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 第2课 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 【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理念】课堂开放、面向全体、多媒体手段、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培养能力。【课标要求】l 运用读图与气候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并总结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l 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l 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重点)(难点)2运用图文资料,知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德育目标)3了解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树立可持续
2、发展的思想。(德育目标) 4记住大同、阳泉、神府等煤矿的分布,理解能源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教学模式】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黄土高原地形图、黄土高原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地理助学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预习展示导入图中景观体现黄土高原地形特点是什么?思考1.黄河的含沙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2.形成黄土高原的风力、流水属内力还是外力? (出示目标)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学生进入“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探讨情景(读图片)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成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思考:家乡是否有水土流
3、失?是怎样治理的?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探究知识的情感和态度。合作学习(板书)探究一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读图)1.读水土流失示意图,完成问题。A坡虽然土质疏松,夏季也多暴雨,但地面有植被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并不严重,B坡土质坚硬,雨量也小,还有植被,水土流失将会很小。D坡虽没有植被保护,但土质坚硬,雨量小,流失也不严重。C坡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所以水土流失是非常严重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探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完成问题。(思考分析)(1)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导致_下降、河流_
4、剧增、_频繁等问题,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及问题,学生完成问题,培养综合能力注重前后知识的连接和过渡。训练学生对比总结能力问题探究思考分析追问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区位于黄河哪河段?追问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哪一河段?这与黄土高原有什么关系?(2)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_疏松,易受流水侵袭。夏季多_。人为原因是_。(3)人为破坏植被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落后,导致_滥伐、_放牧。工程建设需要采矿、修路等。(4)利用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将相应序号填入图中框内。A扩大荒地开垦面积B.农作物单产下降C.破坏植被,垦荒伐树,水土流失D.人均耕地减少,
5、燃料需求增加E.劳动力缺乏追问分析恶性循环,就如何解决这种恶性循环提出一些建议? 追问控制人口对综合治理有哪些重要意义?追问层层深入,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目性,也使知识有了深度。利用地形、河流、人口的知识学习水土流失的内容。过渡链接以上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利用图示分析了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得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来自人口的压力,因此治理要从控制人口开始。下面学习综合治理。读图探究观察与思考、对比总结拓展思考(板书)探究二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2综合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_、_。具体: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6、(2)工程措施:_、_。梯田是改坡地为台地的一种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措施。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仅适用于10-15的坡地。超过15的坡地应全部_。(3)生产方式措施:逐步_、_,杜绝_。追问国家制定怎样的措施使农民积极响应退耕号召? 以粮代赈 发展集约化农牧业追问黄土高原为什么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追问黄土高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谷子 小麦 (读图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三种措施。 (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然后到台上展示。 (拓展思考)上图是黄土高原防护林_示意图。另外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防风增产、改良_、培育_肥力等诸多方面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有巨大的作用
7、。 追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哪个温度带?位于干湿地区的哪个地区? 追问位于三级阶梯的哪一级阶梯?(观察思考)搜集信息,了解黄土高原居民生活方面的情况。 面朝黄土背朝天(落后) 窑洞 (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提示)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 农田破坏更加严重、气候条件更恶劣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教学,使课堂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前后连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可持续观念。过渡链
8、接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很难恢复,这就是本地区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源。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很大,因此能源开发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进行。现在我们走进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探究总结培养能力(板书)探究三 煤炭基地的建设读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完成问题。3.黄土高原蕴藏丰富的 资源,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山西省的 煤矿、陕西省的 煤矿、 油田,是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追问怎样正确处理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读图探究)读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1.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是 省,黄土高原能源输出方式有两种,通过铁路输
9、送 ,通过空中输送 。2.西电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它对东部有什么好处?(提示:提供电力、节省运费、减轻污染等)以“图”为核心,先在图上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课堂学习与前面知识相联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构建与梳理危害_下降、_剧增、_频繁,制约_、_的发展。1.自然原因黄土质地_。 夏季多_。2.人为原因_。(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修路等)1. 优势:全国最大能源基地。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2. 主要能源基地_。3. 能源开发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进行。控制人口治理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生物措施_。2.工程措施_。3.生产方式措施_。水土流失煤
10、炭基地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理顺本节知识的知识体系和因果关系,便于学生对知识内涵和知识本源的认识。【反馈训练】1右图农作物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沙尘暴频繁,沙逼人退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土地盐碱化 D干旱严重,草场退化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 A植被破坏 B地形支离破碎 C饲养牲畜 D黄土结构疏松3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 A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 B乱砍滥伐 C生产方式落后 D人口增长过快。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快,资源开采过量 B工业污染加重C工
11、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恶性循环5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6黄土高原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7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位于哪个省 ( )A黑龙江 B山东 C河南 D山西8读右图,完成问题。(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 , , ,河流_。省区A_、B _、C _、 D_、E_、F_、G_。(2)黄土高原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_,由严重的_引起的。9读右图,完成问题。(1)图示地貌体现了_(地形区)的地表特征,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是_,地表景观为_、_和_。黄土的来源是_、_等地。(2
12、)A处地形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_,传统的粮食作物是_。(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上来看属于_带,从干湿地区上看属于_地区,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来看属于_区,从四大区域地理来看位于_地区,从地势上看位于_级阶梯。【教学反思】(感悟: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教师再学习活动。)1. 为了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我设计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坡地让学生对比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总结,在观察中培养兴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这样还便于调动课堂的气氛。 2.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思考为主体,教师不断用“问题”和“追问”引导他们进入思维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展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3.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大量景观图片的展示,运用对比与联系的方式,体现了地理的信息意识、问题意识、审美意识,落实了地理教学的学习目标,突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但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还需要提高。