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弋阳二中高二年级(上)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先秦诸子百家》第一单元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主备
邵国祥
辅备
周世佳、李文强、郑辉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疏通文意,积累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联系现实,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题,探讨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难点
联系现实,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题,探讨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重要文言词句的落实翻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疏通文意,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一、根据预习,课前自主完成以下预习检测题
1.指出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子路从而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边
止子路宿 止:使……留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给……吃(饲)
见其二子焉 见:使……拜见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保持纯洁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是鲁孔丘与( )
而谁以易之?( )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
植其杖而芸( )
使子路反见之( )
3、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子路行以(之)告(子)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4、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字词句你不理解,请列在下面。
二、课堂解疑:
1、仪封人请见 引见
吾未尝不得见也 拜见
从者见之 引见
子见夫子乎 看见
见其二子焉 介绍,引见
使子路反见之 拜见
2、是鲁孔丘与 判断词
是知津矣 这个人
是鲁孔丘之徒与 判断词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样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判断词
3、重要句式
而谁以易之 宾语前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固定句式
吾非斯人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固定句式
晨门曰:“奚自?”
4、文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列举
长沮、桀溺耦而耕 修饰关系
而谁以易之 通“尔” 你
耰而不辍 承接关系
歌而过孔子 修饰关系
已而,已而!……殆而!语气词
趋而辟之 修饰关系
子路从而后 转折关系
植其杖而芸 承接关系
子路拱而立 修饰关系
杀鸡为黍而食之 承接关系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转折关系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转折关系
三、诵读巩固
四、课堂巩固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字。
吾见相如必辱之 看见
项伯即如见沛公 会见
亮见权于柴桑 拜见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使往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接见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墨子》推荐,介绍,可以引申为引见。
北邀当国者相见 会晤
汝真女子之见 见识,见解
图穷而匕首见 出现
军无见粮 《项羽本纪》 现成的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殆”字。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危险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 为政》 疑惑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大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也有解释为“迷惑”)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近,接近
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乃今用之,可乎? 近,接近,几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
3、解释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长沮、桀溺耦而耕 修饰关系
而谁以易之 通“尔” 你
耰而不辍 承接关系
歌而过孔子 修饰关系
已而,已而!……殆而!语气词
趋而辟之 修饰关系
子路从而后 转折关系
植其杖而芸 承接关系
子路拱而立 修饰关系
杀鸡为黍而食之 承接关系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转折关系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转折关系
4、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是”字。
觉今是而昨非 对,正确
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认为正确,肯定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样
是鲁孔丘之徒与 判断词
是知津矣 这个人
5、翻译下列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谁以易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