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语文复习4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7658718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0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4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复习4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复习4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复习4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复习4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谢谢,综 合 复 习(四),.4.28,第1页,古代诗歌阅读,第2页,考点:,鉴赏古诗形象,鉴赏古诗语言,鉴赏古诗表示技巧,评价古诗思想内容,第3页,鉴赏古诗形象:,形象包含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鉴赏形象就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思想感情,了解形象经典意义。,鉴赏古诗语言:,准确了解词语、诗句含义;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现感情、创造意境方面,炼字、造句功夫,修辞格利用效果;体会诗歌语言形象性、含蓄性、凝练性特点;评价诗歌

2、语言总体格调及其艺术魅力。,鉴赏古诗表示技巧:,赏析比兴、衬托渲染、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想象、联想、用典、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赏析比喻、比拟、借代、夸大、双关等修辞手法;赏析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卒章显志等结构手法。,第4页,评价古诗思想内容:,了解古诗基本内容,评价作者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了解作品反应时代特征、社会习俗、价值取向和社会现实,赏析作者生活情趣和艺术格调,指出不足。,第5页,诗词鉴赏题基本命题范围:,从素材选择年代看,,主要为唐、宋、元三个朝代作品。,从诗歌体裁选择看,,主要是唐诗、宋诗、宋词、元曲。(且以诗词为首选,诗歌篇幅不会过长,诗普通选绝句、律诗,词普通选小令或中调,曲普通

3、选小令),从题材选择看,,主要是以写景为主即景抒怀、即事抒怀诗歌为主。(年诗歌选材可能会更宽泛),从思想内容看,,命题所选取诗歌都健康向上:或健康开朗、昂扬进取;或平和冲淡、闲适飘逸;或描摹山水,陶冶心灵从不一样角度,用不一样素材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地思索、感悟,表达对真对美追求和颂扬。,第6页,从题型上看,,主要在字词、意象分析及表示效果、诗人情感情趣、思想价值了解与把握、情景关系分析鉴赏、修辞手法表示效果等方面设题。,第7页,古典诗歌常见意象,第8页,一、送别类意象(或表示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示依依惜别

4、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2.长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停出现。,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诗词中。“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别),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络在一起诗词多不胜举。(“劝君更尽一杯酒一,西出阳关无故人”),第9页,二、思乡类意象(或表示对故乡思念,或表示对亲人牵挂),1.月亮。,古诗中月亮常是思乡代名词。以后也援引到期盼团圆诗歌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鸿雁。,鸿雁常引发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5、3.莼羹鲈脍。,借指思乡之情。“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4.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5.捣衣(行为类意象)。,也表示对亲人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不禁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情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第10页,三、愁苦类意象(或表示忧愁、悲难过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凄凉悲伤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感伤与忧愁。,3.猿猴。,古诗词中常借助猿啼表示一个悲伤感情。“巴东三峡巫

6、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4.杜鹃鸟。,古诗中以杜鹃鸟哀鸣,来表示哀怨、凄凉或思归情思。“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5.斜阳。,多传达凄凉失落、沧茫沉郁之情。“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第11页,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品质,或抒发感叹),1.菊花。,诗人将菊花素雅、淡泊形象寄托自己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品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借菊花寄寓诗人精神品质。,2.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品格,受到诗人敬仰与赞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高尚情操。,3.松柏。,赞扬松柏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人格,形

7、象鲜明,意境高远。“以后富贵已凋谢,岁寒松柏犹依然”,以松柏象征孤直坚强品格。,第12页,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秉性。,5.黍离。,惯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痛惜伤感之情。,6.冰雪、草木。,常以冰雪晶莹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感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心性。,7.蝉。,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象征,常以蝉高洁表现自己品行高洁。,第13页,

8、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示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相思子”,惯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2.莲。,“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连得诗句,借以表示爱情。“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取谐音双关修辞,表示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深长思念和爱情纯洁。,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织在一起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一个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比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14页,六、战争类意象(或表示对战争厌恶,或表示对和平向往),1.投笔,2.长城,3.楼兰,4.柳营,5.请缨,6.羌笛,第15页,七、闲适类意象(或表示清闲恬淡心情,或表示对隐居生活向往),1

