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试题(课改区)(本试卷为开卷考试试卷。含超量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特别提醒:1.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及有关说明。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2.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统一之后的货币是3.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魏征直言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
2、西游 任姚崇为相A B C D4.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唐代的开元盛世 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5.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蒙古族歌谣吉祥三宝优美动听。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辽朝 B西夏 C元朝D清朝6.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林则徐7.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发展为后来的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中山大学 D南京大学8.右图报纸中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后,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个事件是A南昌起义B西
3、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9.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A北伐战争战场上 B抗日战争战场上C解放战争战场上D抗美援朝战场上10.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右图是我国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C神舟六号D长征一号12.如果在海南开设一条近代海南人民革命史的“红色之旅”线路,下列不能列入的景点是A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B白沙起义纪念碑C红色娘子军纪念碑 D五公祠13.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
4、特区的决定。这一年是A1978年 B1980年 C1988年D1990年14.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产生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是A拿破仑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C1787年宪法D权利法案15.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使欧洲与东方的交通日益密切、世界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事件是A开辟新航路 B文艺复兴 C拉美独立运动D启蒙运动16.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首次成功实践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俄国十月革命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D法国大革命17.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讲中说到:“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种景象发生在A
5、17751783年B19291933年C18611865年D19901998年18.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政策,致使“二战”爆发后自食其果很快被德国占领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苏联D美国1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则源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巨著A社会契约论B天工开物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20.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它们创造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加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单极化 B区域化 C全球化 D多极化二、识图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9分)21.仔细观察以下三幅图。请回答:(1)A图是重8328公斤的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是(名
6、称)。(3分)(2)B图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开凿于朝。(3分)(3)C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河两岸繁荣的商业景象,它取自张择端的风俗画。(3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22题12分,23题12分,共24分)22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下面四幅图片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二万孟千里的征途上。请回答:(1)图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转折性的会议的会址,你知道这次会议的名称吗?(2分)(2)在图的铁索桥上红军与敌人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战斗称为什么?(2分)(3)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分)(4)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您感悟到的长征精神有哪些?(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瓦特
7、家境贫苦,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凭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坚韧的个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来瓦特的发明对近代科学和生产产生了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请回答:(1)材料一中瓦特的发明推动人类进入了时代。(2分)(2)结合材料二,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两项科技发明成果。(4分)(3)结合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四、筒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7分)24.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在接受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
8、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1)明朝后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通过什么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哪一年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4分)(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解决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4)结合历史和时事,请你分析一下有利于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和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各有哪些?(8分)海南省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试题(课改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5 DCADC610 ABBDD1115 ADCBA1620 ABBCC二、识图题
9、(每小题3分,共9分)21、(1)司母戊鼎 (2)隋 (3)清明上河图三、材料解析题(22题12分,23题12分共24分)22、(1)遵义会议(2分) (2)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2分) (3)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4分) (4)坚定的革命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艰苦奋斗,臼强不息;顾全大局,团结一致; 革命的乐观主义。(4分)说明:答出两点即得满分。一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3、(1)蒸汽(2分) (2)电灯 电话汽车 飞机等(4分) 说明
10、:答出两个即得满分,每个2分共4分。 (3)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说明:答出两个即得满分。一点3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分)四、简答题(17分) (1) 郑成功(2分) (2) 马关条约(2分) 1945年(2分) (3) 一国两制(3分) (4) 有利因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岸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一国两的制”已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两岸交流不断加强。不利因:两岸政治制度不同;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台湾岛内“台独”分子的阻挠。(共8分)说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答出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