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3.注意汉字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
2、、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背诵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万字。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组课文的课后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
3、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如,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辦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的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对
4、不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其对自然界景物的认知只局限于表象,所以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尤其是对太空生活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可看可感的画面,以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等的特点。对于太空生活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搜集资料
5、等形式,对所学内容先行了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44个生字,会写34个字。会写35个词语。2.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4.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5.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6.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7.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8.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
6、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9.能背诵古诗惘农(其一)。10.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動学好间,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15. 古诗二首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一)识字与写字基于(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二)阅读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背诵优秀诗文。教材分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慧寺送林子方和代诗人柱
7、的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作者者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侧高远的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晓出净蓝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原起兴而作。作者先发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全诗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胡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裏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淀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在此期间,诗人共写绝句4首,本诗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
8、,其对自然界景物的认知只局限于表象,所以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可看可感的画面,以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等的特点。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通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评价任务 1. 通过小组检测认识“晓、慈”等
9、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 通过班级小组展示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通古诗。 3. 通过班级小组展示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景色之美。 4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 师:对,杭州历来被人
10、们称为“人间天堂”。那么,你们知道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哪里吗(西湖)?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西湖的醒片,学生欣赏,感受西湖之美。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根据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晓”和“慈”。 教师适当解释:净慈寺是西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名字,林子方是杨万里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简要概括。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诗句的停顿
11、。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初读指导。 (1)多媒体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出示生字“毕”,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记忆生字的字形。 出示生字“湖”,鼓励学生为“湖”字组词(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 多媒体再次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 全班齐读这两句。 (2)多媒体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正
12、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 出示生字卡片:“莲”“穷“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全班齐读这两句。 (3)全班齐读古诗。 4教师范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教师进行朗读练习。 5. 指名学生再次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再读古诗,欣赏景色 1过渡:这首古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却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壮观的西湖美景,那么,诗人描绘了西湖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看一看吧。 2精读前两句。 (1)出示前两句学生自由朗读,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
13、)指名学生交流。 生:从“六月”我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生:我从中知道了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相同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从诗中读蠖了这么多内容,那么,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生:老师,“毕竟”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我不懂“四时”的意思。 师:有谁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解释:“毕竟”是“到底”的意思;“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对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适当补充。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古诗。 3精读后两句。 (1)过
14、渡: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就藏在诗的这两句中,请小朋友们轻轻读一读这两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诗,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接天”就是“与天相接”的意思;“无穷”在诗中指莲叶看不到边际;“映日”的意思是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5)出示西湖荷塘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6)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 4体会情感。 (1)过渡:夏
15、天的西湖真美呀!可是,同学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都写西湖的景色,也没有提到林子方,这不是文不对题吗? (2)同学们,你们想解开这个疑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与林子方的关系,你们就会明白了。 教师朗读诗人与林子方的背景资料:林子方曾担任皇帝的秘书。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_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虽然不这么想,但还是尊重林子方,并写诗相送。 (3)现在,你能说说诗人送别友人时,为什么只写西湖的美景了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归纳:诗中通过对
16、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眷恋之情。 5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自由朗读整首诗,并练习背诵。 6指名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4个生字:湖、莲、穷、荷。 2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重点指导:“湖”是左右结构,在书写时注意各部分写紧凑,左部略窄;“莲”“荷”“穷”都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稍扁,写在田字格横中线上面,下半部分稍长,需占据上半格的一部分,不要全写到田字格的下半格。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学生认真观察书空。 5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的正确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晓
