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师2011年新版习题集(完整版)第五章 测量心理学1关于测量,正确的是()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测量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描述事物的属性答案:B(基础知识P353)2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答案:A(基础知识P354)3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量表。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答案:A(基础知识P355)4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变量。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答案:B(基础知识P
2、355)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A、相等单位 B、绝对零点 C、等级 D、可以做四则运算答案:C(基础知识P355)6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A、错误 B、不确定 C、正确 D、不存在答案:C(基础知识P355)7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量表是()。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答案:D(基础知识P355)8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上进行的。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答案:B(基础知识P35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心理测量就是将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构成的项目集,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后的数量化系统B、心
3、理测量就是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C、心理测量就是对心理的某方面品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地观察和综合评价D、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答案:D(基础知识P355)10关于测验的客观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B、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C、要有绝对的标准 D、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答案:C(基础知识P357)11下列属于正确的测验观的是( )。A、测验万能论 B、测验无用论C、
4、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D、心理测验尚不完善答案:D(基础知识P360)12()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A、高尔顿 B、比内 C、卡特尔 D、奥蒂斯答案:B(基础知识P363)13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研究。A、本土化 B、数量化 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D、大量测验答案:A(基础知识P364)14()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A、团体 B、常模团体 C、受测人群 D、样本答案:B(基础知识P365)15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A、100或500 B、800或1000 C、20或50 D、30或100答案:D(
5、基础知识P366)16全国性常模,样本量一般要在()之间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答案:B(基础知识P366)l7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 )。A、代表性 B、特殊性 C、相关性 D、可比性答案:A(基础知识P366)18取样是指从(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答案:C(基础知识P366)19随机号码表法是( )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答案:A(基础知识P366)20系统抽样又称为()。简单抽样 B、分组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答案:D(基础知识P
6、366)21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答案:C(基础知识P367)22()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常模 B、常模分数 C、分数 D、导出分数 答案:A(基础知识P367)23.常模分数又叫( )。导出分数 B、原始分数 C、粗分数 D、总体分数 答案:A(基础知识P367)24发展常模就是( )。发展模型 B、个人的分数 C、团体的分数 D、年龄量表 答案:D(基础知识P368)25在( )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7、年龄 B、态度 C、性别 D、人格 答案:A(基础知识P368)26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的范例是( )。 贝利发展程序表 B、皮亚杰发展程序表 C、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D、比内发展程序表答案:C(基础知识P368)27按照葛塞尔研究的婴儿行为变化的顺序,( )周的婴儿能使头保持平衡。A、4 B、16 C、28 D、40答案:B(基础知识P368)28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概念的研究。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守恒 答案:D(基础知识P368)29皮亚杰发现,儿童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 )岁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 )岁时才会掌握重量守恒;( )岁时才具有容量守恒概念。
8、A、2、3、4 B、4、5、6 C、5、6、7 D、7、8、9答案:C(基础知识P368)30.( )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比内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内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瑞文量表答案:A(基础知识P368)31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3题,6岁组通过2题,7岁组通过l题,其智龄为( )。4岁3个月 B、4岁6个月 C、5岁 D、5岁2个月 答案:C(基础知识P369)32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得35分,那就是说,该儿童的算术年级当量是( )。5年级水平 B、6年级水平 C、7年级水平 D、8年级水
9、平 答案:B(基础知识P369)33( )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百分点 B、四分位数 C、百分等级 D、十分位数 答案:C(基础知识P369)345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 )。低 B、高 C、相等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基础知识P369)35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既可以由原始分数计算百分等级,又可以由百分等级确定原始分数。通过这样的双向方式编制的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就是( )。四分位数 B、十分位数 C、百分位数 D、百分位常模 答案:D(基础知识P369)36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 ) 、( )和( )对应的三个百分数分
