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心理学.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4088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医学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医学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医学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医学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概念概念: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中作用 现代心理学诞生诞生标志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医学模式医学模式:1977年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建立的医学心理学建立的两个显著标志:两个显著标志:1.1852年法国的洛采出版了第一部医学心理 2.1896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zl2004-1-01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学科创建者是+A韦伯+

2、B卡特尔+C比奈+D冯特+E费希纳+答案:D+zy2003-1-01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A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B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C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題和行为+E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答案:D+zy2008-1-030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分支不包括+A临床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神经心理学+E护理心理学+zy2008-1-030答案:C+题干解析:此题是记忆题,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分支包括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等9大分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医学心理学研

3、究的基本观点+1心身统一的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2社会影响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3认知评价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4主动调节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5情绪作用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6个性特征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时间分类:根据时间分类: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回顾研究 前瞻研究根据手段分类:根据手段分类:观察法 调查法 测验法 个案法 相关法 实验法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中国古代心理学:中国古代心理学:人贵论、形神论、性习论、知行论、情欲论世界上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西方古代心理学:西方古代心理学:梅兰克森第一次使用心理学这

4、个名词;德国哲学家洛采1852年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的著作。19世纪30年代以来,奠定心理学、生理学、心理物理学基础的重要事件有 1.贝尔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差异论 2.缪勒的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学说 3.赫尔姆赫茨的视觉三色说和听觉共鸣说+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演变: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演变:1.构造主义:冯特2.功能主义:詹姆士3.行为主义:华生4.完形心理学:韦特默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6.皮亚杰学派:儿童思维发展7.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洛斯8.认知心理学: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之父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活动过程:

5、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3.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人格人格(又称个性又称个性):1.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2.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3.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学基础+zy2007-1-037记忆、思维、想象是属于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人格特征+人格倾向+意志过程+答案:+XL2007-1-021心理过程包括的三个过程为+A认识、情绪和意志+B感觉、知觉和注意+C气质、性格

6、和能力+D需要、动机和兴趣+E记忆、思维和想象+答案:A+zy2005-1-036人类心理过程的认识过程不包括+A感觉+B信念+C记忆+D思维+E想象+答案:B+zy2000-4-75人类产生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的主要的认知心理因素错误的是+A感觉+B 信念+C 记忆+D 动机+E 情感+答案:B 心理实质的内容心理实质的内容1心理是脑的功能,即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心理是脑的功能,即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1)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是客观事)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

7、的反映。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有外界事物都反映。(XL2007-1-022;zy2006-1-034;zy2003-1-058;zl2004-1-01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XL2007-1-0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心理是脑的功能+B脑是心理的器官+C心理是对事物的主观反映+D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E心理能客观的反映事物+答案:E+zy2003-1-058对心理实质正确全面

8、的理解是+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主观想像的反映+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E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答案:A+zl2004-1-013对于心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B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反映+D心理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E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答案:D第三章、认识过程第三章、认识过程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 感觉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脑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嗅觉只反映苹果的香味。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主要感觉现象有:主要感觉现象有:感觉适应感

9、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融合感觉相互作用:感觉补偿、联觉+9、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过程是+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想象+答案:A+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人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外来刺激才注意,才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加工称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zy2004-1-034)+3)知觉的理解性:指对事物加工处理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进行反映的特性。(zy2006-1-035)+4)知觉的恒常性:指在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zy2004-1-03

10、5“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说明的是+A感觉过敏+B感觉适应+C感觉相互作用+D感觉减退+E感受性补偿+答案:B+zy2007-1-041、知觉不具有+A选择性+B理解性+C倾向性+D整体性+E恒常性+答案:C+zy2006-1-035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为+A知觉的多维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恒常性+D 知觉的理解性+E知觉的选择性+答案:D+zy2004-1-03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A个别属性的反映+B整体属性的反映+C本质属性的反映+D特殊属性的反映+E发展属性的反映+答案:B+记忆和思维记忆和思维+学习(超纲部分学习(超纲部分)+1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

