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数学败题集(有兴趣者下载).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65158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败题集(有兴趣者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数学败题集(有兴趣者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数学败题集(有兴趣者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数学败题集(有兴趣者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数学败题集(有兴趣者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www.TopS大家网25 / 26高考数学败题集 我国的高考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这些历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成功、优秀的试题,这在国家公布的“评价报告”、“分析报告、“试题分析”等文中已祥有阐述阐述,同时各地的期刊也不时发表许多专家对优秀试题的领悟与见解,这些都对中学教学及考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命题者而言,纵观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每换一帮人命题,总有一些“重蹈历史覆辙”的不尽人意的试题,这说明仅仅知晓什么样的试题优秀而去照着这个方向模拟、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有哪些经验教训”;同时由于教师职业正在由单纯的教书向教书育人及身兼研究者进行转化,因此对于中学教师及应试的考生而言,

2、考的内容重在把握命题的“度”,不考的内容也需要一清二楚,而这些又得通过一定的教训及得出的一些经验来启示。因此,笔者对历年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搜集而成高考数学败题集。高考数学试题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几度沉浮,而试题的成败又取决于考后的评价,就评价而言,高考试题走过了越来越受社会关注、越来越受社会评价影响的轨迹:原来的高考试题,社会关注评价比较少,因而试题评价形式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这一情况延续到1983年,虽然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些年;之后的19841993年,试题评价有了社会人员的参议,但仍然以国家公布的为主;1994年后,由于社会评价的参议,许多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如:难度、标准分、区分度

3、、信度等),又随着社会参与评价幅度的增大, 1999年,国家将评价报告改成“分析报告”,2002年定下“自主招生”的政策;2003年,高考试题进入以省市为主的自主招生阶段,并逐步向“高校自主招生”转移,相应的评价中心也在逐步向参加高考的高中转移,其中的师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角,而这些评价无疑也会影响今后命题方向,同时更直接的影响着平时教学的检测方向及力度。这样,我们就更有必要对高考试题中的败题加以留意总结了。一、1983年前的高考数学败题 【说明】这一阶段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因此,我们也就国家公布的没有提及优秀的试题来说明。(1951一、13)系数是实数的一元三次方程,最少有

4、几个根是实数,最多有几个根是实数?答:最少是一个,最多是三个 【评析】该题根据实系数复数方程虚数根成对出现得到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在当时并没有在大范围的教材中出现。(1952二、1.)解方程x4+5x3-7x2-8x-12=0解:左式=(x4+5x3-6x2)-(x2+8x+12)=(x+6)x2(x-1)-(x+2)=(x+6)(x3-x2-x-2)=(x+6)(x3-2x2)+(x2-x-2) =(x+6)(x-2)(x2+x+1)=0可得原方程的四根为:【评析】该题分解因式的技巧性过强,多数学生不能完成,竞赛性质太浓19635根据对数表求的值解:【评析】对数值中的符号,当时是否应该、有必要

5、引入中学还在讨论当中,高考就出现了这样符号。结论:研究及有争议的内容不能在试题中出现。1965附加题(1)已知为实数,证明均为正数的充要条件是(2)已知方程的三根都是实数,证明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充要条件是证明:(1)条件的必要性是显然的,因为已知所以立即可得,下面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设是三次方程的三个根,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已知条件有此即由此即可知三次方程的系数正负相间,所以此方程无负根,即方程根均非负;又由可知,方程无零根,故(2)由(1)的证明可知,均为正数的充要条件是于是问题转化为证明为三角形三条边的充要条件为条件的必要性:若为三角形的三边,则由三角形的性质必有于是由此可得即.条件的充分

6、性:若,则此式中至少有一因式大于0,今设则必有如果两式相加得,即,此与相矛盾故有此即此即可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综上所证可知,方程的三根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充要条件是【评析】这个试题以附加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但也不能大到无一人(甚至参加国际数学竞赛的学生)能作上程度。结论:试题不能无线拔高。(1977北京文4)不查表求sin1050的值解:【评析】当时,并没有要求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所以题虽然不难,但会的人不多。(1977年福建理科2(2)题)证明:(1977年河北试题第3题)证明:证:左边=右边(1977年上海理科第1(4)题)求证:【评析】这些该题本身不难,但三角证明题几地都出现证法太