10、成的四段。A、25%、50%、75% B、5%、65%、95% C、15%、55%、85% D、35%、65%、95%答案:A(基础知识P370)37十分位数( )为第一段。A、1%10% B、91%100% C、50%60% D、10%20%答案:D(基础知识P370)38在计算标准工分数的公式中SD为( )。任一原始分数 B、样本平均数 C、样本标准差 D、标准分数 答案:C(基础知识P370)39Z=A+Bz式中Z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整数 B、小数 C、负值 D、分值 答案:C(基础知识
11、P370)40当以50为平均数,以l0为标准差来表示时,通常叫( )。Z分数 B、T分数 C、标准九分数 D、离差智商 答案:B(基础知识P370)41标准九分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它是以( )为平均数,以( )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A、5、2 B、6、3 C、8、5 D、10、7答案:A(基础知识P370)42标准十分,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A、6、2 B、5.5、1.5 C、6、1.5 D、7、1.5答案:B(基础知识P370)43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A、12、5 B、11、4 C、10、3 D、9、2答案:C(基础知识P370)44
12、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准分数是( )。离差智商 B、T分数 C、标准九分 D、Z分数 答案:C(基础知识P370) 45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线性的 B、非线性的 C、直接的 D、间接的 答案:B(基础知识P370)46( )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常态化 B、线性化 C、百分制 D、分布均匀 答案:A(基础知识P370 )47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但在实践中发现,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
13、低的方法缺乏不同( )儿童间的可比性。A、性别 B、来源 C、出身 D、年龄答案:D(基础知识P371 )48比率智商( IQ )被定义为( )与实足年龄之比。生理年龄 B、真实年龄 C、心理年龄 D、智力年龄 答案:C(基础知识P371 )49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 )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不同步 B、同步 C、成比例 D、成反比例 答案:A(基础知识P371 )50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 ),标准差定为( )。A、100、16 B、100、15 C、100、14 D、100、13答案:B(基础知识P371 )5
14、1(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离差智商 B、比率智商 C、百分等级 D、标准九分数 答案:A(基础知识P371 )52. 是( )的计算公式。A、比率智商 B、标准分数 C、标准差 D、离差智商答案:D(基础知识P371 )53. 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 )相同或相近时才可以比较。A、标准差 B、平均数 C、标准分数 D、原始分数答案:A(基础知识P371 )54.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 ),有时也叫常模表。A、转换表 B、分布表 C、对照表 D、都不是答案:A(基础知识P373 )55.测验的使用者利用(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
15、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转换表 B、分布表 C、对照表 D、都不是 答案:A(基础知识P373 )56.( )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而可以直观的看出受试者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相对的位置。条形图 B、直方图 C、剖面图 D、都不是 答案:C(基础知识P374 )57. ( )指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受测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答案:A(基础知识P376 )58. 信度只受( )的影响。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恒定效应 D、概化理论答案:B(基础知识P376 )59. 随机误差越大,信度( )
16、。越高 B、不变 C、越低 D、不确定 答案:C(基础知识P376 )60.信度是以信度系数为指标的,信度系数是一种( )。无关系数 B、相关系数 C、决定系数 D、参照系数 答案:B(基础知识P376 )不同的信度反映( )的不同来源。 分数 B、相关系数 C、测验误差 D、系统误差 答案:C 基础知识(P377)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受测者的特点而异, 一般是( )周适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 )个月。A、12、4 B、24、6 C、46、8 D、68、10答案:B 基础知识(P377)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 同一群
17、体,然后求得受测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 )上的等值性。A、时间 B、题目 C、评分 D、内容 答案:D 基础知识(P377)64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受测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 )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A、原测验与新测验之间 B、所有条目之间 C、题目与分测验 D、两半测验答案:D 基础知识(P378)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两半测验 B、所以题目 C、题目与分测验 D、分测验 答案:B 基础知识(P378)66.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
18、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 )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A、0.70 B、0.80 C、0.90 D、1.00答案:C 基础知识(P378)67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是,当( )时,测验因不可靠而不能使用。A、070 B、0.700.85 C、0.85 D、 =1.00答案:A 基础知识(P379)“大约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196SE的范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围之外”的描述,其置信区间为( )。 X-1.96SEXTX+196SE B、X-1.96SEXT C、X+1.96SEXT D、X-1.96SEXTX+1.96SE答案:A 基础知识(P379)69某受测在韦氏成人
