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概论人文社科系电政专业职业基础课1 1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2 2主要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电子政务第二节电子政务的产生及其内容第三节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及功能3 3案例: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南海区)获得由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电子政务资讯网共同组织评选的“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最佳运维服务机构20强”的殊荣。4 45 56 6目前,区、镇(街道)、村委会(居委会)三级互联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以下简称“政务网”)和包括区公共服务平台、区政务资源数据中心、区政务综合业务平台等在内的区电子政务支撑平台构成了全区电子政务工作的核心中枢,成为服务“高效南海”的技术支撑体系。如完善的卫生公共服务系统,全区19家医院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大部分建立了电子病历;婴儿出生证管理、健康证管理、卫生许可证管理、血站的血液管理全部实现信息化。又如区公共服务网站平台集成社会保险、劳动、民政3个部门及社会保障卡业务的一个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站,它为社会保障对象提供了包括个人参保情况查询、医保账户余额查询、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查询等的23项业务查询,并通过网站、自助终端、短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供服务,使政府服务走出办事大厅,延伸到社会保障对象的身边。7 7建立电子政务,政府部门就可以把握全局,进行宏观管理,有利于大幅节约政府管理成本,转变政府作风,防止腐败现象。这是进一步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8 8第一节什么是电子政务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一)政务的概念: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共事务。它除了包括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其它各种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村务、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9 9(二)关于电子政务概念的各种认识:(1)认为电子政务是相对于传统政务而言的,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传统政务的延续)(2)认为电子政务是一个综合的信息系统,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办公自动化,也不同于简单的“政府上网”(即政府信息网上发布),广义地讲,电子政务应是基于互联网络,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特征,并且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1010(3)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1111()认为电子政务就是电子政府。12121313由上图导出专业定义:电子政务指的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上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1414二、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辨析。(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季斯曼教授从提高数据处理效能的角度将“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界定为:“所谓办公自动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据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非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的一项综合技术。”1515简言之,就是利用现代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来协助处理信息,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例如:低级的办公自动化:使用电脑简单运用一些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高级的办公自动化:如下图1616图图书资料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会议室管理会议室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办公用品管理车队管理车队管理会议管理会议管理文件档案管理文件档案管理统计报表统计报表业务查询业务查询通讯录通讯录笔记本笔记本电话纪录电话纪录日程安排日程安排代办事项代办事项领导活动安排领导活动安排领导公文处理领导公文处理领导查询领导查询大事记大事记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相关介绍相关介绍电子讨论电子讨论电子公告电子公告合合服服务务机机关关综综务务处处理理工工作作事事务务处处理理个个人人事事办办公公领领导导服服务务信信息息办公自动化系统 17171、两者的区别。第一,应用定位不同。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应用,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重点一般是在部门内部,并且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第二,在系统用户方面不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用户多为办公人员,而电子政务由于一般是互动式进行,所以其系统用户的范围要广范得多,除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外,还包括与这些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第三,应用主体不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重点一般是在部门内部,并全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而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跨系统和跨地区的应用。18182、两者的联系。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办公自动化:政府内部在各类政务工作处理方面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并借助这些设备,大幅度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务工作的质量。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它不仅强调政府的内部办公要实现信息化,更重要的是政府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的集成,并改善向社会、企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1919(二)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1、电子政务一词的由来:电子政务,在英文中E-Government,简写为E-Gov。专家们经过多次热烈的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应称为“电子政务”,并且得到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们的首肯。为什么应称为“电子政务”,专家们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四条:(1)和我国的国情有关。我国的体制中,党、政府、人大和政协四套班子都是从事政务工作的,只是分工不同。如果称为“电子政府”,势必要另行定义或说明政府的含义,此“政府”应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等等。称为电子政务就没有混淆的问题了。2020(2)在英文中,名词可以做动词用,E-Gov可以理解为政府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但在中文中,“政府”这个名词不能做动词用,对于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对百姓大众,很容易会误会是否成立了一个“电子政府”的新机构。2121(3)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从本质上来说是同样的,只是主体不同,以及由主体不同而带来一些不同特点而已。E-Business、E-Commerce已经统一翻译成电子商务并已被大众所广泛接受,E-Gov翻译成电子政务具有对应性,好记好用。