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步观课记录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仅仅抓住了散文的特点,在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通过学习,学生的高尚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以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听了仝秀兰老师的散步,我认为,仝老师的课堂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进行学习。首先,教学个性鲜明,语文味很浓。她的课堂教学语言精练而又充满激情,她的导课就是用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彩的朗诵引入的,课还未上,学生已经被她的朗诵带入了的美丽的田野、美
2、好的境界,教学基本功深厚,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课通俗易懂,能够提出富发问题,点拨、诱导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态自然、亲切。教学设计方面,课堂目标、教学设计基本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能够熟练配合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配乐朗诵,更好的营造了朗读和欣赏的氛围。其次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习充分。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有序,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活动,有师生、生生各种课堂互动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适时进行引导启发,比如:从哪可以看出作者陪母亲的时候不多了,重点讲解了“熬”字的作用。通过讲解,教师将一幅母慈、儿孝、孙聪的和谐画面展示在我
3、们的面前。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教材中学到的多。因此,这更加强调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表达方式,让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给予学生学法指导。研读赏析部分,能够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品味个人性格特点如,通过赏析,请同学们说说这一家四口分别是怎样的人物性格?或者,四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爸爸,孝顺、有责任。奶奶,慈爱,
4、体谅。妈妈,温柔、孝顺。我,乖巧、懂事。这样在设定的情景中评价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融自己的情感于学习过程中,使教学效果精彩纷呈。由于生活中的经验局限,学生并不能一下子透地理解其中的含义,需要老师一步步的提示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理解中年人两肩背着老人和小孩,靠的是责任。中年人正在承担责任,上有老、下有小,要顾两头,难。老年人已经承担了责任,小孩子将来也要承担,中年人责任维系三代人,要顾两头,既有尊老、又有爱幼,他们同样重要。第三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良好。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度来看,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效果是良好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学生的诵读以及对语言的赏析都达到了预设的目
5、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感悟亲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谈感受,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从而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这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不留痕迹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既是对文章主题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另外,我认为老师中稍显不足的地方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不够深刻,我们人生要面临很多抉择,不只是走大路、小路,也会遇到很多痛苦,有时无论怎样抉择,都是痛苦的。然而抉择又是幸福的。作者想到母亲,母亲想到孙儿,他们都作出了成熟的抉择,我虽然委屈了儿子,母亲放弃了平坦的大路,有了小小的痛苦,但他们也抉择了幸福,才会有那温馨动人的一幕。这是爱的抉择,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老师在这方面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当然,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不能苛责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语文教学的道路本来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改进在这节课上,教学活动扎实、真实、充实,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并在教师引导下感悟和体验文本,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阔的思维和想象力还需充分发挥。但学生能从作者淡淡的语言中,真正品出浓浓的亲情,充分理解作者独具匠心的散步。是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