7、多,标准不易统一,给阅卷带来非常大的难度。结论:三角证明一般不作为证明题出现。 (1977年福建理科第3题)在半径为R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内,依次连结各边的中点,得一正六边形,又在这一正六边形内,再依次连结各边的中点,又得一正六边形,这样无限地继续下去,求:(1)前n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之和Sn;(2)所有这些正六边形的周长之和S.解:如图,半径为R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为6R, A B C E D O 设C为AB的中点,连结OC,OB,则OCABOC=CD=第二个正六边形的周长同理可得第三个正六边形的周长第四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于是可以得到一个表示正六边形周长的数列:6R,前n个正六边形周长的和所有这些

8、正六边形周长的和【评析】从题本身上看,该题是一个好题,但是其答案在全国引起争议归纳出的结论到底是否要证明是等比数列?即使不证明也要体现有等比数列的过程。从该题对以后影响是,出现了用式子表达等比、等差数列热潮。(1977年福建文科第4题)求抛物线和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处的切线方程解:解方程组(1)代入(2)得x=3,x=-12(不合题意)将x=3代入(1),得(仅取正值),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从抛物线得过点()的抛物线的切线方程是过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是即【评析】该题的问题是表述不清:有人认为只求抛物线的切线方程,也有人认为只求圆的切线方程,答案倒认为是求圆和抛物线的方程。(1977年黑龙江第2

9、题第(1)问)计算下列各题: 解:当当【评析】该题引发了分段表示法的争论,结论,如果是分段出现的,结果一般用分段函数形式给出(1977年江苏第1(5)题)把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解:原方程可展开为【评析】该题从一般情况下考虑(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为极轴且长度单位不变),但没有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以致于该题出现的情况是:一般的学生答的好,程度很高的如参加竞赛的学生反倒没有答好!属于交代不明出现的失误。(1977年上海理科第6题)已知两定点A(-4,0)、B(4,0),一动点P(x,y)与两定点A、B的连线PA、PB的斜率的乘积为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把它化为标准方程,指出是什么曲线解:

10、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是【评析】该题解答有误,应该加上条件(x4,相应曲线为以(2,0)为焦点、以8为长轴的椭圆,去掉长轴的两个端点)。结论:说明轨迹、图形的问题要保证惟一及等价。(1979年文科理科第四题)叙述并证明勾股定理证:略【评析】这个题当时答案是用坐标法的距离公式证明的,但是距离公式是由勾股定理推导出的,因而形成“因为A所以A”的循环论证错误,而得出一般用拼图法得到;拼图法能否算作证明还在争论中,但当年多数省市按错对待。结论: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不能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1980年理科第八题)已知0,证明:并讨论为何值时等号成立解:即证:两端乘以sin,问题化为证明2sinsi

11、n21+cos.而 2sinsin2=4sincos2=4(1-cos2)cos=4(1-cos)(1+cos)cos所以问题又化为证明不等式 (1+cos)4(1-cos)cos-10(1+cos)0不等式得证0,等号成立当且仅当cos-=0 即=600【评析】这些该题本身不难,但三角证明题出现证法太多,标准不易统一,给阅卷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另一方面,这一答案给出的分析法证明格式也不对,一般分析法证明题格式“要证A,只要证B”形式,B是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可,而不是由A导出B。 (1982年文科第七题)已知定点A,B且AB=2,如果动点P到点A的距离和到点B的距离之比为21,求点P的轨迹方程

