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轮机工程基础题库
第一篇 力学基础
第一章 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 在力的作用下绝对不发生变形的物体称为________。
A.液体 B.刚体 C.固体 D.硬物
2.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间距离都不会改变的物体,称为________。
A.液体 B.刚体 C.固体 D.硬物
3. 刚体的平衡条件只是变形体平衡的________。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
4. 刚体的平衡条件不是变形体平衡的________。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
5. 变形体在已知力系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如将它看成刚体,其平衡________。
A.不受影响 B.不再平衡 C.变形增加 D.无法确定
6. 刚体在已知力系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如将它看成变形体,其平衡________。
A.不受影响 B.不再平衡 C.变形增加 D.无法确定
7. 刚体的运动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即刚体的________。
A.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B.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和定轴转动
8. 无论刚体的运动形式怎样复杂,都可以看成是________这两个基本运动形式的组合。
A.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B.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和定轴转动
9.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________。
A.平行移动 B.直线运动 C.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
10.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________。
A.平行移动 B.直线运动 C.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
11.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________,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平动。
A.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 B.某一直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C.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 D.任一直线始终保持转动
12.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________,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定转动。
A.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 B.某一直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C.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 D.任一直线始终保持转动
13.物体处于平衡态,是指物体对于周围物体保持__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A和B D.A或B
14.物体处于平衡态,是指物体对于周围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5.力是力学中一个________。
A.随机量 B.基本量 C.直观量 D.导出量
16.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________是错误的。
A.力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D.力是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
17.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________是错误的。
A.只要有物体存在,就必然有力存在,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存在力
C.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
18. 力的效应可分为________。
A.平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B.外效应和内效应
C.加速效应和减速效应 D.拉效应和压效应
19.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_______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加速效应 D.A+B
20.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_______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拉伸效应 D.A+B
21.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_______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平动效应 D.转动效应
22.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_______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平动效应 D.转动效应
23. 下列________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数量
24. 下列________是力的三要素。
①力的大小;②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④力的数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 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________。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数量 C.力的作用线 D.力的分布
26. 实践表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________。
①力的大小;②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④力的数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 实践表明,在力的三要素中,________。
A.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B.只有其中任何两个要素发生改变,才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C.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发生改变,才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D.即使这三个要素都不发生改变,也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28. 下列________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点相同 D.力的分布相同
29.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________。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点相同 D.A+B+C
30. 下列________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 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分布相同
31.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条件是这两个力的________。
A.三要素中有一个要素相同 B.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相同
C.三要素均相同 D.与力的三要素无关
32. 力是________。
A.标量 B.矢量 C.数量 D.A或B
33.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_______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34.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_______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35. 下列________不是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线相同 D.力的分布相同
36.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________。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线相同 D.A+B+C
37.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是________。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 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分布相同
38. 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就相等 B.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C.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
39. 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
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不一定相等 B.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
C.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40.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
A.kg B.kgf C.N D.N·m
41. 力对某点之矩(力矩)是量度该力使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A.自该点开始的平动效应 B.绕该点的转动效应
C.在该点的变形效应 D.在该点的振动效应
42.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________。
A.N B.N·m C.N/m D.N·s
43. 力臂是指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________。
A.投影距离 B.垂直距离 C.对称距离 D.直线距离
44. 力臂是指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________。
A.投影距离 B.垂直距离 C.对称距离 D.直线距离
45. 力臂是指________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A.质心 B.形心 C.矩心 D.重心
46. 在平面力系中,力对于一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________。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47. 力矩的正负号规定是:力使物体绕________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A.质心 B.形心 C.矩心 D.重心
48. 力矩的正负号规定是:________为正;反之为负。
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 B.力使物体沿坐标轴正向运动
C.力使物体绕矩心顺时针转动 D.力使物体沿坐标轴负向运动
49. 力对某点之矩与该力的大小________,与矩心的位置________。
A.无关/无关 B.有关/无关 C.无关/有关 D.有关/有关
50. 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该力对任一点之矩将_______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1.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________。
A.等于零 B.等于力的大小 C.等于无穷大 D.等于某非零的有限值
52. 互成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________。
A.代数值相等 B.转向相同 C.代数和等于零 D.无法确定
53. 下列关于力矩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力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B.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一定等于零
