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对社会大众影响的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社会实践 组长: 组员: 目录1、 调查的社会背景2、 调查的实施阶段3、 调查问卷4、 调查结果展示5、 调查报告 中国目前的现状和国情(个人观点)1、 美国的威胁 美国谋求世界的霸权,已非一朝一夕,并已有成功的模式。中国的快速发展,让美国神经紧张,中国在克林顿时代使美国的战略伙伴,现今成了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以后将在一切的领域对中国加紧压制,在这个超级大国的全力压制之下,中国的战略生存空间将面临巨大挑战,毕竟美国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庞然大物,美国根本政策的转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将产
2、生深远的影响。日本问题、东海问题、台湾问题无不是美国最好的武器。2、 本国内部的诸多矛盾 中国经济改革已二十多年,在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若不能合理的解决,势必造成不稳定。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不相称;教育问题较多;卫生体系不健全;社会不公平显著;收入差距拉大。公平总是相对的,所有的社会都不可能绝对公平,但当不公平已经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我们仍把上面的话当作借口而加以忽视,社会积累起太多的不满,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在0.4到0.5之间(1995年是0.45)。按
3、照一般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表示较为合理;0.4以上表示差距偏大。因此现在应当强调保持社会公平,更多地关怀低收入群体,关怀弱势群体。 调查的实施阶段本组成员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调查:1、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须严格遵守安排按时完成每一个目标,定时总结。2、有问题有困难做到及时解决。组长在各个方面进行督组,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3、在必要时通过询问老师等方式获取帮助。4、参与社会调查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发放对象为社会大众。发放范围是赣州市中心。对市民发放问卷80份,调查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以下是我们的工作安排表:日期
4、工作安排 第四周 确定研究课题 第六周 撰写开题报告、分配组员工作 第九周 作开题报告 第十一周 发放调查问卷并作数据整理 第十四周 查找资料、阶段整理 欢迎参与调查问题1:.您感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性 ( )A很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问题2:你身边的人是否熟悉马克思主义 ( )A熟悉 B不熟悉 C不清楚问题3: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纷呈复杂,马克思主义应不应该成为指导思想( )A应该 B不应该 C说不清问题4:您认为马列主义是否过时?(单选题) ( ) A是 B否 C说不清问题5:您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否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众多问题? ( )A是 B不是 C说不清问题6:是否同意改革开放把
5、社会主义改没了,越来越改向资本主义这一看法? ( )A同意 B不同意 C其它 问题7: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A、继承和发展 B、完全是两回事 C、说不清 问题8:您认为下列哪种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A、西方主流文化 B、马克思主义文化 C、儒学文化 D、说不清问题9: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 )A、既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 B、只是意识形态 C、说不清问题10: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经济制度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A、是 B、否 C、说不清问题11您对我国能否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充满信心 B、较有信心 C、没有信心
6、 D、说不清问题12:您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民主”、“自由”价值观的目的是:( )A、使这些国家的人民享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B、推行西方畸型的民主政治模式C、说不清问题13:您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吗?( )A、是 B、否 C、说不清问题15:您认为做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践行工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多选题)( )A、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理论宣传和教育队伍B、 确保宣传、教育和科研单位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C、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贯彻、落实和践行情况与领导干部的考核和晋升联系起来D、建立各级表彰和奖励制度,增加资金投入E、以小
7、学、中学和大学为重要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贯彻和践行与青少年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F、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加大对各种错误价值观的批评问题17:您的学历 ( )A、研究生 B、大学(本科或大专) C、高中(或中专)D 、高中以下问题18:您的年龄 ( )A、19岁以下 B 、2030岁 C、3140岁 D、4150岁E、51岁以上 调查结果简述1、少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好的认知了解,超过3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系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调查数据显示,5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系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28.6%的受访者认为没有系统接触过,而17.2%的受访者对此“不太清楚”。受访
8、者学历与理论认知的自我评价密切相关。初中及以下学历受访者认为自己系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占6.3%,而研究生学历受访者的这一比例为77.8%(。受访者学历越高,选择“系统接触过”选项的比例越高。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受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有显著效果。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调查显示,4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其中学历越高的、年龄较低的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越高,认知也更加准确。这说明该理论传播的影响面很大。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学历越高,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也越高.3、对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一些矛盾的认识比较理
9、性受访者在面对理论与现实呈现的客观反差时,39.4%受访者认为“理论本身很好,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执行层面的问题”;32.3%的受访者认为“理论本身很好,执行也算得力,问题在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说明人们对理论与现实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基本能保持理性。4、调查显示,在回答有关“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作用”时,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义,但需要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不同学历的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指导意义的认识,随着学历程度的提高而向更积极的方向变化。比如,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
10、义,但需要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占18.8%,而大专生和本科学历的受访者的这一比例达到50%以上,研究生学历的这一比例高达70%。这一结果说明:学校教育在提高公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性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对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持积极和肯定态度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值得关注的是,也有少部分的受访者认为“主义并不重要,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就行”,进而表现出与当今时代实用主义思潮流行相吻合的态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社会大众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调查报告 调查的核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在社会主
11、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前提是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一、马克思主义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先要弄清的是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什么?换句话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什么东西需要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立场、观点和方法?还是基本原理或具体理论和结论?这个问题看似抽象模糊,其实不然。研究马克思主义,断章取义和实用主义的做法是不行的,只会割裂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体系,其方法论与立场观点和原理是相一致的,比如唯物史观,既是方法论,又是最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如阶级分析
12、法,有人说过时了,有人认为,“共产党宣言中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个论断显示是一个具有明显局限性的论断。尽管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加了一个注释,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但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的探索、思考逐渐成熟的。再比如共产党宣言中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在今天已显然不合时宜,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现代股份制企业作为世界主流企业形式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已基本上不复存在。”如果真如作者所说的那样,那么,
13、其结果就是,要么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错误的,要么资本主义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不再是初级阶段。而现实显然并非如此。也许人们会说,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也放弃了斗争哲学,建设和谐社会,阶级分析法也过时了。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需要弄清楚的是,不是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错误,而是我们搞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哲学是错误的。因为,阶级分析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析法,分析的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问题。这也是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是马克思主义?这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和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验证的问题。
14、这既是理论工作者的重任,同时也是在实践中真正有效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问题。3、如何解决话语的不一致性。最突出的就是传统文化的话语、马克思主义话语还有流行的时代(西方)话语之间存在的张力。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和合精神在表象上存在张力。如何使这些话有效地融为一体,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持马克思主义话语独立性,首先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4、如何把握时代精神的问题。 不是“创新”两个字就解决得了的。根本的是如何创新的问题。比如普世价值的讨论,你尽可以说,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代表了时代精神,但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创”的不好,就不是
15、马克思主义。总之,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顺,本身在理论上就存在着难点。理论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不彻底,就不可能掌握群众。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实践困境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矛盾,也就是利与义的矛盾。市场经济讲自利、利益是最大化,成功的标志是获得、占有、金钱和物质至上。社会主义价值讲奉献、合作。2、后现代价值观对人们的冲击:后现代讲个性、差异,特殊,在这样一个时代,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真理性的东西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上的有效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
16、践的统一。三、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问题,即途径、方式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需要真学真懂真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解释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实践,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靠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实践。因此,没有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不行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所取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就涉及到理想信念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有非常大的关系。其次,要有一批真正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工作者。我们都负有这一重任。再次,就是大众化的具体途径和形式。有一个现实必须注意,当代大众化的对象与以往不同,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大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甚至是相当高的教育的具有自主意识的公民,要让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要使理论具有说服力,最根本的是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个问题不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摆在口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