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徐州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6536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1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徐州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徐州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徐州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徐州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徐州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99 CCS B04 3203 徐州市地方标准 DB 3203/T 1004202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damage degree of cultivated land 2021 - 12 - 31 发布 2022 - 02 - 01 实施 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3/T 10042021 I 目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鉴定机构 . 1 资质 . 1 4.1 人员 . 1 4.2 硬件 .

2、1 4.35 损害类型 . 2 侵占 . 2 5.1 损毁 . 2 5.2 荒漠化 . 2 5.3 污染 . 2 5.46 鉴定程序 . 2 7 受理与委托 . 2 受理 . 2 7.1 委托 . 2 7.28 制定方案 . 3 鉴定工作组 . 4 8.1 鉴定工作方案 . 4 8.29 现场勘察 . 4 10 现场实施 . 4 11 损害程度鉴定 . 4 12 报告编制 . 4 13 鉴定意见 . 5 附录A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委托书 . 6 附录B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现场勘察记录表 . 7 附录C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技术标准 . 8 附录D (规范性) 耕地损

3、害程度鉴定报告编制要求 . 10 D.1 案件基本情况 . 10 D.2 鉴定目的 . 10 D.3 鉴定过程 . 10 DB 3203/T 10042021 II D.4 鉴定分析 . 10 D.5 鉴定报告使用限制说明 . 11 D.6 特别事项说明 . 11 D.7 附件 . 11 参考文献 . 12 DB 3203/T 10042021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徐州市自然资源监察支队、江苏昊城自然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4、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卜凡敬、李晓建、庄磊、张海洋、杨林、尹乐伟、任万鑫、侯士旭、黄婷、冯军莲、张亚冰。 DB 3203/T 10042021 IV 引言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014号),对“造成耕地大量毁坏”作出了司法解释。2009年始,我国开展规范对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的认定工作。2017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出台徐州市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耕地破坏工作,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的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大量的耕地破坏鉴定实践工作和对司法机关的个别案件追踪积累的经验, 制定耕地损害程度鉴定技术规范,

5、科学鉴定耕地的损毁情况,有利于自然资源执法部门查处违法破坏耕地案件,打击违法破坏耕地行为,为司法制裁提供直接依据,为损毁耕地高效复垦提供间接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耕地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DB 3203/T 10042021 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的程序和方法,给出了损害的类型、损害程度的指标、报告的编写等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非法行为造成的耕地损害的鉴定。林地、草地损害的鉴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6、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52012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SF/T 00742020 耕地和林地破坏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HJ/T 1662004和NY/T 395201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耕地损害 cultivated land damage 因非法行为导致土地自然属性部分或完全丧失的损害耕地种植条件的行为。 3.2 鉴定单元 identification unit 根据损害土地方式的不同,将鉴定地块划分成1个或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鉴定的封闭区域。 4 鉴定机构

7、 资质 4.1 应取得从事生态系统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资质,或司法厅、高级人民法院认定的鉴定资格。 人员 4.2 应配备鉴定人、勘察人。其中,鉴定人应具备农业工程、环境学、环境工程学、土壤学、林学、部门法学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硬件 4.3 应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鉴定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及检测实验室。 DB 3203/T 10042021 2 5 损害类型 侵占 5.1 在耕地上堆放剥离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矿废弃物,固化建窑、建坟、建房、建设厂棚、牲畜圈舍,硬化路面、场地等行为造成土地原有功能丧失。 损毁 5.2 在耕地上取土,挖沙、采石、采矿、排水、蓄水、载荷过重导致塌陷,使得原

8、地表形态、土壤结构、地表生物等直接摧毁,土地原有功能丧失。 荒漠化 5.3 在耕地上因农垦不当、 过度放牧、 森林破坏、 不合理施肥、 不合理灌溉等导致土壤沙化、 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地原有功能丧失。 污染 5.4 在耕地上堆放医疗废物或工业污秽等固体废弃物, 排放有害废水、 污水等重金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造成土壤原有理化性状恶化、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6 鉴定程序 鉴定流程见图1。 7 受理与委托 受理 7.1 7.1.1 涉及耕地损害程度的申请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非法占用农用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非法占用基本农田 5 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 10 亩以上,

