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茶道——普洱茶
一、关于普洱茶的年份
“年份”这个词,现今已经沦为普洱茶加价的由头和敛财的工具。
喝普洱茶的人经常会提及这个词“年份”。是的,由于普洱茶同红酒一样可以陈放,因此也同红酒一样讲究年份——不仅某个年份的茶比较好喝,而且存放了多少年也有讲究。“年份”这个词在很多场合下十分玄妙,几乎入得神秘学的厅堂,但是对于我等普通消费者来说,以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论,经不起年份的折腾。
茶友要清楚,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年份”已经沦为加价的由头,敛财的工具。
普通茶友真正应该相信的是自己的口感,而不是所谓的“年份”。不管什么年份的茶,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配合合适的茶底、合适的转化,才能产生出一饼好茶。说到底,口感是最关键的,空有“年份”除了能唬人,什么都不是。一饼茶,如果你感觉它是干净的,口感不错,价钱合适,觉得值,就买下好了,管它是几年的呢。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误入“年份”的陷阱。一饼在污秽之所搁了一百年的茶,口感和气味就不要谈了,另一饼是新做的茶,干净而口感醇和,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二、怎么挑选普洱茶?
普洱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不懂普洱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带给他的乐趣。
人人都知道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我国的饮茶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也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好。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说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大家以为那些每天和普洱茶打交道的人或者那些一开口就显得很专业的人肯定很懂茶,可真正追问起来,他们大多都会说自己所知有限。这不是谦虚,普洱茶博大精深,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性,宛如芸芸众生,有哪个敢说:我能看懂每一个人?
懂茶与不懂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喝茶。好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不啻为人生之一大乐事。
无论怎样说,茶作为一种饮料,其终极的目的就是被喝掉。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普通百姓,茶喝的是口感,喝茶应该是一件轻松、享受而又健康的事情。忘掉普洱茶魔术的幻彩吧,当整个市场为了利益而蠢蠢欲动的时候,我希望所有的茶友能抱着一个健康、简单的心态去喝茶,去喝普洱茶,真正地在普洱茶中喝出健康,喝出快乐。
常说茶能修心,当我们喝茶的时候,请你把身份放在一边;请你把虚荣放在一边;请你把贪欲放在一边。茶承受不起那些分量,平静的人才能从茶中寻到惬意时光。
粗枝老叶的茶好不好?
在普洱茶的领域里,粗枝大叶并不代表品质低下。
普洱散茶的级别一般按照嫩度划分为特级及一到十级,特级最嫩,可以看到细小的芽头,带有金色的毫毛;十级最粗老,大叶带有梗。级别高的嫩青是不用来压制型茶的,一般一级到五级会做成散茶出售,六级到九级压饼,九级以下做砖茶。
从外形上看起来,高级别的散茶外形美观,从内质上来说嫩散茶的内含物也更丰富,茶叶专家给出的评语是茶汤“醇厚”,而级别靠后的散茶的评语则是“醇和”,因此级别高的散茶价格也高。但是级别越高,茶汤容易带苦味,风格上接近温婉细腻;级别低的散茶或以此压成的型茶,茶汤风格较为粗犷、明朗。而且低级别的茶中带有茶梗,茶梗里含有很多香气物质,适量的茶梗能使茶品具有更丰富的味道。
嫩度高的散茶和级别低的粗叶散茶或型茶,有两种不同的风格走向,具体哪个更好,当然要看茶友个人的喜好。至于生茶,原理和熟茶基本一致,带有适量的梗,可以在后期陈化中转变出更丰富的香气和较理想的口感。
三、怎么泡普洱茶?
任何一种茶都有其简单的冲泡方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光盘中的茶艺表演或者是茶博览会上的表演,茶艺小姐端坐桌前,每种茶的冲泡都伴随着有板有眼、繁琐而优雅无双的姿势,仿佛只有那些姿势到位之后,才能把茶泡好似的。
其实茶泡得好坏,跟姿势的优雅没有必然联系,当人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轻盈而优雅上,就不能细心的体会一泡茶,还怎能泡出真正的好茶来呢?
