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05156
第一章 导言
一、填空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 ,它是一条表明在 既定的条件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曲线。
2、选择包括 、 、 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问题。
3、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解决的问题是 ,中心理论是 ,研究方法是 。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 、 、 。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解决的问题是 ,中心理论是 ,研究方法是 。
7、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8、是否以一定的 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的重要区别之一。
9、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 。
10、经济学根据其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和 ;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和 。
11、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 、 、 、 。
12、理论的表述方式有 、 、 、 。
二、选择题
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3、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
A、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B、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合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6、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7、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8、实证经济和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研究方法的不同
B、研究对象的不同
C、研究范围的不同
9、在研究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内生变量是:( )
A、政府政策的变动
B、人口的变动
C、收入的变动
10、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 )
A、利率的变动
B、产量的变动
C、政府政策的变动
三、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
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6、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
7、经济学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
12、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
13、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
14、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15、“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16、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17、1993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 )
18、1992年的农业生产总值是存量。( )
19、1993年12月31日的未回储备量是流量。( )
20、1993年的出口量是流量。( )
21、假说就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 )
四、问答题
1、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什么?绝对性又指什么?
2、什么是选择?它包括哪些内容?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那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之处?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5、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分为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这两种区分的依据是什么?
6、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哪些内容?理论的表述方式有哪些?
7、如何理解假设在理论形成中的重要性?理论以某些假设条件为前提,说明了什么?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