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6日(一小时完成)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潜伏 埋怨 饯别 阿谀奉承 姹紫嫣红A qin mi zhn chB qin mn zhn zhC qin mn jin chD qin mi jin zh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忤逆弦律互连网价值不菲B痉孪发韧藕荷色疾贤妒能C修葺编纂侯车室朝秦慕楚D打蜡酷暑入场券见风使舵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晚明是一个讲究生活情调的时代,也是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虽然它最终未能抵挡住满清的金戈铁马,但当斯文扫地之时,能够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这样的
2、人物,也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个的美梦,给严酷的晚明历史带来了片刻的温馨和宁静。A出现必然亦真亦幻B涌现必然昙花一现C出现仍然昙花一现D涌现仍然亦真亦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退役运动员近80%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失业、伤病、贫困等生存问题的困扰,两会期间,体育组委员们纷纷就这一问题献计献策。B高考填报志愿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格外关注,但他们对这些专业了解不多,他们看的主要是就业情况。C在清明节,一群网络组织起来的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来到民族英雄袁崇焕墓前深深下拜,告慰英雄在天之灵。D学者韩兆琦讲史记时,除了注意历史经验、人生思考等思想内容,还注意司马迁
3、表现历史人物的故事、立场、感情的艺术方法。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与近体诗不同,古体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B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阕。C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分为四折,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散曲没有宾白,有小令和套数两种。D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是诗剧浮士德,他的友人爱克曼整理的歌德谈话录记录了他的许多文艺理论观点。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某御史家人,偶立市间,有一人衣冠华好,
4、近与攀谈。渐问主人姓字、官阀,家人并告之。其人自言:“王姓,贵主家之内使也。”语渐款洽,因曰:“宦途险恶,显者皆附贵戚之门,尊主人所托何人也?”答曰:“无之。”王曰:“此所谓惜小费而忘大祸者也。”家人曰:“何托而可?”王曰:“公主待人以礼,能覆翼人。某侍郎系仆阶进。倘不惜千金贽,见公主当亦不难。”家人喜,问其居止。便指其门户曰:“日同巷不知耶?”家人归告侍御。侍御喜,即张盛筵,使家人往邀王。王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且言:“非同巷之谊,即赐百金赏,不肯效牛马。”御史益佩戴之。临别订约,王曰:“公但备物,仆乘间言之,旦晚当有报命。” 越数日始至,骑骏马甚都,谓侍御曰:“可速治装行。
5、公主事大烦,投谒者踵相接,自晨及夕,不得一间。今得少隙,宜急往,误则相见无期矣。”侍御乃出兼金重币,从之去。曲折十余里,始至公主第,下骑祗候。王先持贽入。久之,出,宣言:“公主召某御史。”即有数人接递传呼。侍御伛偻而入,见高堂上坐丽人,姿貌如仙,服饰炳耀;侍姬皆着锦绣,罗列成行。侍御伏谒尽礼,传命赐坐檐下,金碗进茗。主略致温旨,侍御肃而退。自内传赐缎靴、貂帽。既归,深德王,持刺谒谢,则门阖无人,疑其侍主未复。三日三诣,终不复见。使人询诸贵主之门,则高扉扃锢。访之居人,并言:“此间曾无贵主。前有数人僦屋而居,今去已三日矣。”主仆丧气而已。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 悉:详尽 B自晨及夕,不得一间 间:一会儿(的时间) C既归,深德王,持刺谒谢 既:以后 D使人询诸贵主之门,则高扉扃锢 诸:众位、各位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有一人衣冠华好,近与攀谈唯求则非邦也与B 家人曰:“何托而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侍御喜,即张盛筵即赐百金赏,不肯效牛马D 宜急往,误则相见无期矣持刺谒谢,则门阖无人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某御史家人,偶立(于)市间 B越数日(王)始至,骑骏马甚都 C传命赐坐檐下,(以)金碗进茗 D三日三诣,终不复见(
7、公主)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行骗者用心险恶、设置圈套的一组是 渐问主人姓字、官阀某侍郎系仆阶进家人喜,问其居止今得少隙,宜急往,误则相见无期矣前有数人僦屋而居,今去已三日矣主仆丧气而已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骗子租来豪宅,设计多种角色相配合,迷局环环相扣,终于得计。 B设局者先后蒙骗了御史、侍御、公主三人,可谓“一箭三雕”。 C御史企图谋求靠山的“覆翼”,利令智昏,以至于损失白银千两。 D骗子得逞,与“仕途险恶,显者皆附贵戚之门”的政治环境有关。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宝初年宁王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
8、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 (取材于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7分)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陆游与前妻唐氏在一次春游中在沈园相逢,晤谈之后而作此词。鲛绡:“鲛”是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人,其泪珠能变成珍珠。亦作“蛟人”。“鲛绡”就是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A“红酥”形容女性肤色,从“红酥手”可以想见美好的仪态。B“东风恶,欢情薄”是说春风猛烈,好景不常,欢情难
