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新课程与现行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 安徽亳州一中 从民考试显差距,理科拖后腿2002年9月,亳州市谯城区城区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之一,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而同时,谯城区农村及三县(涡阳、利辛、蒙城)未实行课改。今年这些课改毕业生和非课改毕业生同时升入高中。这些学生混合编班。而我省尚未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初中新课程与现行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出现了问题。两个多月过去了,不少课改生反映:数理化成绩有些跟不上,学习相对吃力,尤其物理:上课常听不懂,课后练习不会做。期中考试更显露了课改生的差距,各班总分排名前30名(总人数70名左右,课改生、非课改生各占一半)者,课改生寥寥无几。高一(19)班(实
2、验班65人),前30名只有8人是课改生,而后20名倒有17名课改生。学生、家长、老师均不满意,老师感到“课改生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学生认为自己成了“实验品、牺牲品”。家长认为孩子出现了不应有的反差:初中的“尖子生”成了高中的“差生”。但是课改生也有优点,他们知识面宽,学习讲究互助,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很快可以得出正确结论,课堂上发言积极,参与意识强等。高中教学与课改初中不衔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3、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和教学大纲有很大出入。初中物理课改教材删去了一部分内容,降低了一部分内容的要求,删去的内容如:力学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非平衡力的概念;液体内部压强的定量计算(公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浮力产生的原因;功的原理;抽水机和水泵。电学:简单的电现象,电量的概念;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电功的公式;焦耳定律;保险丝的规格及选择;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热学: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热力学温标。其它:火箭;放射性现象。如降低要求的内容:力学长度测量中对估计数字不作严格要求;力的概念;力的图示;滚动磨擦;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大气压强规律。电学电流的概念(无确切定义);超导;磁铁的吸铁和指向性。其它:凸透镜成像的条件。课改教材知识点较浅,课改生所学知识不系统,知识储备不足,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对知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些难题连见都没见过。而现行高中教材,在教学内容、课程理念、知识要求和评价体系上,仍主要针对非课改生。再加上现行高考物理考试内容及要求未降低,这就使得课改生进入高中学习相应知识时出现了很大困难。另一方面,高中教师对初中课改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高中与课改初中在教学方式上有冲突。课堂上,一些课改生保留着上课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的习惯,但高中过于强调纪律,遵循教学计划,对要求发言
5、的课改生视而不见,让课改生很不适应。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影响学生的物理成绩,甚至影响高考。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措施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组织高中物理教师到初中课改区观摩学习,了解新课程标准和课改教材,借鉴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确立教学目标,对课改生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教学方法,适当降低难度。2、 发扬初中新课程在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方面取得的成果,注重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面向全体,关注课改生和非课改生的特点,既降低前者的学习台阶,又引导后者,改进学习方式。3、 学习借鉴初中新课程的评价形式,把教学评价变成教学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进一步促进高中教学方式的有益转变。4、 改变高中评价体系。课改生高中遭遇“水土不服”,有关专家对此一针见血:初中尝试素质教育,高中依然追求应试能力,要想“衔接”好,关键是评价体系要改变。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课改生无法逃避应试教育的压力,在高中阶段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尽快实施高中课程改革,高考命题改革更要迅速跟进。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安徽省初中新课程与现行高中课程教学衔接指导意见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初高中物理新教材的教学衔接网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