11、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zy2003-1-278+2学习或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为+1)强化:指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经典条件反射)或指强化物如环境困素、食物等惩罚或奖励物和操作动作在时间上的结合(操作条件反射),这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2)消退:指对条件刺激或对操作式动作不予奖励性强化物时,则原先的已建立的条件反射便可消失。+。记忆概念记忆概念: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及以后的再现(回忆或再认)的心理过程称为记忆。记忆可分为记忆可分为: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信息未经任何加工,记忆容量较大,保持时间短,2.短时记忆:保持一分钟左右,记忆容量相当有限,一般为72个记忆单位

12、3.长时记忆:容量没有限制,时间长,随时提取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在识记后的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zy2003-1-278目前对学习概念的定义是+A通过学校教育以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技能的过程+B通过实践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和社交经验的过程+C通过观察别人言行而改变自己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D通过练习而促使自己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E通过读书、实践以增加自己适应社会工作、生活能力的过程+答案:D+zy2004-1-036短时记忆存储的信息量为+A 32+B 52+C 72+D 92+E 112+答案:C+zy2005-

13、1-037 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A第1天+B第2天+C第3天+D第4天+E第5天+答案:A+思维的概念与特征思维的概念与特征+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2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zl2007-1-013;zl2006-1-013)+3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4概括性则是找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本质属性的联系。+zy2008-1-031思维是属于心理活动的+A意志过程+B认知过程+C情感过程+D人格倾向+E人格特征+zy2008-1-031答案:B+zl2007-1-013思维的两大特征是+A逻辑性和层次性+B抽象性

14、和综合性+C概括性和间接性+D比较性和判断性+E分析性和理解性+答案:C第四章、情绪和情感第四章、情绪和情感+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1情绪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行为、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情绪的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2情感是人的高级心理,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人特有。+2情绪产生多和生物性需要有关,而情感产生则和精神上或社会需要的满足有关。+3情绪产生伴有生理、行为变化,而情感产生则多不伴有生理变化和行为改变。+4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

15、性、冲动性,情感则不易受情景影响,冲动性小。三、情绪的作用三、情绪的作用1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2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1)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提高工作效率、充实人的精力和体力,即增力作用。(2)消极的情绪、情感则降低工作效率,即减力作用。3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影响:+zl2007-1-014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具有一定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指的是+A心境+B激情+C挫折+D应激+E情感+答案:A+zl2002-1-063情感对于情绪来说具有的特点是+A强烈而冲动+B伴有明显的行为变化+C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D稳定而深刻+E带有明显的情境性+

16、答案:D+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基本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二、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具有一定渲染性的情绪。(zl2007-1-014)三、高级情美感感:道德感、理智感、情绪的调节:情绪的调节:一、改变认知方式二、调整期望目标三、改变环境四、心理应对与防御五、求助和咨询第五章、意志与行为第五章、意志与行为一、意志的概念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的特征二、意志的特征1意志行动的前提是有目的的行动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的行动。2意志行动的核心是克服困难的

17、行动 人的意志强弱是以克服困难的大小为标准3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是指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运动。三、意志品质三、意志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盲从和独断2意志果断性:武断和优柔寡断3意志坚韧性:动摇和执拗4意志自制力:任性一、行为的定义一、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机体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二、二、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1Friedman(1965)提出的A型行为是指容易发生冠心病的行为模式,其特征为:(1)时间紧迫感,如同一时间做两件事,行为急促,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2)脾气暴躁,容易激动。(3)争强好胜。(4)对人有敌意等。(XL2007-2-088;X

18、L2007-2-015;zl2002-1-132;zl2005-1-015;zl2005-1-088;zy2000-4-132;zy2001-4-085;zy2002-1-145zy2005-1-090)2具有这种行为的人因经常处于忙碌状态,日久天长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三、三、B型行为类型型行为类型:与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征四、四、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型行为与肿瘤发生1Ballmsch(1988)提出C型行为,是指易发生肿瘤的行为模式,其特征为(1)童年生活挫折、不顺利。(2)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压抑愤怒。(3)焦虑、抑郁。(4)谦虚、谨慎、过分合作、调和行为。2C型动物模型