9、再。C“泪痕红浥鲛绡透”描写悲苦的情态,“红浥”是红色的面庞。D当年的海誓山盟虽然记得,但难以托付给锦绣华丽的图书。E全词最后三个“莫”字,是说不要再见面了,表现绝望之情。 答:【 】【 】这首词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全词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多从女性角度着笔,如迢迢牵牛星结尾:“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先写所见:“大江东去, , ”一句,气势恢宏,声情并茂。既为“怀古”拉开了序幕,又为抒情奠定了基调。窦娥冤“滚绣球”中的唱词“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10、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 ”,是受压迫者对黑暗的世间究竟有无公道可言的根本怀疑。劝学用“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这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整合班级教学整合班级教学,就是以虚拟教室整合现实中的课堂。现实课堂,指传统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有条件的课堂可实现“一人一机”,每人都能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通常课堂也可以没有计算机,学校公用计算机的数量可以保证学生课外使用。虚拟教室,指和现实课堂的教师、学生完全相同的教学交互平台。在这里,教师拥有一个教师网页,每个学生各拥有一个学生网页,师生凭借资源和网络交
11、互功能的支持,开展数字化教学活动。这样的“虚拟教室”,应按一定的技术标准统一开发。教师只要能掌握相当于上网收发邮件的技术,即能应用。现实课堂与虚拟教室的教学方式不同。现实课堂,教师和学生是如过去那样凭借教学用书开展面对面、口耳相传的教学活动(当然也可凭借计算机上课),虚拟教室所开展的则是数字化教学活动。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的整合,就是这种数字化教学活动和面对面、口耳相传的教学活动互动互补,融为一体。这里的必要条件是:二者须由一体化的资源来支持。教学用书不仅兼有对数字化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资源库的核心部分。这样,虚拟教室的教学与现实课堂的教学就可互为补充虚拟教室的教学成为现实课堂所不可缺少
12、的准备、延伸、扩展,现实课堂的教学则是虚拟教室所不可缺少的准备、延伸、扩展。这样,即使“现实课堂”没有使用计算机,它也属于信息化时代的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自然也属于信息化的语文教学。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化”,在于数字化行为对非数字化行为的优化,而不是取代。把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一切行为全部数字化、虚拟化,是不恰当的。师生当面,口耳相传,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的暗示,眼神语气中的魅力,氛围场合的效应,并不都是数字化所能取代的;纸介质书本的载体作用,也不是网络全都代替得了的。当然,若因此而低估了数字化教学的革命意义,同样是错误的。 (取材于顾德希用信息技术推进语文课程的整体优化)14 下列理解或推断,不
13、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然传统课堂不能都做到计算机进班级,但学生常有公共机房可用。 B应用虚拟教室的难度并不高,教师能掌握上网收发邮件的技术即可。 C现实课堂也可凭借计算机上课,但仍然是面对面、口耳相传的教学。 D教学活动仅依靠数字化是不够的,必须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方式结合。 答:【 】15下列关于“虚拟教室”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教师拥有的教师网页和学生各自拥有的学生网页的集合。 B凭借网络资源和网络功能的支持所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C按一定的技术标准统一开发的,供教学所用的交互平台。 D可实现一人一机,每人都能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的课堂。 答:【 】16第五段为什么说现实课堂没有使用计算机,
14、也“属于信息化时代的课堂”? 答: 17教学的“数字化行为”和“非数字化行为”的优点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答: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楼兰的忧郁三千多年前的楼兰,曾有环境学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树者实行“罚马”“罚牝牛”。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城的富裕和繁华;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当沙暴卷来并湮埋这座城市时,无处逃生的楼兰人的惊恐与绝望。当我穿行在辽阔的西鄂尔多斯荒原,当我行走在沟壑纵横、山
15、塬破碎的甘肃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当我站定在漫漫无际的腾格里沙漠之中时,我总在想,仅仅是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吗?我在宁夏采访时发现,贫苦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生钱的惟一办法是挖甘草,老师赞扬某某女童能艰苦读书是因为该女童能吃苦挖甘草,赞扬该父母能供女孩念书也是要领我参观满屋子的甘草。人们居然不知道这一代又一代的挖甘草已经把宁夏整个的生存环境给毁得面目全非。历史上的宁夏不是今天这样被沙漠和秃岭紧紧包围。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这里什么时候变成“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呢?年月我在青海采访时得知,那个周长为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从七十年代