9、造成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 7.1.2 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损害程度的受理申请,应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事项及相关材料的审核。经审核: 属于涉嫌犯罪、违法事实清楚、提供的材料真实齐全的鉴定申请,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单位; 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单位需补正的材料; 申请材料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申请,应书面告知受理单位不受理申请及依据,并退回申请材料。 委托 7.2 7.2.1 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DB 3203/T 10042021 3 图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程序图 7.2.2 委托方应提供的鉴定材料包

10、括但不限于: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委托书(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被损害土地的现场彩色图片(远景照片 1 张、不同角度近景照片 3 张,照片应注明拍照人、拍照日期); 损害地块违法行为发生前一年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和地类情况表; 详细的案情材料及损害地块的土地历史使用状况材料; 损害地块的实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水文资料、遥感影像图等资料; 案件查处卷宗有关材料。 8 制定方案 DB 3203/T 10042021 4 鉴定工作组 8.1 鉴定机构应依据委托方提供的鉴定材料, 初步判定耕地损害类型, 成立由具有损害类型相关专业的勘察人、鉴定人组

11、成的鉴定工作组。 鉴定工作方案 8.2 鉴定工作组制定耕地损害鉴定工作方案,内容包括:鉴定目的、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方式和鉴定步骤。 9 现场勘察 9.1.1 应由 2 名以上(含 2 名)勘察人或鉴定人进行现场勘察,并填写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现场踏勘记录表(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9.1.2 现场勘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当地群众等实际沟通; 土地使用历史与现状; 破坏地块地理位置及四至范围等; 破坏地块的地形坡度; 破坏地块的有效土层厚度; 破坏地块的侵入体含量; 破坏地块的水溶性盐总量; 破坏地块的土壤质地; 破坏地块的田间灌排设施; 破坏地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破坏地块的 pH 值。

12、 9.1.3 根据损害类型,对鉴定地块归类并划分鉴定单元。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单元分级特征及损害程度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10 现场实施 现场分析、布点及测绘,样品采集和样品检测,应符合SF/T 00742020中5.2、5.3和5.4的规定。 11 损害程度鉴定 采用极限条件法,判定鉴定地块是否严重损害取决于条件最差的损害类型。 鉴定地块损害程度按公示(1)计算: = max () (1) 式中: Ya -第a个损害类型的损害程度; Yab-第a个损害类型中第b个鉴定单元损害程度。 12 报告编制 DB 3203/T 10042021 5 鉴定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13 鉴

13、定意见 报告与鉴定材料报送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出具认定意见。 DB 3203/T 10042021 6 附录A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委托书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委托书如图A.1所示。 图A.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委托书 B B C DB 3203/T 10042021 7 附录B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现场勘察记录表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现场勘察记录表见表B.1。 表B.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现场勘察记录表 项目名称 违法占地日期 责任人 项目面积(亩) 涉及耕地面积(亩) 经纬度 土地使用历史 损害过程简述 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对不同方位加以描述) 各鉴定单元损害程度描述 堆放 堆放种类 堆

14、放时间 堆放高度 堆放面积 堆放稳定性(对周边区域影响) 固化 固化种类 毁坏深度 扰动面积 硬化 硬化种类 砂石、多孔砖等硬化面积 砼、沥青等硬化深度 挖损 挖损种类 挖损深度 挖损面积 积水状况 土层结构(耕作层、犁底层)损害程度 塌陷 塌陷种类 塌陷深度 塌陷面积 积水状况 土层结构(耕作层、犁底层)损害程度 勘察人(签名): 勘察日期: 年 月 日DB 3203/T 10042021 8 附录C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技术标准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单元分级特征及损害程度见表C.1 表C.1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单元分级特征及损害程度 损害类型 损害程度 一级分类 二级 分类 三级分类 轻

