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案
授课题目: 绪言与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章节的名称
第一章 绪言及临床检查基本方法与程序
二、本章内容学时安排
绪言30min;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45min;临床检查程序 15min。
三、目的要求
1.了解:诊断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临床检查基本方法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熟悉:临床检查的一般程序。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临床检查基本方法的操作要领。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导
入
新
课
导言:介绍本课程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出新课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好本课程的欲望
学
习
新
课
1. 诊断的基本概念:
诊断、诊断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症状和预后。
2. 诊断的基本过程: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检验的三个阶段。
3. 学好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
4.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与现状。
5.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6. 临床检查的一般程序
病畜登记、病史调查、临床检查。
讲清楚概念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通过典型病例,启发学生的诊断思路,了解诊断的基本过程,掌握诊断的基本方法。
反
馈
练
习
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的参考资料,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由浅入深,通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掌握本节知识目标要求。
归
纳
总
结
先由学生进行小结,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清晰思路,进一步掌握。
作业
1.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诊断的基本过程如何?
巩固所学知识
思考
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六、教学方法与教具
课堂讲授并结合典型病例的分析;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七、教后感受(教后感)感想
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兽医诊疗实践的经验,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介绍成功和失败的诊疗经验与教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我的体会,不足的是…………;应该在…………等方面进行改正。
八、参考书目、阅读资料
1.中村良一著,史言主译.临床家畜内科诊断学;
2.兽医大学主编.兽医诊断学;
3.E.H.Coles著,朱坤熹主译.兽医临诊病理学,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授课题目: 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
一、章节的名称
第二章 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
二、本章内容学时安排
整体状态的观察30min;表被状态的检查15min;眼结膜检查15min;表在淋巴结的检查10min;体温的测定20min。
三、目的要求
1.了解:整体及一般检查的主要内容;
2.掌握:疾病情况下整体及一般状态的病理变化;
3.熟悉: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改变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状态的观察、可视粘膜的检查和体温测定;
教学难点:整体及一般检查的病理改变的原因与诊断意义。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导
入
新
课
承上启下:用5min复述上次课教学内容(采用提问的方式);
接着导入新课。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回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新的面貌投入新课。
学
习
新
课
1.整体状态的观察
体格发育:正常状况,病理变化;
营养程度:营养良好、营养中等、营养不良;
精神状态:正常状态;兴奋与抑制;
姿势与体态:正常姿势与病理变化;
运动与行为:运动正常与异常。
2.被毛、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检查
被毛:正常状态与病理改变;
皮肤:温度、湿度、弹性、病损;
皮下组织:水肿、气肿;
3.可视粘膜的检查
家畜可视粘膜的种类;
正常状况;
病理改变:潮红、苍白、发绀、黄染;
4.表在淋巴结的检查
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正常情况、病理变化;
5.体温的测定
体温测定方法与部位;
各种动物的正常体温;
体温的病理变化
体温升高:急性热、亚急性热、慢性热、暂时热;
微热、中热、高热、超高热;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定型热;
体温下降: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或更低。
讲清楚概念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给同学讲清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正常情况和各种病理改变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所揭示的临床诊断意义。
结合典型病例的分析,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反
馈
练
习
通过实习,让学生接触临床,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摸索,靠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反复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动手的能力。
归
纳
总
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强调本门课程实践操作、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清晰思路,进一步掌握。
作业
1.整体状态的观察内容有哪些?
2. 可视粘膜在病理状态下可发生哪些变化?
3.体温升高所揭示的临床诊断意义?
巩固所学知识
思考
家畜整体及一般状态的病理改变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六、教学方法与教具
课堂讲授并结合典型病例的分析;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七、教后感受(教后感)感想
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兽医诊疗实践的经验,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介绍成功和失败的诊疗经验与教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通过教学我的体会,不足的是…………;应该在…………等方面进行改正。
八、参考书目、阅读资料
1.王书林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实习指导;
2. 袁 慧主编.临床兽医学诊疗技术;
3.兽医大学主编.兽医诊断学实习诊断;
授课题目: 头颈部检查
一、章节的名称
第三章 头颈部的临床检查
二、本章内容学时安排
头部检查70min;颈部检查检15min;
三、目的要求
1.掌握:头、耳、眼、鼻、口腔、咽、食道和颈静脉的检查方法
2.了解:头、耳、眼、鼻、口腔、咽、食道和颈静脉的检查内容;
3.了解:咳嗽和上呼吸道杂音形成的原因;
4.熟悉:头颈部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状态的观察、可视粘膜的检查和体温测定;
教学难点:整体及一般检查的病理改变的原因与诊断意义。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导
入
新
课
承上启下:用5min复述上次课教学内容(采用提问的方式);
接着导入新课。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回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新的面貌投入新课。
学
习
新
课
1.头部检查
头部外形观察:正常状况,病理变化;
耳的检查:正常状况,病理变化;
眼的检查:正常状况,病理变化;
鼻的检查:
鼻外部检查: 正常状况,病理变化;
鼻粘膜检查: 正常状况,病理变化;
呼出气的检查:气流温度、气流气味和气流强度;
鼻液的检查:鼻液的量、鼻液的性状、混杂物;
副鼻窦的检查:视诊、触诊、叩诊;
咳嗽的检查:
咳嗽的性质
咳嗽的频度
咳嗽的强度
痛咳
上呼吸道杂音
鼻呼吸杂音
喉狭窄音
啰音
口腔检查
饮食状态的观察:食欲、饮欲、异嗜、采食、咀嚼、吞咽、反刍、嗳气、呕吐;
口腔外部检查:口唇、流涎
口腔内部检查:口腔气味、口腔粘膜、舌和牙齿。
2.颈部检查
颈部的一般检查:正常状态与病理改变;
咽的检查:外部视诊与触诊;
食道的检查:视诊、触诊与食管的探诊;
喉与气管的检查:外部检查、内部检查;
劲静脉的检查:
外部视诊
劲静脉波动检查:生理性波动、病理性波动。
讲清楚概念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给同学讲清楚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正常情况和各种病理改变的原因、临床特征以及所揭示的临床诊断意义。
结合典型病例的分析,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反
馈
练
习
通过实习,让学生接触临床,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摸索,靠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反复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动手的能力。
归
纳
总
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强调本门课程实践操作、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清晰思路,进一步掌握。
作业
1.鼻液的性状可发生哪些病理变化?如何鉴别鼻出血、肺出血和胃出血?
2. 干啰音与湿啰音有何异同?
3.中枢性呕吐与反射性呕吐如何鉴别?
4.如何判断劲静脉阴性波动与阳性波动?简述阳性劲静脉波动的发生机理。
通过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思考
头颈部的病理改变与各系统的病理变化有何联系?
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六、教学方法与教具
课堂讲授并结合典型病例的分析;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七、教后感受(教后感)感想
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兽医诊疗实践的经验,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介绍成功和失败的诊疗经验与教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通过教学我的体会,不足的是…………;应该在…………等方面进行改正。
八、参考书目、阅读资料
1.王书林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