19、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ll0。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实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该受测者的操作智商( )于言语智商。A、显著高 B、不显著高 C、等 D、低答案:B 基础知识(P380)70. 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 )测验的信度。A、高估 B、低估 C、忽略 D、不清楚答案:A 基础知识(P380)71. 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 )会影响信度系数。A、难度 B、形式 C、信度 D、效度答案:A 基础知识(P381)72. 难度对信度的影响,存在于( )之中。A、人格测
20、验 B、兴趣测验 C、智力测验 D、态度量表答案:C 基础知识(P381)73.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的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A、大 B、低 C、小 D、不变答案:A 基础知识(P382)74.对于速度测验,( )不能按传统的方法估计。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分半信度 D、重测复本信度答案:C 基础知识(P382)75.由于信度与测验长度有关,当一个测验有几个分测验时,分测验的分数与合成分数相比,( )。A、更加可靠 B、不如合成分数可靠C、一样可靠 D、不确定答案:B 基础知识(P382)76.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和程度,或
21、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A、稳定性 B、准确性 C、可信度 D、区分性答案:B 基础知识(P383)77.测量的效度除受随机误差影响外,还受( )的影响。A、随机效应 B、概化理论 C、系统误差 D、相关系数答案:C 基础知识(P383)78.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有效和测验( )。A、未必可信 B、必定可信 C、必定不可信 D、不确定答案:B 基础知识(P383)79.( )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区分效度答案:A 基础知识(P384)80.专家判断法就是请有关专家对
22、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做出判断,看测验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如果专家认为测验题目恰当地代表了所测内容,则测验具有内容效度。因此,内容效度有时又称( )。A、构想效度 B、效标效度 C、区分效度 D、逻辑效度答案:D 基础知识(P385)81在编制测验时,效度是重要的要考虑的特性。如果是编制最高行为测验,除了内容效度,也要求有( )。A、较高的表面效度 B、较好的专家判断 C、较好的外行判断 D、主观性答案:A 基础知识(P386)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其中一种测验是待研究效度的,另一种是已 有效度证据的成熟的测验,但两者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假如相关高,说明新测验所测量的特质确实
23、是老测验所反映的特质。这种方法叫( )。A、区分效度 B、逻辑效度 C、相容效度 D、构想效度答案:C 基础知识(P387)83( )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A、相关法 B、区分法 C、命中率法 D、失误法答案:B 基础知识(P389)84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测验正确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是( )。A、36 B、46 C、56 D、64答案:D 基础知识(P390)在估计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中,xy代表效度系数的平方,即( )。 相关系数 B、信度系数 C、决定系数 D、标准误系数 答案:C 基础知识(P390)
24、?a+X式中,?是( )。 预测的效标分数 B、纵轴的截距 C、斜率 D、测验分数 答案:A 基础知识(P391)87预测效率指数E值的大小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少误差。如一个测验的效度系数为080,E=40,这表明由于该测验的使用,使得我们在估计受测者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 )的误差。A、60 B、50 C、40% D、30%答案:C 基础知识(P39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 )。 A、高 B、低 C、大 D、接近1答案:B 基础知识(P392)89样本团体的性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智力、动机、兴趣、职业和任何有关的特征。由于这些特征
25、的影响,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故测量学上称这些特征为( )。A、测验变量 B、主观影响变量 C客观影响变量 D、干涉变量答案:D 基础知识(P392)90效标测量本身的可靠性如何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效标测量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 )。A、区分度 B、常模 C、信度 D、效度答案:C 基础知识(P393)91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用P代表。P值越( ),难度越低。A、大 B、小 C、低 D、接近0答案:A 基础知识(P394)92在能力测验中,通常需要一个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在非能力测验(如人格测验)中,类似的指标称( )。 A、流畅性 B、灵活性 C、通俗性 D、相似性
26、答案:C 基础知识(P394)93在200个学生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l20人,则该项目的难度为( )。A、0.1 B、0.2 C、0.4 D、0.6答案:D 基础知识(P394公式)在370名受测者中,选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受测者各有100人,其中高分组有70人答对第l题,低分组有40人答对第l题,则第l题的难度为( )。 A、0.35 B、0.45 C、0.55 D、0.65答案:C 基础知识(P394公式)数学测验的第7题满分为l5分,该题考生的平均得分为96分,则该题的难度为( ) A、0.64 B、0.55 C、0.43 D、0.21答案:A 基础知识(P395公式)对于选择题来说,难
27、度P值一般应该( )概率水平。 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确定 答案:C 基础知识(P395)如果受测者样本具有代表性,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其测验总分应该接近( )分布。 正偏态 B、负偏态 C、峰态 D、常态 答案:D 基础知识(P395)项目( )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受测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答案:B 基础知识(P396)鉴别指数的计算步骤为( ):(1)确定高分组与低分组,每一组取答卷总 数的27;(2)按测验总分的高低分排列答卷;(3)分别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4)计算D值。(1) (2) (3) (4)
28、B、(1) (3) (2) (4) C、(1) (4) (3) (2) D、(2) (1) (3) (4)答案:D 基础知识(P396)100、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L.EBel)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D为( )时,说明该项目差,必须淘汰。A、0.19以下 B、0.200.29 C、0.300.39 D、0.40以上答案:A 基础知识(P397)101.区分度的取值范围介于( )之间。A、-2至+2 B、-1至+1 C、-1至0 D、0至+1答案:B 基础知识(P397)假如项目得分与实际能力水平呈正相关,则区分度为正值,相关系数越大,区分度( )