12、,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解:选取AB所在直线为横轴,从A到B为正方向,以AB中点O为原点,过O作AB的垂线为纵轴,则A为(-,0),B为(,0),设P为(x,y) 因为x2,y2两项的系数相等,且缺xy项,所以轨迹的图形是圆(1983年文科第九题)如图,已知两条直线L1:2x-3y+2=0,L2:3x-2y+3=0.有一动圆(圆心和半径都在变动)与L1,L2都相交,并且L1,L2被截在圆内的两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定值26,24求圆心M的轨迹方程,并说出轨迹的名称解:设圆心M的坐标为(x,y),圆的半径为r,点M到L1,L2的距离分别为d1,d2根据弦、弦心距、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有 Y L2 根据

1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轨迹是双曲线 【评析】答案说法有误:说圆应为以为圆心,以为为半径的圆,说双曲线说明以为焦点为实轴长的双曲线。 二、19841993年高考数学败题【说明】这段时间,考试的目的是考察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命题的人员以中学教师为主,为减少败题的出现机率,采取了科研测试方法(科研测试题从1988年暂停,1992年恢复),因此,这一阶段的败题多是不复合教学大纲的试题。(1984年理二2)函数在什么区间上是增函数?答:x-2.【评析】该题用到了复合函数单调性,但这一内容在当时教学大纲中明确不要求。(1984年理五)设c,d,x为实数,c0,x为未知数讨论方程在什么情况下有解有

14、解时求出它的解解:原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是:由条件(4)知,所以再由c0,可得又由及x0,知,即条件(2)包含在条件(1)及(4)中再由条件(3)及,知因此,原条件可简化为以下的等价条件组:由条件(1)(6)知这个不等式仅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成立:c0,1-d0,即c0,d1;c0,1-d0,即c0,d1.再由条件(1)(5)及(6)可知从而,当c0,d1且时,或者当c0,d1且时,原方程有解,它的解是【评析】该题即从两个层次考查了等价转化,中间又涉及了分类讨论,难度比较大,是一个考查能力的试题,与当时考查“双基”要求不符;结论:考查数学思想从深度及广度同时考查时,不能在某一思想上究得太深。(198

15、4年理六2)求经过定点M(1,2),以y轴为准线,离心率为的椭圆的左顶点的轨迹方程解:因为椭圆经过点M(1,2),且以y轴为准线,所以椭圆在y轴右侧,长轴平行于x轴设椭圆左顶点为A(x,y),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所以左顶点A到左焦点F的距离为A到y轴的距离的,从而左焦点F的坐标为设d为点M到y轴的距离,则d=1根据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评析】该题在当时一改习惯于教材上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步骤,被认为是对教学大纲的偏执理解,没有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以当作一种研究性的材料还可以,并最终诞生了相关点法的应用。至于到了考查能力时,它则又成为一道好题,那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1984年理七)在AB

16、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b,c,且c=10,P为ABC的内切圆上的动点求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由,运用正弦定理,有因为AB,所以2A=-2B,即A+B=由此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由c=10,如图,设ABC的内切圆圆心为O,切点分别为D,E,F,则 Y B(0,6) D AD+DB+EC=但上式中AD+DB=c=10,所以内切圆半径r=EC=2.如图建立坐标系,则内切圆方程为:(x-2)2+(y-2)2=4设圆上动点P的坐标为(x,y),则因为P点在内切圆上,所以,S最大值=88-0=88,S最小值=88-16=72解二:同解一,设内切圆的参数方程为从而因

17、为,所以S最大值=80+8=88,S最小值=80-8=72【评析】该题是对知识的大综合,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而且就1984年的高考试题,解答题基本上是题题设防、题题堡垒,从整体上脱离了中学教学的实际。(1984年文五)把化成三角函数的积的形式(要求结果最简)【评析】当时三角式最简没有明确什么什么样算最简,这一名次的提出具有超前性,对于文科生更感不易,但它引领了一个各种化简结果最简的研究方向。结论:研究方向不能替代仅仅那么一点时间高考试题!(1985年全国文科第四题)证明三角恒等式证: 【评析】三角证明题不宜作为大题考查,这是几年前的经验,该题重蹈了历史覆辙。1988年的文科数学试题第三题是“

