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应试教育培养闭门造车、蝉音鼓噪的人才
——论中国教育之弊病
[摘要]中国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制度历经二三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可谓是十分完善了,但这只是“科举八股文”的延伸和拓展,这项制度的封闭性、格式性、程序性、机械性以及按部就班性决定了其绝不可能通过自身改革的方式取得进步和真正的发展。教育和学术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学以致用,而绝不是高能考试扫描机。“革故鼎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中国教育的真正出路。
[关键词] 革故鼎新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革故鼎新 真才实学 学以致用 封闭性
格式性 程序性 机械性 考试扫描机
开放,自主的学术氛围是当前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为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现在高分低能的人太多啦..... 本科毕业失业的宅男女不胜枚举,另外自从恢复高考一来,上千高考状元中无一人是各界精英。美哈佛大学至今为止拒绝录取我国高考状元已达600多人次。
高考中可以适度放宽答题标准,答案可以宽松一些,不必要求的百分百,因为考生不是复印机和扫描机,适度提高答题的答案可以允许考生有自已的想法,可以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完全来源于书本,有能力者可以提出自己观点,有说服力,可以驳倒考卷者,不必一定和标准答案完全一样,重在真才实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当前教育理论与实际脱节,闭门造车,培养学生社会问题的解决,教学中不要一味的填鸭,死记硬背,而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主,去除格式化。程序化,敢说真话实话,不搞官话、套话,空洞无物的格式化答案和标准,改卷时可根据考生实际水平给予亮分(各界专家、精英共同商议决定),从而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教育的真实目的在于培养真才实学,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现在虽说:理论指导实践,但那都是蝉音鼓噪,书中如何说我就如何写,毫无自己的看法,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解决教育的实质才算成功的教育,教育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他们小则可以建设自己的事业,成就辉煌人生,大则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当下我国领土尚未完全统一,邻国战争不段,各种利益纠缠交接,稍有不慎便会有动荡或破坏各方利益的可能,而且美国、韩国、日本不断在搞军演,甚至要在我黄海旁的公海进行军事联合演习,他们的用意真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我国急需大量高精尖的军事化高科技人才和战略、高层参谋,智囊团,为强大国防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抵制和彻底击溃来犯之敌,保全主权安宁。
我国当前海防力量较弱,总要受到美国、南海诸国的骚扰和力量上的掣肘,各种偷、盗、强、夺的情况屡见不鲜,国防上的受弱使得我们只得在各方利益中斡旋,以取得自保,如此必不长久。国防需要国防生,他们出生理工科,但当下的教育体系下,理工科状元并非对此高度感兴趣者或愿以此为终身职业者,他们中几乎没几个人是日后这方面的人才。这必然导致我国国防人才的青黄不接。现在的国防人才大多源于上世纪30--50年代,他们是各界精英,我们的神舟五号、六号等总设计师、工程师大多是那个时期的人。他们留学各国,学习各国的精华,他们的技术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军工生产和国防建设。
相比他们,作为80、90后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但是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还能像前辈们一样优秀,前辈们为了祖国建设,可以牺牲自我,我们能吗?各种西方的文化侵蚀我们能正确抵制和批判?事实上,大多数的人不能,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被他们腐蚀,而处于混沌懵懂中,整日迷恋于各种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偷菜、种菜、抢菜等等游戏已深入人心,深深的毒根已扎根于我们心灵深处,无数人在繁华都市和虚拟的网络中醉生梦死,歌舞昇平,自甘堕落,不思进取。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把魔爪深入我们这代人的灵魂中,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奴仆和坚实的跟随者,有一些人已经离不开他们了,“外国的月亮比祖国那都圆”,他们美丑、好坏、耻辱不分,所以要学习“八荣八耻”,更正和引导他们浪子回头、重归正轨道。如此教育制度只会产生更多的毒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80、90后的我们还能出现多少像上世纪30--50年代那样的各界精英人才令人焦虑和担忧。虽说我国的教育是普及教育,但表里不一,它实为考试教育,事事时时处处都在为考试服务,在为分数服务,所谓改革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而已,“唯分论”被人顶礼膜拜,香火鼎盛,虔诚的信众遍及神州大地,不可谓不是世界奇观。就实际情况而言,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哪里还有一点我们自己的思想,所有的都是为考试服务,当今的应试教育随是新中国的教育形式,但其仍是披着旧制度下科举制度外衣而得以生存的,从 表面上看是改朝换代、洗心革面了,但科举的躯壳及灵魂仍旧复活着,相比以前发展更加旺盛,大有锐不可当之势,看来它是“借尸还魂”用到我们身上了。游荡的幽灵生龙活虎、龙马精神,充斥于大地间。学生、教师、专家、学者都大声疾呼改革,但毕竟是被鬼附身了。最终还是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进行了将近20年。我想这应该算是世界奇观之一了吧。
教育就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技多不压身,聚天下之英豪,得天下之贤才,广开言路,海纳百川才可能有盛世中华。
人才的教育上要引导他们包揽群书,提倡强大祖国建设贡献和牺牲自我的精神,唤醒民族的奋发意识和团结一心,抵御强敌,愿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统一而牺牲自我的斗争精神。
纵观全局,教育成败事关全局,国家兴亡,人才辈出才是教育之源、教育之本。
参考文献:
[1]《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教育》
[3]《邓正来:中国高校应试制度“三思” 》
[4]《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历史以及和现代应试制度的区别和联系》
[5]《应试教育的危害、风源、及其治理思路——孙复出》
[6]《赞纠正应试教育的十条禁令 ——中国教育报》
[7]《应试教育存在弊端 中国大学生去外企不到一成 2005年10月13日09:20 胶东在线》
[8]《孩子苦得没道理没价值———人大代表细数“应试教育”危害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09-3-9 8:17:00》
[9]《试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战略的转移: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徐晓云 》
[10]《再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献来源中国知网 》
[11]《应试教育的危害、风源、及其治理思路》
[12]《浅谈_应试教育_的弊端》
[13]《马克思全集》
[14]《决策》
[15] 《当代世界》
[16] 《今日中国·中文版》
[17] 《新闻世界》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