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动车辆维修保养预防措施
1目的及适用范围
运输部车辆维修发生的不合格以后或部领导认为有必要时,根据本程序要求识别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
2职责分配
2.1管理者代表主持,设备管理科具体负责机动车辆设备维修保养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2各有车段、队(科室)参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工作程序
3.1在下列情况下运输部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制订预防措施并实施:
a.车辆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情况,纠正措施已落实,相关部门要对类似或相近的情况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不合格;
b.部主任或管理者代表认为有必要对木某些方面进行潜在的不合格 分析;
c.车辆外委维修时,为减少和避免维修过程的不合格存在,造成车辆潜在故障,在安排车辆维修时,相关人员要跟车监修,以防隐性不合格存在。
d.车辆维修出厂时,严格按照标准组织验收以免将问题车辆通过验收。
e.日常维护及一级维护各单位要加强巡检、监检工作,杜绝三检造成的车辆不合格现象。
3.2各段、队(科室)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和工序(班组)对潜在的维护与修理不合格的可能及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形成正式《预防措施方案》,报设备管理科。
3.3设备管理科对设备维修保养预防措施方案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批,下达实施。
3.4设备管理科收集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各种数据和信息,按方案要求进行评价,填写《预防措施评价表》,报管理者代表审阅。
3.5所有记录和资料在预防措施实施验证通过后统一整理,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4质量记录
6.1机动车辆点检记录
6.2设备缺陷与隐患台帐
6.3设备检修台帐
6.4设备润滑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