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 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历史部分(共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本资料来自历史风云网管理员打字
12、(2009年全国卷一,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名 C.谥号 D.行业
13、(2009年全国卷一,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14、(2009年全国卷一,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15、(2009年全国卷一,15)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16. (2009年全国卷一,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处是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17. (2009年全国卷一,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8.(2009年全国卷一,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19.(2009年全国卷一,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20.(2009年全国卷一,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除数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查严
21.(2009年全国卷一,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2.(2009年全国卷一,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一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23. (2009年全国卷一,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坑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料来自历史风云网管理员打
字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52分) 本资料来自历史风云网管理员打字
37.(2009年全国卷一,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家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
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波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39.(2009年全国卷一,39)(2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l2分)
⑶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1分)
⑷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
⑸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8分)
⑹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 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A 13.B 14.C 15.C 16.B 17.B 18.A 19.A 20.D 21.C 22.D 23.D
第Ⅱ卷(共2大题,共52分。)
非选择题
37.(1)特点: 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 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2)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3)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39.(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2)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