19、研究发现,受束缚和压抑后通过交感一肾上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垂体一神经免疫肽类、下丘脑下部一神经免疫肽类系统使细胞和体液免疫力低下,加上遗传癌基因和易损伤性器官使之发生各种癌症。(zy1999-4-158;zy1999-4-159;zy1999-4-160;zl2006-1-017)3近来研究发现C型行为还易得溃疡病、哮喘、糖尿病和皮肤疾患。+XL2007-2-088某患者,竞争意识强,总想胜过他人;老觉得时间不够用,说话快、走路快: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常与他人的意见不一致。其行为类型属于+AA型+BB型+CC型+DAB混合型+EBC混合型+答案:A+XL2007-2-015与A型行为关系最密

20、切的疾病是+A溃疡病+B风心病+C冠心病+D癌症+E神经症+答案:C+zy2000-4-132某中年人,童年生活受挫折,个性克制,情绪压抑,经常焦虑、抑郁,又不善于宣泄,过分谨慎,强求合作调和。他的行为模式最容易患的躯体疾病是+A冠心病+B 脑出血+C 慢性结肠炎+D 甲状腺功能亢进+E 癌症+答案:E+158160题共用题干)+男,58岁,近四年上腹部胀闷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近日经胃钡餐透视、胃镜以及胃CT等检查确认为胃癌。患者童年丧母,性格克制,好压抑情绪,经常焦虑、抑郁。有吸烟史。+zy1999-4-158以下心理评估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A生活事件量表+B抑郁自评量表+CA型

21、行为量表+DB型行为量表+EC型行为量表+答案:E+zy1999-4-159 最适宜的心理治疗措施是+A系统脱敏疗法+B精神支持疗法+C精神分析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E矫正其行为类型+答案:E+zy1999-4-160患者心理应激导致的重要生理变化是+A交感神经功能亢进+B免疫系统功能低下+C丘脑下部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亢进+D丘脑下部一垂体一神经肽系统功能低下+E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答案:C+zl2006-1-017癌症的易感人格为+AA型行为+BB型行为+CC型行为+DD型行为+EA+C型混合型行为+答案:C+第六章、人格第六章、人格一、人格的定义一、人格的定义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

22、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3.独特性4.社会性5.倾向性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与性格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一、能力一、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或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色彩辨别力、音色分辨力、手指敲击速度等+zy2006-1-037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A语言能力+B想象能力+C判别能力+D特殊能力+E一般能力

23、+答案:E三、气质的概念、类型与意义三、气质的概念、类型与意义1概念概念 气质是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的,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2类型类型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用观察的方法将人的气质分为四型(1)多血质多血质:多血质相当于活泼型,其气质特征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强、敏捷。其外显行为是言、行敏捷,活泼好动,待人热情,粗心、浮躁,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变,外倾性格(2)粘液质粘液质:粘液质相当于安静型,其气质特征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稳定,敏捷性差。其外显行为是言行少而慢,活动稳且慢,情绪隐而不露,善忍耐,对人冷淡,固执拘谨,内倾性格。(3)胆汁质)胆

24、汁质:胆汁质相当于兴奋型,其气质特陛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不稳定敏捷性快其外显行为为精力充沛,不易疲劳,情绪急躁,粗心,易冲动,自制力差,外倾明显。(XL2007-3-006;zy2001-4-082;zy2005-1-041)(4)抑郁质抑郁质:抑郁质相当于抑制型,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可塑性差而刻板,敏捷性慢。其外显行为是动作稳定、缓慢,观察细微,情感体验深刻,敏感,怯懦,孤独多虑,不果断且缺乏信心,严重内倾。4意义 气质无好坏之分,与能力大小无关,与成就无关,但与健康、选择职业、教育方法有关。+XL2007-3-006胆汁质气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 强、均衡而灵活的活泼型

25、(多血质)+B 强、均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粘液质)+C 强、不均衡而灵活的兴奋型+D 弱、不均衡、不灵活的抑制型(抑郁质)+E 弱、均衡、灵活的灵活型+答案:C三、性格的概念与分型三、性格的概念与分型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它是人格的核心它是人格的核心,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zl2006-1-015)其特征为:1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特征,XL2007-2-089;zl2005-1-089)2情绪特征;如心境、强度与稳定性。3意志特征,如自制与放纵。4智力特征,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个人认知能力特征或理智特征。+zl2006-1-015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气质

