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647515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VB程序设计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徐杏梅(浙江省上虞市职教中心) 摘 要 VB程序设计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要求很高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错误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错误是资源、错误是财富”的理念指引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面对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笔者把错误看作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正视错误,关注学生的感受;利用错误,放飞学生的思维;反思错误,深化知识的理解。关键词 VB程序设计;错误;关注;利用;反思分类号:G433文献标识码:A一、问题的提出VB程序设计是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入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多年的VB教

2、学实践中,有一个很深的体会:程序设计本身的枯燥、严谨、难理解,再加上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学生通常是在 “不断犯错、不断改错”这一过程中曲折行进。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难免出错,然而对待错误老师们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甚至谈“错”色变:或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大凡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或板演,很多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差错,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施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省却了

3、纠错过程。有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笔者也非常认同。为充分挖掘“课堂错误”的内涵和价值,笔者在教学中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观念、新眼光,新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大胆开发,有效利用。二、实施的策略(一)正视错误,关注学生的感受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VB程序设计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错误不是“洪水猛兽”,作为教师,在“错误”面前,要关注学生的感受,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笔者的想法是:有时一些幽默的语言或一个鼓励的微笑,也能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二)利用错误,放飞学生的思维课堂是师生知

4、识共享、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舞台。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一遇到错误就一味批评责怪,或是详细讲解、面面俱到,其实这样效果并不好,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同样的错误有时还会屡屡出现。因为成功经验常常容易淡漠,而失败的教训往往使人终身难忘。我们要利用错误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修正错误;利用错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深化知识,使学生体会程序设计的真谛。1、错中认知用错误引起学生的关注有位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

5、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在教学设计阶段,事先预计学生有可能犯的错误,并把这些错误放入到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中,通过主动设置错误障碍,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并理解错误中所涉及的问题,以防以后再犯同类错误。教学片段一:在讲实例“借用中间变量实现两个标签中的数据交换”,要求单击命令按钮后,两个标签中的内容互换。,预计到学生对对象名称的改变适应性还不是很强,我在学生完成创建界面、设置属性的任务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故意把错误的代码发给学生(见表一)。当学生们把代码复制到代码窗口,运行后发现程序出错时不由地叫了起来。我会心一笑:同学们,你们肯定不想不劳而获吧,那就请仔细研究这段程序,看看程序到底哪里出

6、了问题?不一会儿,有同学成功了。在检查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我惊喜地发现:有些学生把代码里的对象名改了,有些学生把窗体中的对象名改了。这两种互逆的思维,“殊途同归”改正了这个错误,最终也把“对象名需要一致”这一知识点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程序代码段: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c = Lab2.CaptionLab2.Caption = Lab4.CaptionLab4.Caption = cEnd Sub分析:学生在运行这个程序时会出现“实时错误,要求对象”,这是由于代码中的对象名与窗体中的对象名不一致造成的。 表一 程序代码和窗体对于这种错误的提醒,笔者没有

7、过多的语言,而是把对错误原因的追究抛给了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较好地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如此反复演练,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直观更具体。2、错中感悟用错误加深学生的体验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是评委们故意设置的。正是对这“错误”的大胆否定,体现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教学中除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错误外,也可以适宜地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在这些错误中进行切身体验,从“错”中“悟”出正确的结论。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事先预测出学生编写程序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

8、进而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错误,主动设置错误障碍,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并理解错误中所涉及的问题,以防以后再犯同类错误。 教学片段二: 在讲授“变量类型”时,笔者为了让同学切身感受整型变量、单精度变量、双精度变量所能保存数据范围的不同让同学们模仿求1到50之间所有自然数和的方法,在窗体的Click事件中编写一段程序,求5!。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快编写好程序,按F5键运行,得出5!的正确结果。然后我让同学们把程序少许做一下修改,求10!,这时很多同学认为这还不是小菜一碟,迅速将程序修改为如下形式(表二),按F5键运行,结果同学们发现屏幕上并没有如预期想象的那样给出正确结果,而是显示出一个错误对

