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案例38 化学肥料(二)
【课 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课题2(二)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1)本节主要通过活动与探究方式简易鉴别化肥。其中,利用氮、磷、钾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归纳、总结出区分它们的方法,利用资料分析、实践氮肥的简易鉴别。(2)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而学生了解得不是很多。对常见化肥鉴别的探究,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鉴别化肥的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当地农村常见化肥的鉴别。(2)能看懂某些说明书上表示的物质成分、含量及物质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对信息进行加工。(2)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其中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3)感悟探究实验全过程,并填写探究方案,用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氮、磷、钾肥的简易鉴别。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设置情景。学习方法:查找资料、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媒体: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 间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化学肥料?
2. 试举例说明化肥的种类有哪些。
三、新授
1. 比较: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气味
溶解性
2. 每亩小麦不用化肥可产400-500斤。如果合理施用化肥亩产千斤。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颗粒无收。(1亩=666.7m2,1斤=500g)
(1)你能帮助施肥者吗?为了改良酸性土壤并为植物补充氮肥,我先后向田里施加了熟石灰和硫酸铵,可是收成非常差,并有臭味。为什么?
(2)你能帮助这位实验员吗?化学实验室搬迁,两种化肥的标签失落,只知道分别是钾肥(KCl)和氮肥(NH4Cl)。请你帮助鉴别。
现有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胶头滴管、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研钵、石棉网、铁架台。
提供药品:NaOH溶液、NaOH固体、水、Ca(OH)2溶液、Ca(OH)2固体、Ba(OH)2固体。
3. 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1)取三种化肥少许,观察其颜色,如果是灰白色,则是磷肥。
(2)取上述两种化肥分别与熟石灰共热,闻到刺激性气体的是氮肥,剩下的是钾肥。
4. 由这张化肥包装袋的说明书,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化学名称主要成分
苗壮(俗称气儿铵)碳铵
氮元素质量分数
保存方法
使用注意
15%
低温、阴凉、干燥
适用于中性土壤
产地
中国
5.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鉴别厨房中的纯碱和食盐。
设疑。
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
指导评价。
总结。
思考回答。
相互合作,观察试验。
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设计方案。
小组讨论写方案。
发表意见,
相互交流,
投影总结。
发表意见,相互交流。
发表意见,相互交流。
谈感想,谈收获。
3分
10分
5分
15分
5分
3分
4分
引入新课。
探究讨论。
设置情景。
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点评:本节课通过活动与探究的方式,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的鉴别。利用氮、磷、钾肥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师生共同总结出鉴别化肥的简单方法。通过对常见化肥鉴别的探究,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鉴别化肥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该项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使学生感悟探究实验的全过程,感悟学习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