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之魂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为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彩的民族文化第九课中华民族之魂。本课内容主要从千古传美德和我的中国心两大方面讲解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理解自尊、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是鼓舞国家前进的号角,是凝聚人民力量的灵魂,是滋养民众品格的精神食粮,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具体表现;能够理解自尊、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之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回忆历史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感受个人
2、情感同祖国命运的联系,在生活中自觉培养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的美德。【教学难点】知道中华民族之魂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学生准备:课下搜集有哪些事例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之魂的,课上和大家分享。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鼓舞国家前进的号角,是凝聚人民力量的灵魂,是滋养民众品格的精神食粮,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二、千古传美德1、事例探究:屈原二十多岁的时候做了楚怀王的左徒,掌管楚国的内政外
3、交,、他主张制定宪令,联齐抗秦,这在当时是明智之策。但是,他的主张遭到别人的嫉恨,政改遇到百般阻拦。他不愿看到楚国的沦丧,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悲愤投江,享年62岁。屈原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哪些方面的美德?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2、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从这些价值取向中,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所在。3、在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民
4、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活动探究:下列名言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方面的传统美德?将右面的名言与左面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应连线。爱国主义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远大志向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诚实守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勤俭节约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爱好学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团结友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知错能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
5、念物力维艰。治家格言自强不息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优良品德。它规范人们的言行,调整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6、资源链接: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内容。大学中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成人”思想的集中反映。大学指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
6、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7、在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美德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导向;“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8、知识链接:在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美德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7、;“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导向;“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9、知识链接: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奏响不同乐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都是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看一看教材57到58页的情景图,然后思考:从以上图片中任选一幅说一说,图片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我国在哪一历史时期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10、自故以来,中华传统美德深
8、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小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我们今天倡导的时代精神,是同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的。三、我的中国心1、活动探究:“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这句歌词给我的启示:_。“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对此
9、的理解是:_。2、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3、事例探究:宏志班的学生贫而不坠青云之志,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始终铭记着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他们懂礼貌,讲文明,守纪律。他们对老师尊敬,对同学友爱,关心班集体。吃的、穿的虽然差一些,他们却不以为意,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刻苦学习,矢志读书,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还抽时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
10、是宏志班的班训。历届宏志班的学生们都表示,他们将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社会。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分析自己应向宏志班的学生学习什么。4、名言思考: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5、中学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民族精神要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中学生应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自觉培养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基本道德习惯,努力培养热爱学习的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在于它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代的辉煌,走出了近代的泥泞,重获现代的新生,并鼓舞我们继续奋斗,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创意空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当前最应该提倡的中华传统美德:_。提倡的原因:_。当前社会违背这样种美德的表现:_。提倡和有效传承这种美德的措施:_。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