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进行诗歌朗读训练,把握诗歌的节奏。 2、通过揣摩、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理清诗歌思路,了解诗歌大意。 2、通过分析,探究,体悟诗歌的主题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学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难点:把握诗歌节奏,揣摩诗歌的语言。 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教学用具 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 ,随堂使用。教学过程设计一
2、、导入:师: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他也被誉为“诗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传诵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释题:师: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什么是歌行体?(多媒体展示)这首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三、杜甫知多少: 小组展示搜集的作者的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适当补充。(一组展示
3、)四、背景链接:(二组展示)五、初识草堂好诗我来读师:现在,让我们来认识杜甫的草堂。出示朗读要求,听示范朗读。指名朗读设计目的: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初步领会诗歌意境,达到“以读悟诗”的目的。六、走进草堂好诗我来解(三组展示,黑板前板书)通过朗读我们初识了草堂,那么,这草堂的情形又如何呢?让我们走进草堂。诗歌描写了四个精彩画面, 请用你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这四个精彩画面,并将其凝炼成四字小标题。将诗人在每个画面中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凝炼成一个字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和提炼学习内容的能力,理清诗歌思路,了解诗歌的大意。 七、结识堂主雨夜听心(多媒体展示)师:走进草堂,我们了解了诗的内容。接着,我
4、们来认识草堂的主人。一首诗就是一颗心,它载着一千多年前作者的心声飘到我们耳畔,让我们听到了一颗 的心的呐喊。(学生答: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等)师:诗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很多诗中都能看到 。赏析诗人另外一些表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佳作。(春望石壕吏等)设计目的:走进诗人,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涵。八、品堂主佳作边读边赏(四个组展示)师:课下我们安排了预习,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和体验。请同学们深入字里行间,品味语言,圈点勾画作批注,可就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写下你的感悟。比如“诗中-写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或“从诗中-里,我读出了-。” 举例:“怒号”一词用得好,用拟人手
5、法。传达出风云突变,狂风骤至的天气变化,正因风力之猛才卷起屋上三重茅草,风力愈大,屋破愈惨。 1、 赏析第一节。如:“卷”字用得好,写出了风的迅猛,写出了对茅屋破坏之大。诵读时应用焦虑、悲伤的语气来读。2、 赏析第二节。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焦灼、气愤、无奈 诗人叹息什么?他一叹无情的天公毁了他的安身之所,二叹无知的群童不知他的苦衷,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痛苦。诵读指导:重读“欺、忍能、公然”,“呼不得”读出焦灼之情,“叹息”延长读得无奈,归来倚杖自叹息。3、 赏析第三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得好,写出了什么?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如铁的棉被中你读出了什
6、么?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被子陈旧,又冷又硬。表现出作者的生活贫困。“雨脚如麻”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点密集,密密麻麻。突出诗人境况悲惨。诵读指导:环境阴沉,压抑,读出凄苦之状,重读“何由彻”,痛苦中的爆发。4、 赏析第四节。诗人没有遮风避雨的场所,却想到广厦万间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一种情怀?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由个人遭遇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设计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领悟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字魅力。把握情感,诵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九
7、、穿越时空千古绝唱我来演编写剧本,找演员,进行诗剧表演。(人物:旁白、杜甫、杜甫妻、群童四人)十、伟人驻我心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忧民名人故事?(小组展示)师: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为了理想不懈奋斗。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呢?(学生表达看法)十一、课堂小结 一千多年过去了,流逝的时光淹没了苦难的岁月,却淹没不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高亢呼声。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他那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决心,他那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苍穹闪星辉,永驻我们心中。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喊出诗人的理想,倾听诗人的心声吧!十二、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课下赏析杜甫的名篇兵车行。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