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要历史时期的划分和换算方法.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91745 上传时间:2025-0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历史时期的划分和换算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重要历史时期的划分和换算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重要历史时期的划分和换算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经常分不清一些具体历史时期的划分界线,也不知道如何换算古今纪年。如“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民国八年是公历的哪一年?”等,而这种考察历史时间的题型经常出现,学生因不知道时期的具体划分界限,不知道换算公式,所以答题是经常出现错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更好的掌握历史时间,我把历史时期的划分和换算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归纳。 一 时期的划分 每一世纪往往分为几个时期。一般有三种划分:(1)前期和后期;(2)早期、中期、晚期;(3)初期、末期。具体划分年代的界限,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习惯用法。大体分期如图: 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20世纪的早期或者说20世纪初期、20世纪前期。 1997年香港回归发生在20世纪的晚期或者说20世纪末期、20世纪后期。 1861年美国内战就发生在19世纪的中期或者说19世纪后期。 而公元前则正好相反。 如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就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晚期或者说是公元前3世纪末期、公元前3世纪的后期。 公元前771西周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就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的初期或者说是公元前8世纪前期、公元前8世纪的早期。 二 时间的换算 1. 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历纪(公元后):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近代史上同样还出现。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几年。那么干支纪年和公历纪年如何换算? 首先了解什么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我们把10天干和12地支的序数分别看作1—10和1—12。 即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其次 我们又知道公元4年时甲子年(即公元后第一个甲子年与公历年的差是3) 这样就得出干支纪年和公历的换算公式。 1式 (公历年数-3)÷10,除不尽的整余数十天干的序数。 2式 (公历年数-3)÷12 ,除不尽的整余数是地支的序数。 1式余1的是甲,余2是乙-----除尽的是癸。 2式于1是子,余2是丑-------除尽的是亥。两式余数的对应干支配搭就是这一年的干支名称。 例如求1894年的干支名称,如上式: 1式:(1894-3)÷10=189----余1,1是天干甲的序数。 2式:(1894-3)÷12=157----余7,7是地支午的序数。 所以1894年是甲午年。 2. 民国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换算: 因1912年为民国元年,与公历年数的差是11,所以换算成公元年数很方便。 具体公式是:民国年数+1911年=公历年数;反过来 公历年数--1911年=民国年数 例如:民国二十六年,即26+1911=1937,为公元1937年。相反减去11即可,如1945年,为1945-1911=34,即为民国34年。以此类推,民国八年就是1919年;1949年就是民国38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