26、+C性格+D智力+E情绪+答案:C+zl2005-1-089男,22岁,大学生。经常表现出尊师爱校,助人为乐的行为,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同学,而且在生活上也照顾他人,并积极组织班级的集体活动,这种一贯的行+为方式属于性格的+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E行为特征+答案:A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表现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可分为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需要层次论如下:需要层次论如下:马斯洛提出人的主要需要依其发展顺序与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进一步满足高层次需要。1生理的需要 空气、食物、水

27、、性等2安全的需要 回避危险和恐惧感。3归属和爱的需要 社交、归属、爱等。4尊重的需要 成就、权利、名誉、地位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 理想、抱负的实现。+XL2007-2-013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A+XL2007-2-013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A+zy2008-1-03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是+A自我实现+B尊重+C爱与被爱+D安全+E生理+zy2008-1-032答案:A+

28、二、动机的定义与分类二、动机的定义与分类+1动机即推动个体投入行动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力。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外界诱因下产生的动机产生的条件:需要与诱因。(XL2007-1-023;zy2006-1-038)+2根据动机的内容: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3根据动机的社会效益:正确的动机或错误的动机。+4根据动机的作用: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5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三、动机冲突的类型三、动机冲突的类型1动机冲突指存同一时间如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时,人难以取舍,产生斗争。2它有三种类型(1)双趋冲突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有相同的吸引力,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时的

29、冲突,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冲突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威胁,产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形势只能择其一时的冲突,如“前有狼后有虎”。(3)趋避冲突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住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它,如好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引起肥胖。(zy2004-1-038)+zy2006-1-038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A需要和目的+B需求和目标+C诱因与目的+D意志与目的+E需要与诱因+答案:E+zy2007-1-040、某历史人物曾遇到一个场景是: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此时该人物面临的动机冲突类型是:+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重趋避+双重避趋+答案:

30、C+zy2004-1-038既想参赛锻炼自己,又怕成绩不好被人讥笑,此时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双重避趋冲突+答案:C人格形成的标志概述人格形成的标志概述人格形成的标志(关键)是人格形成的标志(关键)是自我意识的确立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和社会化的完善。前者标志着形成了个体有别于前者标志着形成了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内涵;后者标志着完成了社会角色的他人的心理内涵;后者标志着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认同。认同。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1.遗传潜能2.共同经验3.独特的经验第七章、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第七章、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概念概念:指

31、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造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意义:1 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2.有助于人们心理健康的发展3.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的评价准则:心理健康的评价准则: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1.病理学角度2.统计学角度3.文化学角度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特点(一一)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常见问题 1爱抚时儿童重要的心理需要2关于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症3关于寄养问题 心理保健:心理保健:1.抓住关键期

32、,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婴幼儿阶段是感知、母语等智力因素发展最关键时期 语言发展关键是1-3岁,多训练听、说、读、写。人 格发展关键期在3-7岁;智力发展关键期在7岁。2.家长和教师的身教作用+(二二)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常见问题 1学习问题 2情绪情感问题3恋爱与性的问题心理保健心理保健 1.青少年应具备学习能力使自己成长 2.父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3.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三三)中年人心理健康中年人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常见问题 1反应速度与记忆能力下降2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功的矛盾3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4.家庭事业的双趋冲突心理保健心理保健 1.

33、建立可行的保健制度和监测制度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四四)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常见问题 1不适应离退休生活 2主观健康水平评价差3老年人性生活 4.对死亡恐惧心理保健心理保健 1.确立生存意义 2.适度锻炼运动 3.加强人际交往第八章、心身疾病第八章、心身疾病心理应激的概述心理应激的概述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察觉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察觉(认知评价认知评价)到环境刺激构到环境刺激构成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作出的生成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作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应对是指个理、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应对是指个体面对应激源的威胁时,采取的各种行

34、为和策略体面对应激源的威胁时,采取的各种行为和策略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以缓解情绪的紧张。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以缓解情绪的紧张。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的心理社会因素因素。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的心理社会因素因素。1社会文化性应激源社会文化性应激源2职业性应激源:职业性应激源:3环境应激源:。环境应激源:。4心理性应激源:如挫折与心理冲突。心理性应激源:如挫折与心理冲突。心理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心理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意义1积极意义:积极意义: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长期的或强烈的应激反应会引起心身疾病和心理障碍。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1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35、2提高自身应对能力。3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4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应对资源心身疾病概念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改变。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且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平行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一、情绪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 二、人格对心身疾病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对心身疾病

