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53836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2. 反复诵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片段。 3. 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用音乐构件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的。 教学的难点是环境描写的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又怎样的特色。在写作方法上,不同的内容是怎样表现的。画出文章中自己所欣赏的语段,通过反复研读,及比较阅读体会文章写法和语言上的特色。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在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xìng)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huì) 2.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及沈从文表现湘西农村生活的有关文章。 3.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沈从文从遥远的湘西走来,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的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沈从文想一座通往乡土古寨的桥梁,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带的民俗风情,随着他的文学作品的流传,一天天被人们所了解。今天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一齐来领略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掌握以下字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应掌握的字词:蹲踞酬和 熹微 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xìng) 引经据典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huì)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 1.课文中描写了在的大的哪三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民歌演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要点提示: 1.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2.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 三、研读探究。 1.进一步阅读云南对歌的三个场面,分别把握三个场面对歌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写作的不同手法。四人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特点 写作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