17、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看到了夏天西湖接天莲叶的美丽景色,还明白了诗人借西湖的美景来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把这首古诗背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画下来哟!板书设计: 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莲叶无穷碧 西湖美景 以景寄情 荷花别样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绝、鹂、鸣”等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绝、含、岭、吴”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3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理解诗题 1视频
18、播放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春天的景色美吗?想一想,你学过的哪首诗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背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举手背诗。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过渡:春天到了,草长莺飞,唐朝诗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被这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深深地感染,不禁吟出这首绝句。(板书诗题) 指导学生学习“绝”字,交流识记方法。 4介绍“绝句”。 绝句是我国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5介绍诗人杜甫。 杜甫被称为“诗圣”。你了解诗人杜甫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 二、初读诗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掌握诗的韵
19、律。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出示带有古诗中生字的卡片:“绝“鹂”“鸣”“行”“含”“岭“泊”“吴”。 (1)指名读,相机纠正生字读音,重点指导“含、岭”的读音,明确“行、泊”为多音字。 (2)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尝试给生字组词。 4学生再读古诗,将诗句读正确。 5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过渡:正值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
20、鹭图片) (一)品读前两句,感受意境。 1介绍黄鹂、白鹭,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颜色。 2感受“翠柳”的意境之美。 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哪儿呜叫呢(柳树间)?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 3想象情境:黄鹏可能会说些什么?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呜叫呢? 学生自由回答。 4齐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5你还看到了什么?发挥想象,说说那一行白鹭在天上是怎么飞的。做一做白鹭飞翔的动作吧。 (1)学生想彖白鹭飞翔的动作读一读“一行白鹭上青天”,并可以加上动作来表演。 (2)引读: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飘飘悠悠地飞上了蓝天,那真是 一行白鹭上青天。 6指名说一说对这
21、两句诗的理解,教师适当纠正、补充。 (二)品读后两句。 1此时此刻,杜甫看到了窗外的什么?指导学生读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2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青年代之长。“千秋雪”就是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3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所以诗人用了一个“含”字,很生动,很形象。 4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5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心情愉悦地吟诵出“窗含西岭千秋雪”吧! 6诗人除了从窗户向外看,还向门外一瞥,他又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
22、生理解“万里船”,这里指从遥远的东吴开来的船。 7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8指名说一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三)读背古诗。 1诗人凭窗远眺皑皑白雪,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2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读这首涛吧(学生齐读古诗)。 3表演读。要求学坐和着音乐诵读,引导学生融人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4学生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绝、含、岭、吴”。 2学生交流每个字的结构特点。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并指导写法。“绝、岭”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岭”在书写时,要注
23、意最后一笔点不能丢了。“含、吴”都是上下结构“含”上边是“今”,要写得略宽,整个“今”从田字格的上半格延伸到下半格,下面的“口”只占下半格的一半;“吴”在书写时,“口”要写得略扁,下面的“天”从横中线的上部起笔,“天”要写得宽一些,托住上面的“口”。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 展示学生写得较好的字,师生共同评价。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大诗人杜甫欣赏了草堂周围的美丽景色,体会了诗人作诗的情形,感受了诗的意境,体会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把诗读一读。板书设计: 15. 古诗二首 黄鹂叫 翠柳 白鹭飞 青天 绝句 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窗外 千秋雪 门前
24、 万里船16. 雷雨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二)阅读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背诵优秀诗文。教材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一一雷雨中一一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3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通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
25、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其对自然界景物的认知只局限于表象,所以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可看可感的画面,以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等的特点。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鸟”等8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3.能说出雷前、需中和雷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
26、课文。教学难点: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磁性田字格:有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图片评价任务 1. 通过小组检测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鸟”等8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2. 通过班级小组展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3. 通过班级小组展示能说出雷前、需中和雷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雷、乌、黑、压”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27、课题 1视频导入:播放雷雨的视频。 师:同学们,雷雨是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谁愿意说一说自己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自由举手说。 2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很多景物都是变化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雷雨,去看看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特点吧。 (板书课题:雷雨) 学生齐读课题,并自主学习“雷”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
28、纠正读音。 注意:“蝉、垂”是翘舌音,“雷”是边音,“迎”是后鼻音,“乌、迎”是整体认读音节。 4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字。 (2)同桌之间互相指认。 5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当补充。如:“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顺口溜识记: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蝉”,让学生了解“蝉”是一种昆虫,采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垂”,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 6学生给生字组词并连同词语读一读。 7将生字带入句子中读一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三、
29、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每一自然段所写的内容,再归纳出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并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2学生汇报。 雷雨前(第13自然段),雷雨中(第46自然段),雷雨后(第7、8自然段)。 3对比阅读: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对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用心去感受景物的变化。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雷、乌、黑、压、垂、户、迎、扑”。 2. 学生认真观察,了解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并与同桌交流,说一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易写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压”和“迎”都是半包围
30、结构。“压”在书写时,不要丢了“土”中的一点;“迎”在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 “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最后一笔横画要写得短一点。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展示写得较好的字,并给予表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还知道这篇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情景。那么,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物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弄清这个问题。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