36、的影响+几种常见心身疾病几种常见心身疾病一、原发性高血压:与A型行为有关二、冠心病:与A型行为有关三、癌症:与C型行为有关+zy2000-3-13.明显与心理因素相关的躯体疾病是+A.癔病 B反应性精神病 C疑病性神经症+D疼痛 E心身疾病+答案:E+zy2001-3-012关于心身疾病,下列的提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心理生理障碍 B心理治疗以森田疗法最为合适+C主要累及受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D由情绪因素引起,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E症状的波动与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答案:B+zy1999-4-07l.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药物缓解症状 B自我心理调节 C不间断发泄+D

37、矫正不良习惯 E心理护理+答案:C+zy1999-3-071关于心身疾病,不正确的说法是+A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B一般均出现器质性病变+C情绪障碍在发病中是重要的中介 D遗传因素可作为其发病的基础+E生物反馈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答案:D+解析: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原因发病的躯体疾病,治疗上需要并用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治疗,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疗。第九章、心理评估第九章、心理评估1 1定义定义 心理评估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的鉴定。2 2作用作用(1)心理评估是临床心理学的两大基本任务之一:一个是临床心理评估,一个是心理干预 (2)在护理心理学中,护理人员可

38、以借助心理评估方法了解患者在患病前的心理问题。(3)在心身疾病研究领域。研究者可以借助心理评估方法探索和研究各种心身疾病的影响因素及作用途径。(4)在健康心理学领域,心理评估有助于维护和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5)在临床各科中,心理评估还可以辅助进行疾病的诊断 (6)心理评估也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手段。+心理评估的五大常用方法心理评估的五大常用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zy2005-1-043心理评估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会谈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E心理测验法+答案:C+zy2003-1-190“一种

39、心理测量的工具”称为+A心理评估+B心理鉴定+C心理测验+D心理观察+E心理调查+答案:C心理测验的四种分类方法心理测验的四种分类方法(一一)按测验的目的分类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特殊能力测验 4诊断性测验(二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三三)按测验方法分类按测验方法分类 1问卷法:测验多采用问题方式。2操作法:让被试实际操作。3投射法: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四四)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 1个别测验:2团体测验:心理测验应用的三大原则心理测验应用的三大原则(一一)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二二

40、)保密原则保密原则(三三)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zy2008-1-035心理测验的原则是+A标准化+B稳定性+C社会化+D道德性+E独特性+zy2008-1-035答案:A+zy2002-1-108心理测验工作应遵守的原则为+A真诚、中立、回避+B自强、自立、自省+C信度、效度、常模+D客观、保密、标准化+E自主、学习、实效+答案:D+信度、效度和常模信度、效度和常模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及常模等。(zl1999-1-049)1信度信度 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效度效度 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

41、真实程度。它反映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zl2000-2-091;zl2003-1-086)信度和效度是一个测量工具好差的两项最基本指标 3常模常模 常模是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的或平均的成绩。+zy2004-1-039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真实程度,是指该工具的+A常模+B信度+C效度+D样本+E标准+答案:C+zy2003-1-234反应一个测验工具的正确性是指该测验的+A效度+B信度+C样本+D常模+C概念+答案:A+zl2000-2-091反映标准化心理测验可靠性的技术指标是+A样本量+B常模+C标准差+D信度+E效度+答案:D常用的心理测验和临床评定量表常用的心理测验和

42、临床评定量表+一、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一)智力的一般概念与单位+1智力的概念 智力是一种潜在的、非单一的能力,它是一种知觉、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复杂的混合体。+2智力的单位+比率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MA为智力年龄,CA为实际年龄)+离差智商IQ10015Z=100+15(X-M)/S (X为某人测得的分数,M为该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得分的标准差)(zy2003-1-321)+zy2007-1-039智力单位称为:+人格智商+离差智商+比率智商+中位数智商+百分位智商+答案:C+zy2003-1-321IQ=15(X-M)/S+100称为+A比率