29、。 越低 B、越高 C、中等 D、不确定 答案:B 基础知识(P397)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度 (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度高。中等 B、一般 C、高 D、低 答案:C 基础知识(P398)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以( )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受测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偏态 B、负偏态 C、峰态 D、常态 答案:D 基础知识(P398)为保证测验中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进而保证整个测验对受测者具有较高的区别能力,各题难度应该在( )之间。 A、0.500.10 B、0.500.20 C、
30、0.500.30 D、0.500.40答案:B 基础知识(P395)一般来说,测验的用途可分为两类,即( )。 显示和预测 B、描述和诊断 C、选拔和预测 D、样本和标记 答案:A 基础知识(P399)( )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 心理测验的对象 B、心理测验的用途 C、心理测验的动机 D、心理测验的目标答案:D 基础知识(P400)关于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直接翻译国外测验题目 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D、临床观察和记录答案:A 基础知识(P401)关于编制简答题的原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将
31、其操作化 B、宜用问句形式 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 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A 基础知识(P404)关于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B、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答案混合排列 D、注意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答案:C 基础知识(P405)在心理测验实施中,主测者和受测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受测者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关系,叫( )关系。 A、协调 B、朋友 C、帮助者与被帮助者 D、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答案:A 基础知识(P412)112一般来说,大多数( )是不受时间限制的。A、最高作为测验 B、速度测验 C、典型行为测验
32、 D、智力测验答案:C 基础知识(P413)113.关于对测验环境条件的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完全遵从测验手册对环境的要求 B、安排测验材料C、记录下任何意外的测验环境因素 D、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答案:B 基础知识(P413)受应试动机影响较小的测验是( )测验。 A、成就测验 B、智力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 D、投射测验答案:D 基础知识(P414)115( )会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A、过高的焦虑 B、适度的焦虑 C、一点焦虑也没有 D、过度抑郁答案:B 基础知识(P414)116( )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
33、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受测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A、应试动机 B、焦虑倾向 C、反应定势 D、应试技巧答案:C 基础知识(P415)117在编制是非题时,“是”、“否”题大致相等或答“否”题略多,是控制( ) 的有效方法。A、求“快”与求“精确” B、肯定定势 C、喜好较长选项 D、喜好特殊位置 答案:B 基础知识(P415)118.在测验编制过程中,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 )时,就可以控制喜好特殊位置定势的影响。A、相等 B、较多 C、较少 D、大答案:A 基础知识(P416)119测验中,有些受测者认为选项长、内容多,一般是正确答案,在无法确定何者正确时,有偏好
34、长选项的反应定势。在编制测验时,只要我们尽量使选项的长度( ),就不难避免这类问题。A、长一些 B、内容多一些 C、不定 D、一致答案:D 基础知识(P416)120.关于如何使评分尽可能地客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及时而清楚地记录反应的情况 B、评分者自由地把握评分的尺度C、要有记分键 D、对照记分键,对反应进行分类答案:B 基础知识(P416)121测验分数一般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如在韦氏智力测验中,通常是用测得的IQ值加减( )(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来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A、16 B、15 C、5 D、2答案:C 基础知识(P417)122不能把分数
35、( ),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我们说,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A、绝对化 B、神化 C、固定化 D、变成一个点答案:A 基础知识(P417)123为了使不同测验分数可以相互比较,在经典测验理论的指导下,测验等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叫百分位等值法;一类叫线性等值法。线性等值法就是用相同的( )作等值的基础。A、方差 B、百分点 C、百分等级 D、标准分数答案:D 基础知识(P418)二、多项选择题124、测量的元素包括( )。A、 事物 B、 数字 C、 法则 D、 描述答案:ABC (基础P353)125、
36、测量所用的数字具有( )。A、 区分性 B、 序列性 C、 等距性 D、 可加性答案:ABCD (基础P353)126、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要素是( )。A、 量表 B、 参照点 C、 等级 D、 单位答案:BD (基础P354)127、参照点有两种( )。A、 绝对零点 B、 相对零点 C、 绝对定点 D、 相对定点答案:AB (基础P354)128、测量所用的单位,好的单位应具备有( )条件。A、 确定的大小 B、 相同的意义 C、确定的意义 D、相同的价值答案:CD (基础P354)129、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答案:
37、ABCD (基础P354)130、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 )运算。A、 加 B、 减 C、 乘 D、 除答案:AB (基础P355)131、心理测量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有( )。A、 外显性 B、 间接性 C、 相对性 D、客观性答案:BCD (基础P356)132、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智力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投射测验答案:ABC (基础P357)133、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 文字测验 B、 智力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操作测验答案:AD (基础P357)134、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
