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6413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阜阳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05 3412 阜阳市地方标准 DB 3412/T 4202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fresh corn in Fuyang 2021 - 12 - 22 发布 2022 - 01 - 22 实施 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12/T 4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2、提出。 本文件由阜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阜阳市农业科学院、临泉县陈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泉县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玉华、白鹏、陈金、高杰军、马广明、牛峰、郑军、张露露、宫栋材、郑凤。 DB 3412/T 42021 1 阜阳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的产地环境条件、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收获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阜阳市鲜食玉米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3、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1.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食玉米 以糯、甜加糯、甜玉米类型的幼嫩玉米籽粒为收获对象,以类似蔬菜方式食用的特用玉米。 3.2 甜玉米 适宜采收期可溶性糖含量6%的玉米类型,可分为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超甜玉米。

4、 3.3 糯玉米 籽粒的支链淀粉含量95%的玉米。 3.4 采摘期 鲜食玉米的采摘期主要由鲜果穗的“食味”来定,即味甜鲜嫩时采摘最宜。 4 产地环境条件 DB 3412/T 42021 2 参照NY/T 5010规定执行。 5 整地 要求地面平整,耕层土块疏松细碎。 6 品种选择 6.1.1 选择通过审定的早熟、多抗、广适、高产稳产、食味性好、适宜本市种植的甜、糯玉米品种。 6.1.2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1.1 标准。 6.1.3 依据 GB/T 8321 和 GB 15671 的规定,宜选用包衣种子。 7 播种 播期 7.1 于4月中旬开始择期分批播种。 种植密度 7.2 种植密度为

5、 3500株/667m24000株/667m2。 播种方式 7.3 机械播种,采用等行距方式,种肥同播。 隔离种植 7.4 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 施肥 7.5 肥料的使用参照NY/T 496和NY 525的规定执行。 7.5.1 基肥 每 667 m2 施用10 kg尿素、30 kg40 kg 复合肥(N:P:K 15:15:15)和 200 kg250 kg 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整地时施用)。 7.5.2 追肥 在玉米 79 叶展开时追肥,每 667 m2 追施尿素 10 kg 左右。 8 水分调控 播种时田间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75%。若墒情不足,造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 拔节期土壤

6、田间持水量在75%85%。 DB 3412/T 42021 3 9 病虫害综合防控 主要病害 9.1 主要病害包括粗缩病、茎腐病、锈病、丝黑穗病等。 主要虫害 9.2 主要虫害包括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蚜虫、玉米螟等。 防治方法 9.3 主要病虫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9.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排播期。 9.3.2 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赤眼蜂或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或喷灌BT乳剂。 9.3.3 物理防治 9.3.3.1 在玉米螟等害虫的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前 5 天7 天进行防治,每亩悬挂 12 个诱捕器,高度超过作物顶部 20 cm30 cm,每 5 天清理 1 次诱捕器,每 30 天左右换一次诱芯。 9.3.3.2 每 20000 m2 架设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傍晚开灯,次日凌晨关灯,诱杀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等害虫。 9.3.4 化学防治 选用无毒或低毒农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0 收获 玉米开花授粉后的 22天25天进行采收,保留苞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