22222、电子政府的概念解析:电子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形态,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即以信息和技术为依托,以实现完善的政府服务为目标的“虚拟政府”。而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府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电子政府则是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2323现阶段,完全的电子政府是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引出了物理安全和技术安全)24241、政府上网的含义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向公众发布信息,实现与企业、公众的信息沟通、交流,并实现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和查询等功能。(三)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2525来源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当年1月,中国电信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包括四个内容:(1)政府形象上网(2)组织机构办事程序上网(3)相关政策信息上网(4)政府自己的专有信息上网26262727282829293030从1999年起,我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我国有40多个国务院部委和60%的县以上地方政府先后建立起了网站。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县、市级以上政府都设有站点,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发布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部分在线服务。31312、政府上网的主要目的.即时发布和更新政府的信息,利用互联网络的交互性与外界交流,服务于公众。我国的政府上网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政府信息的网上发布。第二个阶段是部分政府行业机构实现对公众或企业的部分管理业务通过互联网络进行。32323、政府上网工程,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政府对公众、企业的大部分管理业务还没有实现通过互联网络进行。(2)政府的内部办公信息与对公众、企业的管理业务信息没有实现集成。(3)政府行业管理机构上下级的业务信息还没有完全实现集成。(4)同级不同行业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还没有实现集成。(5)政府不同行业管理机构有自己的网址,公众和企业在办理不同的业务时需要进入不同的网站。33334、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的关系联系: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政府网站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窗口,电子政务离不开政府上网,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3434区别:电子政务的含义要比政府上网宽泛得多。除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外,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信息传递等,都属于电子政务的范畴。3535(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3636电子商务根据交易对象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企业对消费者(也称B2C,BusinesstoCustomer)的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也称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电子商务;消费者对消费者(也称C2C,CustomertoCustomer)的电子商务。(淘宝网)37373838电子商务认证授权机构(CA,CertificateAuthority),也称为电子商务认证中心,是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是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现有的CA中心有:上海CA中心(SHE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国际电子商务认证中心、中国电信在长沙启动的电信CA以及包括其他部委和地方性的CA中心。例如在网上商务交易过程中,厂商与消费者通过Internet互相交换从CA申请到的数字证书,并验证其真实性(包括验证数字签名、证书有效性等)。如任何一方发现对方数字证书有误,则立刻停止交易。39392、电子商务的实质。电子商务是在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开放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具有:无时空差,个性化服务,信息公开和信任、创新和专业化服务的特点。4040 3、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电子商务为电子政务构建了部分支撑平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逐渐相互融合(网上政府采购、网上纳税等)。4141 4、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推动的主体不一样。电子商务的建设以企业为主导,而电子政务建设则是以政府为主导。其次是信息化的目标对象和应用领域不同。电子商务更关注的是商业交易通过网络处理的即时化和互动性;而电子政务更关注的是以政府业务为核心的政务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数字化、迅速、低成本的运行处理。三是应用范围不同。电子商务面向的是全球客户,参与的主要是全球的企业和公众;而电子政务有其特殊的特点,如在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就可能使部分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只能限定于特定的政府工作人员。4242三、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4343四、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一)提高政府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传统政务:粗放型管理,管理服务范围越大,单位管理成本就越高,效率越低。电子政务:使用人数越加,单位管理成本越低;特点: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推进政府优化办公流程和机构精简等工作。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多元化服务。4444例:美国,1992-1996:联邦政府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2000多个办公室,撤销了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联邦政府的开支减少了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作废了16000多项过时的行政规章,简化了31000多项的各种规定。4545(二)加强监管、促进政务公开。实施电子政务后,政府的许多业务流程通过电子政务平台自动实现,其处理过程、处理的时间、处理的结果、处理的依据对上级领导、相关工种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可知的,从而减少了传统政务过程中可能的暗箱操作,实现了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4646(三)可提高为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政府的形象。政府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掌握和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电子政务的平台基础是互联网络,政府可让大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并能提供“一站到底”和7*24小时的服务,同时可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互联网没有国界,是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情况,树立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4747(四)促进政府改革。实施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形式。