9、.五柳,2.东篱,3.三径,第16页,古代诗歌分类鉴赏,(一)山水田园诗,(二)咏物言志诗,(三)边塞征战诗,(四)怀古咏史诗,(五)送别留别诗,(六)思乡怀远诗,(七)即事即景感怀诗,第17页,(一)山水田园诗,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诗人是南朝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诗人是东晋陶渊明。盛唐时山水田园诗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第18页,思想内容:,1.表示对现实不满,怀才不遇苦闷;,2.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向往,抒发闲适自得心情;,3.自己遗世独立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幽寂高雅;,4.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深情厚谊;,5.反应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贫

10、困;,6.揭露封建剥削。,第19页,艺术特色:,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范围,这类诗歌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愫。,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格调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格调: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技法利用到诗歌创作上。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自然山水。艺术手法:大胆夸大、丰富奇特想象、神话传说利用。这类诗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

11、、渔歌等。,第20页,1.把握诗人所写“景”与“物”特征和寓意。,例:,溪 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问:诗人利用了哪些反应时间改变意象来表现诗人什么情感?,诗人利用了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表现苦闷无聊心境。,1.了解题干中“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统一;2.了解诗中所用意象寓意,秋、日暮、落叶、孤灯等都表现衰败、感伤、孤寂等情绪;3.审读题干中对答题角度指向:反应时间改变意象。,第21页,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意境。,例:,望江南超然台作

12、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经过“细风”“斜柳”“春水”“烟雨”等意象,描绘出超然台下“春未老”景象,下片用“咨嗟”“休对”“且将”等词语,抒发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思乡之情。,第22页,3.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湖州歌,(其六),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问:简

13、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示不一样情感。,“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诗句表示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感叹,侧重怀古。,第23页,4.掌握山水田园诗(写景诗)惯用写作技巧及作用,山水田园写景诗方法很多,鉴赏时应注意描写景物技巧:,1.留心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角度,如高、低、俯、仰改变。,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3.掌握描写景物技巧,并结合语境分析其表示效果,如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细部描绘,比兴手法利用,等等。,第24页,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

14、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问:从利用“反衬”手法角度,对雨过山村 一诗进行赏析。,村景幽静,反写“雨里鸡鸣一两家”,以动衬静,则更显景静;农事繁忙,倒说“闲着中庭栀子花”,以闲衬忙,则愈见事忙。这么既丰富了诗意,又使读者兴味尤饶。,第25页,望 海 楼 米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例2:,问:这首诗颈联多角度写景,请详细说明其中三点。,(1)色彩(红、白)(2)声音(画角),(3)动态(催、起),多角度描写就是把事物或景物作用于各种感官感觉描绘出来,

15、可从人感觉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可从空间远近、俯仰角度来描写;可从对象状态动静角度来描写,还能够从对象色彩红、白、粉、绿等角度来描写。,第26页,(二)咏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自己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感情,表示诗人精神、品质或理想。,第27页,思想内容:,表示自己志向或愿望;或表示自己对生活思索、对人事评价;表示时光流逝、壮志难酬苦闷;表明心迹,表示对某种节操坚守;表示对时事难测,对某种丑陋现象抨击。,艺术特点:,1.,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即单纯与丰富统一。,2.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对“物”描摹重视形神兼备,取其神韵

16、,略其形貌,虚实结合。,3.从构思上看,善于寄托、巧于立意,物我相融,托物寄意,借以自我写照。,4.表示技巧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衬托,比喻、拟人、对比等。,第28页,5.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借助物象组合而成景象表示情感。,6.语言格调:慷慨悲壮、凄婉感伤。,一、了解“取其神韵,略其形貌”是衡量咏物诗艺术手法最高水平。,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故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前辈诗人石曼卿。,第29页,读下面苏轼诗论并回答下列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

17、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绝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绝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说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诗而批评了石曼卿红梅诗理由,并作详细分析。,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故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前辈诗人石曼卿。,第30页,答案:,第一问2个关键点。,1.赞扬理由是,写梅花、白莲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2.批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品格特征,仅

