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代名言警句赏读2.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723329 上传时间:2025-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名言警句赏读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名言警句赏读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名言警句赏读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名言警句赏读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索普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早读课材料之一班级: 姓名: 古代名言警句赏读1.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语见荀子。知:同“智”。意思是:聪明并且喜欢向别人请教,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2.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见:同“现”。意思是,书多读几遍,道理自然就懂了。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见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4.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要作出错误的判断。5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语见战国策。意思是,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鉴。6.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语见战国策。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意思是:丢失了

2、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迟。这句话比喻出了事故或犯了错误之后,如果及时想法补救,还可以防止再受损失。7.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见屈原离骚。曼曼:即漫漫,长、远的样子。修:长。意思是:道路是那么遥远,但我仍将到处追求真理。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朱砂,红色颜料。意思是:接触朱砂,就会染红;接近黑墨,就会沾黑。现在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容易变好;接近坏人,容易变坏,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语见论语。意思是,有错就改正,无错加以自勉。现指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见论语。意思是,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必然

3、会有眼前的忧虑。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语见老子。意思是,能够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达的人。这就是说聪慧明达的,既能知人,又有自知之明。1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站在河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编结鱼网准备捕鱼。比喻空想无济于事,只有实干才有希望。13. 泰山不让土壤,故有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语见秦代李斯谏逐客书。让,辞让,拒绝。就,造成。意思是,泰山有了土壤才会那么高大,黄河、沧海对大小水流不加区别一概容纳,才会变得那样深。比喻一个国家拥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才会越来越强大;一个人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才会变得聪明。14. 人固有一死,或

4、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见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或,有的人。鸿毛,大雁的毛。这句话比喻有的人死得很有价值,有的人死得毫无价值。1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见老子。意思是行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在用来比喻:宏伟的事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或用来说明,攀登科学高峰重在打好基础。 1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语见韩非子。意思是,千里长的河堤,可能由于蝼蛄蚂蚁的洞穴而崩溃。现在常用来比喻,忽视微小的漏洞,可能造成大祸,启示人们懂得防微杜渐的必要性。 17. 言必信,行必果。 语见论语。果:果断,坚决。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行动一定要果断。现在用来表示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实践

5、自己的诺言。1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见论语。善:把做好。利:使锋利。器:工具,器具。意思是,工匠要想把活做好,必先把工具磨得锋利。现在用来比喻要把事情办好,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也用来说明工具合适,方法对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语见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不学习就能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习获得成功。现在用来说明学习很重要,激励人们刻苦钻研,勤奋读书。2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语见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腰,引申为恭敬谨慎。瘁:劳累。意思是,恭敬而谨慎地去做,竭尽劳苦,到死才罢休。这表现了诸葛亮忠诚辅佐刘禅的决心。现在用来赞美革

6、命者为革命事业奉献最大的力量,直到牺牲生命为止的高尚精神。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见三国志。勿:不。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这两句话是刘备临终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诏”。现在用来告诫人们,坏事很小,也不能去做;好事不大,也应该去做。2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语见孔子家语。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2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句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意思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现在常用来比喻:宁可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决不丧失气节而

7、苟活。24. 业精于勤,荒于嬉 。语见韩愈进学解。嬉:戏耍。意思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刻苦勤奋,荒废在于嬉戏懒惰。现在用来勉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上进,不要上进,不要堕落,荒废时光。2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见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指书本。绝:极,彻底。躬行:亲身实践。这两句诗现在用来说明,学习知识不能只靠书本,要联系实际,亲身实践。26 .山雨欲来风满楼 意思是,山雨就要来了,整栋楼中充满了山风。描写出山雨来临以前风满楼的情景。现通常用这句诗来形容:一件大事即将发生前所显示的预兆与前奏。2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意思是,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

8、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以玉喻人,以琢玉喻学习,以“成器”喻“成行(xn)”,比喻恰当贴切。28.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语见尚书。亏,欠缺。篑(ku),盛土的筐。意思是,堆积很高的山,因为只差一筐土而未成功。这句话意在说明,即使是很小的缺点,也会影响结果。现在常用来警戒人们不要因事情接近成功而自满,以致功败垂成。2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见杜甫的诗。意思是,熟读万卷书,写起文章才得心应手,如有神助。读书要下苦功,后句写作文自有其乐。这是诗人实践的体验。3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语见礼记学记意思是,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切磋,就会知识浅簿、见识短浅。古人学习,很注意同学、朋友

9、的观摩、切磋,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我们应该记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31.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语见孟子,意思是,做事情应有所考虑,有所选择,应该做而且做得到的就去做,否则,就不做。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分散时间,分散精力,则往往一事无成。32.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语见诗经意思是,小心谨慎,好像面临深渊,好像在薄冰上行走。这里是用“临深渊”“履薄冰”时的心情来比喻处事谨慎的态度。33.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语见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如网。后用以比喻国法。恢恢,宽广的样子。意思是,天道的网宽广无边,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10、后世用以形容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无处逃避。34.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子,只能看到它的一个斑纹。用来比喻眼光狭窄,所见有限;也可能以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体。35.近水楼台先得月。 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的照射(近水处无树木遮掩,或因水光的反射,所以近水楼台先得到月色)。比喻由于靠近某人或某物,优先获得利益或照顾;也用来讽刺利用某种方便,非法占有利益的行为。3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语见论语。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行。现在用于说明人必须讲信用;也用来警告某些不遵守诺言的人,必将暴露其虚伪面目,为众人所唾弃。3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见

11、诗经。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琢出玉器。原指别国的贤才也可以为此国所利用。后多用来比喻借助朋友的批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借助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3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知,即“智”。意思是,对同一个问题,仁者看了说是仁,智者看了说是智。现在用来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39.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语见孟子。恒,经常。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恭敬他。4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见孟子。第一个“老”:动词,尊奉;第二、三个“老”:名词,长辈。第一个“幼”:动词,爱抚;第二、三个“幼”:名词,儿童。意思是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现常常引用来宣传树立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