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内部政务的信息化已经初步完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将政府政务集成起来,对公众开放并提供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最主要的特征。4848一、克林顿“重塑政府”运动与电子政务的兴起二、电子政务的业务内容第二节电子政务的产生及其内容4949一、克林顿“重塑政府”运动与电子政务的兴起(一)电子政务的兴起是政府改革与信息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1、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动因。5050 (1)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第一,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末期,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国家的人们正走向全球一体化的轨道,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形成了各国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力,而且产生了改革的外部压力。5151第二,从国内环境看,原因有三:一是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增高。20世纪30年代以后,福利国家的诞生意味着政府职能和规模的扩张,人们普遍认识到政府活动对个人福利的巨大影响,因而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希望政府公共部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5252二是私营企业革新成就对政府的压力和示范效应。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私营企业不得不在组织结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以便提高生产力和服务质量,赢得更多的顾客。这种情况对公共部门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它提高了公众对高水平服务的认识和期望;另外它也向公众表明,服务的提供可以有更好的办法,没有必要依靠官僚们根据自已的意愿和便利来行事。5353三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和日益增长的监督作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的普及是70年代末政府面临的一个新的景象。大众传媒的普及导致了所谓的“鱼缸效应”,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活动就像鱼缸中的金鱼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公众的审视和评判。5454(2)政府自身的管理困境。第一,财政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主要是由严重的财政赤字引起的,而财政赤字又是由政府职能的扩张引起的。政府职能的大规模扩张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扩张的主要体现在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两个方面。经济职能的扩张表现在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人口老龄化引起了社会职能的扩张。5555财政危机政府大规模职能扩张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对市场的干预(如市场管制、产业保护)社会保障费用增加、人口老龄化、环保、科技开发政府规模扩大中产阶级是税收主体增税削减企业的竞争力5656第二,管理危机。公共组织的巨大规模带来了协调的困难。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规模的急剧膨胀,导致了管理的失调、失控和官僚主义以及效率低下,其结果是政府形象受损和信任危机的出现。5757第三,信任危机。自60年代后期以来,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变得以冷嘲热讽为多,“抨击官僚”成为时尚。声称大部分时间不能信任政府“秉公办事”的美国人的百分比,从1958年的23%增加到1980年的73%,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英国。1979年,英国公民对政府管理满意的仅为35%,不满意的达到54%。58582、国外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许多国家把追求政府职能的优化作为政府改革的首要内容,从而进一步解决政府管什么的问题。围绕这个重点,西方国家主要进行了二个方面的改革:5959首先,为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方面承担过多的责任,减轻财政压力,西方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普遍推行非国有化的政策,将国家开办的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向社会出售。例如:英国自1979年以来,出售了50家国有企业,占国有企业的一半以上。原联邦德国从1982年到1988年10月出售了4家大公司中的政府股票,收入总计66亿马克。另外从1979年10月,英国政府对英国宇航公司、英国电讯公司等19家国有企业先后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日本于1981年相继把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烟草专卖公司、国有铁道公司改造为股份公司。在法国,1990年2268家国有企业中,仅有5由国家经营,其余95均为国家参与制企业。6060其次,推行自由化政策,是指政府尽量要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的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功能。如放松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大幅度地削减政府的规制等。在政府规制的削减方面,既包括有关政府保护产业的规制、管制市场的规制,也包括许多有关政府管理社会的规制。6161(2)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从而解决政府如何管理的问题。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放宽某些公共领域对私人资本的限制,如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险、退休保障、廉价住宅等;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些私人部门实现优惠政策,如土地出让、许可证的发放等;推行公共服务社区化,鼓励发展公益事业,开展公共服务。6262(3)改革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政府自身组织结构、人员的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政府内部结构趋于扁平化,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所形成的规范的直接的沟通降低了中间管理层次的作用,中间管理层次减少。63633、现代信息技术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工具。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需要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6464(二)电子政务兴起的典范克林顿的重塑政府理论1、重塑政府运动的起因:一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美国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出现了“信任危机”。表现:克林顿上任之初,美国面临着“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经济前景最黯淡的时刻”。经济持续低迷23个月,虽然衰退程度不深,但复苏速度之慢为战后之最,失业人口高达960万,而且不乏白领人士。全美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收入下降了5。2%,尤其是政府赤字问题日趋严重,1992年美国国债累积达天文数字般的9204亿美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3倍多,为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3。6565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信息化给政府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多数政府机构要完成日益复杂的任务,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政府机构要对公众的各种要求作出迅速、及时、恰当的反应,顾客要求公共服务有实质内容和有选择余地。66662、口号:一是减少”橡皮图章”,加速政府对国民需要的回应,让美国人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一站式“满足公民向政府申请贷款、竞标合同、网上付税等服务。