最高级的艺术是减法,普洱茶的冲泡也是这个道理。普洱茶的泡法基本上是从中国传统的工夫茶泡法中演变过来的,但是普洱茶和其它一切茶类一样,都有简单易行的泡法,可以让人轻松品味韵味。用简洁的动作冲泡出好味道的茶,才是茶友应该学习的。
茶友日常泡普洱茶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能怎么简单就怎么简单,不要去模仿那些花哨的姿势。但是也不要走到事物的极端上去,根据不同的茶类,有些必要的动作还是要做。说到底,对茶性的了解决定了这种茶的泡法,也许随着对普洱茶认识的深入,茶友会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姿势,摈弃掉之前认为必不可少的动作。
四、办公室人员怎么喝普洱茶?
办公室人员不妨买个飘逸杯,不仅是普洱茶,什么茶都能泡了。
普洱茶最初流传到广东、香港,一般的泡法都是用大壶沏泡,而用壶沏茶的方法也很适用于时下工作繁忙的办公室人员,所需茶具不过一壶一杯而已。但是要注意,生茶不适合这种泡法,要用熟茶或者有一定陈期的茶,才不会泡得满壶苦涩。但是一般来说得来不易的老茶,还是抽个身心清闲的空档仔细品味才好。最适合大壶冲泡的普洱茶,其实是茶头,有兴趣的茶友不妨一试。
壶沏普洱茶的具体方法我们后文详述,这里推荐一个十分好用的工具——飘逸杯,因为能很方便的将茶叶和茶汤分隔开来,飘逸杯可以用来很方便地冲泡任何一种茶,且滋味也可以保证。
五、喝茶会不会醉?
不仅酒能醉人,茶也可以“醉”。
一般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大多数人的饮茶量都不会太多,基本上比较适当。但是有些刚入门的茶友,可能会在试茶或在其他茶友交流的时候,无意中喝多了,就会感觉心慌意乱,手微微打颤,这就是“茶醉”。
一旦“茶醉”,要马上停止喝茶,立刻补充一些含糖比较高的食物或饮料,诸如糖块、蛋糕、橙汁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以很快得到缓解。如果实在找不到甜食,随便吃点什么都能起作用。要注意的是,这个时间不要吃巧克力,因为巧克力也含咖啡因。茶醉在喝生茶的时候较容易发生,喝熟茶或陈茶的时候基本上要喝很多才会有这种情况,及时调整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补充介绍:绿茶更易茶醉
发酵程度越低,茶汤越偏于绿色,发酵程度越高,茶汤越偏于红色。一般说来,汤色偏绿的茶降糖效果好,汤色偏红的茶降脂效果好。因此在喝绿茶、白茶的时候如果喝多了,更容易因为血液中的糖份迅速减低而发生茶醉。
六、生茶放久了就变成熟茶了吗?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永远都不会变成熟茶。
目前普洱茶界关于“生茶”“熟茶”的定义十分详细,二者的制作工艺各有差别,成品茶在汤色、口感和叶底上差别明显,在后期储放中,茶品的转化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生茶不会因为存放久了就变成熟茶。
究其根本差别,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制成,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而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放久了虽然会转化,变成陈茶或老茶,但是永远不会变成熟茶。即使生茶在后期储放过程中经过人为入仓—— 一种类似熟茶发酵制作手法,但制作出的茶品仍旧和熟茶有明显不同。
七、生茶和熟茶的区别
现在品普洱茶的雅士越来越多,却对普洱茶知识知之甚少,尤其生茶和熟茶在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用法混淆的错误。茗醇普洱茶庄的著名茶艺师杨先生说,生茶和熟茶的分别还是很大的,如果不明就理饮用,不仅会在客人面前有尴尬之嫌,甚至与追求健康背道而驰。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各有短长,普洱茶的大体制作工序是这样的:鲜采茶叶经杀青、掇捻、干燥后,即成毛青(滇青),此时的茶韵浓烈霸道,一般人是喝不惯的。随着毛青茶的加工不同,普洱茶自此分为生茶、熟茶两大系(也有互相拼配的半生熟茶),一般将生茶归属于“绿茶”,熟茶归属于“黑茶”。
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而完全依自然转化而成,这是历史上的传统制法。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视保存环境条件,至少需要近十年以上,时间越长,茶体内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越完全,其陈香益发醇和稳健,但韵致活泼生动,这种活力即为茶人所称道的“茶气”。
