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之我见 白云于壬辰年十有一月初二,吾师予以作文于阅之章“谈中国诗”后,因于其后,故名为“中国诗之我见”,因钟书先生之妙笔,吾实不敢提笔作之,迫于时,情于理,将其完成,故献丑于此。幼时,吾曾诵读诗歌,似“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为第一首明之诗,物景相互为之衬托,意味深且悠。儿时之诗,恰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假借日午,鉴于举行,悟1其情,明2知理,实乃中国诗之妙处。童时,“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其举,视其心,观其绪,寄情于句,寄人于爱,爱之大者,母爱其为首也。而今,诸如曾经,诗涯仍在,细水长流,今我3并非昨我,写诗源于新,吾尝试之也,寄情于笔,墨,还情于纸张。钟书先生道:中国诗缺其变,乏其缓,创新如此之甚也,悲矣。而逻辑之密无所匹敌,实乃实情。中国之诗,幻于其中,妙于其理。飞湍瀑流,涓涓细流,易于笔尖,换于情理。笔锋之妙,无可剔4也,中国诗乃其国之骄5,乃其族6之标。注释:1 悟:使动用法,使领悟。2 明:使动用法,使明白,懂得。3 我:此处泛指我们,为当代中学生。4 剔:挑剔。5 骄:骄傲。6 族:名族,此处为华夏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