6767BJCA:BJCA: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6868二是重塑美国政府的新形象,使之更富有效率、运作成本更低。6969 3、经过。1993年,克林顿政府建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提出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建立电子政府意图。1994年,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交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报告,提出实施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务方案。1996年,美国政府发动“重塑政府计划”,提出要让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年全部实现上网。1997年,制定“走近美国”计划,计划到21世纪初,实现政府对公民的电子化服务。7070 1999年,“电子政务互联网研讨会”在美国召开,当时的商业部长达莱表示将努力把他所领导的部门建设成为真正的电子化运作机构,呼吁美国政府在2003年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2000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了针对电子商务的电子签名法,同时,克林顿宣布“要在3个月内建成一个超大型电子网站“第一政府网站”,2000年9月,“第一政府网站”正式开通。美国政府的网上交易全面展开。2000年10月,颁发政府纸质文件消除法,要求政府机构自2003年起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电子格式、电子文档、电子签名。克林顿下台。71717272 通过一道门户而连接所有2700万个美国官方网站的大型政府网站机构“第一政府”.7373 4、结果:从1993年1月到2000年9月,经过8年的重塑,美国的政府规模、财政开支和行政规章已经大大精简。联邦政府裁员4262000人,裁减了7.8万个管理岗位,内阁14个部中的13个部都精简了自已的规模,只有司法部有所扩大,清除了厚达64万页的各种规章法则,克林顿政府成为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规模最小的政府。7474二、电子政务的业务内容(一)电子政务的三个行为主体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三个,即:政府,企业,及居民(如图).7575政府居民企业7676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这三个行为主体在数字世界的映射,构成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这个信息化的主要方向。7777政府政府企业居民居民电子政务电电 子子商务商务电电子子社社区区7878(二)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和社会公众。为此,政府的业务活动也主要围绕这三个行为主体展开。从这个角度上讲,可将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划分为以下四种: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政府对政府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这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79798080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的全称是GovernmenttoGovernment,又写作GtoG。因2的英文发音与to相似,故较为流行的简易写法是G2G。G2G是一种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性应用,它主要应用于以下四种不同工作关系的政府机关之间。8181(1)隶属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省政府与下属各市政府;(2)业务指导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如人事部与省人事厅;(3)平行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如本省的公安厅与财政厅与其他省的公安厅与财政厅的关系:(4)不相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中的任何机关或部门均为不相隶属关系,如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与解放军总政治部。8282主要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二,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非常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8383 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8484 第五,电子办公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第六,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网络教育课程,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8585第七,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测评系统对政府各部门的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8686(1)电子采购与招标。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作业,减少循私舞弊和暗箱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8787 (2)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拔、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既方便企业,也减少了政府的开支。8888(3)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互联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负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登记项目变更、核销,统计土地证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8989(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利用。如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际贸易统计资料信息。9090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9191 (1)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9292(2)就业服务。它是指通过电话、互联网或其媒体向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如: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或劳动市场,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数据库信息:在就业管理和劳动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机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联网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就业形势分析、指导就业方向等服务。9393(3)电子医疗服务。它是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具体包括:公民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查询国家新审批的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等。(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9494 (5)公民信息服务。它包括:使公民得以方便、容易、费用低廉地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被选举人的背景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通过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改进政府工作等。(6)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对交通运营、交通工具和司机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9595 (7)公民电子税务。它允许公民个人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8)电子证件服务。通过电子证件服务,电子政务系统允许公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关证书。969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