熟茶是指毛茶经过“渥堆”这项工序,通过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阶段,可提早饮用。这是1973年起昆明茶厂首先借鉴黑茶工艺,而发展出的技术,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对“渥堆”的相关研究,在1985年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对“渥堆”有所误解,还把“渥堆”和“湿仓”画上等号,事实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湿仓”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新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甚高的环境,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促使茶品发霉,以改变茶体,使外观上可伪充陈年茶,这种不健康的湿仓茶,是禁不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
八、加工工艺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晒青毛茶菁,经筛选、分级后直接制成的各类散茶和紧压茶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晒青毛茶菁,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处理,再经过筛选、分级后制成的各类散茶和紧压茶
颜色
青绿、暗绿或黄绿,茶芽发白显毫
棕、褐色,重度发酵则会有些发黑,茶芽呈金黄色或暗金黄色
外型对比
以饼茶为例
茶性
微寒
温性
香型
清香、蜜香
陈香、樟香、枣香
汤色
青黄、明黄或褐黄
棕红、褐红或暗红
口感
有苦涩感,入口先苦而回甘,生津明显强烈
基本无苦涩感,入口醇厚、绵软,回甘、生津自然
冲泡茶具
薄瓷盖碗或者玻璃茶具
紫砂壶或者陶制茶具
饮用时令
四季皆可饮用,降暑、去燥、解热毒
四季皆可饮用,养胃护胃
九、家里适合存放普洱茶吗?
基本上人住着感觉舒服的空间就适合存茶。
普洱茶对存放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是我们住得舒服的地方,基本都可以存茶。不需要冰箱,不需要特别的设备,放在书房或其他没有异味,通风正常的房间即可。唯一的禁忌是,不要存放在有异味或味道很杂的空间附近,诸如卫生间、厨房、新买来的柜子等等。茶叶吸味,相信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需要说明的是,普洱茶的变化会因具体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一批茶存在甲家和存在乙家的,会有些许差别,而且有时候差别还可能很大,这也是普洱茶迷人的地方。
生茶陈化的上限?
对于生茶陈化的期限,目前看法并不统一,有的说生茶陈化上限为50年,有的说是100年。
学界就目前普洱茶存放时间的上限问题各抒已见,仍未有定论,一些结论也是基于实践得出的,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存放,就存在期限,存期过长,茶叶内含物质氧化殆尽,就失去了饮用价值。然而有痴迷者对陈放百多年老茶的口感赞不绝口,盛赞其“无味之味方是至味”,俨然已经进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地。
当然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不会有人将生茶存放50年乃至100年之后再来品饮,一般存个十年十几年,已经是很好的茶品了,所以这个存放的时间限度问题可以忽略。
十、熟茶能存吗?
经储放的熟茶在口感上的改善上虽不如生茶明显,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熟茶采用了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加速了晒青毛茶的发酵时间,提前获得了可以当即品饮的顺滑而醇厚的茶汤。但由于是人为提速,难免透支了茶叶的内含物质,不像生茶经自然而干净的陈化那样,能够得到纯正的陈年茶品。虽然如此,熟茶除了可以随时饮用之外,和生茶一样,也是可以陈放的。新制熟茶的燥火味和渥堆味会逐渐消失,口感会越来越顺滑,汤水更甜,香气也会变得比原来好,沉稳而持久。储放的熟茶在口感上的改善虽不如生茶明显,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当然,熟茶的转化结果也会因存放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说来,存放5年的熟茶已经很不错了。
十一、生茶放多久才能好喝?