16、以来每年水位下降至厘米,致使一些地方如今已露出了沙丘、形成了半岛。年前,我到达过青海湖。那时,望着湛蓝湛蓝的湖水,我把它比做大退却时遗落的一滴伤心的泪水,抑或是地球在山崩地裂地自我嬗变时留下的一份蓝色纪念。那时,我很诗意很浪漫。年后我又一次站在青海湖边,望着一天天一年年减少的湖水,我就想,当这滴泪水彻底干涸时,当这份忆念彻底泯灭时,地球将怎样抖动它的愤怒呢?那一刻,我很忧郁也很恐惧。沙坡头是滕格里大沙漠南端紧逼黄河的连绵沙山,东西长十几公里,在黄河北岸堆积成高达百米的沙坝,这里曾经流沙纵横,平均每个小时出现一次沙暴。沙漠每年以至米的速度向黄河方向推移。我想,如果沙坡头不出现一个固沙林场,不走来
17、一批献身于治沙事业的专家和工人,黄河在这里早已成为地下河!那条抻长的京兰铁路不知已被湮埋过多少次!年沙坡头建立了固沙林场。走来了专家,走来了工人农民。他们在茫茫沙海里安营扎寨。他们创造了米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那些草方格的草用的是麦秸或稻草秸。然后,他们又抢墒在草方格里播进草或灌木。年不懈的努力,年生与死、成功与失败的搏斗,终于在沿铁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沙山上布下了一张绿色巨网,这张网宽近千米、长近公里,形成纵横几万亩的固沙林带。昔日吞村毁舍、席卷大地的黄沙被绿色巨网牢牢捕获,再也未能逞凶。绿色巨网曾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沙暴的袭击,但安然无恙。在沙坡头沙漠边沿高高地耸立着一座碑,那上面记载着年
18、联合国命名沙坡头固沙组织为世界家最佳治沙单位的表彰内容。仰望那座沙漠中的丰碑,我感受着一种悲怆和震撼:这是人类对命运抗争的纪念。回眸南望依然喘息着、挣扎着穿越沙漠的黄河,我就想,我们的“生存教育”应该添加这样的内容,我们的老师应领孩子们常来沙坡头看看。告诉他们我们生存环境的危机与艰难,不能再砍树、铲草皮、挖树根了!告诉他们沙暴曾经湮没了楼兰、尼雅;可沙暴只仅仅湮没楼兰、尼雅么?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父母;让他们长大了,告诉自己的孩子。(取材于梅洁散文集一只苹果的忧伤)1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末问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甘肃、宁夏地区已经步了楼兰后尘。 B在宁夏,一些农
19、村教师没有意识到挖甘草是严重破坏当地环境的行为。 C第四段末的设问表明,作者并不了解宁夏生态恶化的具体转变时间。 D作者1988年到青海湖时感到诗意、浪漫,1998年则感到忧郁、恐惧。E沙坡头固沙林场成功地挡住了滕格里沙漠对黄河以及京兰铁路的威胁。答:【 】【 】19解释加点词语在文本中的特定含义,联系语境,说明加点词语在语言使用方面有何特点。(6分) 我把它比做大退却时遗落的一滴伤心的泪水(3分) 答: 地球将怎样抖动它的愤怒呢(3分) 答: 20本文开头写楼兰古国时连续两次描绘“可以想象”出的情景。这样写,起到了那些作用?(4分) 答: 21文章结束时表达了对“生存教育”的具体建议。请联系
20、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样写的效果是什么?(4分) 答: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22.指出下面一段话中使用有误的标点符号并改正。(3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口号,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错误:原为 应为 错误:原为 应为 错误:原为 应为 23.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4分)中学的许多课程,可以用诗文名
21、句风趣地加以说明或议论。比如,生物课:“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物理(实验)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如: 。再如: 。24教育部门打算推行一项计划,目前中小学的部分教材由学校单独登记、统一编号,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不乱写、不乱画、不标记、不署名,学期末统一回收,回收后采取图书借阅管理方式,进行防疫消毒后,供下一届学生继续使用。请你选以“某某工程”的形式为该计划命名。并写一句话,写明这样命名的理由或对这一名称的点评。要求:所起名字与计划内容贴切,易于理解和宣传。所作说明或点评准确、简明、得体,不超过30字。(5分)名称: 工程说明: 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一、(本大题共5小题
22、,每小题3分,共15分)1C2D应为:A旋律 互联网/B痉挛 发轫/C候车室 朝秦暮楚3C应该用“出现”(可以与少数“人物”搭配),不能用“涌现”(大量出现,不能与少数“人物”搭配)。/应该用“仍然”(表示转折,与上文“但”搭配),不能用“必然”(表示事理上确定不移,从上下文来看,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应该用“昙花一现”(表示时间短暂,与下文“片刻的温馨和宁静”协调一致),不能用“亦真亦幻”(表示美好而未必真实,与上文内容相矛盾)。4BA主语成分残缺,应为“80%的人”或“近80%的退役运动员”。“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的困扰”语序不当,导致语义不明,应为“正不同程度地面临问题的困扰”。“纷纷就这
23、一问题” 语序不当,应为“就这一问题纷纷”C“网络”与“组织年轻人”搭配不当,应为“一群通过网络组织起来的年轻人” D“(历史人物的)故事、立场、感情”并列不当。5. A唐代的律诗和绝句统称近体诗。近体诗比古体诗的体裁要求更严格。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D“诸”应为“之于”合音词7B疑问代词,谁,什么(人)。A介词,“跟”,“同”。/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可译为“吗”。C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D承接连词,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24、,可译为“就”“便”。(或理解为副词“立即”“马上”亦可。)/转折连词,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8D应为“王”(自称姓王的人)9A10B御史和侍御是同一个人,“公主”也是假扮的,不是被蒙骗的对象。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1天宝初年/宁王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评分参考 “/”为必断处,对6处得5分,对5处得4分,对4处得3分,对3处得2分,对2处得1分,对1处不得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5分为止。12C、D“泪痕红浥鲛绡透”是说泪水和着红色的胭脂,把手帕都湿透了。浥:湿润。(“渭城朝雨浥