18、作了外形描写。,第二问3个关键点。,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清幽、高洁;2.“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素洁、清雅;3.“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特征,未见红梅精神品格。,第31页,二、把握所咏之物特殊内涵从而准确了解主旨及作者情感。,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字。野次:郊野。棰:鞭子。,第32页,问: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

19、中含意是什么?有些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答案: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含意:是一个自然平和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一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与石都代表着一个田园生活,不论是牛砥石还是残竹,都是作者不愿看到。(作者认为竹石寓意是一个坚韧品格高尚节操,作者对竹石怜爱表现出对品节珍视。),第33页,三、抓物与志“契合点”,从而把握诗意。,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

20、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第34页,问:两首词所咏之物相同,寄寓情怀有何区分?,答案:陆游与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同咏梅花,前者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洁身自好情怀,后者抒发了革命领袖气概和豪情。,抓物与志契合点注意两点:一要“知人论世”,详细人物详细把握;二要从所咏之物之“神韵”来详细分析作者之情之志。,第35页,四、注意分析咏物诗写作技巧。,醉落魄咏鹰赏析,【原作】,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醉落魄 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21、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1.堵:座 2.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3.轩举:意气飞扬,问:这首词上片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表示了词人怎样思想感情?,主要利用了衬托手法。借用壁立寒山、空阔大地、澄碧秋空和闲狐兔衬托鹰形象,表示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情怀。,第36页,(三)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一个以反应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诗歌流派,主张以诗歌来反应边塞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宋代边塞诗更多表现出报国无门愤懑压抑及归家无望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第37页,思想内容:,表现从军

22、边塞、杀敌报国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愿望和安边定远思想;表示山河沦丧痛苦和久居边关乡愁;塞外生活艰辛和连年征战惨烈;报国无门怨愤好归家无望哀痛;奇丽壮阔边塞风光及民族风情;讽刺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统治者。思想感情复杂而又矛盾,有慷慨从容和久戍思乡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辛生活矛盾,穷兵黩武和献身精神矛盾。,艺术特点:,(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等。,第38页,2.,常见意象有:,景物大漠、关山、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用具乐器金鼓、旌旗、

23、羽书、戈、矛、剑、戟、斧、胡笳、琵琶、羌笛等;地名民族名碛、西、轮台、夜郎;胡、羌;夷、楼兰、安西、单于等。,3.,语言格调:,雄壮豪迈、高尚壮美、委婉清丽等。,第39页,一、知人论世,从诗人境况及创作时代背景全方面了解诗歌主旨及情感。,边塞征战诗是最能表达国运兴衰作品,要了解诗意就不能忽略诗人及其所处时代。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辛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即使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几多悲壮,几多忧伤。到了宋代,外辱不停,国难当头,可统治者却软弱无能,边塞诗中流露出来感情,更多表达为报国无门愤懑和归家无望哀痛

24、。,第40页,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例:,问:“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思想感情,试作分析。,答案:,最终三句内涵丰富:自幼报国且孜孜以求;年逾花甲还未如愿;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现实无望而寄予梦境,痛苦无奈又深沉激愤,种种复杂矛盾心情汇聚于“有谁知”一语之中。,第41页,二、品味诗中描绘意象意蕴,推敲诗作中蕴涵思想感情。,听晓角,李 益,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问:诗作“听晓角”听

25、出了什么?怎样表示出这种情怀?,“听晓角”使远离故土亲人戍边战士产生了思乡、孤独愁绪。诗作经过边塞诗特有经典意象“角”声来打动南飞鸿雁,表示出“边愁”情怀。,例一,第42页,例二,塞上曲,敖英,无定河边水,寒声走白沙。,受降城上月,暮色隐悲笳。玉帐旄头落,金微雁阵斜。,几时征战息,壮士尽还家。,问: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个怎样意境?表示了什么样感情?,这首诗描绘了“水、白沙、月、暮色、雁阵”以及听到“悲笳”声等意象,创设出凄楚、悲凉意境,表示了将士们期盼战争尽早结束,早日回到自己故乡愁苦之情。,第43页,三、区辨并鉴赏边塞诗艺术手法及其表示效果。,边塞诗惯用表示技巧有,融情于