茶友的经验之谈,生茶要达到好喝的口感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
新制生茶口感猛烈,大多数人不敢多喝,都将其储放若干年待茶汤变得顺滑、醇厚再品饮。至于储放多少年才开始好喝,很难给出统一回答,一般储放5年已经不同于当初,但要达到好喝的口感可能至少需要8年或更多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时间,其他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存放环境、包装状况等等,同样影响生茶的转化。就同一饼茶而言,在相同的时间内,存在南方的就比存在北方有更多的变化,汤色更趋于红亮,口感也更好。实践中发现饼茶的外包装是否透气,对后发酵的影响也很大。
面对当前普洱茶市场,陈放了几年的生茶都很难得,茶友不妨以5年为一个阶梯,新制生茶喝一点,掌握味道,自己也存一些,然后从陈期5年的生茶开始喝,渐次上升,逐步感受。虽然几年之内的生茶口感距离醇和还有距离,但可以用熟茶弥补陈化生茶的断档,基本上就有好喝的普洱茶了。
十二、生茶放多久才能好喝?
茶友的经验之谈,生茶要达到好喝的口感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
新制生茶口感猛烈,大多数人不敢多喝,都将其储放若干年待茶汤变得顺滑、醇厚再品饮。至于储放多少年才开始好喝,很难给出统一回答,一般储放5年已经不同于当初,但要达到好喝的口感可能至少需要8年或更多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时间,其他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存放环境、包装状况等等,同样影响生茶的转化。就同一饼茶而言,在相同的时间内,存在南方的就比存在北方有更多的变化,汤色更趋于红亮,口感也更好。实践中发现饼茶的外包装是否透气,对后发酵的影响也很大。
面对当前普洱茶市场,陈放了几年的生茶都很难得,茶友不妨以5年为一个阶梯,新制生茶喝一点,掌握味道,自己也存一些,然后从陈期5年的生茶开始喝,渐次上升,逐步感受。虽然几年之内的生茶口感距离醇和还有距离,但可以用熟茶弥补陈化生茶的断档,基本上就有好喝的普洱茶了。
十二、既然要存,那当年的普洱茶能喝吗?
新制生茶或熟茶都可以随时喝,当然加些处理手法能更好喝些。
对于新压制的生茶而言,如果能接受其口感,或者采用缓解生涩的泡茶手法,是可以随时饮用的。由于原料或制作上的一些原因或不规范,一些生茶的口感甜淡,类似于烘青或蒸青绿茶,这样的生饼最好马上喝掉,不必存放。如果上口感觉滚味很猛烈,这样的生茶会有很好的转化空间,还是存起来较好。
对于新制熟茶而言,一般都有燥火味和一股“堆味”,马上拿来饮用口感不会很好,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茶的本味特点。不如把茶饼或沱、砖拆散,放在干净、通风的环境中醒茶。一般醒上几星期,取少量试泡,如果堆味不减仍需再醒。醒茶时间可以几个星期至几个月,醒好之茶再来饮用,味道就不错了。
总之,新制的生茶或熟茶都是随时可以喝的茶,如果能做一些处理,会变得更好喝些。
十三、陈茶或老茶就一定好吗?
请茶友抛开一切名头,只相信自己的嘴巴。
在普洱茶未被热炒的时候,陈茶和老茶的口感都是普洱茶人津津乐道的。产自天然的云南普洱,经自然的陈放,从当初的生涩猛烈转化为醇厚而不失生命力,本就是个神奇的事情,更因经因岁月洗礼,使得这一过程糅入了人文色彩。想想在你面前氤氲的这杯茶,是几十年前的某个人制作出来而专等你的品饮,这是什么感觉?但是商业因素的入侵,赤裸裸的金钱、利益,使得如今普洱茶一粘上“老茶”的名号,价格就像变魔术一样上涨。现在市场上标榜“陈年”不少,但真正有陈期的不多,即使有价格也不菲。市面上通行的规则是夸大存储年份,编造老茶历史,用各种手段炮制陈茶老茶。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茶”“老茶”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味道。茶友喝茶要把重点放在“喝”字上,放在口感上,相信自己的嘴巴。再老的茶喝起来感觉不好,也不要买。退一步讲,如果是真的老茶,但其市价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品饮价格,作为普通茶友就应该放弃了。茶友不要一味地追棒老茶,刻意的追求反而违背了茶之自然的精神。
十四、既然要存,那当年的普洱茶能喝吗?
