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第一课时)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一、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辅助教学2. 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模型。3. 一些图片二、教学过程:问题与情境设计意图说明情境引入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
2、图(出示章前图)再结合:怎样画出一个五角星?等问题-导入本章。2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等图片,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形状的实物得到常见的几何图形,-引入几何图形。讲授新知1.立体图形概念:首先结合从实物中可以得到的学生很熟悉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其次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概念的理解。2.活动:多媒体演示教材第115页思考题(上)(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议一议出示教具模型(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小组讨论后回答。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115页思考题(下),并进行学习汇报。多媒体演示:请你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3、3平面图形的概念:教材第116页,思考。学生自学此部分,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说一说: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巩固练习:教材第116页 练习第1题、第2题。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作业:1.动手画一画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2.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做一个三棱柱和一个四棱锥.选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作为引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本引言一方面是本章的引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初中阶段整个“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引言
4、。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形展示,让学生形象感知从中得到的图形,进而引入本节的课题。结合学生熟悉的立体图形对概念作了通俗描述。加强学生对它们的认识;观察、感受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好地识别几何体。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通过练一练,结合具体实例引入,从熟悉的生活中识别图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了,此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平面图形学习,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独立完成,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善于总结知识的好习惯。师对重点加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