31、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雷雨、乌云、黑沉沉、树枝、窗户、压下来、垂下、迎面、扑来。 2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过程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过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都有什么不同的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用心去品读,体会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感悟词语表达的魅力。 二、细读课文,臻悟意境 (一)品读雷雨前的景象。 l.过渡:雷雨是我们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想一想,在雷雨来临之前,你都会看到哪些景象? 学生自由说一说。 2课文中是如何描写雷雨来临前的景象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你喜欢的
32、词句画下来。 3学生认真品读第13自然段。 师:谁能说一说,在描写雷雨来临前的段落中,你喜欢哪些词语?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生:我喜欢。黑沉沉”“压下来”,因为这两个词语用得很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雷雨来临前乌云笼罩的情景。 师:是的,雷雨来临前,厚厚的乌云低低地压下来,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一种很沉闷的感受。 师:晚得真好。还有谁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语? 生:我喜欢“乱摆”它形象地写出了雷雨来临前刮大风明树枝无规律摇摆的样子。 师:对,请大家比较一下。没有风时树枝的状态与刮大风时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树L的叶子一动不动。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引导学生体会到风很大,天气变化很快
33、。 4想一想,雷雨来临前动物有什么反应? 学生根据深文内容,回答出蝉和蜘蛛的反应,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预感到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你快看,你快听!引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其他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如:蜻蜓慢慢地低飞、小鱼不断地游出水面等。 5. 指导朗读;这种天气的变化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谁愿意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指导。 (二)品读雷雨中的景象。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何特点? 2学生轻声读第46自然段想一想:雷雨是怎样变化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板书: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3说一说雨中的景
34、物有何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边读边联系实际,体会雷雨中朦胧的意境。 4齐读第46自然段,注意语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三)品读雷雨后的景象。 1过渡: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 朗读第7、8自然段,说一说雷雨过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3.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引导学生感受“挂”字用得好。彩虹仿佛是一幅挂在天空中的画。 蜘蛛又坐在网上。 想一想,这里为什么用“坐”? 引导学生感受用“坐”更能体现雨后蜘蛛悠闲、愉快的神情。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雷雨过后
35、到处充满生机的景象。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情景呀! 三、课堂练习,积累背诵 1完成课后的“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写下来”,感受句子中用词的精确。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后。我们感受到了雷雨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大自然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其中还有很多神奇的自然现象。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请你们用自己明亮的双跟去观察这些现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留心观察吧!板书设计: 雷雨前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16雷雨 雷雨中 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神
36、奇、美丽 雷雨后 空气太阳彩虹池塘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二)阅读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背诵优秀诗文。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亲切通俗、富有韵律的语言,丰高有驱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吸引学生走进大自然那奇妙的世界。课文共6小节,
37、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第一小节总述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激发阅读期待。第二至五小节以并列的结构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第六小节不仅点题,还点明诗的主旨,并与开头相照应,告诉学生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知识,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细细观察,多多思考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其对自然界景物的认知只局限于表象,所以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可看可感的画面,以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等的特点。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
38、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办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有关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指示方向的图片评价任务 1. 通过小组检测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 通过班级小组展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
39、稠”等词语的意思3. 通过班级小组展示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慌、辨、忠”等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指、针、帮、助”等9个生字,理解“慌张、辨别”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辨别方向的小游戏。谁能站起来,说一说你面对的是哪个方向?背后是哪个方向?左边和右边呢? 学生自由举手站起来指认方向。 提问:你是凭什么来判断方向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自己是如何判断方向的。 2引入
40、课题: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方向。可是,当我们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又该如何来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课文中会告诉我们很多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办法。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运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出示自学要求:(1)标出每小节的序号;(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按照自学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初读课文,随文连词认字。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
41、“慌张、帮助、辨别”,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助”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重点读好“辨别”,教师讲解该词语的意思。 再次指名几名学生读好第1小节。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随文学习第2小节中的生字。 出示词语卡片“忠实、向导”,指名学生认读并及时正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忠实”的意思。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出示字词卡片“盏、永远、乱闯”,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4)指名学生朗读第4小节:出示字词卡片“碰上、稠、稀”,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碰”是后鼻音,“稠”是翘舌音,正
42、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稠”和“稀”,让学生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正好相反。 学生齐读第4小节。 (5)学生默读第5小节,自主学习生字。出示词语卡片“特别、沟渠、积雪”,指名认读,教师正音。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6)全班齐渎第6小节,出示词语卡片“需要”,指名学生认读。 5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6巩固识字。 (1)教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与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进行记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并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指导小结:第1小节指出在野外迷路时,可利用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第2小节介绍太阳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第3小节介绍北极星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第4小节介绍大树是如何为我们指示方向的。第5小节介绍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