新制生茶或熟茶都可以随时喝,当然加些处理手法能更好喝些。
对于新压制的生茶而言,如果能接受其口感,或者采用缓解生涩的泡茶手法,是可以随时饮用的。由于原料或制作上的一些原因或不规范,一些生茶的口感甜淡,类似于烘青或蒸青绿茶,这样的生饼最好马上喝掉,不必存放。如果上口感觉滚味很猛烈,这样的生茶会有很好的转化空间,还是存起来较好。
对于新制熟茶而言,一般都有燥火味和一股“堆味”,马上拿来饮用口感不会很好,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茶的本味特点。不如把茶饼或沱、砖拆散,放在干净、通风的环境中醒茶。一般醒上几星期,取少量试泡,如果堆味不减仍需再醒。醒茶时间可以几个星期至几个月,醒好之茶再来饮用,味道就不错了。
总之,新制的生茶或熟茶都是随时可以喝的茶,如果能做一些处理,会变得更好喝些。
十五、普洱茶能减肥吗?
普洱茶减“小肚子”的功效超群。
普洱茶和绿茶的美体功效不同,绿茶降糖功能强大,普洱茶降脂去油功效显著。因此绿茶主要流行于气候潮湿,饮食偏甜的地区,而普洱茶流行于像西藏一样饮食油腻,多食用奶制品的地区呀国家。
在减肥方面,普洱生茶不如熟茶有效,并且生茶不宜多喝,反倒是熟茶或老茶茶性温和,茶汤醇厚,稍微多喝点也无妨,并且降脂功能显著,比较适合。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妻子平日不喝茶,每天嚷嚷着要减肥,家里不知道备了多少减肥用品,有吃的药,喝的茶,还有各种新式减肥器械。每样东西都弄弄,没两天就烦了,又会换一样。自从和朋友一起迷上了普洱茶,每天都喝几杯熟茶,不出一个月,居然发现自己瘦了,尤其是一直困扰她的奶油肚,不知不觉中减小了。其实在店主身边,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普洱熟茶完全可以作为减肥饮料,再加上定期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效果会更好。
十六、小孩能喝普洱茶吗?
儿童喝茶要注意控制饮茶量和茶汤浓度。
现代医学证明,普洱茶中含有很多物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利。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脂多糖有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与其结合后排出体外的功能,因此喝茶能够抗国辐射,也很适合每天与电视机、游戏机、电脑、录像机为伍的儿童。普洱茶含氟量较高,可预防龋齿;其中的灭菌万分可防治口腔炎,清除口臭,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不足,防止牙龈出血;内含胡萝卜素可代谢合成视紫质以保护视力,这些都对现代儿童的生产发育有利。但是让小孩喝普洱茶,家长也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儿童宜喝熟茶。普洱熟茶茶性温和,老少咸宜;
饮茶宜量,每天两三杯就可以了,且茶汤不要浓;
不饮久泡之茶。儿童宜现泡现饮,不宜饮冲泡过久的茶。
十六、体质虚寒的人能不能喝普洱茶?
生茶不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熟茶则有益。
《本草纲目》中对茶性格的总结有:“苦寒无毒,性冷……”等句,现代人的饮茶经验也告诉我们,汤色青绿的茶偏寒性,而乌龙茶和红茶等经过发酵的茶,较温和,比较适合体质虚寒的人饮用。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生茶汤色偏绿,新制生茶味苦性刻,对于胃不好的人或体质虚寒的人来讲不太适合。而熟茶经过了发酵工艺,一此地工茶或老茶也经过较充分的后发酵,茶性温和,体质虚寒的人适当喝喝这些茶,对身体还是有益处的。
十七、普洱茶好喝吗?