9、话框,含义为数据溢出,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求10!错误代码段: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dim x as integerx=1for I=1 to 10 x=x*Inext Iprint x=;x endsub求10!正确代码段: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dim x as singlex=1for I=1 to 10 x=x*Inext Iprint x=;x endsub表二我平息一下学生的情绪说,那就请你们仔细排查一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不一会儿,有同学成功了,他把d

10、im x as integer改为dim x as single。指出了integer保存数据的范围不够,于是我又提出来求100!同学们立刻回答single改成double。变量类型的数值范围这一知识点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唤醒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错误中体验到正确的策略,老师是不能替代感悟的。3、错中思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判别力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并不终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思错、纠错活动获得新的启迪。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学习错误,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在这种富有学习

11、价值的“错误”中“锻炼”、“成长”,提高他们的判别能力。教学片段三:学生完成“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程序后,我让学生输入a,b,c系数的值1,-2,3,程序运行结果都是3,-1。我告诉学生:这并不能说明你的程序是正确的。学生的脸上写着问号。当输 入3,-2,-3时,我请结果不是1.3874和-0.72的同学举起手来,有几只手举了起来,我立即把屏幕窗口切换到其中一个同学,让学生来帮忙找错:原来是VB表达式错了。经检查,其他几位同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见表三)。随后我让学生们进行反思:程序有结果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一个正确程序的产生要进行多组数据的测试和比较,这也是编程中要逐步培养的科学精神。正确程序段:

12、x1 = (-b + Sqr(d) / (2 * a)x2 = (-b - Sqr(d) / (2 * a)Text4.Text = Str(x1)Text5.Text = Str(x2)错误程序段:x1 = (-b + Sqr(d) / 2 * ax2 = (-b - Sqr(d) / 2 * aText4.Text = Str(x1)Text5.Text = Str(x2)表三 “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程序段和运行结果窗体比较试想如果我当时在课堂上轻易地包办代替,将正确的结论呈现出来,而不就错因势利导,那么,这么好的教学契机就会错过。(三)反思错误,建立错误共享资源库对于学生的学习错误,除在课

13、堂上及时地进行反馈外,还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反思、回顾。笔者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把每次犯的错误都记录下来,放到“错误共享资源库”,学生在调试程序时,如果发现错误,也可以从资源库里“检索”。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语法错误明显减少。表四是节选自学生错误资源库里常犯的十大语法错误。错误源(全部来自学生错误)分析错误反思错误Text1.text=“对不起,你错了!”使用中文标点符号,系统产生“无效字符”,以红色显示。“”要改为英文标点符号字符串常量要用英文标点符号。Dim max as IntegerMax=100000Integer类型改为Long类型不匹配。末找到方法或数据成员建立控件时使用“复制”、“粘

14、贴”,创建了控件数组。复制对象时,出现的询问创建控件数组对话框时应按“否”。If d o Theno应改成0输入错误而造成的语法错误非常普遍,输入程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Spr(x)Spr应改成SqrLabe1Labe1应改成LabelTesttest应改成TextTureTure应改为TrueText1.text=Val(a)d = Str(b 2 - 4 * a * c)说明:以上出现的变量都是double类型Val改为Str,Str改为ValStr与VAL函数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If a b Then Text3.Text = a Else Text3.Text =

15、b(说明:这一语句为行语句)去掉两个常量变量概念不清。表四 学生常见十大语法错误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编程中的错误进行反思。写反思从表面上看会花费学生一定的时间,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反思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的顿悟错误是难免的,但又是美丽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暴露。在课堂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教学实践也证明:合理、巧妙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不但能使学生找回自信与自尊,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增强对错误的免疫力。所以不要惧怕学生出现错误,让我们共同去感悟错误带来的“财富”,去营造错误给课堂带来的生命力和最真实的美丽吧!参考文献:(1)沈潮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利用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09.3(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8.9(3 )华应龙课堂因差错而精彩J小学数学教师.2010.6(4)提高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通信地址:浙江省上虞市职教中心 徐杏梅 中学一级 邮编:312300 电话:13357545285 个人信箱:zjsyxxm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管理学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