43、智商+B离差智商+C百分位智商+D中位数智商+E人格智商+答案:B(二)常用的智力测验(二)常用的智力测验(1)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适用于1674岁;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学生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适用于46岁半。岁半。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为标准差

44、的正态分布,得分在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分为智力超常,低于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分为智力缺陷。(2)比奈比奈(BinetSimon)智力量表智力量表:是是第一个第一个智力量表,自智力量表,自1905年年发表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发表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3)其他智力测验:例如:非语言的智力测验,常见的非语言智其他智力测验:例如:非语言的智力测验,常见的非语言智力测验有图画测验和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测验;力测验有图画测验和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测验;婴幼儿智力发展量表有多种量表用于测验婴儿和幼儿的智力;婴幼儿智力发展量表有多种量表用于测验婴儿和幼

45、儿的智力;文化水平的智力测验文化水平的智力测验,应用较广泛的有,应用较广泛的有瑞文渐进测验和卡特尔瑞文渐进测验和卡特尔文化水平测验。文化水平测验。+二、人格测验二、人格测验+(一)客观性测验(一)客观性测验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MMPI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athaway和McKinley两人根据精神病临床需要于l943年编制而成的,含550个题目。主要用于对病人的精神状况作出诊断并确定病情轻重,对疗效判定及病情预后也有参考价值。+2卡特尔卡特尔l6项人格因素问卷(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16PF由美国的卡特尔(Cattell)于1949年编制,含1

46、80多个题目。对于选拔人才和职业咨询有一定参考价值。+3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PQ由英国的Eysenck于1952年在伦敦编制。共90多个题目。对于性格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及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投射性测验(二)投射性测验+1洛夏墨迹试验(RIBT)RIBT由瑞士精神病学家Rorschach于1921年编制出版,由10张墨迹图组成。用于了解异常人格有一定价值。+2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TAT由美国人Murray和Morgan于1935年创制,有30张图片用于幻想和人格问题的测试。+三、神经心理学测验三、神经心理学测验 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

47、助诊断和对脑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和对脑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包括个别能力测验、记忆测验、思维测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H-RB)四、评定量表四、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往往没有严格的理论背景;可以使用原始分直接评定,不一定需要转换成标准分数;大多是作为筛查工具而非诊断工具等。许多评定量表使用并不复杂,非专业人员稍加培训就可以掌握。对保密性的要求也不严格有些评定量表可以公开发表在大众媒体上(一)适应行为量表如成人智残评定量表。(一)适应行为量表如成人智残评定量表。(二)精神问题评定量表(二)精神问题评定量表1SCL-90精神问题自评量表。2SDS抑郁自评量表

48、。3SAS焦虑自评量表。(三)应激和应对有关评定量表(三)应激和应对有关评定量表1.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2.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zl2003-1-043“比奈-西蒙量表”属于一种+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画入测验+D评定量表+E投射测验+答案:A+zy2004-1-040洛夏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其所用的方法是+A投射法+B问卷法+C作业法+D观察法+E会谈法+答案:A+zy2003-1-345“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称为一种+A智力测验+B投射测验+C运动测验+D感知测验+E人格

49、测验+答案:B+zy2008-1-081男,65岁,近一周来感觉右手与右脚麻木,心烦意乱,但生活工作仍能进行。心理治疗师可以选择的心理测验是+AEPQ问卷+B16PF问卷+CMMPI调查表+DH-R成套测验+ETAT测验+zy2008-1-081答案:D+zl2003-1-165TAT是一种+A明尼苏达多相调查表+B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C艾森克人格问卷+D洛夏墨迹测验+E主题统觉测验+答案:E+zy2008-1-037属于投射性测验的是+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B比奈智力测验量表+C卡特尔16PF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E90项症状自评量表+zy2008-1-037答案:D第十章、心理治疗第十

50、章、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或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的性质心理治疗的性质+心理治疗要完成对人的思维、行为以致人格的改造与纠正,其治疗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治疗。主要的治疗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1)自主性: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自己改变自己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自己改变自己+(2)学习性: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3)实效性:心理治疗是一项有实效的工作,它是有效的、有益的而且是人道的。+y2005-1-089某单位职工,男性,48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