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些致病真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726091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些致病真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某些致病真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些致病真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某些致病真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6期第32卷 短篇论著 作者:朴英兰 李冬梅 王文莉 李若瑜 王端礼 单位:李冬梅 王文莉 李若瑜 王端礼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朴英兰现在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甘泉医院皮肤科,200065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建立一种比其它常规方法更为快速、稳定的体系,以协助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菌株:共收集临床株56株,包括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乳酒念珠菌、毛孢子菌和新生隐球菌。另外,ATCC模式株7株。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及构巢曲霉各1株。外瓶霉4株。均为北京医科大学真菌研究中心保存菌株。对照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支原体和4份健康人血DNA标本。 (二)模板DNA的制备:①酵母菌DNA制备:首先于10mL酵母浸膏培养液基中接种一个事先在平皿上培养48h的单菌落,37℃温室中振荡培养48h,再用微波法提取酵母菌DNA。②临床标本DNA提取:1mL血+混合物1mL离心2min,弃上清液加1mL0.05mol/LTrispH7.50.01mol/LMgCl2,2min离心,重复2次。弃上清液加入DNaseI缓冲液300~500μL。37℃孵育15min。加300μL0.01mol/LEDTA,85℃30min。2min13000r/min离心,弃上清液。然后用微波法提取酵母菌的DNA。曲霉和外瓶霉DNA采用氯化苄法提取。 (三)细胞色素P450L1A1基因序列引物:14406CATAACTCAATATGGCTATT,14407CTTTTGACGACATGATTCGA,DHATGGGTGGTCAACATACTTC, 1558TACATCTATGTCTACCACC,ITSⅠ区引物ITS1TCCGTAGGTGAACCTGCGG,ITS2GCTGCGTTCTT CATCGATGC。 (四)目的片段PCR扩增:PCR反应体积为25μL,反应程序为95℃3min→95℃1min→55℃1min→72℃1min(35个循环)→72℃3min。然后取反应产物10μL在2%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分析,照像。 二、结果 (一)真菌通用引物(ITS1 ITS2):应用ITS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我们从所有受试真菌DNA中均获得阳性PCR扩增产物,出现预期的148bp~478bp唯一条带。见图1。 上图1~4为曲霉,5~8为外瓶霉。下图1~8为白念珠菌,M为标记 1 真菌通用引物ITS1 ITS2 (二)应用DH-1558念珠菌属特异引物:根据实验中的摸索其扩增产物出现多条非特异性条带,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应用14406/14407白念珠菌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白念珠菌均出现243bp的特异带,见图2。另外,在相同条件下,近平滑念珠菌2条带,季也蒙念珠菌2~4条带,热带念珠菌2条带,克柔念珠菌与新生隐球菌均出现1条特别弱的带。但白念珠菌的带型明显有别于其它念珠菌,使念珠菌种特异性引物首先能鉴别出临床发病率最高的白念珠菌。 1~5白念珠菌,6~8近平滑念珠菌,M为标记 2 细胞色素P450L1A1白念珠菌特异性引物14406/14407 (四)血标本的检测:采用撒菌方法,血液来自健康志愿者,白念珠菌倍比稀释(106~101个菌)后加入血液中,DNA提取所需时间约6h左右,经PCR扩增出现与预期结果相同的条带。在血液中60~70cfu/mL即可出现阳性结果。阴性对照株应用上述引物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三、讨论 有文献报道选用编码rRNA基因的可变区设计引物,扩增ITS2区,我们亦选用ITS为扩增片段,用ITS1、ITS2为通用引物,与基因数据库的有关序列进行比较,所有菌株均扩增出1条清晰的DNA带型,片段为150~480bp之间,与预期结果一致。在扩增时引物浓度也尤为重要,ITS1∶ITS2=50/(1~2.5)pmol/μL时条带才会出现,否则其PCR结果检测不稳定。 我们根据Buchman等1994年报道,从中选择了细胞色素P450L1A1基因片段DH-1558为属通用引物,同时与啤酒酵母、白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P450L1A1基因序列相比较:用引物分析软件分析这对引物发现,在上游引物间有一发夹结构,在下游引物的3′端亦有一发夹结构,去除了下游引物3′端的两个碱基AC后,发夹结构就消失了。与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酿酒酵母比较,引物在其它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错配。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扩增产物出现较多条带,摸索多种不同浓度的比例仍未能扩增出预期所需条带。 卫生部部属院校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资助课题 参考文献 1 Goodwin DC, Lee SB.Microwave miniprep of total genomic DNA from fungi,plant,protists and animals for PCR. Biotechniques,1993, 15:438. 2 Zhu H, Jun F, Zhu LH. Isolation of genomic DNA from plant, fungi and bacteriol using benzyl chloride. Nucl Acid Res,1993, 21:5279. 3 Vernon FK, Connie WW, Thomas GT, et al.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P450 lanosterol demethylase gen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NA,1997,6:529- 537. 4 Chen C, Vemon FK, Thomas GT, et al.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cytochrome P450 lanosterol 14α demethylase gene from Candida tropicalis. DNA,1998, 7: 617-627. (收稿:1999-01-29修回:1999-05-07) 网址: 第 3 页,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