C.互相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会改变力矩的大小
54. 下列关于力矩的说法________是正确的。
A.力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没有关系 B.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必大于零
C.互相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必大于零
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力矩的大小
55. ________称为力系。
A.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
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
56.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则该力系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57.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相互平行,则该力系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行力系 D.一般力系
58.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也不全部相互平行,则该力系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行力系 D.一般力系
59.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在同一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60.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不全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空间力系 D.汇交力系
61. 如果某一力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力系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62. 若一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可用另一个力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称这两个力系为_______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63.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_______。
A.必定是平面力系 B.必定是汇交力系 C.必定是平行力系 D.必定是平面汇交力系
64.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_______。
A.必定是平面力系 B.必定是力偶系 C.必定是平行力系 D.必定是一般力系
65.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_______。
A.必定是平行力系 B.必定是汇交力系 C.必定是力偶系 D.必定是一般力系
66.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作这个力系的________,力系中的各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___。
A.主力/从力 B.等效力/等效力系 C.主力/分力 D.合力/分力
67. 下列除________外均是工程上常见的力。
A.重力 B.弹力 C.摩擦力 D.惯性力
68. 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力,称为________。
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
69.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所产生的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力,称为________。
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
70.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称为________。
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
71.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将会产生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弹力,弹力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变形的外力方向________。
A.相同 B.垂直 C.相反 D.无关
72.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将会产生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
A.变形越大,弹力越大 B.弹力的大小与变形的大小相等 C.变形越大,弹力越小
D.弹力的大小与变形的大小无关
73. 当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________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
A.有相对运动 B.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C.有相互碰撞 D.A或B
74.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________。
A.内法线方向 B.切线方向 C.外法线方向 D.A或C
75.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________。
A.相同 B.垂直 C.相反 D.无关
76. 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力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将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②集中力可以看成作用在物体的个点上,若不能看成作用在一个点上,这种力称为分布力;③刚体是指任何情况下,其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不会改变的物体;④对于某一物体的平衡状态,必须指明它是相对于哪一个物体而言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7. 力偶是力学中一个________。
A.随机量 B.基本量 C.直观量 D.导出量
78.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的外效应是________。
A.纯转动效应 B.纯平动效应 C.A和B D.A或B
79.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的外效应是________。
A.纯转动效应 B.纯平动效应 C.内外效应 D.拉动效应
80.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
C.力偶对物体没有平移的作用 D.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81.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对刚体既有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也有平移的作用
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A+B+C
82. 力偶的作用面是指________。
A.与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垂直的平面 B.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所在的平面
C.与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平面 D.与力偶的转向垂直的平面
83. 力偶臂是指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的________。
A.任意距离 B.直线距离 C.垂直距离 D.曲线距离
84. 当力偶中任一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偶臂的大小_______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5. 力偶矩的大小等于________。
A.力偶中力的大小 B.力偶臂的大小 C.A与B的乘积 D.A与B的和
86. 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是________
A.牛顿(N) B.米(m) C.牛顿·米(N·m) D.牛顿·平方米(N·m2)
87. 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与下列________的单位相同。
A.力 B.力偶臂 C.密度 D.力矩
88. 在平面内,力偶矩是________。
A.矢量 B.定位矢量 C.代数量 D.常量
89. 当力偶中任一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偶矩的大小_______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0. 力偶的三要素是________。
①力偶矩的大小;②两力之间的作用距离;③力偶的转向;④力偶的作用平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1. 下列_______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的大小 C.力偶臂的大小 D.力的方向
92. 下列_______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臂的方向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臂的大小 D.力的方向
93. 下列_______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臂的位置 B.力偶的作用点 C.力的作用点 D.力偶的作用平面
94. 力偶的三要素是________。
A.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平面B.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点
C.力偶臂的大小、力偶臂的位置、力的作用点 D.力偶臂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95. 下列________不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力偶的作用点
96.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________。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A+B+C
97.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完全取决于________。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A+B+C
98. 力偶的等效条件为________。
A.力偶矩的大小相同 B.力偶的转向相同 C.力偶的作用平面相同
D.力偶的三要素均相同
99. 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转动效果取决于________。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
D.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臂的大小
100.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位于同一作用面内,这两个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________。
A.力偶臂相等 B.力偶矩相等 C.转向相同 D.力偶矩相等且转向相同
101.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________。
A.力偶臂相等 B.力偶矩相等 C.转向相同 D.力偶矩相等且转向相同
102.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________在力偶的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A.可以 B.在特定条件下可以 C.不可以 D.无法确定
103.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以在________任意移动。
A.力偶的作用面内 B.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的平面内 C.力偶不可以移动
D.通过力偶作用点的任意平面内
104.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以在________任意移动。
A.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的平面内 B.与力偶的作用面平行的任意平面内
C.通过力偶作用点的任意平面内 D.力偶不可以移动
105.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两个力偶的作用面平行)
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
