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章 PLC程序设计基础
3.1 PLC的编程语言
3.1.1 PLC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
IEC 61131-3标准的5种编程语言:
(1)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2) 梯形图(Ladder Diagram);
(3) 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
(4) 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
(5) 结构文本(Structured Text)。
图3-1 PLC的编程语言
图3-3 梯形图 图3-4 功能块图与语句表
图3-5 梯形图
“能流”(Power Flow)只能从左向右流动。
3.1.2 梯形图的主要特点
3.2 FX系列PLC梯形图中的编程元件
3.2.1 基本数据结构
1.位元件
X:输入继电器,接收外部触点和电子开关输入给PLC的开关量信号。
Y:输出继电器,用于从PLC输出开关量信号,去控制外部负载。
M(辅助继电器)和S(状态继电器):PLC内部的运算标志。
用二进制数1和0来表示位元件的两种状态。
2.字元件
8个连续的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Byte),16个连续的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Word),两个连续的字元件组成一个双字(Double Word)。字的最高位(第15位)为符号位,正数的符号位为0,负数的符号位为1。
3.2.2 FX系列PLC的性能指标
3.2.3 输入继电器与输出继电器
图3-6 输入继电器与输出继电器
3.2.4 辅助继电器与状态
1.通用辅助继电器
2.有保持功能的辅助继电器
3.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00(运行监视):RUN模式时为ON;STOP模式为OFF。
M8002(初始化脉冲):仅在M8000由OFF变为ON状态时的一个扫描周期内为ON。
M8011~M8014分别是10ms、100ms、1s和1min时钟脉冲。
M8005(锂电池电压降低)。
4.状态(State)是用于编制顺序控制程序的一种编程元件。
图3-7 断电保持功能 图3-8 波形图
3.2.5 定时器
1.通用定时器
图3-10 定时器
图3-11 输入电路断开后延时的电路
2.累计型定时器
图3-12 累计型定时器
3.2.6 内部计数器
1.16位加计数器
图3-13 16位加计数器 图3-14 加/减计数器
2.32位加减计数器
3.2.7 高速计数器
1.高速计数器(HSC)概述
2.一相高速计数器
图3-15 一相高速计数器 图3-16 AB相高速计数器
3.两相双向计数器
4.A-B相型双计数输入高速计数器
5.高速计数器的计数频率
3.2.8 数据寄存器
1.通用数据寄存器
2.保持型数据寄存器
3.特殊数据寄存器D8000~D8255
5.外部调整寄存器D8030和D8031
6.变址寄存器V0~V7和Z0~Z7
3.2.9 指针与常数
分支、子程序使用指针P,中断使用指针I。
K表示十进制常数,H表示十六进制常数。
3.3 FX系列PLC的基本逻辑指令
3.3.1 LD、LDI、OUT指令
图3-18 LD、LDI与OUT指令 图3-19 AND与ANI指令
3.3.2 串联指令与并联指令
图3-20 不推荐的电路 图3-21 OR与ORI指令
图3-22 ORB指令
图3-23 ANB指令
3.3.3 堆栈指令与多重分支输出电路
图3-24 堆栈与分支输出电路
图3-25 二层栈多重分支输出电路
3.3.4 边沿检测指令
图3-26 脉冲输出指令
图3-27 边沿检测触点指令
3.3.5 置位指令与复位指令
图3-28 置位复位指令
图3-29 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复位
3.3.6 其他指令
图3-30 主控指令
图3-32 INV指令 图3-33 双线圈输出的处理
3.3.7 编程注意事项
图3-34 梯形图的优化设计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