18、证明”,1989年全国理科19文、科20题“证明:”继续重蹈历史覆辙!(1986年理文科一(6)题)设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丙是丁的必要条件,那么丁是甲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答案D【评析】该题仅仅说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没有说是否必要,因此该题的叙述不严格。这一不足,在以后命题中加以了改进,并渗透到平时教学中。(1988年全国理科、文科一14)假设在20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现在从中任意抽取5件,其中至少有2件次品的抽法有 ( )(A)种 (B)种(C)种 (D)种答案B【评析】该题不难,但是用符号而不用数值表示过多的限

19、制了考试的思维,当年引起专家争议。随后的再实验,用事实说明了“这种用符号表示的题要么太难,要么太易,还是以数值表示比较好!”(1989年全国理22、文23)已知求使方程有解的k的取值范围解: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原方程的解x应满足当(1),(2)同时成立时,(3)显然成立,因此只需解由(1)得当k=0时,由a0知(4)无解,因而原方程无解当k0时,(4)的解是把(5)代入(2),得解得:综合得,当k在集合内取值时,原方程有解【评析】该题从题本身而言是一个好题,但是该题在当年许多学校已经练习过,作为高考试题,照搬原题是不适当的。(1989年上海14)两排座位,第一排有3个座位,第二排有5个座位,

20、若8名学生入座(每人一个座位),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A,CC B, C, D,答案:D【评析】该题是对1988年全国214题的延续再实验,事实说明 “排列组合问题结果这种用符号表示的题要么太难,要么太易,还是以数值表示比较好!而且这种命题从方式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1990年全国理科第9题、文科11题)设全集I=(x,y)|x,yR,集合M=(x,y)|, x、yR ,N=(x,y)|yx+1, x、yR ,那么( )A, B,(2,3) C,(2,3) D,(x,y)|y=x+1【答案】B【评析】该题基本上照搬了1986年上海理科第20题:若全集U=(x,y)|x、yR,A=(x,y)

21、|, x、yR ,B=(x,y)|y=x+1, x、yR ,则UAB是( )A, UA B,B C, D,(2,3),高考试题照搬应该不是件好事。 (1991年全国理23题) 已知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垂直于ABCD所在的平面,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如图,连结EG、FG、EF、BD、AC、EF、BD分别交AC于H、O 因为ABCD是正方形,E、F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故EFBD,H为AO的中点BD不在平面EFG上否则,平面EFG和平面ABCD重合,从而点G在平面的ABCD上,与题设矛盾由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BD平面EFG,所以BD

22、和平面EFG的距离就是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BDAC, EFHC GC平面ABCD, EFGC, EF平面HCG 平面EFG平面HCG,HG是这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 作OKHG交HG于点K,由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OK平面EFG,所以线段OK的长就是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GC=2, AC=4,HO=,HC=3 在RtHCG中,HG=由于RtHKO和RtHCG有一个锐角是公共的,故RtHKOHCG OK=即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评析】该题作辅助线太多,难度过大,是历年立体几何题少见的难度;但它的出现,将中学教学的“距离”引向以点面距为核心的研究上,就当年而言,此

23、题与考查双基的思想不符。 (1991年全国理科25题)已知n为自然数,实数a1,解关于x的不等式logaxlogx12logxn (n2)logxlog(x2a)解:利用对数换底公式,原不等式左端化为logax412n(2)n1 =124(2)n1 logax =logax故原不等式可化为logaxloga(x2a) 当n为奇数时,0,不等式等价于 logaxloga(x2a) 因为a1,式等价于 因为=,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 当n为偶数时,loga(x2a) 因为a1,式等价于 或 因为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综合得:当n为奇数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当n为偶数时,原不等式的解集