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有关,力偶不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106.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正确的。
A.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是相同的 B.力偶对刚体既有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也有平移的作用 C.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107.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________。
A.均为正值 B.均为负值 C.均为零 D.无法确定
108. 力偶________来平衡,________来平衡。
A.可以用一个力/也可以用另一个力偶 B.不能用一个力/也不能用另一个力偶
C.不能用一个力/只能用另一个力偶 D.只能用一个力/不能用另一个力偶
109. 两个力偶等效,力偶臂________。
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
110. 两个力偶等效,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________。
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
111. 两个力偶等效,力偶矩________。
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
112. 力偶________等效,________等效。
A.可以与一个力/也可以与另一个力偶 B.不能与一个力/只能与另一个力偶
C.只能与一个力/不能与另一个力偶 D.不能与一个力/也不能与另一个力偶
113. 在同一平面内,转向相同的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完全取决于________,与矩心的位置________。
A.力偶矩的大小/无关 B.力偶的转向/无关 C.力偶的转向/有关 D.力偶臂的大小/有关
114.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
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115.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两个力偶的作用面平行)
B.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
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116.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
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不一定必须力偶臂相等,也不一定必须组成力偶的力相等
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
117.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
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必须力偶臂相等或者组成力偶的力相等
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
118.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________。
A.简单力系 B.基本力系 C.力偶 D.力偶系
119. ________称为力偶系。
A.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
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偶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偶
120. 在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作用面均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_______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121. 如果某一力偶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个力偶系称为_______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122. 若一个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可用另一个力偶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偶系称为_______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123. 如果一个力偶与一个力偶系等效,则这个力偶称作这个力偶系的________,力偶系中的各力偶叫做这个力偶的________。
A.主力偶/从力偶 B.等效力偶/等效力偶系 C.主力偶/分力偶 D.合力偶/分力偶
124. 力偶矩矢________力偶作用面。
A.垂直于 B.与力偶矩成30°角 C.平行于 D.与力偶臂成30°角
125. 力偶矩矢沿力偶作用面的________方向,指向按________确定。
A.法线/左手螺旋法则 B.切线/左手螺旋法则 C.法线/右手螺旋法则 D.切线/右手螺旋法则
126. 力偶矩矢的模等于________。
A.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 B.力偶矩的大小 C.组成力偶的两力的合力大小 D.力偶臂大小
127. 对刚体而言,力偶矩矢是一个________。
A.定位矢量 B.自由矢量 C.滑动矢量 D.旋转矢量
128.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定位矢量
129.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自由矢量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
1.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这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2. 二力平衡公理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3. 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________。
A.大小相等 B.方向相反 C.作用线相同 D.A+B+C
4.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_______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
5.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_______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
6. 下列________是二力平衡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7.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_______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8.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________。
A.必定互相垂直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汇交于一点 D.无法确定
9.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_______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汇交于一点 C.必定互相垂直 D.必定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10. 二力构件是指________。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B.只受两个互相平行的力作用的构件
C.只受两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的构件 D.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构件
11.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是________。
A.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垂直 B.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平行
C.所受的两个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D.无法确定
12.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用效果。这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14. 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这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5.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16. 下列_______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7. 下列_______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18. 下列________是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19. 下列________是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20.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_______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21.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等效地向刚体上的任意点平移,但需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于原力对平移点的力矩矢量。这是________。
A.力的等效定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附加力偶矩定理 D.力的平移定理
22. 下列________是一般力系的简化基础。
A.二力平衡公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D.力的平移定理
23. 力的平移定理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24.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________,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A.随意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B.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C.随意移动到刚体的形心上 D.垂直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25.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________。
A.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B.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C.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D.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26.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这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2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28. 下列_______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29. 合力________分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大于
30. 分力________合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小于
31. 下列________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32. 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33. 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3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________,力在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是________。
A.代数量/代数量 B.矢量/代数量 C.代数量/矢量 D.矢量/矢量
35. 一般来说,力的大小________该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