26、景、直抒胸臆、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渲染、衬托、对比、虚实相生等,。,凉州词,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例:,问:本诗利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艺术手法,请简明分析。,诗作描写边塞风光用了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衬托对比手法。前两句实写边塞天气及植物,后两句虚中有实,辛酸而沉痛思想感情经过驼队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收到以少胜多,寓虚于实艺术效果。,第44页,(四)怀古咏史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思念古迹引发身世共鸣,或到达感叹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诗作。,第45页,思想内容:,(1)喟叹古今朝代兴亡改

27、变,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借古讽今,批判现实。,(3)借古人遭遇来类比自己境遇,或抒写怀才不遇之叹,或表示渴望建功立业雄心。,(4)对历史冷静理性思索,发表自己看法,归纳历史规律等。,艺术特点:,借古讽今、借人喻己、对比衬托、侧面衬托、即景抒怀、用典抒情言志等。,第46页,一、从诗人所处时代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每个时代反应诗歌主题不一样,创作背景能够推断出诗歌旨意所在。假如是诗歌“大家”,备考时必须熟悉其生活年代及背景,非“名家”背景资料能够借助注释来了解。,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

28、襟,。,例,第47页,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例,【注】孟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人。他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生,世称“孟襄阳”、“孟山人”。此诗即隐居襄阳时所作。鱼梁:襄阳鹿门山附近沔水中沙洲名。梦泽:云梦泽,古泽名。羊公碑:据晋书 羊祜传载,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他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思念。因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第48页,问

29、:尾联中有“读罢泪沾襟”一句,以你了解,诗人此时“泪沾襟”原因是:,羊公碑至今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仰慕;而自己空有匡世济国愿望,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死后难免如羊祜所说那般“湮灭无闻”,不免黯然神伤。,了解诗旨离不开知人论世,细读注释很主要,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关键字词、难解字词解释及诗歌写作时间、时代背景交代,它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加好了解作品。本题注释给了我们两个主要信息作者写诗时境况及所用典故羊公碑,这往往是了解诗意关键。,第49页,二、从了解所咏史实与人物来把握诗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陈迹是咏诗怀古诗最主要创作题材,也是了解咏史怀古重点与难点。,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

30、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1.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2.丁年:壮年。3.茂陵:汉武帝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第50页,问:这是一首怀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由所见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诗人见到了苏武庙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情景:荒塞牧归,望雁思乡,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漫长岁月。归后人老物非,哭悼武帝

31、,抒发了对苏武崇敬和世事变迁怅惘之情。,第51页,三、琢磨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意图,推断作者所要表示思想感情。,后代作家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原因或者是触发感叹媒介,这一点是把握诗意关键。,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问:诗歌最终一联,诗人为何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慨叹?,第52页,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伟大形象让作者崇敬、仰慕,又将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苦痛熔为一炉,怀古伤今而“泪满襟”。,四、赏析诗人咏史抒怀时表示技巧

32、及表示效果。,怀古咏史诗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有议论引发。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衬托。在对详细篇章表示技巧分析中要仔细体味其表示效果。,第53页,华 清 宫,吴 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 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例:,问:两首诗描写了不一样时期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利用了哪种相同表现手法,并作简明说明。,第54页,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严寒;宫内绿树成荫,温暖如春来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第二首今昔(

33、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第55页,(五)送别留别诗,古人因为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见难期,亲友别离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涌现了以表示离愁别绪为主题送别留别诗。,第56页,思想内容:,(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抒写是对亲人离别之情、对友情咏唱;,(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佳作;,(3)重在劝勉、勉励、抚慰,友情加知音,借别离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中倾注信心和力量;,(4)综合型,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34、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侧重点也不显著。,第57页,艺术手法:,或直抒胸臆,或借助意象寓情于景,或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用于本类诗意象有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杨柳、明月、夕阳、灞桥等。,第58页,一、了解诗歌抒情主人公之间关系,从而了解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马致远,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难过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