24、是x|【评析】该题照搬了当年湖北黄冈、河北辛集中学及北京海淀区的模拟试题,包括数值都没有变化。(1991年三南高考数学第24题)设函数f(x)=x2+x+的定义域是n,n+1(n是自然数),那么在f(x)的值域中共有_个整数【答案】2n+2【评析】这是当年希望杯数学竞赛的一道数学试题,在高考中出现而且仍然以填空题出现,有照抄之嫌。(1992年三南第14题)设数列an是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q=2,a1a2a30=230,那么a3a6a9a30=( )A,210 B,220 C,216 D,215【答】B【评析】该题运算量比较大,也是希望杯竞赛中一个非常类似的题,在还没有将运算能力当作一种能力

25、考查时,出此题显然违背了考查“双基”的初衷。 三、19942002年高考数学败题【说明】该阶段,高考内容上以考试说明为准绳,目的逐步变化成“为大学选拔新生服务的选拔性能力考试”,命题的人员也逐步变化为以高校为主,出台了许多量化指标,该阶段的败题,主要体现为预估难度(考试说明的规定难度)与实际难度(实际分数)不符,这一原因现在多数专家认为是高校教师不了解中学教学的实际所致。(1994年全国理文23题)如图,已知A1B1C1ABC是正三棱柱,D是AC中点(1)证明AB1平面DBC1;(2)假设AB1BC1,求以BC1为棱,DBC1与CBC1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解答】(1)证明:A1B1C1ABC是

26、正三棱柱,四边形B1BCC1是矩形连结B1C交BC1于E,则B1E=EC连结DE在AB1C中,AD=DC,DEAB1又AB1平面DBC1,DE平面DBC1,AB1平面DBC1(2)解:作DFBC,垂足为F,则DF面B1BCC1,连结EF,则EF是ED在平面B1BCC1上的射影AB1BC1,由(1)知AB1DE,DEBC1,则BC1EF,DEF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设AC=1,则DC=ABC是正三角形,在RtDCF中,DF=DCsinC=,CF=DCcosC=取BC中点GEB=EC,EGBC在RtBEF中,EF2=BFGF,又BF=BCFC=,GF=,EF2=,即EF=tgDEF=DEF=45故二面角

27、为45【评析】该题作辅助线太多,难度过大;与当年的大环境有关:一、当年出台考试说明,明确数学高考考查的第一能力是计算能力;二、当年形成了立体几何的研究热潮。但一次性将能力拔高到这种程度,是考生难于适应的。结果出现与考试说明要求不符的实际情况。(1994年上海18)计划在某画廊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列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起,并且水彩画不放在两端,那么不同的陈列方式有( )种A, B, C, D,【答】D【评析】这种排列组合用符号表示的试题在全国1988年已经有了不宜出的结论,它再次重蹈了历史覆辙。(1996年全国理22、文23)如图,在正三棱柱

28、ABCA1B1C1中,EBB1,截面A1EC侧面AC1 ()求证:BE=EB1;()若AA1=A1B1;求平面A1EC与平面A1B1C1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度数注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使之成为()的完整证明,并解答()(右下图)()证明:在截面A1EC内,过E作EGA1C,G是垂足 EG侧面AC1;取AC的中点F,连结BF,FG,由AB=BC得BFAC, BF侧面AC1;得BFEG,BF、EG确定一个平面,交侧面AC1于FG BEFG,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BE=FG, FGAA1,AA1CFGC, ,即【解答】面A1EC侧面AC1,面ABC侧面AC1,BE侧面AC1BEAA1,

29、AF=FC,()解:分别延长CE、C1B1交于点D,连结A1D,B1A1C1=B1 C1A1=60,DA1B1=A1DB1=(180D B1A1)=30,DA1C1=DA1B1+B1A1C1=90,即CC1面A1C1B1,即A1C1是A1C在平面A1C1D上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得DA1A1C,所以CA1C1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C1=AA1=A1B1=A1C1,A1C1C=90,CA1C1=45,即所求二面角为45【评析】以这种填空题形式出现,过多地限制了学生思维,出现了实际结果与预估难度非常大的反差。立体几何试题这样出不当;通过该题,也使近年立体几何的研究开始了降温。同时也使不少专家反省:

30、高考试题与研究热点及竞赛试题还是当有区别的。同时,也确定了从1997年开始高考试题的进行量化评价。(1997年全国理15)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 (A) 150种 (B) 147种 (C) 144种 (D) 141种【解答】D【评析】该题无论从直接还是间接思路,都要进行三级分类讨论,体现为试题很难。难度为0.18,按照当年考试说明,难度低于0.2的,应该算作废题。结论:考查单一的知识与思想,层数不能超过三级。(1997年全国理24)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方程f(x)x=0的两个根x1,x2满足0x1x2 I当x(0

31、, x1)时,证明xf (x)x1;II设函数f(x)的图像关于直线x=x0对称,证明x0【解析】证明:()令F(x)=f(x)x因为x1,x2是方程f(x)x=0的根,所以F(x)=a(xx1)(xx2) 当x(0,x1)时,由于x10,又a0,得F(x)=a(xx1)(xx2)0,即x0,1+a(xx2)=1+axax21ax20得x1f(x)0由此得f(x)x1 ()依题意知因为x1,x2是方程f(x)x=0的根,即x1,x2是方程ax2+(b1)x+c=0的根, 因为ax21,所以【评析】该题就某一知识进行了加深,竞赛味道过于浓厚。实际难度为0.09,也属于废题。(1997年全国理25

32、)设圆满足:截y轴所得弦长为2;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解析】解法一:设圆的圆心为P(a,b),半径为r,则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b, a由题设知圆P截x轴所得劣弧对的圆心角为90,知圆P截X轴所得的弦长为,故r2=2b2,又圆P截y轴所得的弦长为2,所以有r2=a2+1从而得2b2a2=1又点P(a,b)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所以5d2=a2b2 =a2+4b24ab a2+4b22(a2+b2) =2b2a2=1,当且仅当a=b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5d2=1,从而d取得最小值 由此有解此方程

33、组得或由于r2=2b2知于是,所求圆的方程是(x1) 2+(y1) 2=2,或(x+1) 2+(y+1) 2=2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得将a2=2b21代入式,整理得把它看作b的二次方程,由于方程有实根,故判别式非负,即=8(5d21)0,得5d215d2有最小值1,从而d有最小值 将其代入式得2b24b+2=0解得b=1将b=1代入r2=2b2,得r2=2由r2=a2+1得a=1综上a=1,b=1,r2=2由=1知a,b同号于是,所求圆的方程是(x1) 2+(y1) 2=2,或(x+1) 2+(y+1) 2=2【评析】该题就某一知识进行了加深,竞赛味道过于浓厚。实际难度为0.20,属于废题。

34、通过1997年高考数学试题,专家们得出这样结论:竞赛题要对某一知识应用中强调技巧,高考试题不能过多地偏重于技巧。.(1999年全国文理16)在一块并排10垄的田地中,选择2垄分别种植A、B两种作物,每种作物种植一垄,为有利于作物生长,要求A、B两种作物的间隔不小于6垄,则不同的选垄方法共有_种(用数字作答)【解答】12【评析】该题的愿意是选垄并种播,但是题目没有明确叙述清楚,而只是笼统的说有多少种选法。(1999年全国文理23,广东20)右图为一台冷轧机的示意图.冷轧机由若干对轧辊组成,带钢从一端输入,经过各对轧辊逐步减薄后输出.输入带钢的厚度为,输出带钢的厚度为,若每对轧辊的减薄率不超过.问

35、冷轧机至少需要安装多少对轧辊?.已知一台冷轧机共有4对减薄率为20%的轧辊,所有轧辊周长均为1600若第对轧辊有缺陷,每滚动一周在带钢上压出一个疵点,在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的间距为为了便于检修,请计算、并填入下表(轧钢过程中,带钢宽度不变,且不考虑损耗).轧锟序号1234疵点间距(单位:)1600【解答】.解:厚度为的带钢经过减薄率均为的对轧辊后厚度为为使输出带钢的厚度不超过,冷轧机的轧辊数(以对为单位)应满足即 由于对比上式两端取对数,得由于所以因此,至少需要安装不小于的整数对轧辊. . 解法一:第对轧辊出口处疵点间距离为轧辊周长,在此处出口的两疵点间带钢体积为宽度而在冷轧机出口处两疵点