用点心泡,就算一般的普洱茶也会比较好喝。
对于这个问题店主的回答是:挺好喝的,尤其是在你劳累了一天之后,大口大口地喝。可有的人说:普洱茶不就是那个黑乎乎的一沱,熬着喝吗?一点都不好喝,像中药一样。我只能说,把你那黑乎乎的沱茶拿给懂普洱茶的人来泡试试看。通常情况,喝茶是要讲点技巧,没有一点把普洱茶泡好的手法,当然谈不上好喝,这不能全部怪罪到茶的身上。以店主的经验,掌握点基本的技巧,就算是一般的普洱茶,也能泡得比较好喝。
以普洱茶朴实的个性,比较乌龙茶的香高、绿茶的清丽,是不大能让人一见钟情。但是现代人饮甘餍肥,每天接受各种感官刺激,对于内质深厚的普洱茶应该会更帖近一些,这也是当前普洱茶能流行的原因。
找个时间,找个对普洱茶有了解的朋友,让他带着,开始喝您的第一泡普洱茶吧。
我不懂普洱茶,但是又想购买,该如何挑选?
普洱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不懂普洱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带给他的乐趣。
人人都知道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我国的饮茶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也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好。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说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大家以为那些每天和普洱茶打交道的人或者那些一开口就显得很专业的人肯定很懂茶,可真正追问起来,他们大多都会说自己所知有限。这不是谦虚,普洱茶博大精深,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性,宛如芸芸众生,有哪个敢说:我能看懂每一个人?
懂茶与不懂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喝茶。好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不啻为人生之一大乐事。
无论怎样说,茶作为一种饮料,其终极的目的就是被喝掉。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普通百姓,茶喝的是口感,喝茶应该是一件轻松、享受而又健康的事情。忘掉普洱茶魔术的幻彩吧,当整个市场为了利益而蠢蠢欲动的时候,我希望所有的茶友能抱着一个健康、简单的心态去喝茶,去喝普洱茶,真正地在普洱茶中喝出健康,喝出快乐。
常说茶能修心,当我们喝茶的时候,请你把身份放在一边;请你把虚荣放在一边;请你把贪欲放在一边。茶承受不起那些分量,平静的人才能从茶中寻到惬意时光。
从云南六大茶区开始学习普洱茶知识
学习普洱茶,先从云南六大茶区开始了解
昨晚有朋友通过微博加了我,北方的一位朋友,说到最近喜欢上普洱茶。但没有找到方向感,无从下手。
按我的理解普洱茶难懂,是里面串了大量的地理知识。茶品的区分大部分都是用山头来直接叫的。如无量山,勐库、邦东, 易武.千家寨,而这些地方又是平时城市里的人很少能去到的地方。
有兴趣的朋友简单的按我下面的这六个茶区简单的区分下,能大约分得出茶区的所以然来。然后再一个茶区一个茶区的深入,基本普洱茶的地理方面的东西也就差不多了。
这六个茶区里面勐海茶区只是简单的经过下边界,易武茶区没有到过。其它几个茶区因以前上班出差原因都走过几回。
1, 下关茶区 我的家乡
1950年初到1970年代末期下关茶区在顺宁、缅宁、景谷、佛海等四个茶区的青茶均有调拨,至1990年代中期仍有少量西双版纳自治州的青茶调拨。目前所谓下山茶区为早期顺宁及景谷茶区,也就是现金思茅地区、保山与临沧地区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此茶区的共通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气温低、雨量较少,质重、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茶青的特色。
2. 临沧茶区 人们还不太了解的一个大区域,其实个人感觉不错
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以勐库、邦东、凤庆、茶房沧源等地所出产青茶最为著名。各地的味道差异很大,如勐库茶味道偏苦味涩味,茶味强劲,口感偏重;勐库茶区内的冰岛则味道甘甜,口感特征偏于温和;同为临沧县邦东乡的蛮鹿、锡规,因海拔差异大,味道口感也判然有别。临沧茶区以凤庆县凤山的茶味最为温和,不过好像并米内有什么特点。
2007年,临沧茶区在普洱江湖崛起,喊出了“天下第一仓”的响亮口号,一时之间,临沧俨然王者归来,包装上标有“天下第一仓”的临沧普洱茶随处可见,临沧普洱茶新世纪到来。
3勐海茶区 小山头太多
清代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以普洱为主,清朝末年普洱茶的制作技术向南传递,由普洱、思茅到倚邦、易武、勐海等地区。至民国初年,因种种政经因素、交通问题,加之瘟疫肆虐,茶叶的贸易重心完全由勐海地区所取代。1950年代初期勐海茶厂除在本县茶区设站收购毛茶外,并在景洪、勐腊等县设站收购毛茶。且1952年开始,勐海茶厂及所属南糯山分厂开始收购部分鲜叶直接在场内加工,成为初、精制合一的最早典范。目前勐海茶区涵盖在西双版那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糯山、勐龙、勐宋、勐遮等地区;广义勐海茶区,涵盖至勐海茶厂收购毛料茶区,如临沧地区南部、思茅西南部茶区。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是此茶区茶菁主要特色。