15、度 中度 重度 侵占 堆放 生活垃圾 土壤受轻度压实或无法耕作的面积占堆场总面积20%以下 土壤受中度压实或无法耕作的面积占堆场总面积20%40% 土壤受重度压实或无法耕作的面积占堆场总面积40%以上 建筑垃圾 工矿废弃物 固化 建坟 土壤毁坏深度小于10 cm或扰动面积30%以下 土壤毁坏深度10 cm20 cm或扰动面积30%50% 土壤毁坏深度大于20 cm或扰动面积50%以上 建窑 厂棚 地基深度小于20 cm或占地面积30%以下 地基深度20 cm60 cm或占地面积30%50% 地基深度大于60 cm或占地面积50%以上 牲畜圈舍 建房 硬化 路面硬化 砂石、多孔砖硬化或非砂石、多

16、孔砖硬化面积占30%以下 砼、沥青硬化小于3 cm或非砂石、多孔砖硬化面积占30%50% 砼、 沥青硬化大于3 cm或非砂石、多孔砖硬化面积占50%以上 场地硬化 损毁 挖损 取土 取土深度20 cm以内,熟土层未完全破坏 取土深度20 cm40 cm, 犁底层完全破坏 取土深度40 cm以上, 完全破坏上层土壤 塌陷 挖沙、采石 塌陷面积占比小于30% 塌陷面积占比30%50% 塌陷面积占比大于50% 采矿 排水、蓄水 载荷过重 土地荒漠化 土壤沙化土壤侵蚀 农垦不当 受影响面积占比小于30% 受影响面积占比30%50% 受影响面积占比大于50% 过度放牧 森林破坏 土壤盐渍化 不合理施肥

17、不合理灌溉 DB 3203/T 10042021 9 损害类型 损害程度 轻度 重度 污染 基本项目 镉、汞、砷、铅、铬 高于筛选值,低于管制值 高于管制值 铜、锌、镍 其他项目 六六六总量 高于筛选值,低于管制值 高于管制值 滴滴涕总量 苯并a芘 DB 3203/T 10042021 10 F E G F 附录D (规范性) 耕地损害程度鉴定报告编制要求 D.1 案件基本情况 D.1.1 案件概述 简述耕地损害的经过。 D.1.2 委托人及其他鉴定报告使用人。 D.2 鉴定目的 D.2.1 鉴定对象和范围。 写明鉴定对象、鉴定地点和四至范围。 D.2.2 鉴定基准日 D.3 鉴定过程 D.3

18、.1 鉴定依据 说明鉴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文件准则等。 D.3.2 鉴定方法 通过案件资料收集和分析,制定鉴定方案,确定鉴定方法。 D.3.3 鉴定过程 D.3.3.1 人员安排 介绍勘察人员基本信息。 D.3.3.2 现场勘察基本情况 说明损害前土地状况、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耕地生产情况等,简述损害现状、过程、分析损害原因(土壤障碍因素、耕作层损害程度)等。 D.3.3.3 实地现状图片 拍摄案件现场不同角度及不同损害单元内部及周边的近景和远景照片。 D.4 鉴定分析 D.4.1 现场勘察情况分析 D.4.2 合规性分析 通过委托人出具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地类

19、审核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核表等材料以及相关文件规范说明案件是否符合规划的情况。 DB 3203/T 10042021 11 D.4.3 合法性分析 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分析说明案件违法情况。 D.5 鉴定报告使用限制说明 明确鉴定报告成立的前提,鉴定报告使用的目的和用途,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责任范围等。 D.6 特别事项说明 D.7 附件 包括鉴定委托书、勘测定界报告、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鉴定单位资格证明材料、鉴定人员资格证书、现场勘察记录表、土地权属地类审核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核表等。 DB 3203/T 10042021 12 参考文献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4号)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15号)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15号) 4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国土资厅2009585号) 5 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程(试行)(苏农办农201414号) 6 徐州市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暂行办法(徐国土资发201796号) 7 潘元庆.耕地破坏鉴定制度建设分析与对策.北京:地质出版社,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