35、窗,不思量!,问:有些人赞赏汉宫秋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众”。这段曲词,(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感情?,旷远悲凉深秋塞外境况;凄清阴冷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艰辛,难过离别;想像独自返回王宫凄凉,痛感孤独。,第59页,二、把握诗人所写“景”与“物”特征和寓意。,送别诗往往借助景物或意象来传情达意,作者所绘之景所借之“象”成为了解把握诗意切入点。,例,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问:这是一首留别诗,作者表示惜别之情为何要写到“柳花”和

36、“东流水”?请结合全词作详细说明。,“柳”这一意象包含不舍与祝福,“水”则意味着友情绵长与永恒,作者借这两个意象含蓄表示行客与送客浓醇离情与友情,形象而贴切。,第60页,三、区辨并掌握表示技巧及其表示作用。,送别留别诗惯用表示技巧有融情于景、直抒胸臆、对比衬托、渲染、虚实相生等。,丹阳送韦从军,严 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 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凤城:京城。,第61页,(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明说明。,(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请作简明赏析。,(1

37、)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惆怅和友情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不停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感叹。,(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艺术特色。,第62页,(六)思乡怀远诗,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对远方亲友、故土思念之情。思妇闺情诗、羁旅行役诗当包含在这类诗中。,第63页,思想内容:,作者羁旅行役困苦孤独,青楼香馆生别悲离,宦海仕途沉浮颠沛,家国乡关无限愁思等。,艺术手法:,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想象、用典、对比等。,考查重点:,分析作者思想

38、怀人缘由;作者因事因景引发所思所感;鉴赏作者表示情感、塑造形象利用艺术手法及表示效果等。,第64页,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由何景何事引发思乡怀人之情,从而准确而全方面把握诗意。,室人降日,妻子生日。,问:词前两句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第二句中“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表示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第65页,二、经过诗作所写景特征或所叙事原因来把握作者所思所感。诗

39、歌旨意及情感可借助一些主要信息如意象、事因、地点、情景等来把握。,宿甘露寺,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情景?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明分析。,作者以甘露寺所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枕头却装着浩然云气,遥远千山万峰好像近在身边了;低矮木床下面响着松涛之声,好像千沟万壑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表现了崇山峻岭雄伟。后两句以“银山拍天”写浪之巨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诗作正是以这么开阔境界、宏大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情怀。,第66页,三、抓住诗中关键词句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分析其情感改变及指向。,江

40、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明分析。,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经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矛盾心理,充分表示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极度悲愤心理。,第67页,(七)即事即景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或眼前景物生发,抒写心中感叹,如怀亲、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41、。,第68页,思想内容:,天涯羁旅愁思、思亲念友孤独,边关征夫思乡,闺中怨妇怀人,情深意长劝勉,游历山水感叹等。,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想象与联想、衬托与渲染等以及比喻、夸大等修辞手法。,考查重点:,分析诗歌即事即景而引发所思所感所想,鉴赏诗作刻画形象,区辨利用表示技巧及作用,赏析炼字炼意所在。,第69页,一、从关键信息入手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思想感情。,关键信息包含命题给出注释,诗歌中抒发情感字词,承载情感意象,题干中透露信息等。,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

42、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详细内容,并简明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特点。,第70页,(1)屈原 白居易,(2),内容:,漂泊旅思;谪宦愁思;秉道直行信念和内心不被了解苦闷;年华易逝伤感;浮沉宦海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第71页,二、琢磨引发作者所思所感出发点对表示情感、塑造形象作用。,点绛唇,陆 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问:有

43、些人认为,“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谈谈你对此了解。,前文叙写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一系列乡居生活,表现了诗人悠闲潇洒、无拘无束、自得其乐;“作个闲人样”则充满抑郁和无奈,是掩饰疏放装出来,婉曲表现了郁积在他心头隐痛,使前文所写一切都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第72页,三、鉴赏表示技巧对主旨、情感表示作用。,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杨万里(宋),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淮河时,感叹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角度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欧鹭能够南北自由翱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强烈愿望。,第7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