25、轻尘”)。“锦书难托”是说心中的相思之情难以用书信传达。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一般指妻子写给在外的丈夫的信。(“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第一问:上阙(片)第一层,记述了词人与唐氏在沈园相遇(回忆与唐氏游沈园)的情景。表现词人与唐氏之间的柔情、婚姻生活的幸福。第二层,表现美满姻缘被拆散,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感情的折磨。下阙(片),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情状,表现“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痛苦。第二层,再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双方的痛苦、绝望的心情。(2分。能答出具体情境,意思对即可。)第二问:表现词人与唐氏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26、2分。意思对即可。)1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字,该句不得分。4道题全答,依前3题评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4B15CA、B表述没有扣住关键属性“教学交互平台”,不准确;D说的仍然是现实课堂。16此时的现实课堂已经与虚拟教室实现整合,二者均由一体化的资源来支持,虚拟教室成为现实课堂的准备、延伸、扩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7数字化行为:突破时空限制,更好地利用资源(资源库),实现网络交互功能。(2分,答出其中2方面即可。)非数字化行为:师生当面,口耳相传
27、,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的暗示,眼神语气中的魅力,氛围场合的效应。(1分,答出其中一方面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A CA项,“甘肃、宁夏地区已经步了楼兰后尘”的说法外延过大;C项,从下文看,作者没有解答“生态恶化的具体转变时间”的意思,问句意在强调生态变化之剧烈。19“一滴伤心的泪水”这里指青海湖。作者运用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以人喻物,用“一滴”表现湖水之少,用“伤心的泪水”表现青海湖“大退却”时的无奈和伤感。(3分。含义1分,修辞特点及作用2分,言之成理即可)“抖动”这里是“表现”“表达”的意思。作者运用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用愤怒得发抖的人类动作表现愤怒至极的大自然
28、形象,表现作者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担忧之情。(3分。含义1分,修辞特点及作用2分,言之成理即可)20(作者引领读者想象楼兰城的富裕和繁华、楼兰人的惊恐与绝望。)通过形象、细致的刻画,突出了作品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通过盛与衰的强烈对比,引发读者的警醒与思考。(4分,两方面内容各2分。若回答其他作用,言之成理即可)21(示例)第一问:结尾处立足于“生存教育”,发出面向全民、面向未来的呼吁,呼应了第三段作者在宁夏采访时发现的教育缺失。直接歌颂了治沙者与命运抗争、挽救生存环境的功绩。告诫后人,要有环境危机感。第二问:这样写,直抒胸臆,悲怆和震撼之情强烈;切中时弊,立意深远,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深刻的
29、印象。(第一问2分,说出其中一方面,意思对即可。第二问2分,言之成理即可)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22.错误:原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应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错误:原为 团结,友谊,进步,和谐, 应为 团结、友谊、进步、和谐、 错误:原为 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于 应为 和平的理想。(或:)我们同属于23 (示例:)语文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音乐课: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美术课: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
30、足。/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历史课:念往昔,繁华竞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地理课: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化学(实验)课: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数学课: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体育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所对应的课程有关(允许谐音借用)且名句书写无误,每句2分。)24示例:教材循环(传递、流传)工程:教材被多名学生循环使用,充分挖掘了教材的使用价值。/一书(本)多用工程:物尽其用,体现了节约型社会的特点,应该大力弘扬。/薪火相传工程: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传递中体现节约的美德。(名称内容贴切,易于理解和宣传,2分。说明或点评准确、简明、得体,3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