4易武茶区 没到过,有机会和朋友一起转一回
清朝普洱茶极盛时期即以普洱为集散地,所依赖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就是所谓的澜沧江以北的江内茶,涵盖当时六大茶山。目前易武茶区并无大型制茶厂,然因有古老历史制茶传统与神话,茶区中还有许多野生型与栽培型野生茶、大量野放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茶园,目前坊间仍有大量标榜易武茶区的茶品为消费者所喜爱。此茶区因人工栽培茶园历史悠久,目前尚有许多百年左右之古茶园;也因此许多古茶园变异茶种甚多,在茶种与茶性茶质上的特色较难分辨,只能以地理气候环境造成的特质加以分析。纬度与低海拔最低,气温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多、茶质厚重、各种茶种香气特异、苦涩度高,是此茶区茶菁特色。
5思茅茶区 普洱这名字改得不好
思茅现在不叫思茅了,叫普洱市了。思茅茶区的范围指现今普洱市辖区内的各个茶山,其中以营盘山、版纳与普洱交界处的大渡岗所产茶叶最多。思茅的现代茶园建设在几大茶区里面是最好的,产量大,味道偏苦涩,台地茶的味道略显淡薄。也有不少的古茶园,如澜沧县景迈山古茶园、镇沅县千家寨古茶园、景谷秧谷大白茶等,味道口感都非常不错,是制作普洱茶的上乘原料品种。
6保山、德宏茶区 其实是不错的茶区
主要集中在昌宁、龙陵、芒市、陇川、梁河、盈江一带。在绿茶时代,梁河的回龙茶非常有名,近年来其原料大量用于制作普洱茶,其品质如何,尚不清楚。芒市中山一带有成片的古茶园,为云南茶马司原料基地,茶质口感味道都很能代表该茶区特点。
普洱茶的5种味道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尤其老茶手多半喜欢有适当的苦涩味道;酸味和水味却是大家所不喜欢,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无味虽并不是味道,但是习惯性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无味之味了!
1、甜
甜味不仅是小孩儿童喜欢,成年大人也都会对糖而垂涎。但是浓糖甜腻,往往使人又爱又怕,然而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幺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在普洱茶的行列中,红莲圆茶和圆茶铁饼,本来是用同一批普洱茶为原料,但不同的制造方法,这两种茶都有蜂蜜的甜味,是其它普洱茶所不及。
我们普洱茶品茗的爱好者,深深体验到,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而普洱茶的甜味,都以老树乔木茶菁,生茶而干仓陈化的最好,最能表现甜味。
2、苦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到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先苦极后才能回甘,并带给普洱茶品茗者,那种真道的启示。
普洱茶之所以会有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比较高文件幼嫩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3、涩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哪些刚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依据我们品茗者的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中部,在猛库、猛弄和凤庆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冲泡苦味和涩味都需注意其技巧与个人接受度。
4、酸 、水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
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而普洱茶为什么变成有水味?却没可靠的资料左证。
现在生产的那些比较轻度发酵普洱砖茶,多半是有水味的。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也是普洱茶品者所排斥接受的。
5、无味
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了。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时也处处充满禅机。
普洱茶的优点
普洱茶的优点一、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之人而言,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
普洱茶的优点二、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普洱茶的优点三、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既不需像高山茶分钞必较,却乃有茶事的乐趣,甚至不失茶包便利性。