38、A、 文字测验 B、 客观测验 C、 投射测验 D、 非文字测验答案:BC (基础P358)135、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 、操作测验 B、文字测验 C、 个别测验 D、 团体测验答案:CD (基础P358)13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 最高行为测验 B、 典型行为测验 C、 主观测验 D、 客观测验答案:AB (基础P359)137、正确的测验观包括( )。A、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B、 做心理测验时,态度要正确C、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D、 “一考定终身”说明心理测验最重要答案:AC (基础P359)
39、138、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有( )。A、 态度量表 B、 智力测验 C、 人格测验 D、心理评定量表答案:BCD (基础P360)139、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FGalton)的主要贡献有( )。A、 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B、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C、 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D、 创立了积差相关法答案:ABC (基础P362)。【解析】:积差相关法是高尔顿的学生创立。14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A、 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
40、文献中B、 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C、 为智力测量制定了常模D、 认为心理测验应有普遍的标准答案:ABD (基础P362)141、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在( )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A、 操作测验 B、 团体智力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 D、 人格测验答案:ABCD (基础P363)142、常模团体的选择一般包括( )。A、 确定测验目标 B、 确定一般总体 C、 确定目标总体 D、 确定样本答案:BCD (基础P365)143、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 )。A、 群体构成的明确界定 B、 对群体具有代表性C、 样本量大小要适当 D、 具有新近性答案:ABCD (基础P365)144、实际工
41、作中,样本量大小适当须从( )等方面考虑。A、 经济 B、 实用 C、 尽量大 D、 减少误差答案:ABD (基础P366)145、抽样的方法一般有(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组抽样 D、 分层抽样答案:ABCD (基础P366)146、按照样本大小和来源,常模可以分为( )。A、 全国常模 B、 区域常模 C、 特殊常模 D、 标准分常模答案:ABC (基础P367)147、导出分数的特性包括( )。A、 与原始分数等值 B、 具有意义 C、 等单位 D、 具有参照点答案:ABCD (基础P367)148、发展顺序量表可以告诉人们,某儿童的发育与其年龄相比( )。A、
42、 超前 B、 滞后 C、 正常 D、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 (基础P368)149、葛赛尔发展程序表按月份显示儿童在( )等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A、 运动水平 B、 适应性 C、 语言 D、 社会性答案:ABCD (基础P368)150、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 )。A、 智力商数 B、 智商 C、 智力年龄 D、 智龄答案: CD (基础P368)151、百分位常模包括( )。A、 百分等级 B、 百分点 C、 四分位数 D、 十分位数答案: ABCD (基础P369)152、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 )。A、 百
43、分等级 B 、四分位数 C、 百分点 D、 百分位数答案: CD (基础P369)153、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常见的标准分数有 ( )。A、 标准十分数 B、 T分数 C、 标准九分数 D、 离差智商答案: ABCD (基础P370)154、标准分数可以通过( )得到。A、 线性转换 B、 非线性转换 C、 调整 D、 变化答案: AB (基础P370)155、离差智商的优点是( )。A、 建立在统学的基础之上B、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C、 表示的是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D、 以上描述都不
44、对答案: ABC (基础P371)156、( )相当于84的百分等级。 A、 1.00的z分数 B、 60的T分数C、 115的韦氏离差智商分数 D、 70的T分数答案: ABC (基础P373)157、常模的构成要素为( )。 A、团体分数 B、原始分数 C、导出分数 D、对常模团体的有关具体描述答案: BCD (基础P367)l58、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A、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小 B、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C、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大 D、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答案: BD (基础P377)159、估计信度的方法一般有(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评分
45、者信度答案: ABCD (基础P377)160、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受测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叫( )。A、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稳定性系数 D、分半信度答案: BC (基础P377)161、如果复本信度考虑到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且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 )。A、重测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复本信度 D、稳定与等值系数答案: AD (基础P377)162、复本信度的缺点包括( )。A、如果测量的行为易爱练习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B、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C、能够避免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D、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分困难的答案: ABD (基础P377)16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B、所有的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C、人的多数心理特征,如智力、性格、兴趣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间隔一段时间,不会有很大的变化D、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答案: ABCD (基础P376-378)164、rxx为信度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