、示范、推广、服务”等多种职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农民致富增收的“助推器”。 3、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学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农校自创办以来,在健全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群众思富意识增浓,致富本领增强。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镇农校和镇劳动保障服务站

5、联动,并借助我区境内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经学校的优质资源,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人口2000多人。很多经过培训的农民,成为当地增收致富、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三、农校后段建设、规划: 中期规划:规划期限:2007年2009年 主要任务: 围绕“十一五”期间农村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普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稳定就业的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范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面积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针对以上任务我们打算: 1、2007年计划投入14万

6、元,用于: 对房屋校舍进行全面的维修,新添图书2000册,配套阅览室课桌30套,以确保教学的需要。 新添电脑两台,初步建成适应性较强的远程教室和网络资源库,并建立我镇农校网页,推广本地资源,收集外地信息。 引进农村实用技术项目两个龙虾和菜牛养殖,规模达到精养龙虾500亩,菜牛1000头。 完成全年培训任务,达到办班11个,培训人数790人。 2、2008年计划投入24万元,用于: 添置电脑20台,建成一个标准较高的计算机室。 搞好农村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引进科技项目12个。 改良优化农校基地水果品种,加强科学管理,达到“优质、稳产、高效”的示范作用。 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办班11个,培训人数104

7、0人,并初步形成农村经营合作组织。 3、2009年计划投入36万元,用于: 深化培训成果,完全成立农村经营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线2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办班11个,培训人数1270人 通过中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在全镇范围内10%以上农户进入项目计划,并接受项目培训,基本掌握该项实用技术,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并根据全镇农民需求,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0个以上,让有关农户基本掌握所学项目技术,并取得明显的效益。同时让外出务工人员90%以上接受转移前的引导培训,“订单式”转移占外出人员的比重达到25%以上,“订单”转移人员全部接受技能培训。 长

8、期规划:2010年2016年 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我镇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学校遴选一批实用技术项目,力争通过几年的推广培训和实施,逐步形成优质水果、大棚蔬菜、葡萄、菜牛、鸡、鸭、龙虾养殖等一系列具有较大规模和显著特色的农产业。到2016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逾万元,其中科学技术使用推广的贡献率达70%以上。 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办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在加强农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培育和壮大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同时与省市职业院校、农科所等部门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全年请一批专家到农校授课,聘请部分科技示范户为兼职

9、教师,以充实教师队伍,组织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充分掌握相关专家资源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标准等信息,并收集、研究相关信息等资源体系,为农村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在确保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10万元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向外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是以政府牵头,农校为主,成立种养协会,建立农村经营合作组织,组建一支高效运作的供销队伍,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收取一定的会费和服务费,每年预计创收3万元,以弥补农校建设经费的不足。 充分利用农校基地资源,发挥农校基地效应,每年从农校基地收入列支3万元用于农校建设。 三是创新办学模式。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

10、宜,探索一条全方位办学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训农民,把农民推向市场,走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所农校农民市场,劳动部门倡导全社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真正使农校的作用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专家、评委,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关心,*镇农校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办学之路越来越宽,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办学成果越来越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引进农村实用技术项目两个龙虾和菜牛养殖,规模达到精养龙虾500亩,菜牛1000头。 完成全年培训任务,达到办班11个,培训人数790人。 2、2008年计划投入24万元,用于: 添置电脑20台,建成一个标准

11、较高的计算机室。 搞好农村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引进科技项目12个。 改良优化农校基地水果品种,加强科学管理,达到“优质、稳产、高效”的示范作用。 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办班11个,培训人数1040人,并初步形成农村经营合作组织。 3、2009年计划投入36万元,用于: 深化培训成果,完全成立农村经营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线2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办班11个,培训人数1270人 通过中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在全镇范围内10%以上农户进入项目计划,并接受项目培训,基本掌握该项实用技术,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并根据全镇农民需求,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0个以

12、上,让有关农户基本掌握所学项目技术,并取得明显的效益。同时让外出务工人员90%以上接受转移前的引导培训,“订单式”转移占外出人员的比重达到25%以上,“订单”转移人员全部接受技能培训。 长期规划:2010年2016年 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我镇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学校遴选一批实用技术项目,力争通过几年的推广培训和实施,逐步形成优质水果、大棚蔬菜、葡萄、菜牛、鸡、鸭、龙虾养殖等一系列具有较大规模和显著特色的农产业。到2016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逾万元,其中科学技术使用推广的贡献率达70%以上。 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办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在加强农

13、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培育和壮大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同时与省市职业院校、农科所等部门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全年请一批专家到农校授课,聘请部分科技示范户为兼职教师,以充实教师队伍,组织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充分掌握相关专家资源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标准等信息,并收集、研究相关信息等资源体系,为农村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在确保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10万元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向外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是以政府牵头,农校为主,成立种养协会,建立农村经营合作组织,组建一支高效运作的供销队伍,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收取一定的会费和服务费,每年预计创收3万元,以弥补农校建设经费的不足。 充分利用农校基地资源,发挥农校基地效应,每年从农校基地收入列支3万元用于农校建设。 三是创新办学模式。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探索一条全方位办学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训农民,把农民推向市场,走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所农校农民市场,劳动部门倡导全社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真正使农校的作用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专家、评委,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关心,*镇农校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办学之路越来越宽,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办学成果越来越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