普洱茶的优点四、普洱茶保存容易,茶性转换富变化。从某个定义来说,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处于"现代进行式",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普洱茶的优点五、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等兼金",可望不可及,如果在"普洱天平"的左端是"典藏价值",是只涨不跌的"耐久财";而右端则是"饮用价值",是喝一片少一片的"消费财",那"时间"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砝码",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这饼茶的典藏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远年普洱茶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两者一样讲究年份、出身(酒庄、茶庄),注重稀有性与保存状况。普洱茶分生熟,各有短长普洱茶的制作工序大体是:鲜采茶叶经杀青、掇捻、干燥后,即成毛青(滇青),此时的茶韵浓烈霸道,一般人是喝不惯的。随着毛青茶的加工不同,普洱茶自此分为生茶、熟茶两大系(也有互相拼配的半生熟茶),一般将生茶归属于"绿茶",熟茶归属于"黑茶"。
普洱茶的绝妙之处
在云南茶铺或卖茶的集市,例如昆明、思茅、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著名风景区,随处可见“普洱茶”的招牌。依据这样的经验,只要是在云南所产的茶,皆可叫做“普洱茶”——来云南游玩及云南大多数的本地人对“普洱茶”这一概念的认识大抵如此,认为“普洱茶”这三个字,也不过是“云南茶”的别称罢了。有些稍微懂点茶的人也会把它与红茶混淆在一起。其实,普洱茶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茶。它是云南贡献给世人的一种特有的茶品。
据史籍记载,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要产茶区,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然后销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的珍品。在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向皇帝进贡的贡品。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贾府也饮用普洱茶。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清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由此可见普洱茶的名贵。
普洱茶近年来同古字画一样进入收藏品之列。收藏普洱茶饼的风气不断蔓延,在云南、广东、福建、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尤为盛行。陈年普洱茶的收藏热不断升温。
据新华社2004年2月8日电:
这批曾被以茶传情的鲁迅和许广平先生共同珍藏数十年的清宫普洱茶重返许广平先生故里——在广州登堂亮相。净重一百四十多克的普洱茶砖原计划于昨日在广东大厦公开拍卖,底价在2万元~30万元之间。由于种种原因,临时改变计划,仅拿出3克、约拇指大小的茶砖进行拍卖,3克茶砖拍出12000元天价。
这批被拍卖的清宫御用普洱茶砖现为鲁迅和许广平先生的后人——周海婴所藏。清宫御用茶品一直以来都以文献记录、民间流传较多,但实物寥寥,有幸品饮者甚少。
作为鉴定专家之一的广州紫云苑茶艺馆的陈锦源师傅,曾取用2克冲泡,只见茶底如琥珀色。他品鉴后认为,茶味薄,只存古韵,茶叶与包装物的味道已融为一体。而在冲泡7次后,茶盏底就只有几颗比芝麻还小的渣粒。
据陈锦源介绍,这些茶砖是将茶叶熬成糊状、滤去茶渣、蒸发水分,将提炼出的茶汁注入模具压制成型后烘干而成,非一般民间作坊能生产,再加上茶砖的氧化过程、花纹和包装物的精致,距今一个世纪应无可争辩。正因为此,茶砖已成茶膏,就像速溶咖啡,冲泡后会逐渐融化直到消失。
据周海婴回忆,从懂事起,每逢年节吃完大餐后,若感胃肠不适,母亲许广平就会拿一小块普洱茶冲给他喝,饮后一会儿食滞就好了,而这些茶砖,鲁迅和许广平平时都不舍得喝。
普洱茶的主产区为今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地。这里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堪称得天独厚。这里所种植的茶树品种为云南独有的“云南大叶种”,具有育芽力强、白毫多、生长期长、内含物丰富的特点,是优良的茶树品种。采摘后的茶叶经过自然天成的加工制作和多次不规则陈化后,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便诞生了。
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一样,虽经千年的历史,但至今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普洱茶像是一件用时间雕刻的艺术品,它那与众不同的特色,让人更多体味着历史的“陈韵”。
普洱茶带有一种艺术的特质,无论在开泡之前的形状还是在开泡之后浸出的汤色,直到最后留下的“茶渣”,都能让人细细地玩味。
普洱茶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把茶比喻为画,那么西湖龙井像是明清时期的山水小品,体现的是江南风景的雅致;乌龙茶则如同宋代的工笔花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