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简答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机制如何?答:法定准备金率为Rd,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即通过派生存款创造货币,从中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而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和法定准备金率有关,法定准备金率越大,乘数就越小,说明商业银行吸收的每一轮存款中可用于贷款的份额就越小,由于贷款转化为存款,因而,下一轮存款就越少。而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非自愿失业的三种主要类型是什么? 答:非自愿失业的三
2、种主要类型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经济摩擦;两个特征:一是短期的或过渡性的;二是经济无法避免摩擦性失业,因而经济中总存在一定的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失业是长期的;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经济周期波动。哪些因素限制着财政政策的效力发挥?(政策局限性)答:最主要的是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还有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一般挤占的程度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奥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些经济学家用奥肯定
3、律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经济体的存货有什么功能?考察经济体计划存货与实际存货的关系有何意义?答:存货的功能包括管道功能和缓冲功能,前者可以使厂商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进行,缓冲功能则是通过存货的调整影响市场均衡。当实际存货大于计划存货,经济则存在衰退压力;反之经济存在膨胀压力。总需求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用GD
4、P衡量经济的真实福利有哪些方面的缺陷?答:GDP在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时存在的主要缺点包括:1. 有些对福利有影响的产品和服务因不计入市场从而难以计入GDP,如地下经济活动、家务、志愿者的服务等。2. GDP是用具体的金额来衡量的,而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与其金额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产品品质很高,给人们带来很大福利,但随着技术进步价格越来越低,如计算机。3. 环境的污染和恶化没有计入GDP,但这些造成福利的下降。4. 闲暇也无法计入GDP,但闲暇会带来福利的增加。简述相对收入假定的主要内容。答:理论提出者:杜森贝利 基本观点: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原因:消费受到过去消费水平和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
5、结论:消费与收入长期维持一固定比例,长期消费曲线为从零点出发的直线,短期消费曲线有截距。棘轮效应: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容易随收入下降而减少消费。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什么?答:当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时,国民收入增加了,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但LM曲线即货币供给未变,因而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因此,均衡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在索罗模型中,经济稳态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答:人均储蓄率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sy=(n+)*k人均储蓄率就是储蓄率与人均收入的乘
6、积 sy资本的广化就是人均资本与人口增长率及折旧率之和的乘积,(n+)*k人均储蓄率与资本广化的差叫做资本深化,资本深化为0是经济稳态增长 (图见p696)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如何?答: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而言,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而且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征收铸币税,将财富从居民转移到政府手里。简述失业的影响。答:失业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主要是影响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失业者将从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失业
7、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消失了。从产出角度来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如何?答: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或者美联储等货币发行机构通过买进债券/央票换出货币增加货币存量(LM右移),或者卖出债券/发行央票,减少货币存量(LM左移)。主要通过调节利率进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因为利率影响投资,再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根据凯恩斯观点,如何理解“充分就业失业率”?答:自然失业率也称充分就业失业率,它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8、。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答: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要通过货币供给量、利率的调整来影响公众和企业的资产选择,从而间接地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等中间变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总量。这就是研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意义。所谓货币政策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最终目标是指诸如通货膨胀、失业(或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平衡等。利率、货币供给、信贷增长率则是实现最终目标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包括: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等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
9、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答:GDP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它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GDP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因为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其市场价值。用增加价值方法计算产品价值2、是市场价值,而非产量。包括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劳务的价值。3、指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4、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出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如何?答:再贴现率是商行将其贴现的
10、未到期票据向央行申请再贴现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变动,直接反应了央行的政策意向,提高再贴现率即紧缩银根,降低则意味着银根松动,对短期市场利率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货膨胀的债权债务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如何?答:通货膨胀使得债务人偿还的债务缩水,使得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如何理解反失业和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安全区域”?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替换关系(trade-off),即可以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失业率的下降;或者用一定失业率的上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下降。由此形成社会可容忍的失业率
11、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组合。在此组合之内。称为安全区域。经济周期包括哪些阶段?答:经济周期是经济体系经历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衰退阶段特征为:1,购买减少2,对劳动需求下降3,产出下降4,厂商利润下滑扩张阶段与此相反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机制如何?答:法定准备金率为Rd,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即通过派生存款创造货币,从中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而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和法定准备金率有关,法定准备金率越大,乘数就越小,说明商业银行吸收
12、的每一轮存款中可用于贷款的份额就越小,由于贷款转化为存款,因而,下一轮存款就越少。而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哪些因素限制着财政政策的效力发挥?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包括:1、政策时滞。微观主体对政策信号的反应时间较长。如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利益集团的阻挠。比如税收的增加和减免。3、预期因素4、挤出效应 简要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P629=e(U-U*)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
13、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即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GDP与GNP有什么关系? 答:若定义国外支付净额(NFP)为本国要素在世界其他各国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NP=GDP+NFP。经济体的存货有什么功能?考察经济体计划存货与实际存货的关系有何意义?答: 存货的功能包括管道功能和缓冲功能,前者可以使厂商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进行,缓冲功能则是通过存货的调整影响市场均衡。当实际存货大于计划存货,经济则存在衰退压力;反之经济存在膨胀压力。说明财富影响消费的机理。答:一是财富可以转化为收入流量,二是财富改变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