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6课 孝亲敬长 第2框 架起沟通心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5441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6课 孝亲敬长 第2框 架起沟通心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6课 孝亲敬长 第2框 架起沟通心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课 第2课时 架起沟通心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理解、宽容和感恩。 2.增强责任意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能力 能够正确对待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 *知识 1.认识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表现和危害。 2.了解与父母增进相互理解的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观察并记录:最近一周与父母争执的事件以及双方的行为表现。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欣赏 阅读教材第76页“一碗面条”的故事 思考与交流:听了老婆婆的一番话,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生活中,对于别人给予一点恩惠,我们常常感激不尽,可是,“睫在眼前长不见”,对用心呵护我们的父母,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甚至一直伤害着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营造课堂情感氛围,使学生感同身受,意识到自己日常的一些行为可能是对最亲近的人一种心灵上的伤害。) 环节二:自我反思 反思之一:想想最近一段时间与父母发生的争执,这些争执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交流,选择典型的事件,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缘由 思考:为什么我们与父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争执? 教师总结:种种争执的产生,究其原因,从父母来说,可能有父母的管教方式不适当的因素,也有我们还不成熟,做事太任性,或者青春期心理成长,渴望独立的因素。总之,我们与父母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存在种种的差异造成的代沟,以及我们有时候不能接受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和严格要求都会造成在青春期成长阶段出现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 反思之二:这些争执事件后来是怎样发展的?如果没有得以很好地解决,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其解决? 组内交流,选出相关事件,从我们自身寻找影响事件解决的因素。 没有得到解决的事件 影响其得以解决的原因 你的想法、行动 事件一 事件二 事件三 …… 事件中的我们的行为、表现带来哪些结果? 教师总结:逆反心理常常表现在对父母的教育和劝说不肯听从,常常故意顶撞父母,或者对父母的教育不理不睬,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而逆反心理也常常导致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甚至造成心灵的相互伤害。因此,虽然逆反心理是成长道路上的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主动调适逆反心理 反思之三:用心沟通,相互理解,争执就会消失在萌芽阶段。想想在这些争执事件中,父母和我们的哪些语句不利于良好的沟通?尝试着将它们找出来。 事件 父母说的不利于沟通的语句 我们说的不利于沟通的语句 事件一 事件二 事件三 ……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脾气,当你打算发脾气时,耐住性子等6秒钟,……保持冷静,换个角度、换种语气、换种方式,就会多云转晴、柳暗花明。 通过自我反思逐步认识到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以及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基于学生自身家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反思,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逐步认识到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以及危害,指导学生实践。) 环节三:情景剧场 故事再现:出门与同学玩,和父母约定好了晚上8点前回家,可是直到晚上10点多才进家门,接下来…… 结合生活实际,与同桌合作,将教材第77页的母子对话进行丰富并展示。 故事反转:无论是对父母不理不睬还是以强硬的态度顶撞。我们都不仅让自己痛苦,而且还会伤害最爱你、最关心你的父母。 尝试换种语气,修改台词,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演。看看哪种语气有助于化解争执? 教师总结:多吃点、路上小心、天冷记得加衣服……妈妈的唠叨,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是一种噪音。可我们静心思量,你会发现,那每一句唠叨里,都缱绻着妈妈的无尽关爱与深情。原来,唠叨也是一种爱!当我们厌烦父母唠叨的同时,也拒绝了这份爱,这种拒绝让父母黯然神伤。对父母无徽不至的爱,鸟儿尚知反哺,那么,大家打算怎样回报呢?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再现和故事反转,指导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策略,惑受运用变换角度想法、语气态度、表达方式等,可以帮助我们调适逆反心理,增进与父母的相互理解。) 环节四:一份特殊的礼物 尽心做一个计划,给父毋一份惊喜!在一个特珠的日子,送上你的一份心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和感恩,学会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教学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围绕逆反心理展开,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和真实情感的体悟。不仅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主动分析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表现和危害,更从实践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变换与父母的交往方式,调试逆反心理从而增进相互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