36、间带钢的体积为宽度.因宽度相等,且无损耗,由体积相等得 即由此得填表如下 轧锟序号1234疵点间距(单位:)3125250020001600解法二:第3对轧辊出口处疵点间距为轧辊周长,在此处出口的两疵点间带钢体积与冷轧机出口处两疵点间带钢体积相等,因宽度不变,有所以同理 填表如下轧锟序号1234疵点间距(单位:)3125250020001600【评析】该题情景对多数学生而言太过陌生,当年争议也非常大,“本身题是好题,但不适合学生作!”在当年的评价种,出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学生能够看懂”的说法,同时从这一年开始,原来的评价报告改成了分析报告。并取消了知识点覆盖率与难度低于0.2为废题的说法

37、,将试题的评价指标指引到“更应注重其区分度上”。(2000年全国、江西文理22,广东22)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点E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双曲线过C、D、E三点,且以A、B为焦点当时,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直线AB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CDy轴因为双曲线经过点C、D,且以A、B为焦点,由双曲线的对称性知C、D关于x轴对称依题意,记A(c,0),C(,h),E(x0, y0),其中c=|AB|为双曲线的半焦距,h是梯形的高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x0=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则离心率.由点C、E在双曲线上,将点C、E的坐标和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由式

38、得 , 将式代入式,整理得,故 由题设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评析】该题是1999年后,取消“0.2之下为废题”的说法,代之于“只要有一个办法中学能解即可”政策下出现的试题,但预估难度为0.21而实际难度为理科0.09、区分度为0.332.,文科难度0.10,区分度0.370.应该说这次尝试没有成功。(1999年上海文科理科12)在等差数列中,若,则有等式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就夺:在等此数列中,若,则有等式 成立。【解答】【评析】这是第一次出类比数学思想的高考试题,是否得当,当年争议颇大;结论是继续实验。(2001年全国理3)设an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

39、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 ( )(A) 1(B) 2(C) 4(D) 6【答案】B【评析】该题太容易,基本上是白送分的题,当年的实际难度为0.96,区分度为0.174;没有将学生成绩区分出来(2001年全国理17、文19,广东19,天津山西江西乙20)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 = 90,SA面ABCD,SA = AB = BC = 1,()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 ()求面SCD与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解答】()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是M底面, 四棱锥SABCD的体积是 M底面 ()延长BA、CD相交于点E,连结SE则SE是所求二面角的棱 ADBC,BC =

40、2AD, EA = AB = SA, SESB, SA面ABCD,得SEB面EBC,EB是交线,又BCEB, BC面SEB,故SB是CS在面SEB上的射影, CSSE,所以BSC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BC =1,BCSB, tanBSC 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评析】该题是一个好题,但是与1994年上海高考试题太过类似: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AB=a,AD=3a,且ADC=arcsin,又PA平面ABCD,PA=a,求二面角P-CD-A的大小(用反三角表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有抄袭之嫌,分析会议上,也说出了“谁说考过的就不能再考”的观点。而文科实际难度为0.175

41、,区分度为0.548. (2001年全国理20) 已知i,m,n是正整数,且1imn()证明;()证明(1m) n (1n) m【解答】()证明: 对于1im有= m(mi1), 同理 , 由于 mn,对整数k = 1,2,i1,有,所以 ,即 ()证明由二项式定理有, ,由 ()知(1imn),而 ,所以, (1imn)因此,又 , 即 (1m)n(1n)m 【评析】该题命题从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同时以大题形式出现,考了冷门,当年考试说明排列组合的证明只是了解层次,预估难度0.5,实际则是0.141,区分度为0.464.之后形成定格: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小题形式考,而且一般出此不出彼的格局;同时,也台出形成了“遵循考试说明(大纲),但有不拘泥于大纲的政策”。(2001年理文科12,广东12天津山西江西12,)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